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限度地内容拓展
前文我们已经将财务治理信息定义为有助于完善财务治理,恰当配置财权,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的相关信息。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通过内容拓展来改善或提升财务治理信息的披露质量,其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是信息不对称理论,最基本的假设前提是“透明是金”。我们认为,一方面,相对于公司管理层来说,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是“无知的”;另一方面,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这些利益相关者都是“绝顶聪明的”。他们深知“无知就会损失、落后就要挨打”,因而,想方设法消除各自的“无知”,除了通过正式渠道获得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外,还大量通过非正式渠道来获得相关信息。试图以拥有信息量得多寡作为标准,来判断他们对上市公是否了解。在他们看来,所获得的信息多,就对上市公司了解得多,也就越能够把握。我们且不论这种行为或思想是否正确,至少代表了利益相关者的一种需求,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应该是公司信息披露的一个努力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支持披露内容的扩展观,也就是主张上市公司尽量向社会公众披露相关信息,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为此,我们提出了前述利益相关者五类信息需求,主张在具体的信息披露过程中满足他们的需求。鉴于前述我们对已有的财务治理信息披露体系和内容的讨论,我们这里所要论述的就是在已有的信息披露基础上进行有限度的内容拓展。之所以提“有限度”主要还是我们并不主张信息越多越好,相反,信息的“洪流”极有可能“冲跨”一个人的理智防线,导致利益相关者的损失。为此,主张有限度地扩展信息披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披露
所谓预测性就是预测、预计以及对未来期望的陈述。我国现行财务信息的披露基本上都是基于历史成本原则反映的历史性信息。从决策相关的角度看,这类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要取决于具体的决策事项,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遵循“现在是过去的延续”、“未来是现在的延续”的逻辑思维模式,承认预测信息的决策相关性的。我们认为,作为内容拓展之一,对预测性信息的披露不应该采用强制披露的形式,而是需要遵从自愿性披露原则。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对任何对未来的预测和估计都不可能是准确的。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与形式》中已经提出了盈利预测的要求,对预测的内容、预测期间的确定、预测信息的披露等都做了强制性的规定。但是从文件名称可以看出,这种规定只针对招股说明书,并没有推广到年度报告。因此,对于这个问题还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关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非财务信息是指与公司有关的除财务信息以外其他有关信息。在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逐渐演化为企业报告之后,关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也应当逐渐增多。公司通过对这方面信息的披露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全面理解公司的经营思想,弥补财务数据信息的不足。从各国信息披露实践看,非财务信息披露都在不断增加之中,而且,在披露方式上也比较灵活,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数据形式,在报表附注、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等处加以说明。一些非财务信息虽然不像财务信息那样能够以货币进行精确计量,但从决策角度看,这些非财务信息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影响还是不可忽视的,因而,上市公司需要披露这方面的信息。当然,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已经包含了一部分非财务信息,只是还需要在披露内容上拓展。
(三)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披露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现金、手持证券以及引起某种合约上的权利、义务产生的合约。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已日渐普遍。一些上市公司已经在财务管理实践中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合约、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及互换等。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杠杆性、价值变动性、时态未来性等特点,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剧烈变化。”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若忽略了这方面的信息披露,极有可能导致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失误。
(四)关于多元化企业分析信息的披露
企业分析实质上是经济组织对其生产经营事项及财务状况进行分解剖析的行为。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报告信息的利用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分析和求解的过程。分析主体的差异必然导致分析目的的不同,从而分析的侧重点和对相关数据的关切度,必然也有所差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浪费,而且还会给每个利益相关者带来现实的难题,因为不是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能够如同专业人士一样完成较高质量的分析过程。如果上市公司能够自愿披露关于企业分析的信息,以供利益相关者参考,无疑是相当有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