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小企业成长期的融资策略
成长期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市场规模,谋求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毫无疑问,无论是生产规模的扩大,还是市场占有率的提高,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一时期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急需现金流,而中小企业的资金状况往往不能满足这一需要。因此,只有通过融资,才能保持企业的发展需要,才能抢占先机。
这一时期,一些企业会通过分析自身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的留存收益和折旧额,获得由内部渠道产生的筹资。内部资金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外部筹资的需求,但也并非没有使用成本,因为内部资金作为企业的资金来源,具备机会成本,企业决定将内部资金投向一个领域或用途,必然要降低对另一个领域或用途的投入。具体来看,由于企业的当期收益留在企业而无需返还给股东,因此留存收益通常被认作是股东对企业的追加投资。从财务角度来看,这一部分的投资与扩大股本的成本相同。而折旧也是企业资金来源的方面,折旧的使用成本就是公司总体的资本成本。在进行总体资本成本计算时,应将各种来源的内部资金成本都计算在内。
通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创业者可以看到企业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所占的比例,以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程度。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经营中的情况和特点,比较分析不同的筹资方式,以防止筹资渠道及比例的偏差,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还有一些企业则通过外部渠道融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借贷、银行贷款、引入股权投资、发行企业债等诸多方式。
显而易见,成长期企业因为销售规模的扩大,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增加,使其拥有成长前期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一般来说,这时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可以用来检验公司产品的发展前景,而销售的增长,不仅可以吸引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和银行的商业信贷,还可以为风险投资机构提供企业估值的基础数据,让股权投资成为可能。对企业主来说,企业在稳定成长阶段可谓是“吾家有女初长成”,日益吸引着投资机构的目光。这时候,企业主要做的,就是根据企业本身的内部情况和市场外部环境,选择最为适合、最为稳健的筹资方式。
为了解决企业所需资金远远超过自由资金供给能力的矛盾,这一阶段的资金矛盾可以通过内外结合的融资途径解决:首先将大多数收益留在企业内部,说服股东给予长期支持而非提取短期的回报;其次,适当进行负债筹资;其三,有选择地吸引“天使投资”,使用股权融资。
具体来说,负债筹资包括短期债务筹资和长期债务筹资,投资者既可以通过小额贷款公司、银行获得贷款,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发行债券。总体上看,要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行业特点,综合考虑筹资成本。不论是负债融资规模还是股权融资规模,都要积极争取、适度参与,与公司创始团队的意愿、企业的发展速度保持协调。
企业要筹集资金,也势必要付出融资成本。这一时期,作为取得资金的一方,筹资所带来的报酬率要超过资金提供者要求的报酬率,有了超过部分才能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如果投资报酬率低于融资成本(资金提供者要求的报酬率),那么企业的价值将不增反减。可见,融资方案的优劣,是以融资的成本和融资能带来的回报进行比较得出的。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融资,都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
对成长期企业而言,企业发展的策略是开拓市场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这就要求企业将战略目标设置为生产规模和市场营销,这有别于成长前期的那种注重于技术、产品研发的策略。尽管成长期企业仍需要对产品进行持续改造和完善以利于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但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这已经不是战略重点。企业通过融资进行战略投入的领域,一方面是市场营销和渠道的建设;另一方面,则是增加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以便扩大生产规模,为将来迅速占有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确认市场地位提供支持。
因此,这一阶段企业在融资战略的制订中,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其一,展开融资的依据在于,企业融资带来的报酬率是否大于或至少等于融资成本。
其二,融资资金和所需支付的成本能否在计划期内收回。如小额贷款公司、银行的贷款在投入运转后能否及时收回并偿还;如果是引入股权投资,投资人要求的增长速度或业绩指标不能定得太高,否则可能会因为无法达到目标而付出额外的股权、资金代价。
其三,在企业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能否保持合理的比例配置。如果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不成比例,则势必造成一种资产闲置和另一种资产短缺,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平稳发展。因此,企业在融资时,必须按需融资,平衡发展。
在此后各章节,我们将逐一探讨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商业银行贷款等不同融资方式的操作模式,以供成长期中小企业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