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珠宝教育的创立,借助于改革开放,受益于传统文脉。时至今日,中国的珠宝教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其间,历经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即:社会通力共建的开创期、机构承担教育功能的成型期、构建专业学科的成熟期。面对进入成熟期的中国珠宝教育,教育哲学、教育思想、教育形式、教育内涵都需领先社会的发展。就教材而言,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与重构十分必要。宝石学专业的基础课教程《地球科学通论》,自2007年出版虽不到10年时间,已有重修再版的必要。新版《地球科学通论》,其新知识内容、系统逻辑、专业相关性与未来性都得到了充实、调整与重构。新书强化了基础性,贴近了宝石学。
宝石学是以宝石作为研究对象,以宝石承载的各种文化现象为研究范畴,围绕宝石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所构建起的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宝石学学科属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交融,宝石学学科构成为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交叉,宝石学学科方向是技术与人文、艺术与社会,宝石学学科任务是将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在珠宝产业实现应用与转化。研究宝石的自然属性就必须弄清楚两个问题:宝石从哪儿来? 宝石材料有哪些特性? 这就引出了宝石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它是生发于地球科学和材料科学两大基础学科的交叉结合部。换言之,宝石学专业的学习,需要建立地球科学的专业知识背景。
新版《地球科学通论》,在编撰方法上以地球科学原理为链接基干,以宝石矿物及其材料特性为交叉结合线索,以材料的分析鉴定原理为知识拓展,重构了现代宝石学的地球科学知识体系。书中内容围绕宝石学的基础知识,系统地阐释了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壳的构造与运动、岩石的生成与转化、矿物的特性与成矿等。同时,本书的内容也按层次进行了编排,既可作为本科宝石类专业的基础教材,亦可通过选取满足不同培养目标的教学需要。既考虑到了为宝石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考虑到了学生的未来与发展。
新版《地球科学通论》全书共分八章,廖望春副教授负责第一章和第七章的修编,张妮博士负责第二章和第八章的修编,刘自强教授负责第三章和第五章的修编,王礼胜教授负责第四章的修编,张聚全博士和郝家慧共同负责第六章的修编。全书的重修和审定历经数年时间才得以完成。与本书知识体系同步的电子教参,由金陵科技学院廖望春副教授撰稿、编辑并制作。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虽经努力,但限于编者的学识与能力,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刘自强
2015年6月于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