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断裂近期活动性的跨断层联合钻孔剖面解析

断裂近期活动性的跨断层联合钻孔剖面解析

时间:2023-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江断裂主断面大部分在隐伏区存在,难以直观地确定断裂的近期活动性。1.磨刀门联合钻孔剖面磨刀门联合钻孔剖面是西江断裂地表磨刀门附近主要分支断裂F005大敖断裂的南段。已有物探和钻探资料均已证实,磨刀门段的深水槽部位存在断层破碎带。为了验证断裂在第四纪中活动性,在前述浅震工作的基础上,在断裂山前部位跨断裂布置联合钻孔7个,总进尺143.9m,联合钻孔剖面见图3-58。
断裂近期活动性的跨断层联合钻孔剖面解析_珠江三角洲北西向

西江断裂主断面大部分在隐伏区存在,难以直观地确定断裂的近期活动性。单纯的钻探资料对比,只有在钻孔极密时,才有可能用传统的地层法,定性地了解断裂的近期活动。由于河口地区的沉积环境和水动力条件非常复杂,沉积物在纵横方向的变化都很大,往往由于岩性较短距离内突变而导致判断的误差。以新地质年代学方法为主,辅以地层对比法,可以较为理想地判断覆盖区隐伏断裂的近期活动,并可据此估算出断裂活动的幅度和速率。据此,我们一方面收集了磨刀门大桥断裂联合钻孔剖面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了解析;另一方面对小黄杨断裂进行了联合钻孔验证。

1.磨刀门联合钻孔剖面

磨刀门联合钻孔剖面是西江断裂地表磨刀门附近主要分支断裂F005大敖断裂的南段。磨刀门钻孔资料为大桥施工所得,钻孔跨江布置,西部在白藤附近,东部至挂锭角,总长10km左右,施工钻孔14个,钻孔布置见图3-55(张虎南等,1998)。本书利用该资料分析西江断裂南段分支大敖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

图3-55 磨刀门钻孔位置(14C和TL分别表示14C测年和热释光测年)

联合钻孔资料表明(图3-56),西江磨刀门段的第四系最厚达60m,以河口三角洲相为主,由细粒碎屑物-淤泥、粉砂、细砂组成。其间夹有贝壳碎片(以牡蛎壳为主)和炭化植物残体。河床相的粗砂及砂砾,仅见于主航道的底部。下伏花岗岩风化壳,厚度变化较大,数米至数十米不等。第四系岩性变化的总趋势是由上向下变粗。位于主航道的沉积物的纵向变化比较复杂,部分钻孔在上细下粗的总趋势中,还可细分为1~2个沉积旋回。

图3-56 磨刀门大桥联合钻孔对比图

1.淤泥;2.黏土;3.粉砂;4.中细砂;5.细砾;6.卵石;7.贝壳;8.半咸水—咸水硅藻;9.腐殖质;10.植物根;11.风化土或风化砂砾;12.基岩

第四系横向变化也很复杂。东西两侧的两个沉积中心分别代表主河道和主河叉,粗粒碎屑见于沉积中心的底部。已有物探和钻探资料均已证实,磨刀门段的深水槽部位存在断层破碎带。西江下游在三水以下通过基岩区直流南东的趋势,很可能与这类破碎带有关,亦即西江的三水-磨刀门段兼具构造谷(断裂谷)与侵蚀谷的特征。但河口区毕竟有它自身的特点,潮流的顶托就直接影响了水流的下切。因此,和上游比较,同为断裂构造地貌,其切割深度相对较小,河谷形态相对和缓。沉积物的连续性相对较差,相同的层位厚度变化大,岩性不稳定,仍有尖灭、分叉、岩性不连续等现象。

根据14C、热释光测年数据和沉积物厚度,可以大致推断第四纪沉积物的沉积速率(表3-3)。由表3-3和图3-57可以看出,沉降速率变化的总趋势是由西向东增大(图3-57),在西江主航道(左汊流)的ZK9孔、ZK3孔南东百余米达到最大值(-6.71mm/a)。再向东沉降速率变小,基本恢复至西侧的水平(<-4mm/a)。表3-3还表明,沉降速率大体上顺应了基底地形的起伏,但起伏的高差没有相似的比例。例如,基底地形存在东、西两个凹槽(古河床?),深度分别为55m和52m,东槽比西槽深近3m,但两处的沉降幅度分别为-6.71mm/a(ZK9孔)和-2.89mm/a,前者为后者的2.3倍。这种差别似乎难以用沉积速率的差异来解释,而只能归因于构造因素:不均衡沉陷或断裂活动的结果。

另外,除了沉降幅度分别为-6.71mm/a的ZK9孔外,在ZK13孔和ZK12孔之间,ZK4孔和ZK11孔之间,也存在着沉降速率的突变。在ZK13孔和ZK12孔之间只隔一个ZK6孔,ZK4孔和ZK11孔之间,ZK9孔和ZK2孔之间两孔均相邻,这种在短距离内的速率突变,一般也可以用断层活动来解释。由图3-56可见,在速率突变的相应部位,基底地形都有类似的显示,而且符合速率曲线变化的趋势,即如果确实存在断层和断层的活动,则东盘(上盘)应为下降盘,这种活动方式与西江断裂的近期活动方式是一致的。

表3-3 磨刀门钻孔第四系沉积速率表

图3-57 磨刀门从西向东第四系沉积物沉降速率图

2.小黄杨联合钻孔剖面

小黄杨剖面是西江断裂地表磨刀门附近主要分支断裂F006白蕉断裂的南段。为了验证断裂在第四纪中活动性,在前述浅震工作的基础上,在断裂山前部位跨断裂布置联合钻孔7个,总进尺143.9m,联合钻孔剖面见图3-58。该处基本地层层序以ZK6为例,从底到顶,其主要岩性可以分为如下层位。

图3-58 联合钻孔剖面

(8)0~2m,棕褐色填土层,呈硬塑状,0~0.5m为人工填土,0.5~1.0m为耕植土,内部夹杂植物根系;1.0~2.0m为黏土,内含细砂—中砂,为花岗岩全风化形成的石英颗粒,直径小于3mm,呈角砾状

(7)1~5.8m,灰褐色粉砂质淤泥,软塑状,淤泥质含量大于70%,其中夹杂有少量的石英颗粒及云母碎片,粒径一般小于0.2mm,底部与下层呈渐变接触

(6)5.6~13.9m,黑褐色粉砂质淤泥,软塑状,淤泥质含量约60%,夹杂较多的白色贝壳碎片,直径最大者达4cm,内部亦含有少量细砂,主要成分为石英颗粒,粒径一般小于2mm,含量约10%。底部与下层呈渐变接触。该层13.1~13.2m处的14C测年为3660±30a BP

(5)13.9~16.0m,黑褐色淤泥质粉砂—细砂,呈可塑状,砂质成分约占60%,层内可见丰富的生物碎屑,碎片直径0.2~1cm;粉砂及细砂呈角砾状,磨圆度差,粒径一般小于2mm,其中在15.0m处可见一花岗岩块,直径6cm,上可见有硅化现象。底部与下层呈突变接触

(4)16.0~16.2m,中粗砂,为花岗岩原地全风化形成的石英、云母碎片及为彻底风化裂解的花岗岩碎块,呈粉红色,较松散,密实度差,可用手碾碎。中粗砂呈角砾状,直径2~5mm。底部与下层呈突变接触

(3)16.1~17.3m,碎裂岩带,岩芯呈块状,直径3~8cm,呈灰白色,岩块成分以石英质为主,判别其原岩为花岗岩,可见铁矿化现象及硅化现象。该层主要由于断裂所造成,底部与下层呈突变接触

(2)17.2~23.3m,中粗砂,为花岗岩原地全风化形成的石英、云母碎片及彻底风化裂解的花岗岩碎块,中粗砂呈角砾状,直径2~5mm,花岗岩碎块直径1~2cm,其中,17.30~19.00m为灰白色, 19.00~20.00m为粉红色,20.00~22.70m为棕黄色,22.70~23.30m为灰白色。本层较松散,密实度差,可用手碾碎,底部与下层呈突变接触

(1)23.2~23.8m,灰白色中粒二云母钾长石花岗岩,弱风化状,岩芯呈饼状、柱状及短柱状,最大柱长20cm,柱身上节理裂隙不发育

联合钻孔资料表明(图3-58),西江断裂该段第四系厚18m左右,以河口三角洲相为主,由细粒碎屑物-淤泥、粉砂、细砂组成,其间夹有贝壳碎片(以牡蛎壳为主)和炭化植物残体。ZK6揭示该层底部14C测年结果为3660±30a BP,为万顷沙段(Qhw)。按岩性差异,由上至下大致可分为4层:①人工填土;②海相淤泥,棕褐色—灰褐色,呈流塑状至软塑状,土质较均,一般微层再发育,内含较多腐殖质、生物残骸及贝壳碎片;③粉细砂,灰褐色—灰黑色,层内含淤泥质土,局部可见云母碎片,含石英质颗粒,呈棱角状,亚圆形,粒径约为2~10mm。层内可见贝壳碎片及牡蛎残骸。横向上厚度变化较大,厚度0.2~10.0m;④下伏花岗岩风化壳,厚度变化较大,数米至数十米不等。

在钻孔5、钻孔6发现破碎带,厚1m左右。破碎带特征相似:破碎带岩性主要为碎裂岩、角砾岩等,碎块呈棱角状,可判别其原岩为花岗岩,带内可见褐铁矿化及硅化现象,具典型构造破碎带特征。破碎带两侧为花岗岩,其下围岩构造裂隙发育,且发育褐铁矿化、绿泥石等构造变质现象。结合基岩露头特征和物探资料,推测断层存在,视宽度1.0m左右。断裂下盘上升,上盘下降,为一正断层。

联合钻孔剖面表明,该处存在基岩断裂,断裂附近基岩普遍较破碎,断层下盘侵蚀较强,形成原始地貌的差异。从第四系看,断裂未切割至第四系底部,断裂两侧第四系整体连续性好,两侧地层亦无等时性错动现象。该区已有第四系底部沉积物年龄3600年左右,可见,该断裂全新世(3600a BP)未发生错动。

通过跨断裂(F005、F006)地层对比和沉降速率突变看,大敖断裂(F005)南段磨刀门附近具有弱活动性,白蕉断裂F005附近则没有活动证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