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述
一、国际收支概念的产生及发展
对于“收支”这个概念大家都比较熟悉,家庭、企业、工厂往往会对每月、每季甚至每年的收支情况进行逐次记录,目的是为了对货币收支的来龙去脉有清晰的了解,以便做到收支相抵,或略有盈余,如果入不敷出,则分析其原因、对策。简单地说,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是上述概念在外延上的扩大,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际经济活动的收入和支出。具体而言,由于国际收支反映的对象——国际经济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随世界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国际收支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
16世纪末、17世纪初,由于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的胜利,开始有了以国际贸易为主的国际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对于一国来说,为了能准确了解本国的国际经济活动情况就提出了国际贸易收支的统计要求,从而产生了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的概念,它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商品贸易的综合情况。这个时期是国际收支概念的萌芽时期。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之后,国际资本流动在国际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贸易差额”这个概念已不能全面反映各国国际经济交易的全部内容,于是就出现了“外汇收支”(Balance of Foreign Exchange)的概念,即此时的国际收支概念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外汇收支的综合。各国经济交易只要涉及外汇收支,无论它是贸易、非贸易,还是资本借贷或单方面资金转移,就都属于国际收支范畴。这也是目前许多国家仍在沿用的狭义的国际收支的含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国际经济活动的内涵、外延又有了新的发展,狭义国际收支的概念也已经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了,因为它已不能反映一系列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活动,如易货贸易、补偿贸易、无偿援助和战争赔款中实物部分、清算支付协定下的记账等等,而这些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愈来愈大,于是国际收支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同外国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货币价值的全部系统记录。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二、国际收支的具体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该组织成立的宗旨之一就是通过贷款调整会员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各会员国定期报送本国的国际收支资料。为使各会员国在报送国际收支资料时有个明确而统一的标准,便于横向比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探讨,并且对各国所呈递的国际收支资料所应包含的内容进行一再修改,最后在1977年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中作出了统一规定,即:
“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的一种统计报表,它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商品、劳务和收益等的交易行为;该国所持有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的变化以及与他国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凡不需要偿还的单方面转移的项目和相对应的项目,由于会计上必须用来平衡的尚未抵消的交易,以及不易互相抵消的交易。”
在IMF的定义中,这个概念具有以下三个层次的内涵:
首先,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当人们提及国际收支时,总是需要指明是属于什么时段的。这一报告期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完全根据分析的需要和资料来源的可能来确定。各国通常以一年为报告期。若弄不清国际收支概念的流量内涵,往往就容易将之与国际借贷混淆起来。国际借贷,或称国际投资状况,是对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汇总,它是一个存量概念。
其次,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所谓经济交易是指经济价值从一个经济单位向另一个经济单位的转移。根据转移的内容和方向,经济交易可以划分为五类: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商品和劳务的买卖;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物物交换;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无偿的、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
再次,国际收支中的居民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理解的居民概念不一样。日常生活中的“居民”通常指的是居住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个人;但是国际收支中的“居民”指的是:在中国境内居留一年以上(包括一年)的自然人,外国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境内的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馆、领馆外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除外;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一年)、在境外留学人员、就医人员及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含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资金融机构)及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不含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馆领馆);中国国家机关(含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团体、部队。对一个国家来说,除了“居民”,其他的机构、个人、企业等均称为“非居民”。例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在新加坡的子公司是由新加坡的居民,美国的非居民组成,子公司与母公司的业务往来是新加坡和美国的国际收支内容。不过,一个国家的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尽管在另一国家居住一年以上,仍是派出国的居民,而非居住国的居民。国际性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都不是某一国家的居民,而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居民与非居民包括政府、个人、非盈利团体和企业四类,国际收支之所以要强调居民与非居民的概念,目的是为了准确反映国际收支情况。国际收支的内容是各种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只有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各种经济交易才是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居民之间的各种经济贸易活动则是国内交易活动,不属于国际收支范畴。
三、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的区别和联系
人们常常把国际借贷(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误认为就是国际收支,实际上它们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际借贷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日期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是一个存量概念。国际之间的债权债务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进行清算和结算,此过程一定涉及到国际间的货币收支问题,债权国要在收入货币后了结债权关系,而债务国要用支付货币来清偿债务,这就是国际收支问题,所以国际收支是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货币收支的综合情况,是一个流量概念。因此,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但它们之间又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有了国际借贷,才会产生国际收支,国际借贷是国际收支的原因,国际收支是国际借贷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