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货币汇率对出口的影响,理论界使用最多、最经典的理论是马歇尔、罗宾逊等在20世纪20—30年代提出的贸易收支弹性论,其运用至出口领域的基本思想是:当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较高时,货币升值导致的出口产品外币价格上升将导致需求量以更高比例下降,从而使出口总额出现下降。基于弹性论的基本思路,汇率变动影响出口额的作用机理可以分解为“汇率变动——外币价格变动——出口总额变动”三个环节,而相应的实证研究也可以归为三个层次: 1.汇率变动是否会造成出口产品外币价格变动;2.出口产品外币价格变动是否会造成出口额变动;3.直接研究汇率变动是否会引起出口额变动(跳过了价格这个中间因素)。
第一个层次的研究主要分析汇率变动对出口产品外币价格的传递效应。马歇尔等人的研究基于汇率完全传递,即本币升值使得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同比例上升,而现实中出口商为了考虑产品国际竞争力,往往通过削减成本或降低利润来降低本币价格,从而使得出口的外币价格保持不变或提高不多,同类研究称之为“盯市”行为。例如Knetter(1989)的实证研究说明美元汇率的变动主要被美国产品的本币价格变动吸收,而对出口价格影响不大;Taylor(2000)认为由于世界市场竞争压力逐年加大,出口企业往往不会将汇率升值传递到出口产品外币价格上;王菁、张朋(2009)发现1990—2005年人民币实际升值完全没有传递到中国输美工业制成品的外币价格上,但近年传递程度则有所提升。不少学者分行业对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了研究,例如Obstfield(2002)用美加贸易为例说明了美元贬值对不同分类商品出口价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性;陈学彬等(2007)研究了我国分行业出口商品的对汇率变动的“盯市”能力,发现能源、原材料等加工贸易行业相关的进口商品“盯市”能力较弱,因此面对人民币升值只能采取提高产品外币价格的方式,导致出口容易减少;而传统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盯市”行为较为频繁,汇率升值造成出口产品本币价格降低较多,而出口外币价格相对保持不变;毕玉江、朱钟棣(2007)发现,1986—2001年,我国出口商品整体本币价格与汇率升值幅度几乎相同,即升值几乎未导致出口外币价格上涨,而不同类产品的汇率价格传递弹性有所差别;崔历等(2009)则发现我国资源性部门产品的外币出口价格受汇率影响很弱小,且主要通过进口成本的降低应对汇率升值,而非资源性产业产品外币出口价格受汇率升值影响较大。
第二个层次的研究主要分析出口国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而言单独分析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研究较少,例如罗忠洲、郑仁福(2005)的协整模型说明1971—1995年之间日本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外币价格)与日本实际出口额存在负相关关系,而短期内这种关系则不明显。讨论出口与进口价格弹性之和(马歇尔-勒纳条件)的研究较多,例如Artus&Knight(1984)的研究证明,尽管在短期内受到J曲线效应的制约,但各主要国家在长期内的进出口价格弹性基本都超过了1;厉以宁(1991)发现1970—1983年中国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严重不足;戴祖祥(1997)通过对中国1981—1995年的数据进行考察,发现考察期内我国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为1.3,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等等。
第三个层次的研究,即直接研究汇率变动对出口额的影响方面,各学者的研究结果各不相同。例如Chou&Chao(2001)利用亚洲国家1968—1998年的年度数据发现货币贬值对这些国家净出口仅有微弱的促进作用;王春平等(2007)利用1981—2005年的年度数据进行的协整分析说明,考察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作用显著,人民币有效汇率每升值1个百分点,制成品出口减少1.255个百分点;宿玉海、黄鑫(2006)使用1999—2005年的月度数据,利用协整方程说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反而导致中国向欧盟出口额的增加;黄敏、尹亚红(2007)利用2003—2006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经过PPI调整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江西货物出口作用并不明显;王春平、刘传哲(2007)考察了1978—2005年山东省的相关数据,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山东出口贸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实际有效汇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山东出口反而增长1.22个百分点;Tilak&Tan(1998)对新加坡货物贸易的研究表明,由于本币升值带来的进口成本降低和国内生产力的进步,升值并没有造成新加坡贸易收支的减少;裴平(1997)、魏巍贤(1997)、刘若鸿(2009)等的研究表明汇率贬值对我国出口的正面影响较为显著,此外一些学者并不从汇率水平本身,而是从汇率变动的波动幅度角度来考察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例如任兆璋、宁忠忠(2004)、欧元明、王少平(2005)的研究则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及出口影响不显著,等等。
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对一国货币汇率与国家总体出口的关系而言,虽然结果各不相同,但各个层次的研究都已经较为充分,同时许多研究还分行业和产品种类进行了相关对比分析。然而,当前研究对不同性质企业出口与汇率变动的研究较为缺乏,即没有考虑不同性质的企业对汇率变动的反应是否具有一致性抑或具有差异性。而从我国出口贸易实践来看,随着经济开放程度和吸收直接投资规模的加大,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外资企业)货物出口占我国总出口比重越来越高。根据海关的数据,1986年外资企业货物出口占我国总出口比重不到2%; 1995年上升为31.52%,而进入21世纪以来比重已经达到大约55%。[5]外商投资企业与我国内资企业在资金规模、生产成本、产品技术含量、出口渠道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出口对汇率变动的反应与内资企业相比很可能存在差异,值得我们进行对比实证研究。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类型行业的产品受到汇率升值影响是否具有差别性,现有研究也较为少见。从考察时间来看,研究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影响的研究尚为少数(因为年度数据样本不够,而各项指标的季度数据则难以全部获取)。此外,各学者在分析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时,对汇率变动本身并没有过多分析,而本研究则希望通过在分析人民币汇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之前,先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本身具有的特点,并以此来解释说明实证研究的结果。
此外,本研究还将针对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做出更细致的文献综述,例如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出口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对输美产品出口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讨论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