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怀念“布雷顿森林体系”

怀念“布雷顿森林体系”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按照美国方面的设想,“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机制——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此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配套机构。“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由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个决定而彻底垮台。“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的是“美元—黄金”本位制,虽然黄金还是国际货币的基础,但美元已成为黄金的替代品,这实际上可以称为一个新的金汇兑本位制。

怀念“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建于1946年,于1947年正式运行。同时,按照美国方面的设想,“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机制——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此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配套机构。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主要任务是给各个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投资,以弥补各成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缺口。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初期,贷款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总数大概有5亿美元。后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转变成世界银行,其贷款方向主要转向发展中国家,以解决一些基础工程的资金需要。

关贸总协定主要是促进各国贸易自由化、削减贸易壁垒和贸易歧视的一个机构,1947年世界各国在日内瓦协议签订生效后进行了多次贸易谈判,促进了战后的多边贸易发展。关贸总协定在1995年1月1日转变成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今天全球多边贸易发展的重要机构。

“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前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为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合作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促进了战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为成员国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短期和长期贷款,帮助成员国渡过了国际收支逆差难关,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各国稳定汇率。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国际货币制度安排下,美元为全球多边支付体系和多边贸易体系提供了支付手段和清算手段,从而促进了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保证了规模不大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安全。按照统计,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在战前1913~1938年世界出口贸易年平均增长只有0.7%,而1948~1976年则达到了7.7%。

今天我们一般都会以怀念的眼光去看待“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战后恢复的几年或从朝鲜战争结束开始,差不多持续到1970年。就像在古典金本位的“黄金时代”(1870~1914)一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段时期,世界出现了普遍性的繁荣,国际贸易总量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实际产出的增长速度,好几轮的多边谈判也大大降低了各国关税水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原规定,在战后过渡阶段有些国家可以进行外汇管制,1958~1960年,各国这样的管制也差不多都取消了,大部分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上都可以自由兑换、自由买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管理和支撑下,“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一个固定、但可调整的汇率机制似乎非常成功。

其实,这样的印象至少在两个方面是不正确的。

第一点,“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的这段时期,世界经济繁荣未必就是由汇率制度安排直接促成的。

实际上这些繁荣要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国的充分就业政策,各国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各国国内维持着足够的支出需求来满足国民经济的产出,而这些充分国民经济产出带来了经济的繁荣。[12]这种方式的经济繁荣不能持久,人们迟早会踏上通货膨胀的道路,价格和工资的上涨越来越会超过实际产出和就业的增长。但是在出现通货膨胀局面(就像到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局面一样)之前,各国的国民经济政策空间还是很大的,这些政策空间差不多维持了20年。

也就是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世界经济繁荣不是由“好的汇率制度安排”直接造成的,而是由各国国内经济繁荣带来了关税递减和世界贸易的增长。

第二点,“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是一个不均衡的体系,它本身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不是自动的,也不是可持久的。

它早期的运行建立在各国的外汇和资本流动管制之上,以及美国能够随时在后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美元短缺过渡到美元过剩时代后,严重的国际收支调整问题就转到了美国身上。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管制措施,像开征利息平准税(Interest Equalization Tax),禁止国内甚至境外的美国私人拥有黄金,对海外的借贷、投资、旅行进行限制,这些已经是在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修补了。1965年总统约翰逊没有经过议会的授权颁布了一项对美国资本输出的管制法案,这项管制法案要求美国跨国公司的利润考虑应该从属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这项模糊的法案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争议。

另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不均衡还反映在周期性的货币投机现象上,如英镑在1947年、1951~1952年、1956年、1957年、1961年、1964年、1966年和1968年一直在面临着投机性的货币危机压力。

总的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只是在很短一段时间内实现了其原先的设想,这个很短的一段时间也就是20世纪60年代里的头几年。

从实际运行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实际作用不如它的设计那么完善,尤其是到了60年代,它的汇率机制显得有些僵化,面临“特里芬难题”。国际市场流动性过分泛滥,各国纷纷开始对美元失去信心。由于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资本流动管制也基本成为纸上谈兵。“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由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个决定而彻底垮台。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的是“美元—黄金”本位制,虽然黄金还是国际货币的基础,但美元已成为黄金的替代品,这实际上可以称为一个新的金汇兑本位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主要工业国经济增长迅速,黄金生产明显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幸亏美元的大量发行解决了国际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国际储备可以随着国际贸易量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见图3)。然而,任何好处都可能伴随着某种风险,美元虽然可以避免金本位本身固有的紧缩趋势,但美元的过度发行可能导致挤兑的发生,因为美元毕竟只是黄金的替代品。紧接着,美元过剩时代也就来临了。

图3 “美元—黄金”固定汇率制度下的传导机制

“美元—黄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的最大特征就是美国的货币供给成为世界流动性供给的基础,它通过美国贸易品价格的传导实际上决定了其他国家内部的通货膨胀率,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都受限于美联储的决定,因而其他国家的国民产出也处在一个从属的地位上。[13]

当其他国家越来越不能从“美元—黄金”本位的制度安排中获益时,这个制度也就岌岌可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