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区内北西向断裂主要为西江断裂、沙湾断裂。本章节讨论的构造活动序次、活动特征等,可能会受到北东向断裂的影响。通过区域对比分析,一般认为区内北东向断裂形成时代早于北西向断裂,所以,本书前述的构造点特征等仅视为北西向活动构造的证据。借助野外调查的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及节理分布特征,在大范围测年以及罗汉山等典型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参照第四系沉积物形成特点,建立该区域活动构造演化序列。
1.构造活动测年证据
本书结合总项目需要,在重要断裂破碎带中采样做年龄测试,此外收集前人分析测试结果。目前西江断裂、沙湾断裂有测试年龄样共计27,测试手段为TL及ESR测年,其结果如表6-6所示。
表6-6 测区北西向断裂测年结果表
通过表6-6分析可见,西江断裂测年范围在23.4~443ka之间,年龄最新的23.4ka位于磨刀门钻孔,可能代表了西江断裂最新的一次活动记录。此外,晚更新世晚期(75~10ka)以来的占据3件,晚更新世早期(130~75ka)为4件,中更新世晚期(300~130ka)为4件,中更新世中期(600~300ka)为4件。以上分布说明,西江断裂活动主要集中在中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早期(600~75ka)之间(图6-26)。
沙湾断裂测年样品共计12件,其中未见有全新世年龄样;晚更新世晚期(73~10ka)2件,晚更新世早期(130~75ka)4件,中更新世晚期(300~130ka)2件,中更新世中期(600~300ka)3件,中更新世早期(780~600ka)1件(图6-26)。
上述分析可见,研究区断裂测年主要集中在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之间,这与该区域盆地形成及演变紧密联系。
图6-26 研究区断裂年龄样直方图
2.构造活动演变
研究区域在经历了加里东运动大陆裂解-陆内裂谷沉积阶段,其后海西-印支运动使陆内沉积及基底发生变形;中新生代,随着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俯冲作用,本区进入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时期。在白垩纪时期,燕山运动导致大量花岗岩侵入及大规模的断裂作用,形成了内陆盆地。渐新世至中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第一幕又使地壳发生强烈变形,并抬升遭受剥蚀。上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第二幕表现为强烈的继承性断裂活动,并在晚更新世早期引起断块差异升降。由于总体上以沉降为主,在晚更新世中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演化成断陷盆地,至此平原基底形成。随后发生的多期海侵-海退,并伴有构造活动,其共同控制了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演变。根据上述断裂构造测年资料,结合野外调查断裂点特征,同时考虑第四纪地层沉积厚度的纵向、横向变化及沉积相特征等因素,对测区活动断裂活动性由老至新划分为6个阶段(图6-27)。
图6-27 研究区活动断裂演变及地壳升降变化模式
Ⅰ阶段(>600ka):该时期属于中更新世早期,区内地壳总体处于抬升趋势,在湿润的气候环境下,形成湛江组(Qpz)和早期玄武岩之风化壳(石康风化期)。随后在该区又产生短暂的海侵,沉积北海组(Qpb)下部砂砾层,以假整合覆于湛江组及早期玄武岩之上。在前期区域构造运动的基础上,研究区继承早期的断裂活动,北西向的区域挤压,北东向的走滑拉张,盆地进一步演化,部分地段继承北西向断裂活动。在沙湾断裂带西淋岗地区获取两件北西向断裂带断层泥ESR测年结果,分别为706±92ka、528 ±63ka,断层通过的地层属于早白垩世白鹤洞组(K1b)及燕山期二长花岗岩。而该断裂又与北东向断裂交会,在北东向断裂带上发现第四纪错断面,经过槽探、地貌等揭露,认为是重力滑塌成因(董好刚等, 2012)。所以,北西断裂活动的最早时限为中更新世早期,其可能在中更新世中期亦有活动。
Ⅱ阶段(600~300ka):该时期属于中更新世中期,此时地壳运动较前一时期频繁,出现快速的海侵-海退事件。由于构造的差异性运动,局部北海组(Qpb)出露海面,接受风化剥蚀。该时期,西江断裂受断块差异运动的影响,在继承早期北西向断裂的基础上,发生了明显的活动。西淋岗断裂(F009)断层泥ESR揭示该时期曾有活动痕迹(528±63ka);此外,番禺横江所见的大乌岗断裂断层泥TL年龄为535.4±37ka,以上两者揭示的时间极为接近,反应该时段在沙湾断裂的中部地区,断裂活动性较为显著。此后,在隔田、天台山、沙湾水泥厂等地获取的年龄样表明,该时段断裂活动相对频繁。此外,从测年样品分布位置来看,该时段断裂活动具有从南西向北东演变的特点。另外,该时段在斗门小黄羊、挂锭角等获取的年龄分别为360ka、354.3ka,两者年龄较为接近,反映该时段西江断裂活动较为频繁,其也记录了中更新世中期西江断裂的首次活动。
Ⅲ阶段(300~130ka):该时期属于中更新世晚期,地壳运动较前一时段相对减弱,部分地区发生海侵。在琼北地区形成了石卯岭组(Qps)火山岩,反映该时期区域构造应力场可能发生了调整,从北西-南东向挤压,转变为北西-南东向拉张,前三角洲向南东方向扩展,在琼北一带伴随地壳抬升,形成了多处火山活动,其喷发产物不整合覆盖在北海组(Qpb)之上,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该时期断裂继承早期断裂活动,在横坑里、隔田断层泥测年显示,在285ka左右,西江断裂在江门段活动较为频繁,该段处于西江断裂中段,反应在中更新世晚期,西江断裂中段开始活动。此时,在沙湾断裂黄山鲁一带,东涌-黄山鲁断裂也开始活动。野外调查露头显示,在黄山鲁一带,断裂活动呈负地形,断裂上盘具有较强的碎裂岩带,下盘则为Sγ,其中节理裂隙明显,这可能是后期活动的产物。而早期活动则可能形成较宽的碎裂岩带。之后,在200ka左右,斗门水磨岩钻孔断层泥TL揭示,西江断裂在200.8ka左右有活动记录,同时在黄山鲁断裂174ka也有活动,这可能是如今保存的各类节理、裂隙较为清晰记录的反映。在中更新世晚期末期,西江断裂中段了哥山开始有活动,此时断裂形成的北西走向的石英脉,多被后期的节理切割,该类脉体多为张性充填脉体,倾向北东,倾角较陡,表面多有褐铁矿化蚀变。据此判别,早期断裂活动可能处在北东-南西拉张作用的应力场下,形成一系列北西走向的拉张裂隙,后被充填。这也是该时段区内断裂差异升降所致。
Ⅳ阶段(130~75ka):晚更新世早期,区内继承了中更新世末期的差异性构造运动。局部地区发生海退,使雷琼北部湾地区北海组、中期玄武岩和其他地区前第四纪地层在湿沼气候条件下形成风化壳(合流风化期),部分地段形成了石排组(Qps^p)砂、砾石堆积。该时期断裂活动较为频繁、强烈,对三角洲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大岗罗汉山等开始活动(115.36~113ka),其活动均属于沙湾断裂的南东段;此后黄山鲁也开始活动(102ka),活动方向向北东方向偏移。西江断裂在该时段活动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断裂中段,时间约为106~95ka,南部鸡啼门一带在79.3ka也有活动记录。以上说明,在晚更新世晚期,西江断裂中段、南段活动较为显著;沙湾断裂则表现为南东段活动较强,而且活动方向由南西向北东逐渐增强。这可能与区域南北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左旋偏转有关。
Ⅴ阶段(73~10ka):该时期属于晚更新世晚期,是珠江三角洲形成、演化的重要时期。该时期处于大理冰期(玉木冰期),全球性气候变冷,导致海面下降,陆地范围扩大。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多暴露在海平面之上,局部地区在河口地带形成陆相砂砾石堆积层。此地气候环境一直持续到30ka有所改观。在49.3~44.2ka之间,西江断裂在了哥山、九江等地均有明显活动。而于鸡啼门水道底部14C年龄为35.09ka,说明该水道在第一次海侵前已经形成,该河段一直处于拉张沉降阶段。沙湾水道ZK6揭示在残积风化层之上沉积西南镇段(Qpx),沉积相显示其属于河流相沉积,反应地壳处于抬升阶段。14C年龄显示为33.8ka,与鸡啼门水道沉积年龄极为接近。
从30~18ka以来,珠三角地区迎来了第一次海侵,此时西江不经磨刀门出海;东江不经狮子洋出海,而是在沙湾附近与北江相汇;潭江分两支,一支大致沿五桂山北麓断裂向东流,另一支沿现今的西江南段再向西南汇入崖门(姚衍桃等,2008)。在三角洲内部,则广泛形成了西南镇段(Qpx)砂质黏土、淤泥等碎屑沉积。该时期地壳总体趋于下降。该时期地壳活动,从磨刀门钻孔断层泥TL测年显示,在23.4ka西江断裂还有明显活动。
16~10ka以来,地壳又发生差异的抬升,三角洲内部广泛形成了三角层(Qpsj)沉积,其特征为浅灰—灰白—黄白—红黄色花斑黏土层,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早全新世。该套风化碎屑组合,反应区域地壳抬升的特点。
Ⅵ阶段(10ka以来):进入全新世,区域地壳发生多次升降,其特征可以分为2个旋回。
10~7.5ka期间,区域地壳虽然逐渐下降,但大部分还处于暴露阶段,此时在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沉积了一套海退序列组合,岩性特征底部为淤泥、细砂,向上过渡到灰黄、灰白色含砾粗砂,具有反粒序特征。其属于杏坛段(Qhxt)组合,时代属于早全新世。
7.3~5.0ka,此时期为全新世大暖期,发生了测区最大一次海侵,主要沉积深灰—灰黑色淤泥、粉砂质淤泥夹粉砂及粉砂质黏土,其属于横栏段(Qhhl)组合。地壳总体趋于下降,从西淋岗ZK6、沙湾水道至十八罗汉山,受地壳差异升降所致,北东-南西向拉张造成不均一下陷,西淋岗处下陷较深,约为15.5m,向南东越过番禺断隆,到达沙湾水道,下陷速率微弱,约为0.7m;到十八罗汉山一带,下陷约为6.5m。其中在7.3~7.0ka期间,西淋岗地区最大下陷速率可达27.1mm/a。
5.0~2.5ka,区域地壳逐渐开始抬升,部分快速暴露出水面,形成了东升层(Qhd)海退序列组合,其主要特征为浅风化的灰黄色、浅黄色、褐黄色黏土、粉砂质或砂质黏土,富含铁质氧化物,其代表了陆相风化产物。
2.5ka以来,地壳开始缓慢下降,在东升层(Qhd)顶部沉积了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砂、粉砂淤泥及黏土层,其属于万顷沙段(Qhw)组合。至2.0ka,达到了区内第三次海侵,沉积了深灰色粉砂淤泥,其中含有大量海相生物碎屑,其属于灯笼沙段(Qhdl)组合。
3.现代地震活动及大地形变测量
如前所述,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活动断裂发育,地震发生往往沿活动断裂进行,故此该区域地震情况长期受到有关部门的特别重视。
现有研究资料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从公元1372年至2008年,记录到历史破坏性地震(M≥4.7)10次,其中4级地震4次、3~5.9级地震5次、6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为1911年海丰外海域6级地震。
通过综合分析1970—2000年该区地震活动数据(秦乃岗等,2003),认为珠江三角洲是一个弱震区,地震频次较低,30年内年均次数不到10次,最大震级仅为4.5级。应变能释放曲线形态与东南沿海地震带总体趋势一致,故其成为东南沿海地震带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单元。目前,地震活动处于剩余释放阶段,在未来20~30年内才进入下一周期的平静阶段(余成华,2010)。
现有大地测量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中山、澳门、深圳范围为下降区,最大下降速率在-2~3mm/a之间,是广东沿海岸下降最明显的地区。此外,区域现今垂直形变特征明显受该区大规模的北东向构造带所控制,但垂直形变幅度相对较小,无明显的高速度梯度带。据1956—1989年的地壳形变测量,珠江三角洲以沉降为主(速率1.3~2.0mm/a),其邻区则以上升为主。
研究区除了垂直形变之外,GPS水平形变测量研究发现,研究区受欧亚板块、菲律宾板块等共同作用,发生南东向水平形变,其运动速率为6.0~15.9mm/a,平均为8.4mm/a。主压应变为北北西-南南东方向到近北-南方向,主压应变率从北向南逐渐增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