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造演化历史

构造演化历史

时间:2023-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晚元古代晚期到中生代晚期,本区一直处于较稳定陆块环境,构造运动以大面积升降为主导,长期接受地台型沉积作用,这是本区地质事件的主流,仅在晚志留世和早泥盆世期间经历沉积间断并遭受剥蚀作用。
构造演化历史_秭归产学研基地野

本区总体构造格局及形迹都是地质历史时期构造演化的产物,据文献介绍,18~25亿年的古元古代时期,处在活动大陆边缘拉张盆地环境,后接受一套火山岩与陆源碎屑及碳酸岩的沉积(现称之为崆岭群);至中元古代时期(10~18亿年),经历首次区域构造变动即神龙运动,因其热力作用,使盆地沉积在其变质作用下成为变质岩系;到新元古代(8~10亿年),发生大的构造运动(晋宁运动),主体以SE—NNW向挤压作用使前南华系地层强烈褶皱、断裂和变质,伴之多期岩浆侵入,形成了古老的结晶基底(通称黄陵地块)及基底构造。从晚元古代晚期到中生代晚期(1.35~8.0亿年),本区一直处于较稳定陆块环境,构造运动以大面积升降为主导,长期接受地台型沉积作用,这是本区地质事件的主流,仅在晚志留世和早泥盆世期间经历沉积间断并遭受剥蚀作用。在中生代晚期的侏罗纪时期(0.05~1.37亿年),发生了空前规模的造山运动(燕山运动),使沉积于基底以上的盖层岩系普遍褶皱、断裂,伴随差异运动形成断陷、坳陷盆地并接受陆屑沉积,受基底影响及控制,形成了一系列围绕基底的弧形构造,该运动对基底产生影响远较盖层弱,燕山运动形成了本区基本构造框架。0.2~0.65亿年最新的喜马拉雅运动时期,本区全面结束沉积作用,构造作用除红层有轻微变形和江汉盆地伴有玄武岩喷发外,呈现大面积差异升降运动及掀斜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