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传染与国家经济安全
张志波 何立胜 苏同华 卢庆杰
一、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再研究
(一)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根源
所谓金融危机传染,就是指一个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另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金融危机的起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不稳定、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及其他因素造成的“自我实现”(1);二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他国金融危机对本国的传染。目前,对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根源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主要有危机传染的“全球化说”、“内在不稳定性说”和“微观基础说”。
1.金融危机传染的“全球化说”
托雷(Torre)和施穆克勒(Schmukler)提出了危机传染根源的“全球化说”。该观点认为,两国之间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程度越高,资产价格和其他经济变量变动的同步性越强,基本面冲击和投资者行为冲击造成的传染程度也会越深。相反,一体化程度较弱的国家对危机传染的免疫力较强。而多恩布什(Dornbusch)等人则认为金融一体化仅仅是金融危机传染的条件,而不是金融危机传染的原因。他们认为,传染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冲击,分为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金融联系和共同冲击等。另一类是其他非基本面的偶然因素,包括流动性因素、投资者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和文化因素等(2)。吴冲锋将上述宏观因素结合在一起,认为贸易全球化、金融交易电子化、资本流动自由化等九大因素相互作用的叠加是造成金融危机传染的原因。
2.金融危机传染的“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说”
根据明斯基的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理论和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理论思路(3),林毅夫等人提出了金融危机传染的“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说”(4)。林毅夫认为一场危机之所以能够从一国爆发并迅速传染到其他经济体,其共同外因是由下述三方面因素导致的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金流动容易受到市场预期和信心变化的影响;二是科技进步使得大规模跨境交易“即时”或迅速;三是出现大量国际风险投资基金、投资银行等杠杆交易者的投资或投机行为。
3.金融危机传染的“微观基础说”
近期对金融危机传染的研究着眼于微观角度,一是为金融危机传染的根源寻找微观基础,二是研究微观主体金融机构之间的危机传染机制。流动性不足和资产价格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危机传染的原因。艾伦和盖尔(Allenand Gale)认为消费者流动性偏好的变化导致了金融机构流动性的不足,在金融市场结构不完备的条件下促成了危机在金融机构之间的传播(5)。受此启发,一些学者从流动性需求变化造成的资产价格变化入手,分析消费者和金融机构资产组合的变动所导致的传染问题。帕夫洛瓦和里戈邦(Pavlovaand Rigobon)认为资产组合的变化造成的财富转移效应通过贸易渠道将金融危机从一国传染到他国(6)。
(二)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分析
所谓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是指金融危机在各国之间传染的渠道和作用机理。根据传染途径的不同,可以将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分为实体传染机制、金融传染机制和预期传染机制(7)。
1.实体传染机制
实体传染是指一个国家的危机恶化了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导致另一个国家也发生危机。由于贸易是世界各国之间联系的主要纽带,因此,实体传染机制被认为是金融危机的主要传染机制之一。
根据两国间贸易的形式,实体传染机制又可分为直接传染机制和间接传染机制。直接传染机制又可分为两种:第一,一个国家的危机导致的货币贬值使得该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加强,对其贸易伙伴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损坏了贸易伙伴的经济基础,使得贸易伙伴受到投机者的货币冲击;第二,一个国家的危机导致的货币贬值,使其贸易伙伴的货币有效汇率上升,货币高估,从而引发投机者的冲击。间接传染是指,由于多个国家出口竞争同一市场,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导致其货币贬值,降低了与其竞争同一国际市场的另一个国家的出口竞争力,投机者预期这个国家货币也很有可能贬值,从而进行货币攻击,最后这个国家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货币贬值。实体传染的渠道和传染过程可总结为图1(8)。
注:实线代表直接传染机制,虚线代表间接传染机制
图1 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贸易渠道
2.金融传染机制
金融传染,指一个市场由于危机而引起的非流动性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包括FDI、银行贷款、资本市场渠道等)的市场的非流动性,使得金融中介在后一市场上出清资产。在货币主义看来,危机传染首先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之间的金融联系、资本流动是导致危机传染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表明金融机制在传染中起着主要作用。可用图2来描述金融传染的渠道和过程。
图2 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金融渠道
(1)共同贷款人传染机制
A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可能无力偿还贷款的本金或利息,导致贷款给A国的国际银行k或其他金融机构在A国的利益受损。国际银行k为了达到其资本充足率和保证金要求,或出于调整资产负债的需要,往往大幅收缩在与A国经济结构相似的B国的贷款,拒绝展期或延长任何已到期限的贷款,并撤回高风险项目的资金(9)。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大多数银行贷款都是短期的,这些贷款在几个月内被要求偿还的可能性非常大,此时,如果B国缺乏足够的外汇储备,金融管理水平不高,就很难应付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而造成的冲击,将可能对该国的资本项目收支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该国的宏观经济。Bankk的这种共同贷款人效应便把A国的危机传染到B国。
(2)资本流入突停(suddenstop)传染机制
一国在感染危机时通常伴随着资本账户严重逆转,或突然大规模地减少,这种现象称为“突停”(10)。突停的实质是资本抽逃,由于危机起源国投资者对本国经济前景的判断具有信息优势,他们主动退出国际市场而造成其他国家资本流入突停,导致危机传染(11)。突停的三个特征:一是资本流入的逆转和经常项目由盈余逆转为赤字;二是国内经济增长的严重衰退;三是资产价格下降(12)。目前,突停传染机制已被广泛应用于危机传染的预警信号。
(3)内生流动性冲击传染机制
当A国发生金融危机,货币大幅贬值,资产价格急骤下降时,投资者及居民纷纷提取本币形式的银行资产并将其兑换成外币,这会造成银行业发生大面积支付危机,那些在A国银行体系拥有大量资产的国际投资者就会面临流动性困难,它们只能从别国的金融市场上提取资金,以保证自己能够继续在市场中运营,满足利润要求、监管要求和流动性要求。其实,有时流动性需求并非无法从A国获得,只是由于投资者更倾向于从别的还未遭受危机的金融市场上获得,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容易受到危机传染的市场。当这种提款发生得较为集中时,就有可能引发另一个国家B的金融危机。
(4)资产负债表传染机制(direct balance sheet interlinkages contagion)
有理论认为,银行间市场是危机传染的摇篮,而银行间信贷风险、信贷限额制度(即最大授信额)和资产价格传染机制是冲击或危机在银行间传染的三大渠道,也是资产负债表传染机制的三大路径(13)。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一个银行偿债能力或流动性出现问题,通过银行间市场,与之有存款、信贷和支付体系方面联系的其他银行很可能也会陷入流动性危机。因此,银行间信贷敞口是冲击或危机在银行间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在美国金融危机中,主要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倒闭以及商业银行遭受重大损失,引起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紧缩,证实了银行间信贷敞口是一条主要传染渠道。另一资产负债表传染渠道,即信贷限额传染渠道(credit line)是米勒(Müller)在研究瑞士银行之间风险传染时发现的,如果一家银行陷入危机,可能下调其潜在债务人的信贷限额,使其面临流动性枯竭而感染危机(14)。
3.预期传染机制
预期传染机制,指即使国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贸易、金融联系,金融危机也可能会传染。这是由于当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对另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与预期,进而导致投资者对这些国家的货币进行冲击。预期传染机制又可分为“羊群”效应和示范效应。
(1)“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市场上常常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决定自己的选择,投资者具有一种从众心理。“羊群”效应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导致“羊群”效应。由于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较高,大多数小投资者并不能独立搜集和处理某个国家的信息,他们的最优策略就是跟随那些拥有较多信息的大机构投资者进行资产选择。如果大机构投资者撤出在某个国家的投资,这个信息流将导致小投资者不顾自己拥有的信息而跟随他们一起大举撤出投资,加剧市场波动。实际上,大机构投资者撤资,可能是在其他国家遭受损失后为了补充流动性,或是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和保证金要求,不一定是市场本身出了问题。第二,声誉问题导致“羊群”效应。随着投资者的日益增多,建立声誉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但如果从众,成本则不是那么昂贵的。某些投资者,特别是基金管理者,非常注重维护自己的声誉,而声誉取决于他们的投资组合相对于市场投资组合的绩效,并不是绝对绩效,这就导致“信息瀑布”风险在机构投资者中可能特别高。即使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新的投资,但个别机构投资者由于担心一旦自己的投资决定是错误的,那么将失去声誉,因而避免最先行动。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将从众。于是,个别投资者的理性行为往往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波动。
当投资者无法获取充分信息来区分不同市场的基本情况时,即使金融状况不同,一国的危机也可能导致对其他市场的货币投机。对于投资者而言,当他们得知A国正遭受货币冲击的时候,会立即抽走在与A国具有相同特点的B国的资金。即使某一投资者正确地认识到这两个国家的不同情况,但在其他投资者都抽走资金时,其理性的做法仍然只能是尽快地抽走自己的资金。这样,由于市场预期的改变,在别国的市场上造成了自我实现的货币冲击。
(2)“示范”效应
“示范”效应,指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如果投资者掌握危机发生国与所投资国家经济、金融方面的较为充分的信息,投资者会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将所投资国家与危机发生国进行对比,重新评价所投资国家的风险,并据此改变自己的资产组合,进而可能对所投资国家造成影响。与金融危机发生国在宏观经济基础、政治、经济政策或文化背景相似的情况无疑将引起投资者对该国发生货币危机的忧虑,从而在该国的经济形势还未真正恶化的时候,就开始有资金的流出和外汇市场上该国货币贬值的压力。A国发生金融危机后,通过实体部门或金融部门的传染恶化了B国的经济状况,引起B国发生金融危机。这样,国际投资者便会产生在与A国联系密切且与B国经济形势相似的C国也会发生投机冲击的预期。当C国的经济形势还未真正开始恶化的时候,由于市场预期的作用,国际投资者理性的做法仍然只是撤走资金,最终导致C国也发生危机。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传染效应
(一)通过实体传染机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通过贸易渠道对中国的传染
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在12%—18%之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并随后出现下降。2008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为1167.9亿美元,同比增长8.9%,增速同比下降8.9个百分点。2008年下半年随着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放缓,2008年下半年累计对美国出口1355.1亿美元,同比增长8.59%,增速较上半年有所下降。2008年全年中国对美国出口2523亿美元,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回落6个百分点。2009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需不足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对美国出口出现大幅下降,2009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970.8亿美元,同比下降16.9%。2009年下半年累计对美国出口1337.4亿美元,同比下降1.3%,2009年全年中国对美国出口2208.2亿美元,同比下降12.5%。
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影响中国外贸出口情况,与以前发生的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传染有很大的不同。以前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传染往往是由于出口国(大多是发展中国家)本身发生危机,币值贬值,引起贸易伙伴或竞争对手的传染。但次贷危机不同,它首先在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爆发,是出口市场国发生危机,导致本身的有效需求不足,而使得出口国出口下降。
2.通过直接投资渠道对中国的传染
美国是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资金的前十位国家之一。2009年1至4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6.69亿美元,同比下降20.98%,其中,美国对华实际投资为8.99亿美元,仅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3.25%,为中国的第六大外资来源国家,整体来看,美国对华投资呈现下降态势,仅4月单月,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下降35.19%,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25.14%。
与贸易渠道传染类似,美国金融危机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渠道传染危机,与以前发生的金融危机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传染有很大的不同。以前大多是投资对象国出现危机,导致外资大量撤离,但本次危机却是由于投资来源国出现危机,导致投资对象国资金来源减少。由于中国基本经济面仍向好,金融危机即使引发美国对华投资减少,影响也不大,因为美国对华投资仅占3%左右,另外根据中国美国商会一季度的“2009年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美资仍长期看好中国。
(二)通过金融传染机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对中国的传染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2004年以来,中国在境外贷款总体规模在500亿至2300亿美元之间波动(见表1),而流入中国的贷款总体规模在880亿至1033亿美元之间波动,贷款规模流入大于流出。由于国际贷款不少来自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组织,美国所占份额不太大。美国金融危机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传染有限。
表1 中国国际投资贷款情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
2.通过资本市场渠道对中国的传染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2004年以来,中国证券投资净头寸在资产方,即对外证券投资规模大于国外对于中国证券投资规模(见表2)。特别是对于债务证券而言,资产方远远大于负债方,2007年末我国对外债务证券投资已经达到2650亿美元,由于美国是债务证券的一个主要市场,因此,在美国金融危机中,中国因持有“有毒债务证券而被直接传染。
表2 中国国际投资证券投资情况单位:亿美元
3.通过汇率和外汇储备渠道对中国的传染
自2008年7月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较稳定,截至2009年5月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2008年7月初仅升值0.42%。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稳定,有利于缓解中国外贸企业因外需不足而面临的生存困境。但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在国内中国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但美元在国际市场却面临较大的贬值风险,由于美国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金融业的种种弊病,并且美国政府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引发美元持续下滑。由于美元持续下滑,这对于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国家而言,将遭受较大的损失。截至2009年底,中国公布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3992亿美元,如果美元持续贬值,将面临不小的账面损失。
(三)通过预期传染机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尽管,中国与美国在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危机通过预期传染机制直接传染到中国的可能性看似微乎其微,但是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等多国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很深,世界经济整体陷入衰退且尚不知何时结束,对于世界经济整体的不利预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传染到中国难以避免,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应当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也是严重的。本文主要从贸易安全、产业安全、金融安全等方面来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一)对贸易安全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1978年中国的商品进出口贸易额仅为206.4亿美元;到2005年则达到1.42万亿美元,20多年中增长了68倍,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第32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3位。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1978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9.8%,到1990年提高到30%,2000年进一步上升为43.9%,而到2004年和2005年更是高达70%和63.7%。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充分表明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不断增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对中国经济的传染不断显现,特别是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日益明显。
1.中国出口增长速度减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卡恩曾表示,出口市场萎缩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承受的最大后果之一。中国的出口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关联度很高,这些国家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会对中国出口贡献额外6至8个百分点。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地区受到打击最大,在美国对中国商品需求下降的同时,欧盟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会相应下降。根据海关统计,从1978年到2007年,29年时间中国的出口增长了124倍,平均增长的速度达到了18.1%。2008年上半年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率是21.9%,用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长率是11.2%,如果再扣掉国内通货膨胀的因素,中国2008年上半年实际的出口增长的速度,已经到了个位数。中国外贸出口形势严峻。
2.中国出口市场转移
长期以来,欧美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美联储根据近几年的估算发布经济预测称,美国GDP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率将下降5.2个百分点,事实也大抵这样,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08年一季度,中国向美国出口534.5亿美元,同比增长5.4%,增幅比2007年回落15个百分点。广东珠三角等地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出口企业订单大幅减少,企业被迫紧缩投资,减产裁员,甚至出现了大量工厂倒闭的现象。此次金融危机促使中国出口市场转移。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巴西出口增长90.2%,对印度增长43.1%,对韩国增长41.8%,对东盟增长28.4%。对印度增长52.9%。
3.“中国制造”成本优势降低,削弱出口竞争力
凭借价格利器,中国制造在十几年间席卷世界,尤其最近几年,世界工厂的地位无人撼动——全世界70%的鞋和玩具,50%以上的PC、手机、彩电、空调,40%的纺织品都在中国生产。但是,2007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和劳工成本上升、资源类产品价格高位波动、环境成本攀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价格这个战无不胜的利剑开始变钝,这些因素叠加,使服装玩具制鞋这些典型中国制造的成本上升了30%左右,中国的出口产品无法持续拥有价格优势,出口遭遇严冬。毫无疑问,十几年来一直顺风顺水的中国制造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正面临一场严峻考验。
4.出口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很多外商投资企业采取的是海外融资、境内生产的模式,但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海外金融机构收缩信贷,使此类公司面临融资难的问题。由于境内银行无法获悉其海外母公司的经营策略,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难以主动地控制信贷风险,因此也对外资企业收紧贷款,致使一部分外资企业资金链断裂。这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2008年前三季度,加工贸易增长进一步趋缓,进出口总额8034.0亿美元,增长13.8%。其中出口5087.5亿美元,增长15.6%;进口2946.6亿美元,增长10.8%,特别是8、9月份进口额分别仅增长3.3%和3.9%,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受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回落影响,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也由2007年同期的50.1%下降到2008年前三季度的47.4%。
5.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一直以来,由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过大,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不论是传统的贸易保护形式还是新贸易保护如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以及人权、劳工、环境问题,不承认市场经济地位,促使人民币升值等手段一直都存在。随着美国金融风波的继续,经济进入衰退,失业率的攀升加上中国贸易出口短时期内仍然强劲,将恶化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情绪,最终可能导致对中国实行歧视性的贸易保护政策。
(二)对就业与产业安全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甚至冲击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经济下滑和失业增加,金融危机直接打乱了金融与非金融产业之间的正常信贷联系,通过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放大财富效应,使得有效需求急剧萎缩,对商品的购买锐减,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正常的产业发展路径被打破,导致失业激增。
当前,金融危机已经演变成全球性失业危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失业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美国和欧盟。美国2009年2月份的失业率达到8.1%(新增失业人数约为65.1万),失业率为1983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作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美欧占中国出口的份额之和接近40%。这两大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将会减弱,会通过贸易渠道影响中国的就业与产业安全。2009年中国的就业与产业安全状况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国际经济危机从金融部门扩展到整个经济领域,它对就业的影响越来越令人担心。
(三)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直接的影响即是中国金融机构投资的次贷及其相关产品的损失。同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国际资本回流、部分企业经营恶化、参与者信心改变以及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等,亦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1.境外资产运作遭受损失
一是商业银行持有次贷相关产品出现一定的账面亏损。根据中行、工行和建行公开披露的数据,截至2008年9月末,各行持有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账面价值分别为32.74亿美元、12.07亿美元和2.44亿美元;持有“两房”相关债券面值62.04亿美元、16.76亿美元和15.12亿美元。整体看,由于总规模占银行各自资产比重非常小,对各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和盈利能力影响不大,但是其中的投资风险不可忽视。二是部分海外股权投资出现账面亏损。比如平安集团投资比利时富通集团出现账面亏损,按照平安集团公布的报告,截至2008年9月末,投资富通集团出现约157亿元人民币的市值亏损。
总体而言,因中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严格限制,从目前可以确认的中资金融机构损失来看,规模较为有限,带来的损失相对于中国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整体而言,影响轻微。
2.国际资本流动的逆转对中国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伴随全球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一旦母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是蒙受重大损失而需要重新配置资产,投资者就可能大规模抽回在新兴市场的投资,在华外资企业上千亿美元利润留存、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以及变相流入中国的热钱可能大规模撤离,对中国外汇市场和A股市场施加沉重的向下压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资产重估的主要支持力量来自贸易项下的顺差和国内银行的信贷创造,热钱退出的影响不会是方向性的。再加上资本项目并未完全开放,游资的流入流出受到严格的限制,国内金融市场相对比较封闭,内地主要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与外汇市场并未与国际同步,国内衍生品市场也未建立,其产生的冲击有限。
3.影响中国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和预期
资本市场是一个信心市场、心理市场和预期市场。因此,市场的负面预期甚至可能通过资本市场的“羊群效应”进一步放大。虽然中国资本市场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但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日益加强,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对中国股票市场产生的联动效应和心理影响可能进一步加大。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市场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信心下滑,当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股市动荡时,中国不但未能幸免,甚至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的调整幅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及全球股市的平均幅度,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国际金融危机通过信心渠道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可能要远大于其对实体经济的实际影响。
4.国际金融危机致使部分企业经营状况恶化,造成股票市场深幅调整
在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的情况下,中国外需市场明显减弱,对出口依赖程度相对较高的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另一方面,国际商品市场大幅波动,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也大幅加剧,对制造环节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企业都形成了剧烈的冲击。企业经营状况的下滑对投资者预期造成影响,进而引起资本市场进一步调整。
四、维护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建议
当前,中国政府实施的是资本管制制度,并且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采取的是相对审慎的投资战略。因此,到目前为止,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整体而言并不是很大。但是,中国所受直接影响较小,并不等于能够避免间接损失,全球股市下挫和美元汇率的变化或多或少都影响到中国。因此,中国金融界还须对此保持警惕。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迟早会完全对外开放,中国不可能每次都因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而免受金融危机的牵连。具体而言,中国在加强防范国际金融危机、努力使自身免遭传染时,应当采取积极防御策略。
(一)保持国内经济健康运行,积极推进经济改革
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必然增大一国遭受金融危机传染的概率。防范金融危机传染到中国的根本性措施在于保持国内经济的健康运行,不断深化各项经济改革,制定切实可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目标及规划,处理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协调、均衡关系。做好国内经济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增强承受、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具体来说,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努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率,在经济增长中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将其塑造为完全的市场主体;尽力维护现有的稳定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秩序,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增强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和替代性,提高和改善中国的贸易结构,控制贸易依存度和国际贸易依存度,以有效地防范金融危机的贸易渠道传染。
(二)加快外贸出口结构升级和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外贸出口结构升级和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在外贸出口方面,要努力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大对外贸出口的扶持力度,对纺织轻工行业的鼓励类产品,可考虑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对中小型企业,在资金、技术上应予以倾斜。
同时,从长期看,为了避免因贸易联系过于集中于某国或某地区而感染危机,很多国家实施贸易对象多元化战略和政策,以预防危机传染。对中国而言,我们应从目前贸易伙伴过分集中于美欧的贸易格局,转向贸易多元化格局,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
(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着力提高金融业整体实力,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改革的总体方向,依然是推进金融企业走市场化道路。加快完善多层次、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按照建设现代银行制度的要求,继续深化各类银行改革,继续完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基础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切实逐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抓紧健全证券投资的利益保护机制。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券发行,完善债券管理体制。深化保险业改革,积极发挥保险保障和融资功能,提高保险服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特别要稳步发展各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继续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推进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合理确定政策性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优化金融业开放结构。稳步推进银行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促进中外资金融企业公平竞争。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货币体系改革,继续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地区以及周边区域性经济体的金融合作,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加快健全金融法制和强化金融监管,加快健全覆盖面广、操作性强的金融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坚持把金融监管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强化金融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监管,加大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管力度。应高度重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外汇储备多元化,大力倡导建立国际储备货币
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为减少风险,外汇储备的币种应多元化,投资的对象也应多元化,不应过度集中在某一种产品上。另外,在世界范围内努力倡导建立一种专门的国际储备货币,以避免某一国货币贬值带来的储备贬值风险。
(五)加强危机预警机制建设,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监测和防范力度
在危机爆发前,一国经济金融形势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应加强各经济管理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的信息联动,建立危机预警监测机制,及早提示潜在的风险。在美国次贷危机蔓延为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大量游资的流入流出对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要特别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既要加强资金跨境流入的监测,也要加强资金跨境流出的监测,另外还要加强跨境资金监测的国际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加大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打击力度。
(作者单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注释】
(1)M.Obstfeld.The Logic of Currency Crises.NBER Working Paper.1994,No.4640
(2)R.Dorn busch,Y.C.Park & S.Claessens,Contagion:Understanding How It Spreads,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2000,15(2)
(3)Minsky,Hyman.“The Financial Fragility Hypothesis:Capitalist Processand the Behavior of the Economyin Financial Crisis,ed.Charles P.Kindlberger and Jean‐Pierre Laffargu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4)林毅夫:《金融一体化和亚洲金融危机》,《金融经济》2004年第10期。
(5)F.Allen,E.Garletti,Credit Risk Trans fer and Contagion,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6(53)
(6)A.Pavlova&R.Rigobon,Wealth Transfers,Contagion,and Portfolio Constraint,NBER Working Paper.2005,No.11440
(7)张志波、齐中英:《基于全球经济大系统的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分析》,《商业研究》,2006年第13期。
(8)张志波:《金融危机传染与国家经济安全》,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G.L.Kaminsky&C.M.Reinhart,On Crises Contagion,and Confus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0(51)
(10)G.A.Calvo,Explaining Sudden Stop,Growth Collapse,and BOP Crisis:The Case of Distortionary Output Taxes,IMFS taff Papers,Vol.50,IMF Third Annual Research Conference,2003.
(11)A.D.Rothenberg,F.E.Warnock,Sudden Flight and True Sudden Stops,NBER Working Paper,2006,No.W12726
(12)E.G.Mendoza,V.Quadrini,Financial Globalization,Financial Crisesand Contagion,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on PublicPolicy,2009.
(13)R.Cifuentes,G.Ferrucci,H.S.Shin.Liquidity Riskand Contagion,Journal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5,3(2)
(14)J.Müller,Interbank CreditLinesasa Channel of Contagion,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6(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