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贫困地区农发行经营发展对策

民族贫困地区农发行经营发展对策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农发行临夏回族自治州分行认真贯彻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一手抓业务发展,一手抓内部改革,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支持地方“三农”发展,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农发行临夏州分行所辖七县除永靖县设立客户服务组外,其他各县均无机构。欠发达地区农发行不能因为迫切要求发展业务而偏离政策导向。

民族贫困地区农发行经营发展对策——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分行为例

翟红义 白 波

近年来,农发行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临夏州)分行认真贯彻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一手抓业务发展,一手抓内部改革,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支持地方“三农”发展,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业务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对州情、行情以及困难和机遇的分析,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一、基本情况

农发行临夏州分行所辖七县除永靖县设立客户服务组外,其他各县均无机构。自1996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全面支农、专司粮棉油、业务调整延伸三个重要阶段,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临夏州分行在积极支持国家粮棉油收购的同时,及时调整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延伸开办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为主要代表的新客户业务,形成了以粮油收购信贷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信贷业务为两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多方位、宽领域的支农格局,扭转了信贷业务逐渐萎缩的局面。5年内,累计发放贷款17.8亿元,贷款余额达到8.5亿元,比2005年末的2.2亿元净增6.3亿元,增长了3.86倍,年均增长近30%。截至2012年年底,各项贷款余额11.2亿元,比年初增长6.24%,实现了业务有效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经济滞后影响金融行业发展

临夏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全州总人口197万人,面积81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5.61万亩。2011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12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3%。全年财政支出1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38.49%。目前,临夏州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全省14个市(州)中都处于末位,而且发展差距呈不断拉大趋势。全州七县一市中,除临夏市外其余七县均被列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范围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虽然全州各县逐年加大投资力度,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基础条件薄弱的状况不可能短期内得到改变。经济决定金融。严酷的自然条件、脆弱的经济基础难以造就良好的金融环境,特别是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进程中,贷款进一步向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和大项目、大城市、大企业倾斜,使当地的融资能力不断减弱。

(二)农业基础条件薄弱导致信贷支持风险较大

临夏州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仅有1.09亩,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占62.5%),畜牧业为辅(占31.8%),林业、渔业所占比重很小(占5.7%)。201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1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8.56亿元,林业产值0.74亿元,牧业产值11.25亿元,渔业产值0.1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9亿元。由于农业产业化进程滞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同时,涉农企业基础差、底子薄、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而且大部分涉农企业地处农村,资产评估价值低、升值慢,贷款抵押严重不足,银行进行信贷支持比较困难。

(三)企业经济发展缓慢,优质资源有限

近年来,临夏州委、州政府确立了“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全州基本形成了以水电能源、清真牛羊肉加工、农产品加工、工艺品加工、冶炼铸造、建材加工、商贸流通、餐饮等为支撑的民营企业发展格局。截至2011年年底,全州内资企业1362家,私营企业2566家,个体工商户32553家。但是,从企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临夏民营经济虽然发展快,但规模小,档次低,管理粗放,产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竞争力弱,企业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同时,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差,甚至提供不出规范的财务报表,反映不出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营销稳定的优质客户难度大。

(四)基础管理薄弱制约业务有效发展

一是农发行社会知名度较低。虽然近年来农发行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得到了党政和企业的认可和好评,但由于成立时间短、服务网点少、宣传力度有限等因素,社会各界普遍缺乏了解。二是金融服务有待提升。由于人员少、无机构,对企业开展金融服务和进行贷后监管还存在一些困难。由于路程远,客户办理业务费时费力,为维持正常经营,企业除在我行开立基本户外,在各县其他商业银行开立了结算账户,大部分货款长期存放他行,大大影响了货款回笼。三是员工素质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员工规章制度学习不透,理解不深,把握不准,贯彻落实不够到位。有的工作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淡薄,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建议对策

(一)紧紧抓住政策和区位优势

一是《关于六盘山区甘肃临夏州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将临夏州八县(市)整体纳入六盘山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取消民族地区公益性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加大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力度;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10个方面的42条具体扶持政策;《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实施和省委、省政府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都为临夏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二是国道213线横穿临夏州四县(市),南通甘南藏族自治州,西接青海省,是连接甘南藏区和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通道的畅通,临夏州服务兰州、面向藏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三是临夏地区商贸流通基础良好,各族群众素有经商传统,商贸活跃,具备建成面向藏区物流中心的基础和优势。而且,作为临夏特色,清真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清真品牌可信度强,现有企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加工能力,对外贸易优势明显。

(二)坚持服务“三农”的发展主线

欠发达地区农发行不能因为迫切要求发展业务而偏离政策导向。一是要始终把支持粮油收储作为全行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在不“打白条”的前提下树立防控风险的指导思想,确保支持粮油收储不出大的问题。二是探索找准农发行支持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积极支持具有地区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三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优先支持水利、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土地储备机构开展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择优支持农业生产基地、农村交通、农业生态环境等建设项目。

(三)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并重

一是在客户选择上要以企业产品、实物押品、业主人品为核心价值取向,择优选取产权明晰、产品确实、经营稳定、法人诚信的企业纳入营销计划。二是必须遵循各项规章制度,严把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重要环节,确保信贷资金安全营运。推行企业全部资产和企业法人资产做有效抵押,规定自有资金和风险保证金比例,动员企业参加中间业务等措施,实行贷款全程监管制和层层风险责任制。三是实施客户动态管理,完善不同类型客户准入和退出机制,推行差异化客户支持策略,维护好优质客户。

(四)不断建立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一是大力宣传,延伸营业网点。对符合条件的县域,争取设立县支行,延伸服务平台。同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加大宣传,着力打造“建设新农村的银行”。二是借鉴商业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普及银行卡及网上银行业务,提高服务效率。三是努力提高员工政策理论水平,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四是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工作,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性和创造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