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3年,日本海洋科技界就积极推动建造大规模的海底观测系统,提出了宏伟的ARENA计划。ARENA海底观测网技术上设计周密,科学上全面开花,地理上日本岸外全覆盖。ARENA网计划在日本东面海域沿太平洋俯冲带的两侧建网,每个观测节点有众多呈树状连接的传感器,其无论在抗故障能力、电源供应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等各方面,都有创新的设计,应当说是集日本海洋高技术之大成。但是因为计划太宏大,学科和空间覆盖太广,忽视了经费预算的问题,以至于最后不得不放弃实施。
取代ARENA观测网的是DONET计划,即“地震和海啸海底观测密集网络”(Dense Ocean-floor Network System for Earthquakes and Tsunamis)的简称。DONET计划于2006年由日本文部科学省(MEXT)立项支持,以海洋科技厅(JAMSTEC)为主执行,2011年建成(Kawaguchi,2008)。作为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和海啸的预警和研究是其海底观测的首要目的。日本列岛处在四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北美板块)之交,地震就发生在板块的俯冲带。日本东面有太平洋板块俯冲,南面有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后一个俯冲带在地形上的表现是个4000m水深的深海槽,日本称之为“南海海槽”(南海トラフ,Nankai Trough),是大地震的多发区,严重威胁着日本的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Suyehiro et al.,2003)。这里发生里氏8级以上地震的周期约为100~150年,日本1944年的“东南海地震”和1946年的“南海地震”,都在这里发生(图4-1)。日本地震研究委员会指出,今后30年发生如此规模地震的概率为60%(Kawaguchi,2007)。因此,与ARENA沿着海岸长距离拉网的设计不同,DONET的地理目标明确:就在日本的“南海海槽”建网。
图4-1 DONET网所在的日本“南海海槽”(右下方插图的红线)
DONET观测网的主要特色在于检测仪器的密集分布,这也是其名称以“D”字(dense)开头的道理。整个DONET观测网集中在纪伊半岛以南的海域(图4-2),总共有5个科学节点,20个观测点,观测点之间相距15~20km,各自配备有地震仪、压力计等多种观测仪器,能够精确观测不同程度的地震、海啸和海洋板块变形等(图4-3;Kawaguchi, 2008)。
图4-2 日本DONET计划海底观测网位置及节点分布图
紫红色圆点代表科学节点,橙色圆点代表观测站(Kawaguchi et al.,2008)
图4-3 DONET的结构设计
(a)图为DONET的结构设计
(b)图为DONET的海底示意图
日本DONET海底网已经在2011年建设完成,2011年5月10日前安置了17个仪器观测站,7月31日,围绕5个科学节点分布的20个观测站全部安装完毕(图4-4;表4-1)。布网的工作总共用了17个月,出动了7个航次,动用了87次ROV的下潜。接下去是仪器设备的继续安置,但是现有的设备已经在发挥作用。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里氏9级地震,DONET网虽在800km之外,依然收到了80mm幅度的海啸记录(图4-5)。DONET是仪器布局最为密集的海底观测网,所以其在网站上宣布:世界上最精细的地震海啸观测网已经建成。
图4-4 2011年7月底建成的DONET海底观测网(A,B,C, D,E指观测科学节点)(引 自 http://www.jamstec.go.jp/jamstec-e/maritec/do-net/index.html)
表4-1 DONET海底观测网科学节点的位置
DONET网以观测从地震海啸为主题,进一步拓宽到海底地下流体、生物地球化学以及海底生物等多学科的观测研究,从“俯冲带工厂”的角度理解发震带的深部过程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效应。更为重要的下一个目标,是将日本“南海海槽”深海区大洋钻探的井下地震观测站,与DONET联网(图4-6;IODP,2011)。日本“地球号”立管钻探船投入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运行以来,中心任务就是在菲律宾海板块日本以南的俯冲带“南海海槽”进行钻探,其目标是进入海底大约7000m,钻到俯冲板块的发震带,设置海底深处的地震观测站,监测板块的细微活动,实现地震海啸的及时预警。这项称为“南海海槽发震带试验”(Nankai Trough SEIsmogenic Zone Experiment, Nantro SEIZE)的宏伟计划,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旦钻探和井下设施安装完成,将实现海底观测和井下观测共同联网的崭新局面,为海洋的地震监测谱写新的篇章(Nakano et al.,2013)。
图4-5 DONET网在日本东北岸外布放的仪器
(a)TM1和TM2为压力仪布放的站位点,红色星号代表2011年发生的大地震;(b)2台压力仪监测剖面,蓝色代表TM1站,红色代表TM2站
继DONET建网工程2011年建成之后,日本开始建设DONET2,并于2015年完成。这样,日本针对两大俯冲带的地震源区,全面完成了南边海域的海底观测网建设。和DONET网一样, DONET2计划也是由文部科学省立项投资建设的。DONET2观测网位于DONET网的西边,技术设置与之相似,只是规模比DONET更大一些,缆线总长450km,有7个科学节点、29个观测点。建设DONET2期间,还为DONET网辅设两个科学节点(图4-7;表4-2)。两套DONET网的建成,为日本来自南边海域的地震和海啸提供了海底预警装置,并且和大洋钻探相结合,为研究板块俯冲带的地震机制提供了科学设施。与DONET相比,DONET2观测网的另一个优点是具有两个登陆点,为观测系统的持续运行提供了“双保险”(图4-7)。
图4-6 IODP大洋钻探井下观测站与DO-NET海底观测网的联网(IODP,2011)
图4-7 日本南岸外的DONET 和 DONET2海底观测网
注意DONET2观测网具有两个登陆点(黑色五角星),DONET网只有一个
表4-2 两期DONET计划的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