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汇率的贸易决定理论体系

汇率的贸易决定理论体系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汇率“贸易决定”理论体系认为一种货币均衡汇率是由发行货币发行国进出口情况决定的各类理论。按照一价定律的理论,任何一种商品在各国间的价值是一致的。可见购买力平价理论也是基于“汇率的贸易决定论”的。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许多经济学家对购买力平价的汇率决定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一节 汇率的贸易决定理论体系

汇率“贸易决定”理论体系认为一种货币均衡汇率是由发行货币发行国进出口情况决定的各类理论。这类理论是较早提出的汇率决定理论,是在国际资本流动还没有发展、其规模远远比不上贸易金额的背景下发展出来的汇率理论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理论。

一、贸易论/弹性论

这是在外部均衡框架下的,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和局部均衡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汇率决定理论。外部均衡主要是从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来反映汇率的变动,因为国际收支实际上反映了外国货币作为一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状况。贸易论则是从国际收支的一个不可逆转的重要方面——经常项目来分析汇率变动的。它认为均衡汇率是一国进出口平衡的汇率,如果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顺差,意味着对该国货币需求大于供给(在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下就是如此),因此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就会贬值,反之则会升值,并通过本币的升值和贬值重新使得贸易达到进出口均衡。因为上述调整的速度取决于进出口相对汇率的改变的敏感程度,因此又称为弹性论。在这个理论框架下,从另一个角度反过来考虑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则可以导出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和J曲线效应等著名的论题。

很明显,该理论只考虑了贸易这个长期因素在决定汇率时候的作用,把国际贸易产生的外币供求作为外币供求的最主要因素,它并没有考虑国际直接投资这个同样影响国际收支的另一个长期因素以及国际间接投资(国际投机)这个短期因素对汇率的影响。这是由于该理论提出时国际资本流动尚未具备可以与贸易总额相比较的规模。因此,它不能解释很多国家的汇率变动,例如美国长期大量贸易逆差,但美元却在好几个历史时期出现升值。

二、购买力平价决定体系

该汇率决定体系是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20世纪早期经济学家卡塞尔最早提出购买力平价的概念,根据两国等价交换从价格的角度分析汇率的决定,主要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img8

其中,e21表示用一个单位的2国货币可以兑换的1国货币的数量,p1表示用1国货币表示的1国产品加权价格指数,p2表示用2国货币表示的2国产品加权价格指数。将上式取对数微分便得到相对购买力平价汇率表达式:

  img9

上式说明了汇率变动与两国价格指数变动率的关系。变量上的星号表示增长率。

购买力平价理论实质上也是通过国际贸易现象来描述汇率决定的。它的基本原理是“一价定律”,即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按照一价定律的理论,任何一种商品在各国间的价值是一致的。(通过汇率折算之后的标价是一致的)若在各国间存在价格差异,则会发生国际商品套利,直到价差被消除,贸易停止,这时达到商品市场的均衡状态。可见购买力平价理论也是基于“汇率的贸易决定论”的。

此外,传统购买力平价只考虑贸易品的“一价定律”,其逻辑是“既然两国的任何一种商品用同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都应该相同,那么在两国的商品篮子完全相同的假定下,这两国的本币价格水平之比就应当是这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很明显,它并没有考虑非贸易品的问题,认为所有商品都是可以进行国际贸易的。于是学者们将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了适当的扩展,加入了非贸易品的概念。得出的均衡汇率公式为:

  img10

其中img11表示国家2的非贸易品价格指数与贸易品价格指数之比,img12表示国家2的非贸易品价格指数与贸易品价格指数之比。这个汇率决定公式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由于非贸易品的存在,两国货币均衡名义汇率可能偏离购买力平价。巴拉萨和萨缪尔森通过完全竞争和单一劳动投入假设,可以得到:

  img13

其中X表示劳动生产率,W表示工资,以及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比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更高的假设,得出发达国家pn/pt比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更高的结论,说明了发达国家货币兑换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货币往往可以购买更多产品的事实。这就是所谓的巴拉萨—萨缪尔森命题。巴拉萨和萨缪尔森将其进一步整理,得出汇率的工资成本及劳动生产率决定理论,即

lne21=(lnW1-lnW2)+(lnX2-lnX1)

购买力平价体系用于解释均衡汇率有直观、简便的优点,但是它仅从商品价格方面考虑汇率,并没有考虑贸易、国际投资与国际投机对汇率的影响,也就不能反映一个国家外部均衡的特点。同时,由于购买力平价以一价定律为基础,因此理论上交易成本和两国贸易产品结构不同的问题一直不能解决,这导致了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购买力平价在长期和短期内都不成立的事实。但实证研究也说明如果刨除关税和其他政府干预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因素,购买力平价就能较好解释现实的名义汇率变动,这也是它在长期研究范畴内仍然十分受重视的原因。

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许多经济学家对购买力平价的汇率决定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变量形式:

  img14

其中img15表示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u是残差。这种计量研究形式不再要求国内外相对价格变动与汇率变动成比例(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内容),而只限定国内、国外物价指数相对称。

除了两变量模型,计量经济学家还用三变量模型来进行实证。此时的回归方程为:

  img16

这种形式既不要求国内外相对价格与汇率变动成比例,也不限定国内、国外物价指数对称,因此最为宽松。

经济学家们利用这些框架进行计量的成果是: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长期及纯粹货币扰动的情况下,能够给出相当不错的均衡汇率估计。例如Kravi、Lipsey(1978)对1950年至1957年,Mckinnon(1979)对1953至1977年的各国相应数据做的实证研究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长期相当准确。但在短期,或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往往就不灵了,例如Dornbusch(1987)对美国和其他几个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率和货币汇率变动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购买力平价并没有很好地成立,而Kugler、Lenz(1993)对1977—1989年对不同国家分不同的时间段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购买力平价仅在某些时段对某些国家效果比较明显。

许多外国学者曾经用购买力平价理论框架研究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例如Overholt(2003);Bosworth(2004);Frankel(2004)等,香港中文大学的Chou and Shih(1997)等等。国内也有许多学者用购买力平价理论,结合协整方法和ADF验根法等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技术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张晓朴(2000)、俞乔(1998,2000)、李亚新和余明(2002)、唐国兴和徐剑刚(2003)、窦祥胜(2004)等等,而国内外学者利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研究结果往往差距较大。国外学者得出的结果是人民币被低估了很多,而国内学者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人民币没有低估或者低估程度不大。

三、弹性价格论

这种汇率决定理论又被称为货币主义汇率理论,它主要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和货币数量论基础上,由卡根等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主要思想是汇率并非是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而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认为货币的供求状况是造成国际收支失衡,从而导致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化的原因。当一国的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时候,多余的未被国内货币需求吸收的部分货币就会流出国,造成国际收支逆差,在固定汇率制下表现为储备流出国,在浮动汇率制下导致本币贬值,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其主要数学推导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货币数量论,本国和外国的货币需求Md可以表示如下:

  img17

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时候,有

  img18

这样就可以得到

  img19

将上两式相除,可以得到

  img20

整理后得到

  img21

再根据购买力平价,得到

  img22

这就说明了两国货币汇率取决于相对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e的改变正比于Ms的改变,反比于img23的改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论(也叫弹性价格汇率决定论)也是购买力平价框架下的一部分,因为其前提是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给增加只会使得价格水平相应变化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显然这种汇率的货币主义弹性价格论是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不过将购买力平价理论中决定汇率的价格水平看成了货币供给的函数。而购买力平价理论仍然是基于国际贸易中的“一价定律”,因此归根到底,汇率决定的货币主义弹性价格论也属于“汇率的贸易决定理论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