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大别山,高耸入云,是我国华北平原和华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其基础岩层由古老前震旦纪深变质的片岩层、千枚岩、花岗岩等组成,当时大别山气候炎热潮湿,大量被子植物生长在地表岩石风化砂砾岩上,繁茂成林。在急剧的暴风骤雨下,山高谷深,风化岩连同古树混杂倾泻,堆积在继续下沉的新洲断陷盆地中。堆积物在阳逻半边山境内愈积愈厚,经过长期的地质石化作用,形成了今日新近纪半胶结红色砂砾岩和化石木也是有可能的。
作者等经过多次野外调查和室内岩矿综合分析,确认化石木古树来源为高耸入云的大别山,不是万里大河长江,证据如下。
(1)根据被埋藏砂砾石层的物质组成及矿物组合测验成果分析,几乎所有大直径的块石、砾石都来自大别山古老的变质岩、火成岩,宜昌上游长江三峡分布着大面积含碳岩,化石木产地的砂砾石层却没有看到一块含碳岩。大别山古老岩层富含硅质,化石木矿物成分倒空,硅质(Si O2)含量>93%,满足了硅质条件。
(2)从埋藏化石木的砂砾石层入选程度来看,很不均匀。砂、砾石、块石直径大小相差近万倍,砂砾石层中细粒泥土直径<0.01mm,而少量大块石直径则达0.3~0.35m,且硬度差,显然,这些埋藏化石木的物质来自近距离的大别山,而不是远距离的长江上游。如属后者,化石木产地经长江三峡出宜昌,砂砾石搬运距离已经很遥远,砂砾颗粒分选应该均匀,硬度较好,但恰与事实相反。
(3)埋藏化石木的新洲断裂盆地,地形地貌近山高,远山低,不是大河长江的基座阶段。
(4)根据地质资料指导,由于四川、湖北交界大山的阻隔,长江是由东向西流入地中海,后来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由海生起,江水向源侵蚀横穿大山,才改道由西向东注入黄海,我们挖掘采集大量化石林木,可以证实长江横穿三峡时间不是新近纪以前,而是新近纪晚期或第四纪早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