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心理上做好风险控制
问:金融投资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如何同时做好风险控制?
答: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问,金融投资如何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来追求合理的利润?这两个问题代表两种不同的心态,到底是优先考虑风险,还是优先考虑利润?这个问题《孙子兵法》有一个答案:不尽知用兵之害者,不能尽知用兵之利。在趋利避害的过程中,孙子选择了优先考虑避害,只有做好了风险控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做到先胜而后求战,而非先战而后求胜。一般散户是趋利第一的,避害很少深入考虑,所以风控做得很差。机构对风控比较重视,业绩相对稳定。
说明:要做好风控,首先要有认错的勇气,要勇于面对错误。《道德经》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面对错误的人是勇于不敢的人,不敢逆着趋势,不敢逆着循环,如此才不会造成重伤的局面。一旦重伤要恢复元气,就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例如100剩下50,要恢复100获利100%才行。如100剩下80,要恢复100只要获利25%即可,相差甚多。其实要做到复利滚法,有一个门槛就是不亏,一旦亏损,复利滚法就滚不动,并且还要倒退。在一般投资者出现“二八现象”的情况下,复利滚法基本上是逆流而上的人才做得到,很不容易。要学习巴菲特的复利滚法,先要学会不亏,就要先做好风险控制。
做好风控的头一项挑战,是如何把行情的片段性转变为连续性。行情因交易时间的限制呈现片段性,人的解读也是片段性的,前后不连贯的,大涨就看好,大跌就看坏。前后一段时间内,看法变动很大,这就表示连续性不够。连续性是趋势的基础,如果看法缺乏连续性,那就表示对于未来的趋势还在彷徨中,犹豫不决会增加风险,因此对于行情的看法如何保持连续性是头一项挑战,换句话说要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把片段的思想连成一条线。
第二项挑战是如何超越感觉和理性。感觉不尽可靠,理论有其局限性,如何利用理性来超越感觉而又不拘泥于理论,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圆融功夫。首先要练习闻所闻尽,尽闻不住。不住就是一种超越,用什么来超越感觉,用理性而非理论来超越,那就要练习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空觉极圆就是把线性思维转为圆的思维,所谓曲则全就是这个道理。各方面都圆了以后才能圆融,圆融才能消化现象变成新的动力。人的心理是一切风险认知的根源,所以要控制风险就要从念头的生灭做起,把念头生灭控制好,才能进一步做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境界,寂而常照以后,风险的原形就会现身。
一般的风险控制强调定量分析,把风险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但这只是治标。停损也是一种治标。要治本,最佳的方法是从心理上让风险现出原形,这就要从心上下工夫。从心的照相功能下工夫,也只有心才能照见未来。所有的方法都只是一种工具,只能分析未来,不能照见未来;分析未来和照见未来是两回事,要区分清楚。只有心上功夫圆融以后,风险的透明度才会提高,定力才会提升,所以风险控制是一个长期的挑战,重心在于如何攻心为上。
王阳明说,擒山中之贼易,擒心中之贼难。可见攻心并不容易,一旦攻心攻到了最高点的光明顶,顶上放光,本体自然显现,而风险也就变成利润的根源,而非亏损的根源。把风险转化为利润,这才是风控的最主要目的,而非消极地避免亏损的扩大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