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关于投资理念的创新
前3年主要是投资,现在强调资本变现。但是也要考虑现实条件下的风险投资机构的融资问题。由于不是基金管理公司,加之从以往业绩表现和收入构成看,绝大多数公司靠现金分红和资本变现增值。我们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高,与同行相比,我们算是比较高的,但是还要依靠短期投资收益。这似乎偏离了VC的主营业务。
另外,由于现在《公司法》规定注册资本一步到位,不是那种基金承诺式的,这有很大的问题。我们在探寻设立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模式,应该采取承诺制。一经承诺,就应该按照资产规模的一定比例提取管理费,双方有一个约定。现在,有关风险投资的退出,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做法,有很多中国特色。
从投资理念看,我觉得过于分散投资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我提出要搞规模投资,追求的精品投资。精品投资是建立在规模投资基础之上的,包括单个项目本身的资本规模,单个项目本身规模太小、风险太大,同时管理成本增加。管理500万元的项目和管理1000万元、2000万元项目,投入的人力成本差不多,不是规模经济。持股比例也要适度提高,但是太高了有悖于风险投资本来的含义,所以要联合投资。实际上我们已经跟上海联创、深圳创新投和西安的高新投,一起联合投资了一些项目,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
再有,对项目本身的投资管理,我们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从VC本身的实际运作来看,包括融资和投资两大块。但是投资本身,分三个阶段:第一是投资;第二是管理;第三是退出。现在我们是一条龙服务,从最初选项目到管理,再到退出,都由一个人管理。这就要求你必须是多面手,是复合型人才,不仅有工程技术背景,同时也要懂法律、财务及资本运作、企业管理等。
一般而言,企业在不同阶段都会有融资需求,因此要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如果企业管理方面不规范,或者存在一些重大问题,比如在市场营销、产品开发上面不到位,你要帮助企业设计出合理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帮助开拓市场,介绍机构客户等。还有一些短期资金需求,因此要不断提供一整套的资金服务、增值服务。这是投资银行业务的范围。企业本身可能有很多问题,由于不成熟,从最初的一个想法一直到一个成长中的企业,然后再成为上市公司,本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股权结构方面,一开始可能是一种动态的,所以我们在股权结构设计上也要体现这一特色,包括设计期权结构、可转换优先股,还有动态的结构,如阶段性地释放股权等。
同时,要解决企业治理结构问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财务失控和黑箱操作问题。我们在《投资协议》中规定一些强制性的信息披露条款,进行监控,这些也算是中国特色。既不要干预过多,又不能失控,这是一个矛盾。风险企业本身的问题,无非就是两个:一个就是治理结构有先天性缺陷;另一个就是财务上的黑箱操作,信息不对称。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创业家开始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也可能是管理、营销方面的,一些民营企业家做生意、做买卖、市场开拓很行,人脉资源很广,他可能花了钱买了技术,然后培育推广,将它做大,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他本身是技术发明的持有者,是技术专家,但是不懂市场、不懂管理、不懂经营、不懂资本运作。这种情况,作为风险投资家,不能代替他,而是帮助他,解决企业和企业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要提供这种服务,而不是放任自流。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跟我国台湾、美国硅谷的风险投资家交流,我很羡慕他们,他们潇洒,他们只是股权管理,董事会一年开几次,这个很简单,不像我们这样辛苦。为什么说中国VC很辛苦,很累?一天到晚愁眉苦脸,而且报酬还很低,这可能也是中国特色。现在我们在探索,在借鉴国际上的一些通行做法。要对本土市场有更深刻的理解,必须赚钱嘛!不是听融资者来吹牛说大话的,最终必须保证资本增值。因此,投资必须坚持出口导向,首先要考虑好退路,然后再投资。要有完整的设计,不是听你瞎侃一通,资金就给你了,没有那么容易。这要有一整套的投资决策、风险管理的制度和规定,还要防范内部道德风险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运作过程。
我觉得,从投资银行角度、从资本价值增值角度,风险投资是一个产业链条,一个价值增值的链条。产业本身有自身链条,各个行业特点会有不同。我们投资的三大行业里面,情况各不相同。生物医药行业自身产业链条很清晰,从种子期到研发项目到中试放大的孵化器,再到产业化基地,再到下一步的收购上市公司,应该说从技术、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是一体化的。但是其他板块就不一样了,在IT板块项目的市场关联度比较高,市场本身变化莫测,有一些市场可能是共同的。比方说,有的企业搞金融、票据软件开发,有的搞银行票据服务,也有搞证券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那么,市场营销开拓可能就显得重要一些。主要体现在销售,有没有关系资源,能不能抢占市场,这是非常重要的。新材料板块本身可能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投资持股比例并不高,但是单个项目本身可能资本规模比较大。另外,团队本身、技术、生产供应流程等参数,应该有深刻理解,同时能够占领这个市场,这是至关重要的。行业情况可能不一样,因此要针对不同行业、板块、企业进行个案研究。
我们公司有一些行业专家,一般要求至少有两个学位,首先要有工程背景,然后再有其他的,还要有一定经验,这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从工厂出来后,读研究生、读博士,又从中央到地方,走了很多地方,这个经历对我来说可能是一笔财富。这比较适合做风险投资,要敢于冒险,又不能冒得太大。中国人的理念跟美国人不同,美国人有宽容心,允许你投10个项目,成功一两个就行了,但是这一两个项目可能翻了10倍、20倍;我国台湾是10个项目允许你失败5个到4个;大陆就不行了,10个项目至少要保证9个成功,否则就下岗。实际上,我们投了40个项目,只失败1个,应该说非常成功了。所以,从本土市场情况、业绩来看,跟海外同行比,我们感到有自信心,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我们对本土市场的理解有独特的地方,VC是一个“地头蛇”的行业,在本区域以外管理,必然会增加成本和风险。
通过上市,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差价。就是刚才讲的市盈率不一样,在私募市场可能有3~6倍市盈率感觉就很高了。3~5倍市盈率,即回收期3~5年,通过现金回收分红要3~5年才能回收,会感到风险很大。但是在资本市场(IPO市场)可能有十几倍市盈率也很正常。如果是全流通的二级市场,市盈率会更高,当中有更大的价格落差。本人对投资银行总结出了五级价值增值理论。实际上从私募市场到IPO,到二级市场交易,到兼并收购,再到衍生工具,这中间是一个链条结构,价值增值是动态的过程。围绕这个资本增值过程,投资银行提供不同的增值和中介服务。让投资者、融资者增值了,跟着分享收益。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在不同市场都会有套利机会。为什么现在并不急于将项目贱卖,是想卖一个好价钱。有些项目已基本具备了上市条件,但并不急于上市。发行市盈率很低,但发行成本、费用很高。一高一低,对企业并不利,对投资者也不利,再等一等,可能就会卖出好价钱。而且,我们会选择不同市场和恰当时机。有一些好项目,是留学生回来投的,技术含量比较高,虽然现在增值很快,但是由于受制于技术及产品市场定位,将来可能要到纳斯达克上市。
我的体会,中国VC目前比较困难。寒冬没有过去,黎明的曙光已经忽隐忽现,但是非常艰难,需要我们有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很多人在圈子外面很羡慕这个行业,好像这边工资很高,然而现在不少人找不到工作,或者下岗。实际上跟境外同行比,我们还是很低的。我们承担了更多风险和责任,拿到的回报却很低。由于体制本身的障碍,风险与收益、责任和利益是不对等的。我觉得,在未来两三年,可能会加速国际化进程。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后,我们会受益。分配体制、激励机制各个方面都创新了,我们前一阶段经过磨练,积累了经验,同时市场环境也会好起来。可能明后年新的一轮经济启动,宏观环境会看好,而且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可能会建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VC的春天可能要来临了。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外事活动比较多,都是东南亚一带的,特别是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香港的一些投资家频频跟我们接触。但是观望的较多,欧美投资机构相对保守一点,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对我们的市场看看而已。现在政策面已经放开了,成立合资公司、独资公司都可以,但是放开手脚、冲进中国VC市场的并不多。一些企业家融资时感觉到风险投资机构脸色难看,过于冷静、理性、冷冰冰的,谈判很艰难。我们也是迫不得已,生存压力太大了。我希望中国VC能够度过这个艰难时期,大浪淘沙,最终迎接未来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