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农产品出口应重视“政治风险”
曹筱雯
一、案情简介
国内某出口企业A公司专业经营食品进出口业务,2009年9月13日及9月19日,A公司从中国青岛向印度尼西亚买方出口5柜大蒜,货值合计约15万美元。2009年9月26日及10月5日,货物先后抵港。货物到港后,A公司获悉印尼政府新近出台一项大蒜熏蒸新规定,调整了大蒜熏蒸药剂标准,不符合熏蒸规定的大蒜将无法清关进口。
为避免货物被退回,A公司不得不在当地重新进行一次大蒜熏蒸,使得熏蒸后的大蒜药剂浓度能够符合印尼新规定,以确保顺利通关。重新熏蒸后,印尼买方顺利提货并全额支付货款,但A公司因重新熏蒸产生了熏蒸费用、滞期费、冻柜费用和其他相关杂费等,合计约4 000美元。因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A公司按“政治风险”向中国信保报损并索赔,要求对因印尼新出台大蒜熏蒸政策而导致额外发生的费用进行赔付。
二、调查进展
接到A公司报损后,中国信保迅速介入调查,发现印尼政府确于2009年11月19日颁布大蒜熏蒸新规定,提高了熏蒸药剂浓度,导致包括A公司在内的众多中国企业的产品不能达标。据互联网上转载印尼《商报》2009年10月21日的报道,因不符合印尼农业部农业检疫机构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来自中国的41个货柜白蒜已被退回。虽然不清楚被退回的白蒜是国内哪家企业,但被退回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大蒜的熏蒸证书不符合规定。
另据调查,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曾对A公司出运的大蒜出具了《熏蒸/消毒证书》与《植物检疫证书》,证明大蒜出口时符合印尼当时植物检疫政策要求。综上,本案很快被认定为政治风险致损,属于中国信保保险责任。中国信保迅速启动赔付程序,对A公司因大蒜熏蒸而产生的各项费用损失进行了足额赔付。
三、案件启示
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少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业,通常采取极其隐蔽的方式来限制其他国家农产品的进口,这也被称为“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于加工食品和饮料、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传统农产品领域。调研显示,国外实施的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已经给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带来难以估计的直接或间接损失。
(一)政治风险凸显中国信保“政策性”优势
当今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各国贸易政策经常出现调整,还有部分国家政局不稳、社会动荡,这些均可能引发政治风险,而政治风险一旦发生,往往涉及面较广,对出口企业影响巨大。因此,各出口企业应当对政治风险引起足够重视,并予以防范。农产品因具有保质期短、易损耗等特点,相关出口企业尤其需提高对政治风险的警惕性。
为使上述风险得到有效保障,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国信保对货物出口后发生的由于不可抗拒的政府行为或社会事件(即“政治风险”)导致的损失承担保险责任。对政治风险的承保充分体现了中国信保的“政策性”特性,以及国家对出口企业的大力支持。
(二)海外渠道为中国信保勘查损因提供保障
从举证的角度看,出口企业向中国信保通报政治风险时,应当提供进口国新旧农产品政策的相关内容予以佐证。然而由于进口国并未公开或在政府官方网站上发布该项规定,且互联网上新闻报道内容模糊,以致出口企业报损时搜集到的证据不甚充分,不能有力证明相关政策的真实性及与本案的关联性。对此,中国信保充分发挥海外渠道的本土优势在当地调查了解政策调整情况。本案中,中国信保利用进口国当地律师资源,迅速了解了大蒜熏蒸新规定的详细情况,为本案定损核赔提供了充分依据。
(三)出口企业“以我为主”尽力减损
相对于其他中国出口企业大蒜被退回的遭遇,本案出口企业自身在处理货物时经验成熟,面对进口国海关变更新标准的突发情况,不等不靠,以我为主,随机应变,沉着应对,对货物进行及时再处理,使货物达到了进口国的新标准,避免了货物被退回而产生的较大损失,并最终实现了安全收汇。此外,本案项下出口企业索赔单证齐全,对相关案情的说明详细清晰,也为案件的及时赔付扫清了单证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