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作业成本法的评价及应用条件
一、作业成本法的评价
(一)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1.能够提供准确、真实的成本信息
传统成本计算法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均按业务量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而作业成本法认为,产品设计、设备调整、质量检查等许多间接制造费用,按业务量进行分配是不合理的。这些间接制造费用与业务量之间没有内在联系,而与那些导致间接制造费用发生的作业量相关联。因此,作业成本法改变了传统的间接制造费用按生产工人工时或机器工时分配的不合理的方法,采用按各项间接制造费用的作业量进行分配。其核算的结果是提供的产品成本的信息更准确、更真实。
2.有利于企业做出各种正确的决策
作业成本法根据成本与成本动因的关系,通过选取成本动因,清晰地将各项成本与消耗资源的作业联系起来,企业可直接掌握反映间接制造费用的各项作业成本的详细情况,有利于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准确的成本信息也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定价决策和开发新产品决策。
3.有利于节约和控制成本,提高收益
由于作业成本法是根据各项作业实际消耗的资源来归集和分配成本的,因此作业成本法可以在分析作业成本与成本动因的基础上,找出消除或减少非增值性作业的途径,从而达到节约和控制成本的目的。作业成本法的着眼点在作业上,企业应尽量增加有利作业,减少不利作业,通过改进作业以提高企业的收益。
4.拓展了成本服务的范围
随着企业竞争的全球化,企业管理层对于成本的概念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范围。企业与客户、产品及服务的所有作业,包括订货合同处理、营销、售后服务等作业所耗费的资源均包括在企业的成本范围内。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已无法适应这一变化,而作业成本法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将那些贯穿于全部价值链的作业包括在内。这些作业成本往往是由客户驱动的,因此可以从客户的角度进行分析。此外,作业成本法也适用于服务行业,因为提供服务和进行产品生产一样,也会发生间接计入的成本。我们可以通过成本动因,将这些作业成本与服务相联系,以求得准确的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服务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的缺点
1.计算的成本仍具有残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首先,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中心成本库归集成本的,当企业生产产品发生作业成本时,虽然从理论上说,只要将同一性质的作业成本归入同一作业中心成本库即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些作业费用如厂房的折旧费、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保险费、动力费等费用,可以是几个作业中心成本库共同发生的耗费,但又缺乏作业耗用的计量手段,这就使其成本的分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其次,作业成本被归集到作业中心成本库后,就必须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将其分配到各个产品中去。即使成本相当细化,并配以大量的作业中心成本库,每个作业中心成本库的作业成本的同质性仍然是有疑问的。这样,用单个成本动因来理解整个作业中心成本库的全部作业成本的成本性态,也就仍然存在片面性。最后,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成本资料来源于传统的权责发生制的计算方法,如折旧费、修理费等成本的期末分配,其计算的结果仍将会受到随意性的影响。
2.计量成本高
作业成本法由于是以作业中心成本库来归集成本的,所以对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大地增加了核算和管理的工作量,因此计量成本较高。特别是对于那些生产的产品品种繁多、生产工艺流程复杂的企业,更是如此。
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条件
采用作业成本法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间接成本比重较大。间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间接成本,越会使成本信息受到严重的歪曲,进而影响到成本决策的正确性。如果采用作业成本法,将会提高成本信息的精确度,使成本决策更具相关性。
(2)产品种类较多。产品种类繁多的企业,通常存在间接成本在不同种类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当与产出量相关的费用同与产出量不相关的费用不成同比例变动时,传统成本计算法笼统地将不同质的间接成本统一以产出量为基础进行分配,显然会使成本信息不可靠。而作业成本法则以作业为基础,区分不同质的费用采用不同的动因进行分配,能更准确地将成本追溯到各种产品。
(3)产品工艺过程复杂。产品工艺过程复杂的企业,作业环节往往较多。作业环节越多,间接成本的发生与产出量不相关的可能性就越大,采用单一与产出量相关的分配基础对成本信息的扭曲也越大。同时,作业环节越多,非增值性作业可能会越多,这时采用作业成本法,对消除非增值性作业,降低产品成本大有裨益。
(4)生产调整准备成本较高,各批次投产数量相差较大的企业。生产准备成本通常与投产批次相关,若将这种成本按与产出量相关的分配基础分配到各产品,则会导致分配结果不准确。而作业成本法则将该成本按批量层次的成本动因分配,大大提高了分配的准确性。
(5)管理要求高。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所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由于没有考虑高新技术条件下间接费用较高的实际情况,而仍沿用原来的方法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因而,计算出来的成本指标没有反映出产品的真实成本,据此所进行的决策经常发生失误,导致管理层对传统成本计算法所提供的信息准确程度不满意。而作业成本法由于考虑了新经济环境对企业成本计算的影响,其计算出来的成本指标能够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
(6)有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时:由于需要进行作业的划分、费用的分配等,因而,其计算分配工作较为复杂。如果全部采用手工操作则比较麻烦,有时也难以做到。而在成本计算工作中采用计算机处理时,则可免去这些不必要的麻烦,从而提高了成本计算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7)有素质较高的成本会计人员。运用作业成本法,应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内容、计算方法、操作程序等。而且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实际运用作业成本法还有许多困难。因此,在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中,会计人员应有较高的素质,需经过专门的培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