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岩浆活动强烈,伴随岩浆岩形成的还有大量的褶皱构造。1.燕山期褶皱该期褶皱指形成于燕山运动、主要发育于晚古生代及三叠纪地层中的褶皱,主要分布于花县一带,总体呈“S”形或弧形展布,由冯村复背斜及花县复向斜等组成。2.喜马拉雅早期褶皱该期褶皱主要分布于龙归古近纪盆地中,卷入褶皱地层为古近系。南东翼倾向90°~140°,倾角5°~25°;北西翼倾向北西,倾角平缓。褶皱南西段为第四系覆盖。
褶皱构造_珠江三角洲北西向
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岩浆活动强烈,伴随岩浆岩形成的还有大量的褶皱构造。这时期形成的褶皱分为燕山期褶皱和喜马拉雅期褶皱。
1.燕山期褶皱
该期褶皱指形成于燕山运动、主要发育于晚古生代及三叠纪地层中的褶皱,主要分布于花县一带,总体呈“S”形或弧形展布,由冯村复背斜及花县复向斜等组成。轴向北东,卷入褶皱的地层为泥盆系—石炭系及三叠系,褶皱两翼基本对称,轴面近于直立,不发育轴面劈理,形态主要为开阔型褶皱或者是宽展型对称或不对称的箱状向斜或梳状背斜,为典型侏罗山式盖层褶皱。由于晚三叠世小坪组也被卷入褶皱,因此褶皱主要形成于燕山早期,后又受到白垩纪—古近纪红盆不整合覆盖,并为晚期的脆性断裂带所切割。
2.喜马拉雅早期褶皱
该期褶皱主要分布于龙归古近纪盆地中,卷入褶皱地层为古近系。发育较好的有太平场背斜,褶皱形态以开阔型为主,轴向北东,轴面直立,属浅层次等厚型褶皱。由于第四系覆盖,褶皱出露不全。太平场背斜属开阔型背斜拱曲,轴线走向北东20°~30°,长约5km。核部为古近纪宝月组下部钙质泥岩、粉砂岩,两翼为宝月组砂砾岩、砂岩及粉砂岩。南东翼倾向90°~140°,倾角5°~25°;北西翼倾向北西,倾角平缓。褶皱南西段为第四系覆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