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会计信息与财务报告
单元引言:会计人员通过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从不同侧面进行了详细的信息记录;通过编制记账凭证,对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进行了系统化的分类;通过账簿的登记,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了系统的、连续的记录和反映。但是会计的凭证及账簿都是按专业标准形成的资料,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阅读和理解的,有些内容还涉及商业机密,不便向社会公众发布和披露。这就需要通过编制会计报表向管理者及社会有关各方披露相关信息。会计报表关系到决策的有用性和社会各方对企业及企业管理层的评价,是单位重要的会计信息,任何企业,不管规模大小,采用什么样的经营方式,从事何种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按照统一的格式和标准编制会计报表。
任务描述:会计工作的中心内容是提供信息,而会计信息的提供主要依赖于编报各种财务报告。提供什么信息以及用什么方式提供信息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问题,在不同条件下,企业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信息需求不尽相同,但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一致的。
任务分析: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充分理解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以及用什么方式提供会计信息,掌握财务报告的种类及会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会计信息
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会计是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的。尽管会计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作为一门科学,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之后才形成的。人类社会正进入信息社会,会计也正在发生深刻的革命。
在企业管理当局制定决策所需借助的信息系统中,会计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企业是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一种经济组织。企业的大量信息属于经济信息。经济信息是企业活动的基础,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是将一个企业的经济数据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转化为制定财务决策所需要的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为很多关心企业经济活动的人们所使用。这些使用者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那些直接从取得的会计信息得到效益的使用者,包括企业管理当局、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现在和潜在的债权人、供应商、职工等,此类使用者的代表是证券分析师与顾问、工会、同业工会、证券交易所及律师事务所等。另一类是那些间接关心企业组织的使用者,包括顾客与公众、财政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
以上两类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可以从企业组织的角度区分为内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企业管理当局是内部使用者,所有其他的使用者,诸如投资者、债权人、供货商和公众,都是外部使用者。管理当局在企业组织内部使用会计信息,以帮助制订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决策。他们使用会计信息,主要在于制订有关计划、指导和控制企业经营的内部决策。外部使用者在企业的外部使用会计信息,以帮助制订关于他们和该企业的关系的决策,但他们的决策不直接影响该企业的经营。外部使用者又可分为财务群体与公共团体两小类。财务群体是提供或可能提供管理当局所需资金的群体,包括投资者及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潜在的债权人。公共团体是指与企业有关,但并非管理或提供资金的利害关系人。
会计工作的中心内容是提供信息,而会计信息的提供主要依赖于编报各种财务报告。具体包括四个问题:向谁提供信息——企业的管理者和其他利害关系人;为何提供信息——便于管理者进行明智的决策;提供什么信息——会计实践活动的总结:用何种方式提供信息——主要采用财务报告形式。
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会计提供的信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控制,对企业的未来经济活动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企业的利害关系人主要指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税务部门及其他投资者。投资者可以根据会计提供的信息,做出对企业是否投资或扩大、缩小投资的决策,税务部门可根据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纳税能力等。国家的财政、计划部门和企业的职工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衡量、评价企业,并据此对企业施加某种影响。
提供什么信息以及用什么方式提供信息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问题,在不同条件下,企业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信息需求不尽相同,但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一致的。
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要求,即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它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表现为会计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的那些性质(或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可比性、明晰性、重要性、稳健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等。
(一)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会计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可靠性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就应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客观的,可靠的会计记录可以揭示经济活动的本来面目。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可靠性原则,就应当在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接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不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的失误。
(二)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信息的价值在于其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能够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的决策,证实或修正某些预测,从而具有反馈价值;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预测,作出决策,从而具有预测价值。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相关性原则,就要求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对特定用途的会计信息,不一定都通过财务报告来提供,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加以提供。
如果会计信息提供以后,没有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没有什么作用,就不具有相关性。
(三)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真实、相关、可比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会计核算中坚持及时性原则,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编制出财务报告;三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将编制出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及时进行,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提供,就无助于经济决策,就不符合及时性原则的要求。
(四)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这既包括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报表附注中说明;也包括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第一,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若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原因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这是一种纵向比较,亦称一贯性原则。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某些交易或事项可以有多种会计核算方法。例如存货的领用和发出,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后进先出法等确定其实际成本;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保证会计信息一贯性的前提是企业在各个会计期间应尽可能地采用相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如果企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将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不利于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作任何变更,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并在企业财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第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这是一种横向的比较。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是保证会计信息可比的基础,因此按照可比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从而保证同一时期不同企业的会计核算建立在可比的基础上,有利于信息使用者进行比较、分析。只要是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就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由于各个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经济业务发生于不同时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决策的需要,便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企业应当事先确定信息的可比性,对不可比的信息通过调整口径达到可比,从而遵循可比性原则的要求。
(五)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利用,亦称可理解性原则。
会计信息使用者要使用会计信息,首先必须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理解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必须清晰明了。坚持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勾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
如果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违背明晰性原则,会计信息使用者就不能理解和使用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也就不能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六)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所谓重要,是指会计信息能实质性地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重要程度一般应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随企业本身的规模以及时间、地点与业务性质等不同而不同。从性质上来说,当某一事项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项目;从数量上来说,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我国会计准则未对重要性作出数量上的界定,故其区分尚有赖于企业会计师及注册会计师等的职业判断。
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对于那些不重要的项目,如果也采用严格的会计程序,分别核算,分别反映,就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
(七)稳健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得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在企业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性,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对某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与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这样,一方面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警惕,及时应付复杂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并作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防止企业管理当局过于乐观,能够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并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即在确认标准、计量和记录方法、报告的内容等方面均应体现稳健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随心所欲地调节企业的收益,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因此,需要对该原则的具体运用作出规定,以避免谨慎性原则的滥用,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
(八)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以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在会计实务中,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内容并不都是以其外在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反映的。因此,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
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尽管从法律形式看,承租企业并不拥有该资产的所有权,但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者人为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那么,其最终结果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除了上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外,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还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不再赘述。
第二,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确认,即根据收入与费用的内在联系,要求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为取得这些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在同一会计期间进行确认和计量。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如将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相配比,将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如将当期的收入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相配比等。
第三,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也称实际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记账。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根据实际成本原则的要求,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在计量时,应当依据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使会计核算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按实际成本计价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数据也易于取得。
第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涉及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涉及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根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的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确认支出时,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支出,将收益性支出计列于利润表中,计入当期损益,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将资本性支出计列于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反映,从以后各期的收益中得到补偿。只有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正确计算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
如果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没有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将原本应计入收益性支出的计入资本性支出,就会高估资产和当期收益;将原本应计入资本性支出的计入收益性支出,就会低估资产和当期收益;所有这些,都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二、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社会,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税收和证券监管等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和控制。虽然在日常会计工作中,通过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我们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已经进行了连续、系统的记录,但会计凭证与账簿还不能高度概括会计信息。为了取得总括的会计信息,以便集中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及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会计人员必须提供满足多类使用者需求的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书面报告文件,一般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会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相关附表。
编制财务报告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总结,也是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会计信息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管理的决策者来说,通过财务报告,可以全面、系统、总括地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财务成本情况和经营成果,检查、分析财务和成本计划以及有关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
(2)对主管部门的决策者来说,利用财务报告资料,可以及时掌握和评价各经济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加强指导和监督,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差距,提高本系统的经营管理水平。
(3)对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往来单位、个人来说,通过财务报告,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从而作为是否与企业发生或保持投资、信贷、供货、劳务、租赁等经济关系的决策依据。
(4)对本单位职工和工会组织的决策者来说,财务报告显示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这与职工个人物质利益息息相关,从而有利于实行民主管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保证企业经营的正常开展和职工利益的切实提高。
(5)对其他有关方面的决策者来说,财务报告能够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例如,各级财政和税务部门利用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作为监督企业是否及时、足额地完成各项税收上交任务的依据;银行利用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可以研究企业资金的正常需要数额,作为控制与调节市场货币流通量的依据;各级计划部门和其他综合部门利用经过逐级汇总的会计报表,作为考核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制订后期计划,进行综合平衡以及计算国民收入的依据;各级审计机构利用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可以查明企业的各项会计处理是否符合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正确表达某一特定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为检查企业是否依法计算和缴纳国家税收,保证投资者权益不受侵犯的依据等。
总之,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状况、财务收支及其经营成果所必需的总括指标体系,是向企业管理者及与企业有关的各方提供进行各项决策所依据的财务信息的重要手段。正因为财务报告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一经济单位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和一定的表格形式,对本单位一定时日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的经营情况及成果进行综合总结。
(二)财务报告的种类
1.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它是以会计账簿资料为主要依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总括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的报告文件。我国企业的会计报表,一般可以按以下标准分类:
(1)会计报表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小企业不需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①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日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的信息,也称财务状况表。
②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或亏损)情况的会计报表,提供有关经营成果的信息,也称损益表或收益表。
③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的会计报表,提供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信息。
(2)会计报表按编制的时间不同,可分为月份报表、季度报表、半年度报表和年度报表。
①月份报表,简称月报,是按月编报的会计报表,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反映某月份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②季度报表,简称季报,是每个季度编报一次的会计报表,是一种中期报告。
③半年度报表,简称半年报,是每半年度编报一次的会计报表,是一种中期报告。
④年度报表,简称年报,是按会计年度编报的会计报表,通常称为决算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等。它所提供的信息最为完整、全面。
(3)会计报表按其反映资金运动状态不同,可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
①静态报表,是反映资金运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从静态方面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构成和资金来源渠道。
②动态报表,是反映某一期间资金运动过程的会计报表,如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它们从动态方面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和资金运动的变化情况。
(4)会计报表按编报单位不同分类,可分为单位报表和合并报表。
①单位报表,是由各会计主体在日常会计核算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编制的会计报表。
②合并报表,是指由母公司编制的,将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
(5)会计报表按报送对象不同,可分为外部报表和内部报表。
①外部报表,是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等外部信息使用者编报的会计报表。这类报表在格式、内容和编报时间等方面都有统一的规定。
②内部报表,是为适应本单位内部经营管理需要而编制的报表。这类报表在内容、形式和编报时间等方面没有统一规定,较为灵活。
2.会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附注是为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理解会计报表而对报表的内容所作的解释和补充说明,一般包括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重要资产转让及出售的说明,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三)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1.数字真实,计算准确
编制会计报表的数字来源于各账户,而各账户的数字来源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数字来源于经过确认的原始凭证,因此,为了保证会计报表数字的真实、准确,在报表数字来源正确的前提下,关键在于对原始凭证数字的确认和计量。不能以估计数代替实际数,更不能弄虚作假、隐瞒谎报。在编制报表之前,应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按期结账,确认会计主体的所有交易和事项是否均已登记入账,是否存在应摊销而未摊销、应计提而未计提的费用。
(2)认真做好对账和财产清查工作,以达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3)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验证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的正确性,为正确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可靠的数据。
2.内容完整,说明清楚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按统一规定的报表种类、格式和内容编制会计报表;报表所涉及的所有表内项目及补充资料必须填列完整,必要时应对有关事项用文字加以简要说明。
3.及时编制,及时报送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各单位应及时编制会计报表,按国家或上级部门规定的期限和程序及时报送会计报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