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是为适应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经营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生产活动中,为了获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必然要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人们一方面关心劳动成果的多少,另一方面也注重劳动耗费的高低,力求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创造尽量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基于这种客观要求,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需要对劳动耗费和生产成果进行记录和计算,并将两者进行比较,了解和控制生产活动过程,于是就产生了会计。
(一)中国古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在原始社会,人们只是凭借大脑和一些最原始的形式记录生产活动,如结绳记事、刻契记数等。这种形式的记录很难称之为会计,但是会计思想开始萌芽。文字出现以后,人们开始用文字和数字对物质资料的生产和耗费进行专门的记录,最初的会计开始形成。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规模很小,剩余产品也不多,因此记录生产活动的会计也极为简单,它只是职能的附带部分,由生产者在工作之余,附带地把收入和支出记录下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之后,会计才逐步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由专人从事的工作。
在我国历史上,把“会计”两个字加以连用,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史书《周礼》中。据《周礼》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周王朝就设立了“司会”官职,专门掌管政府的钱粮收支。当时把每个月的零星计算称为计,把年终的总和计算称为会。司会“以一岁之会计,考当岁之成事文书”,即根据当年的会计记录考核当年的钱粮收支情况。又据《孟子万章》记载,春秋时代的孔子亦有“会计当而已矣”的言论,可见当时人们对会计已有深刻的认识。
到了宋代,我国产生了“四柱清册”记账法,将旧管(起初结存数)、新收(本期收入数)、开除(本期支出数)、实在(期末结存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的平衡关系,奠定了中式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并把中式薄记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明、清时代,我国民间商业企业采用了“龙门账”,将经济业务科学地划分为:“进(收入)”、“缴(费用)”、“存(资产)”、“该(负债及业主权益)”四大类,并以“进-缴=存-该”作为试算平衡公式,当该公式相等时称为合农门。在此基础上,于清朝后期又创立了“天地合账”,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从“来源”和“去向”两个方面加以登记,以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和来龙去脉,成为名副其实的复式记账法,并且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上半叶。
(二)西方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从西方来看,到了12世纪,地中海一带海上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地中海沿岸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了核算复杂的经济业务和不同货币之间的结算,产生了借贷记账法,并由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于1494年出版的名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中作了详细系统的介绍,同时介绍了以日记账、分录账和总账为基础的会计制度。该书对借贷记账法的广泛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使借贷记账法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的出现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始,它以企业为主体,主要用于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财务收支活动,计算企业盈亏。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发展,对于推动世界会计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历经若干个世纪长盛不衰,即便在会计逐步由手工操作向电算化过渡的今天,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和方法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现代会计的发展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会计的发展也比较缓慢。直到20世纪初期,借贷记账法才由日本传入我国,主要用于官僚买办企业和大型民族工商业。20世纪30年代开始掀起了改良中式簿记的运动,推动了中小企业的会计改革,出现了中式簿记和西式簿记并存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又创造性地运用了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当时国情的会计制度。为了满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从1993年7月1日起,我国进行了全面的会计改革,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分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简称两两制。由1985年5月1日施行、1993年12月29日修改、1999年10月31日再次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使我国会计工作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初步接轨。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起率先在股份制企业执行。一系列改革使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国际会计惯例也更加接近和协调,2006年2月15日又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这次新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