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国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与案例分析

外国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与案例分析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汇丰银行自从1865年开业以来,一直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视为企业基本特质之一。事实上,在中国,汇丰银行也十分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努力为当地社会做贡献。

本章旨在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和理清中国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与原因,国外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表现与借鉴,并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论述、验证中国商业银行在企业社会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重要方面,以便进一步验证商业银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义务的重要性,并为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确定和机制的建立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

在全球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范围越来越宽泛,其中可以包括:公平合理用工、供应链管理、社区投资服务、自愿者服务、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融资等。总体上看,当代国外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积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制,并积极为社会做贡献。而且,事实表明,知名度越高的国外商业银行,其对社会责任的贡献力度通常也往往就越大。

传统上,一些国外商业银行就是依靠积极承担伦理道德的社会责任,才推动了自身企业的长期繁荣和发展,例如,成为金融界“百年老店”、长盛不衰的美国J. P.摩根银行的创始人曾经说过,我们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是因为我们一直奉行一种对外讲诚信、对社会负责任的经营理念,即不会在主导市场的情况下,操纵金融市场,赚取不义之财,危及社会和经济稳定。这种管理信条本身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体现。

在当代欧美国家的商业银行之中,社会责任问题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普遍的关注。它们大都在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力度,例如,越来越多的国外商业银行将社会责任列入银行的战略目标管理,加入国际社会责任机构或机制约束自身的经营活动,按照国际社会责任标准经营业务,或每年对外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近年来,一些著名国外商业银行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可以从表4-1中略见一斑。

表4-1 世界上一些大银行关注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举例

国外知名商业银行还积极加入国际社会责任机构,自觉约束自身的经营活动。加入国际社会责任机构已成为国际大银行的一种发展趋势。例如,2003年6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有来自7个国家的十家大银行宣布正式加入“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一套管理与开发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保问题的自愿指导准则)。截至2006年2月,实行这一原则的商业银行机构已经分别达到36和41家,其中,包括: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集团、花旗银行集团、美洲银行、荷兰银行、渣打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西太平洋银行、德意志银行、巴黎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等世界大银行。“赤道原则”是根据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和国际金融公司(IMF)的有关环保指导方针起草、确立的。采纳这一原则的银行必须承诺其贷款只能投向那些能够满足具体环境保护要求的发展项目。这些商业银行将把这一原则应用于全球几乎所有行业的贷款项目,如采矿业、油气开采业、林业等。根据这一原则规定,项目借款人都必须通过有关环保评估才能获得项目贷款。有关评估标准包括: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资源应用;人类健康、文化遗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害物品使用与重大灾害防治;职业健康与安全;放火与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影响;土地开发与利用;社区影响;项目设计、检测和实施人员的参与程度;生产效率与能源使用;污染防治与废物排放最小化等。

综上所述,从总体社会责任发展现状可见,许多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已经在战略管理、业务经营、制度安排、管理机制、信息透明化等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经营活动中采取了各种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加以认真贯彻落实。下面的实际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集团(HSBC,以下简称汇丰银行),是全球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服务机构之一,于140多年前在香港创立。今天,汇丰银行在欧洲、亚太区、美洲、中东及非洲等7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约9700个办事处。该银行集团在世界各地以商业银行及金融服务作为核心业务。此两项业务以本土市场作为资金来源和经营地区,并运用技术提高效率,提供符合当地客户需要的各种国际产品及服务。

汇丰银行自从1865年开业以来,一直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视为企业基本特质之一。汇丰银行所有的业务均以信任及声誉为基石,力求贯彻最高的行为标准。他们也是竭尽社会和环保责任的机构,透过不同途径努力造福营业所在地的社群,为客户、股东、雇员等相关群体以至社会大众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汇丰银行集团荣获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2005年全球最佳银行”。汇丰控股集团主席庞约翰爵士说:“我们很高兴能够连续第四次赢得全球年度最佳银行的殊荣。在过去的12个月中,汇丰取得了长足进步,致力于最大限度地维护客户和股东的利益。这一奖项表彰了全世界每一位汇丰人的智慧和奉献。”这一荣誉称号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行在全球市场上积极承担各种社会责任,而其经营的成功又进一步推动了其对社会责任的更大投入。近年来,汇丰银行在完成了美国和墨西哥市场的早期收购以及收购中国交通银行和平安保险的股份后,继续整合并扩大到遍及77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2004年汇丰银行实现利润176亿美元,增幅达37%,2005年汇丰银行利润继续上涨,中期利润上升5%达到106亿美元。根据2004年度汇丰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摘要(HSB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2004),在利润和经营业绩不断跃上新台阶的同时,其对社会责任的实际贡献和投入也在节节攀升,可持续发展指数也在不断跃上新的台阶(见表4-2)。

表4-2 汇丰银行2004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摘要

2006年,汇丰银行在其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即通过与客户、股东、同事、社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负责地和理性地管理企业经营活动。此外,该行采用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Brandtland Commission)1987年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企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能力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现实需要。该行公布的2006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见表4-3)。

表4-3 汇丰银行2006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摘要

事实上,在中国,汇丰银行也十分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努力为当地社会做贡献。其社会责任项目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支持公益事业:该行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资助许多公益计划,为协调这些项目,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于1981年成立一个注册慈善基金,名为汇丰银行慈善基金,由汇丰银行注资成立和提供持续经费。汇丰银行慈善基金的主要资助范围包括教育、培训、社会福利和环保。在此范围内,基金亦会资助一些有助加强香港与内地社会联系的项目和计划。自成立以来,本基金已捐款逾6.31亿港元资助慈善事业。资助范围既广泛又常互有联系。除了大型项目外,基金也透过小区发展计划,资助一些在香港小区进行的小型公益计划。基金的工作也获得汇丰银行员工支持,他们每年付出数万小时,以个人或小组方式参与公益服务。

2.投资大自然:投资大自然是汇丰银行集团直接资助的计划,与国际植物园保育协会、守望地球组织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进行,耗资5000万美元。计划目标是协助保护2万种濒危植物,恢复世界其中五大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训练科学家和派出汇丰员工在世界各地参与保育计划。例如,2007年12月,汇丰银行启动“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的中国项目,未来五年内将在华投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包括在保护森林、湿地、河流等方面采取措施,在长江和泛珠江三角洲开展节能城市模式研究,在上海建立地区研究中心,培训包括汇丰员工在内的400位人士成为专业的“气候先锋”等。再如,2007年11月,汇丰银行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创建了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为管理部门、研究机构、民间组织和公众参与到湿地保护和气候变化行动中提供了交流平台。这由20个湿地保护中心组成的网络形式在中国还是第一家。

3.支持员工志愿服务活动:2007年10月,在上海,近300名来自汇丰银行的员工在国庆假期加入特奥会志愿者行列。汇丰银行还与运动会组委会、上海教委合作,共同出版了8万本关于运动会的宣传手册,并将手册发放到上海的1600所中小学,使学生们对特奥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德意志银行

德意志银行1870年成立于德国柏林。1872年,其上海和横滨分行开业,接着又在1873年设立了伦敦分行。1876年,德意志银行收购德意志联合银行和柏林银行协会,成为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从一建立便从事世界大型项目的融资,在德国及海外工业化的融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早在1914年,德意志银行就被公认为世界上首要的金融机构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保持在金融行业中的这种地位。德意志银行是一家私人拥有的股份公司,其股份在德国所有交易所进行买卖,并在巴黎、维也纳、日内瓦、巴斯莱、阿姆斯特丹、伦敦、卢森堡、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等地挂牌上市。1995年底,拥有德意志银行股本的股东为28.6万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目前,德意志银行集团总人数74000人,为约800万顾客工作,包括世界各国的个人、商业和政府机构客户、银行和公共机关。德意志银行拥有资产超过9960亿马克。德意志银行的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243位,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68位。该行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500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35位。

德意志银行在业务经营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十分关注社会责任问题,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如根据德意志银行2004年度企业公民报告(2004 Corporate Citizenship Report)内容,德意志银行均在社会责任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例如,德意志银行在慈善捐款方面,2003年和2004年分别达到6400万欧元和6700万欧元,在社区发展方面,该行投资建立“德意志银行微观信贷发展基金”,支持投资者向非营利事业部门发展,并建立“德意志银行亚洲基金”,支持泰国和越南700多名感染艾滋病的儿童。在关注员工利益方面,德意志银行出资支持员工的自愿服务社区活动,并与全球合作伙伴一起推出了各种员工培训项目,提高全球各地市场员工的素质。另外,该行十分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该行严格遵守ISO14001可持续发展管理准则,有效管理其各项业务活动。结果,该行在2004年再次名列DISI可持续发展指数和FTSE富时良好指数前茅(FTSE指金融时报和伦敦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在环境可持续性、企业公民,股东收益和支持人权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并第一次入围欧洲商业道德指数(Ethical Index Euro)。

德意志银行董事会主席Dr. Josef Ackermann说,我们坚定的信念是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和承担责任的能力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和冲突。相反,我们认为任何人都不可以或应该忽视企业社会责任。德意志银行决心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持久的价值。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客户和社会。他说,我们的社会责任承诺深深地扎根于企业文化之中,注重实效、专业化管理和坚持不懈,强调与他人相互尊重和理解。根据德意志银行2008年相关最新报告,该行实施了四个大标题下的各种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并取得了清晰可见的具体化的成绩(见表4-4)。

表4-4 德意志银行最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摘要

(三)花旗银行

花旗集团(Citi Group)是当今世界资产规模最大、利润最多、全球连锁性最高、业务门类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它是由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于1998年合并而成,并于同期换牌上市的。换牌上市后,花旗集团运用增发新股集资于股市收购,或定向股权置换等方式进行大规模股权运作与扩张,并对收购的企业进行花旗式战略输出和全球化业务整合,成为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个国家有1亿客户,拥有6000万张信用卡的消费客户,从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之一。使花旗集团在短短5年时间里,总资产规模扩大了71%,股东权益增加92%,资本实力不断提高;总收入提高72%,利润增长2.6倍,表现出不凡的盈利能力;其股票在进行一次送股(每3股送1股)和22次分红派息(每股分红共计3.82美元)的情况下,每股净值仍提高了一倍,价格翻了一番。花旗股票是纽约股市著名的绩优蓝筹股,如其业务品牌一样著名。英国《银行家》杂志对世界前1000家银行2002年各项指标排名中,花旗集团以一级资本590亿、总资产10970亿、利润152.8亿美元三项排名第一,盈利水平占1000家大银行总盈利2524亿美元中6.1%。

花旗集团目前是全球公认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不仅是因其在全球金融服务业盈利与成长速度最高的企业中连续占据领先地位,更由于它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务连锁公司。花旗集团为100多个国家1亿多位顾客服务,每位客户到任何一个花旗集团的营业点都可得到储蓄、信贷、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咨询、资产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务,平均每位客户的产品数在全球同行企业中排名第一。

花旗集团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5月,是首家在中国开业的美国银行。如今,花旗银行已是中国顶尖的外资银行,为客户提供最广泛的金融产品,同时也是在华拥有最多分行网络的美资银行。目前,花旗银行分别在北京、上海浦东、广州、深圳和天津设立分行;在上海浦西设立两处支行;在厦门和成都设有代表处;中国区总部也设在上海浦东。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花旗银行是中国最具全球性的外资银行。

在商业巨大成功的同时,花旗集团非常清晰地认可和履行其对建立更加美好社会的责任,在企业发展战略中融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好的头脑加好的良心才是可敬的结合”作为企业发展的座右铭,并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管理机构,指派相关专门负责人,定期发布年度企业公民报告(Corporate Citizenship Report)。例如,根据花旗集团《2004年度企业公民报告》的内容,该银行集团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

1.在社区服务方面,花旗银行宣布在未来5年内支持全球教育项目的2亿美元计划,发起全球员工自愿服务倡议,给予每位员工一天带薪自愿服务时间,筹资280亿美元投资美国中低收入社区等。

2.在环境保护方面,花旗集团第一次向位于印度的风能发电企业投资2300万美元,在美国支持环境保护项目168个,总投资超过129亿美元,在集团投资银行设立环境保护和社会风险管理总监职位等。

3.在员工工作方面,另外建立11个集团员工网络团体,增加参与网络的员工人数到4700人,开发新的“工作满意”项目,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等。

由于花旗集团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贡献,2005年该行再次被认定为DISI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富时良好指数入选优秀企业(DJSI认定的优秀企业指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表现和经济效益方面名列前10%的企业)。

再如,根据该集团2007年7月13日发布的全文长达91页的《2006年度企业公民报告》的内容,该行在股东利益保护、社区发展、业务伙伴、环保、全球金融教育和全球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努力建立全球化企业,服务全球客户,同时不断改善服务社会。

1.在股东利益保护方面,2006年花旗集团通过股东对话团队(SDG—The Shareholder Dialogue Group)积极开展股东与股东之间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评估和交流,并向集团公司反馈有关评估意见、改进措施等。同时,还邀请企业社会责任投资者和非政府组织(NGO)审核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报告草案,以确保相关政策制定的透明化。例如,通过股东对话机制,集团公司就帮助合作伙伴———广东发展银行制定了新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和目标。另外,该公司一直将长期股东利益最大化置于短期利益最大化之上。

2.在社区发展方面,2006年花旗集团通过全国城市社团(NUL—The National Urban League)、贷款政策、自愿服务等形式向服务所在社区积极提供社会服务,帮助社区发展。例如,降低住房贷款条件,让更多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实现住房愿望;开发创新性金融服务工具,开展金融知识扫盲班,帮助人们学会理财和投资,帮助较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金融投资服务;集团公司下属的个人业务集团与美国邻里工作中心建立合作伙伴,共同解决因房屋没收带来的无家可归问题,向社区困难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员工参与资源服务活动,如在花旗集团全球社区日,有4.5万员工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475个城市参加了社区自愿服务活动。

3.在员工利益保护方面,2006年花旗集团通过开展员工之声(VOE—The Voice of Employee)调查活动积极倾听员工意见,保护员工利益。如2006年就有超过94%的员工向公司提供调查意见反馈;在实际管理中,尊重员工多样性,尊重多元文化,让员工分享公司成功,领导承担失败的责任。

4.在环境保护方面,2006年花旗集团协作修订《赤道原则》,并严格按照有关原则和世界银行相关环保标准,向客户提供项目融资。通过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政策,强化企业对气候变化、废气排放、资源节约等问题认识,积极为保护自然环境做贡献。

5.在人权保护方面,2006年花旗集团把人权保护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要的问题,并成立内部人权工作团队(The Human Rights Working Group)具体管理相关问题。该团队成员来自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国际运营、法律事务、环境事务等部门。2007年1月该团队发布了第一人权报告,内涵包括:2006年召开专门会议交流和理解相关人权政策目标;积极与非政府组织和人权专家会面,加强对金融服务相关人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还访问其他公司向它们学习人权相关问题的管理经验。

另外,根据花旗集团2006年度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主要指标(见表4-5),我们可以看出,该行2006年各项企业社会责任贡献基本上均比上年有了进一步提高。其中,企业经营业绩指标表明,总收入在增加,但净收益和股权收益率均在下降,这也说明该行对社会贡献加大,从而削弱了其对股东的经济回报。

表4-5 花旗集团2006年度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主要指标摘要

续表

注:本表基于花旗银行企业社会责任2006年度报告内容编译而成。

另外,根据英国《银行家》2005年度区域最佳银行的榜单,前10位银行中,就有两家银行是因其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贡献而名列前茅,这两家银行是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1]和南非莱利银行(Nedbank)[2]。其中,南非莱利银行来自发展中的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国家,即南非这样一个类似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这说明社会责任问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也同样得到了足够重视。

上述分析表明,通过企业公民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国外知名商业银行的普遍战略选择,而且这些商业银行也因此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学习先进经验,积极强化中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强化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商业银行、政府、司法机关及全社会的内外合力,才能逐步实现预期目标。仅从商业银行自身出发,认为在整个构建过程中,商业银行须做好如下工作:

1.完善董事会目标机制。建议学习西方商业银行的做法,在董事会和经营目标中确立明确的社会责任指标,并通过完善董事会组成结构,扩大外部董事成员的占比和参与决策层的权利,以确保在高层建筑中形成保护各方利益相关者(而不仅仅是股东)的约束机制。

2.建立公开信息通报制度。学习西方商业银行的做法,每年按时对外公布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并经常性地通报公司的重大决策和措施,以便有效扩大经营管理决策的透明度和社会监督的力度。

3.树立诚实守信经营原则。通过制定商业道德规范,宣传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并通过领导带头和先进人物风险精神的模范效应,努力在商业银行内部形成和确立一种良好的商业道德文化和无私奉献精神,从而为商业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义务创造一个全行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习惯做法。

总之,中国商业银行需要学习西方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积极树立社会责任价值,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义务。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社会大众,但更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无社会责任”的商业银行不会长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商业银行将会有利于提升自身社会信誉,也会使投资者的财富“永放光芒”。

中国目前的商业银行业是指除了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和三大政策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之外的所有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行、农行、建行和中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恒丰银行和浙商银行),和众多的其他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合资银行、外资银行、民营银行)(见表4-6)。我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成效显著,基本都完成股份制改造和公开上市,目前财务状况明显好转,主要经济指标已经接近国际大型商业银行水平,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试点工作正在推广到29个省(区、市),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开始好转,资金实力明显增强。其他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也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另外,我国其他金融机构,保险、证券、信托等,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表4-6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统计表

续表

注:基于《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5)摘要。

外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市场占比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在2005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在华经营的外资银行机构中,已有138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15家获准开办网上银行业务,41家获准从事衍生产品交易业务,5家外国银行分行获准开办QFII托管业务。另外,截至2005 年10月末,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为845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左右,外资银行在华外汇贷款总额占我国金融机构外汇贷款总额20%左右。除营业性机构外,另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173家银行在我国23个城市开设了238家代表处。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建立了覆盖广泛、功能齐全的跨市场、跨境支付结算体系,人民币在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实现清算安排。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资金交易系统不断完善,实现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券款对付(DVP)清算,为投资者提供了安全、高效、便捷的资金交易和清算服务。中央银行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金融监控信息系统,支付清算、账户管理、征信管理、国库管理、货币金银管理、反洗钱监测分析、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等和办公政务实现了信息化。商业银行的综合业务处理、资金汇兑、银行卡服务等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处理和数据集中处理,自助银行、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结算等新型金融服务迅速发展。

为适应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业稳健发展的需要,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同时,《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信托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以及《破产法》等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也在制定和完善中。此外,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根据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实施审慎监管标准,制定了大量的金融业部门规章和规范、指导性文件,为金融业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制度保障。

总体上来讲,随着我国金融法规和政策的不断调整,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逐步确立,商业银行也正在向商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迈进,可以说,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迅猛,前景一片光明,发展形势喜人。

虽然中国的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也不断壮大,但是中国商业银行在社会责任方面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具体来讲,中国商业银行在社会责任方面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很少有商业银行建立有明确的社会责任目标和相关年度报告制度。据了解,我国商业银行(除了部分外资银行外)中,几乎没有一家银行在公司目标管理中有明确的社会责任发展规划并逐年对外公布社会责任年度报告。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战略和制度安排两个方面大都对这一问题没有明确的定位,重视力度非常不够。

2.尚没有发现有哪家中国银行加入“赤道原则”等国际环保信贷公约,以此来约束自己的投资行为。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近40家大银行加入了这一国际环保约束机制,我国上述众多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中尚无发现一家承诺采用这一项目“绿色”贷款原则(2007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刚刚提出了号召商业银行发放“绿色”贷款的倡议),以确保商业银行贷款只能投向那些符合环保要求的发展项目,以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事业。

3.一些商业银行违背国家宏观政策,盲目投放贷款,只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忽视可能引发的经济和社会风险。例如,我国一些银行曾经违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合理控制信贷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如盲目贷款支持房地产开发或囤积土地,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继续支持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导致一些产业发展过冷或过热,或带来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有些银行忽视信贷投放的“乘积效应”及其对整个社会安全可能带来的严重风险后果,盲目投放信贷资金,造成通货膨胀,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4.较少考虑自身经营可能带来的社会就业问题。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期,许多行业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减员,银行也不例外。一些银行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借故大量减员增效,将大量“富余”人员推向社会,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仅在过去几年中已裁减人员近30万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贫困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失业率的上升。虽然这可能是商业银行商业化运作的必然选择,但不计后果地将员工借故辞退的做法,确实是一种社会责任问题。

5.只顾自身利益,较少考虑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如在发放贷款方面,许多商业银行忽视小型企业实际困难,推行“嫌贫爱富”的信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小型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有些商业银行极不愿意发放助学贷款,忽视贫困孩子的“上学难”问题,不积极、主动地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工程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6.一些银行缺乏公平竞争意识,特别是一些占有市场统治地位的商业银行,试图继续控制金融市场,继续赚取“垄断”利润,极力排斥市场竞争。有些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试图通过大量融资安排暗中操纵股市,控制市场信息透明度,串通一气,榨取非正常利润;有些银行采取回扣、请客等非正常方式争揽其他银行客户,破坏公平竞争原则和市场环境。

7.一些银行缺乏健康和诚信经营原则,如在管理方面,一些银行高层管理出现严重的贪污腐化问题,或贷款给亲信开办企业,或行贿受贿发放贷款;在业务经营过程中,一些银行出现乱收费、收费不透明等问题。

8.商业银行支持慈善事业力度不够。例如,根据以《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而闻名的英国人胡润所在中国大陆推出的“2006年中国慈善企业排行榜”的排名(见表4-7)。

表4-7 2006年中国慈善企业排行榜  单位:万元

续表

注:(1)捐赠金额以2003年至今的累积现金捐赠为统计标准;(2)黑体字为银行金融机构。

从表4-7可以看出,在所有慈善企业名次中,只有一家为中国商业银行,即排名第44位的民生银行,该行属于民营商业银行;排名比较靠前的一家商业银行是位于第11位的汇丰银行,而该行是一家外资银行;还有一家国家政策性银行,即排名第34位的国家开发银行。如果按照企业资产规模排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总资产最多的企业排名前5位的清一色的都是商业银行,首位是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总额为52791亿元,资产总额排在第2名至第4名的企业分别是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商业银行仅就支持慈善事业一个方面的社会责任表现,一方面与其自身实力极不相称,另一方面与其他中外企业相比更是远远落在后面。

分析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有利于采取适当措施有效解决问题。细查中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弱化的原因,如下几个方面可能至关重要:

(一)法规不健全因素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纷纷修改《公司法》,重新定义企业的概念,并将对劳动者、消费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保护加入《公司法》中,例如,目前,美国已经有30多个州在《公司法》中写进了社会责任的相关内容,德国和日本也对《公司法》做了修改,以突出对相关利益者的保护。而我国在相关立法方面起步较晚,我国《公司法》1949年实施,《商业银行法》1995年实施,目前均尚没有将公司的社会责任明文纳入法律轨道,以强调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保护。虽然我国《公司法》第14条第1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遵守商业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且我国《商业银行法》第34条也规定:“商业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开展贷款业务。”但是这种规定显然只是一种缺乏实际内容的立法套话,仅仅具有宣示意义,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并非公司社会责任的实质性条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商业银行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对社会责任问题的忽视。

(二)经济体制变迁因素

从理论上讲,产权归国有的企业更容易肩负社会责任,私有企业或股份制企业的公共责任心相对较低。在我国过去计划经济制度下,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国有企业几乎包揽了所有的社会责任义务,因为这种社会责任是刚性的,也可能是无限地扩大。在这一时期,政府是一个大“企业”,国有企业实际上是政府的一部分,企业不仅担负着生产和经营的任务,更肩负着对劳动者在生产之外的一切保障。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确立,特别是在股份制改革完成以后,国有商业银行等国有企业与政府指令正在逐渐分离,政府的强制角色正在弱化,企业办社会现象逐渐消失,企业竞争力也随之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等企业今后承担多少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愿能力和愿望,其身上过去所肩负的许多社会责任也因此可以不断推卸。

(三)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一方面,虽然我国也有一些社会责任相关的法规,如最低工资制度、银行收费制度、信贷制度等,但是由于行业垄断、管理者腐败、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有些法规条例经常遭到轻视,也有一些政府管理部门只注重税收,而对银行等企业守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一些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过去在宣传商业银行等企业业绩排名或评比时,片面强调资产规模化和利润最大化,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时常忽视或很少关注社会效益。在很多情况下,似乎只要一个商业银行或其他企业的利润水平高,它就可以被评为“优秀企业”,该银行或企业的领导人就可能被封为“优秀企业家”。由于企业公民或社会贡献方面的表现并没有真正列入划分企业好坏的标准,因此商业银行弱化社会责任的义务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四)企业文化误区因素

企业文化是成功企业的指南针(迈克尔·波顿,2002)。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威廉·大内认为,“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文化”。大内1981年在其著作《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挑战》提出了著名的Z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爱厂如家”,其管理原则是基于对人的群体原则和社会责任的充分了解和关注。在大内的理论中,典型的美国企业存在一些文化缺陷,如短期雇用,企业经营不佳时解雇员工、不关注员工家庭问题等。这些问题事实上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文化问题。Z理论吸收了日本的企业文化长处,如企业对职工的雇用变为长期而非临时的,即使在经济危机时,企业一般也不会采取裁员的方式来渡过危机,同时鼓励员工参与集体决策,并关注员工的家人和生活的问题,从而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归属感和工作干劲。事实上,许多成功的企业都有比较强烈、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优良的文化也铸造了这些企业的辉煌。例如,IBM公司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就是其向员工灌输的三个信条:对人的尊重、终身雇用和人人平等。

企业文化的内容丰富。企业文化,或者确切地说是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世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从广义上来看,大至一个国家,小到夫妻家庭,其实都可以归入“组织”。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个概念应用于形容企业或各种非营利组织的文化形象。狭义的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它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拥有的企业理想、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企业理想目标、基本行为准则、制度管理规范、外在形式表现等的总和。它是企业意识形态、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等文化的复合体。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各方面所具备的特征,构成了当期的文化。企业文化由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所创造,又作为一个熔炉,不断将员工的意识磨炼趋同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体现为组织和员工思维和行为的定式,包括:集权与授权的程度;决策更强调安全稳健还是速度与效率;倡导团队协作还是鼓励个人英雄;是否鼓励员工畅所欲言;有没有复杂的裙带关系;有没有浓厚的学习、进取的气氛;有没有商业道德风尚等。

企业文化具有深层无形企业文化、中间层制度企业文化和表层有形文化之分,请看下列企业文化结构图(见图4-1)。

图4-1 企业文化结构图

根据图4-1,深层企业文化是核心,它是企业的精神文化,决定着企业职工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追求,总体经营哲学、道德观和价值取向。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源,也是企业的“灵魂”。抓住了企业精神,也就抓住了企业成功的关键。

当代企业须在企业文化中融入公益责任,倡导“企业回馈社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文化(如办公环境和服饰)和无形的文化(如信仰和道德风尚)。社会责任的价值观,作为一种无形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些全球著名银行的社会责任价值观体现为管理者(特别是高级管理层决策者)和员工对社会责任义务的自觉认可、履行和贯彻。换句话说,商业银行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文化气氛,才能在其经营活动中主动地承担各种社会责任义务,也才能在决策中自觉地将股东利益和相关利益者利益统筹兼顾。

然而,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过去30多年中经历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传统上,商业银行是政府的一个部门,承担社会责任是出于政府的指令,银行本身没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价值观,根本谈不上企业文化的确立。而自银行产权改革以来,当代商业银行逐步变成了“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商业性组织,在“金钱至上”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存在一些明显误区,如一切以“赢利”为中心,一切向“金钱”看齐,对自身利益“无关”的社会问题一概不予理睬,因为其错误地认为承担社会责任等同于花钱和增加成本,对自身毫无任何直接经济效益而言。

另外,一些商业银行错误地认为,目前商业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还比较差,不良贷款比较多,经营还困难重重,在很多方面还远远比不上国际同业银行,在利润增长率、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方面都与国际同业有较大差距。所以,暂时无法顾及承担社会责任义务,即它们认为当赢利水平大幅提高以后,才能有能力承担广泛的社会责任义务。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不光是一次性慈善捐款活动,它应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五)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因素

公司治理是近20年中在世界上讨论比较多的新兴研究课题。北京大学的张维迎等许多知名学者也曾对产权与市场环境下的公司治理进行过深入研究。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经理人和职工等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钱颖一,1995)。牛津大学的柯林·梅耶曾把公司治理结构定义为“公司赖以代表和服务于它的投资者利益的一种组织安排”,广义地讲,它是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制衡关系,即包括股东、经营者、职工、债权人、顾客及社区之间的相互制衡。这种相互制衡关系在公司内部是通过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相互制约来实现的,在外部则是通过经理市场、并购市场、法规制度来实现的。

许多外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已经比较完善,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加以认真学习和借鉴。现介绍几家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外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对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

1.美国花旗集团(Citi Group)的公司治理主要特征及其作用。花旗集团作为“美国模式”公司治理结构的代表,具有十分完善的公司治理机构,公司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净收入在500亿美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花旗银行作为其全资子公司,也是按一级资本排名全球第一的商业银行。根据2005年10月18日花旗集团公布的公司治理指导原则,花旗集团的公司治理使命是追求最高的商业道德标准:说到做到;信息报告准确和透明;以及完全遵守法律法规。花旗集团的社会声誉和社会责任表现闻名全球,如被英国《银行家》评为拉丁美洲2005年度区域最佳银行。

根据美国的《公司法》,董事会没有法定的人数规定,花旗集团的董事会成员明确规定应由13~19人组成,并可根据情况和实际需要灵活增加独立董事的人数,并规定至少2/3的董事会成员为独立董事。目前,花旗集团的董事会实际上由18人组成,其中有15人是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

花旗集团董事会的基本职责是负责有效监督和管理保护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各种公司事务,如制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评估管理和业务发展现状和讨论公司重大项目决策等。董事会另外一个最重要职责就是寻找、评估和选聘董事会候选人和聘任CEO。选择董事候选人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该候选人是否能在决策中有效地、一贯地和适当地考虑和平行公司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和关注,而不是优先考虑特定利益群体的利益。另外,花旗集团还制定了明确的独立董事标准,一位独立董事必须被视为是与公司没有实质性关系的人,以确保董事会决策的相对客观性和公正性,也确保了对广泛相关利益者利益的保护,即有利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表现。

2.汇丰银行集团(HSBC)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汇丰银行作为《银行家》2005年度全球最佳银行,其公司治理结构非常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归纳起来,其公司治理机构具有几大特征,这些特征和美国花旗集团也具有许多相同之处:

首先,银行占有集团公司的核心地位。汇丰银行于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香港同时成立,迄今已有140年的历史,而集团公司成立于1991年,总部在英国伦敦,在伦敦、纽约和香港分别上市,汇丰银行作为一个世界级和亚洲第一大银行,分支机构遍及世界各地,业务实行混业经营。其次,集团公司决策层广纳外部人士加入,董事会成员中集团内部的执行董事只占少数,在其中21名董事中,外部董事就占14人。董事会下设行政委员会、审核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等。行政委员会在董事会授权下以一般管理委员会形式运作,定期召开会议。审核委员长由3位非执行董事组成,定期与集团高层管理人员及外界审核人士举行会议,检讨集团财务报表、内部管理和控制等问题。最后,集团子公司完全实行独立核算,但子公司的财务、审计、风险等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实行母公司和子公司双重领导,以子公司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样便于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经营行为的监督和考核。总之,在汇丰银行集团董事会中接纳占有多数的外部董事,引入外部董事监督机制,对确保该行的业务活动风险控制,以及对确保该行更多地关注股东以外的其他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即确保其社会责任的良好表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由于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表现,该银行在2005年中国慈善企业排行榜中名列第7名,成为入榜前10名的唯一金融企业。

3.德国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在德国2005年6月2日再次修订的《德国公司治理法案》中,前言部分写道:《德国公司制度法案》(German Corporate Governance Code)的目的是推动国内外投资者、客户、职工和公众对上市公司的信赖度。该法案规定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必须实行“双层董事会”制度,即所谓的董事会(Management Board)和监事会(Supervisory Board)。而监事会是位于董事会之上的一个组织,负责任命、监督和咨询董事会成员,并直接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监事会主席协作董事会主席开展工作。监事会成员则是在股东大会上由股东选举产生,并规定职工在监事会成员中的代表比率须达到1/3到1/2。

德意志银行作为公司治理机构“德国模式”的典型代表,实行的正是“双层董事会”制度,监事会位于董事会之上,负责审核董事会的业务发展计划,审批利润分配方案,并对年度财务进行审计。德意志银行的董事会成员由监事会任命,目前由12人组成,负责执行和落实董事大会决议。德意志银行的监事会设立一个主席委员会,负责有关与执行委员会、稽核委员会、信贷与市场风险委员会成员一起协调、监督重大决策。关于职工监事会代表的问题,德意志银行规定,员工代表可以占共计20名监事会成员的一半。这样一来,雇员委员会代表进入监事会,可以有效地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并对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也产生必要的影响。

在德意志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不得交叉任职,董事会成员必须向监事会主席披露在交易中的个人利益,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董事会成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伤害公司利益或其他相关利益者利益。

总之,德意志银行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了该行管理和控制活动朝向更广泛社会责任目标的实现,即与股东建立良好的关系、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有效合作、管理者和员工的绩效激励机制以及透明和及时的信息反馈。由于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德意志银行已经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商业银行,也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例如,该行因其良好的声誉入围英国《银行家》2005年度最佳投资银行榜单榜首前三名,债券交易业务、衍生交易业务和证券化交易业务也均分别名列前茅。

4.南非莱利银行(Nedbank)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根据南非莱利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为单一的董事会结构,类似“美国模式”。董事会由18名董事组成,其中,9人是独立的非执行董事,6人为非独立的非执行董事,3人为执行董事,而且在所有董事中,有33%为黑人血统。非执行董事都具有较高的个人品格和信誉,董事会具有高度的独立性。这些特征有利于将客观和公正带入整个决策过程之中,从而确保没有一位董事可能拥有损人利己的决策权力。另外,董事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为董事会带来了多样性的、丰富的业务管理经验和技能,也为确保对不同文化背景员工的有效保护打下了基础。

莱利银行董事会的章程,根据法规的要求、当地和国际道德行为准则和最佳实践,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确定公司的整体发展目标,制定公司政策,评定公司业绩,承担整体风险责任,任命公司CEO以及评定董事成员业绩。董事会下设几个委员会,如集团稽核委员会、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集团变革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即原社会和环境委员会)、战略创新管理委员会以及集团信贷委员会、集团财务监督委员会等。

总之,从莱利银行的董事会成员结构和各委员会的组成可以看出,该行公司治理结构注重外部董事的监督作用、关注社会和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机制也确保了该行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良好表现。该行也因此被《银行家》评为2005年度全球最佳区域银行之一。

5.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可能存在的缺陷及其影响。相比之下,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产权改革后的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和一些原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普遍存在一些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这些缺陷也限制了其对更广泛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参与和利益保护。这些缺陷如下:

(1)所有权人缺位问题依然存在。国有产权的主体是国家,但国家不可能行使所有权。尽管国资委名义上可以代表出资人,但微观产权制度尚未建立,导致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主体依然虚设,因而没有形成独立的企业经营权。

(2)经营权责不清,如董事长一般兼任党委书记,通过管人事直接切入银行的日常管理,而作为总经理对正常的人力资源配置没有足够的权力,这可能形成新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的聘请不是由市场选择,而仍是由政府任命,从而可能引起内部人(产权代表和经理层)追求短期利益,给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缺少有效的内外部监管。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后,大都设立了监事会或独立董事。然而,监事会成员大多是过去的高层管理者担任,真正来自于外部的独立董事较少。这些董事们既是监督者同时又是被监督者,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职能。

(4)业绩评估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问责制度。产权改革后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仍由政府任命,因此,他的业绩往往不是由市场本身而是由上级领导评定。这样一来,他更多是倾向于追求短期利润,而不是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注重银行的长期发展。另外,在我国,即使那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其他商业银行,其公司治理结构也同样存在类似的内外部监督方面的缺陷。

总之,在这种缺乏内外部有效监督机制的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可能不可避免地倾向于忽视除自身利益以外的其他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健全,这种局面既可能导致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委托—代理成本的增加,又可能导致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目标的弱化,从而危及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竞争力。

(一)中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实证研究目的与方式

1.本实证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查进一步验证上述文章所论证的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①验证中国商业银行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和重要性的认识;②验证中国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的缺陷;③验证中国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制定和机制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参考。

2.本实证研究所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方式,其中,问卷调查表的内容包括15项商业银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见附录1),如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和重要性的认识(相关标准、类型、与企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年度报告等)、企业社会责任具体表现(员工利益保护、环保意识、公益活动、社会和国民经济安全维护等)。本问卷调查表的设计是在借鉴中国企业社会发展中心有关调查报告和李立清(2006)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实际,由本文作者自行设计完成的,取舍了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和标准,如童工问题等,添加了部分符合商业银行行业特色的内容,如支持国家宏观经济安全政策,贷款投向考虑客户环保意识等,以突出体现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特殊性。

另外,本问卷调查对象是中国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问卷调查方式是采取上门走访、填写的方式,于2006年9月至2007年10月,亲自走访或派大学生走访了广东省和全国12家不同国内商业银行,当面将问卷调查表发给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填写完成,或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委托商业银行的朋友发给其同事填写完成。本问卷调查共计发出220份问卷调查表,共计收回160份有效问卷。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大部分受访者或被调查者非常重视调查工作,认真填写问卷,在此向所有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中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问卷调查结论分析

下列为中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问卷调查问题与分析:

1.在贵行工作或培训等任何场合下,您听说过或被传授过下列概念吗?

A.企业社会责任(CSR) B. SA8000 C.赤道原则 D.不清楚

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1),16%受访者在银行工作或培训过程中听说过或被传授过“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10%受访者说过或被传授过“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概念,0.1%听说过或被传授过“赤道原则”这一国际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概念,竟然有72%受访者不清楚任何相关概念。该组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不高,重视程度有限,相关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导致大部分员工对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认识处于无知或模糊阶段。

2.贵行是否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记录,并对外公布社会责任报告?

A.经常有 B.偶尔有 C.从来没有

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2),10%受访者认为银行经常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记录并对外公布社会责任报告,30%认为偶尔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记录并对外公布社会责任报告,57%认为从来没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记录并对外公布社会责任报告。本组数据表明,我国60%左右的商业银行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方面还普遍存在无建树状态。

3.您的银行是否设置有下列类似的管理机构?

A.企业社会责任部 B.可持续发展部 C.公共关系部

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3),30%受访者承认商业银行设有企业社会责任部,37%承认商业银行设有可持续发展部,而78%承认商业银行设有公共关系部。这组数据表明,中国大部分国内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专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也就是说在管理层面还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当成一项专业工作加以认真对待。

4.您的银行在选择贷款客户或供应商时是否考虑对方已履行社会责任或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A.考虑 B.不考虑 C.不一定

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4),46%受访者承认商业银行在选择贷款客户或供应商时考虑对方已履行社会责任或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这一问题,13%承认商业银行不考虑这一问题,40%承认不一定考虑这一问题。这组数据表明,虽然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的环保意识在不断提高,绿色信贷的投资理念在逐步增强,但仍然有一半以上的银行不考虑或不确定考虑这一社会责任问题。

5.您的银行是否有过公益活动或慈善捐款?

A.经常有 B.有过 C.没有过

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5),48%受访者承认商业银行经常开展公益活动或慈善捐款,47%受访者承认商业银行有过公益活动或慈善捐款,13%受访者承认银行没有过公益活动或慈善捐款。本组数据反映出中国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投身于公益事业,大部分参加过慈善捐款活动。

6.您的银行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并支付加班补贴工资吗?

A.全部办理 B.部分办理 C.均没有办理

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6),48%受访者承认商业银行为员工全部办理了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并支付加班补贴工资,52%承认商业银行为员工部分办理了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并支付加班补贴工资,但没有一位认为银行为员工均没有办理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并支付加班补贴工资。本组数据表明,我国国内商业银行在员工福利待遇方面比较好地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义务。

7.您的银行按时发放工资或津贴吗?

A.经常按时 B.偶尔按时 C.不按时

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7),76%受访者承认银行经常按时发放工资和津贴,19%承认银行偶尔按时发放工资和津贴,5%承认银行不按时发放工资和津贴。和上组数据相同,本组数据说明,我国大部分国内商业银行在员工福利待遇方面比较好地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义务。

8.您的银行存在性别、年龄等歧视吗?

A.存在 B.不存在

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8),36%受访者承认商业银行存在性别、年龄等歧视,而64%承认商业银行不存在性别、年龄等歧视。本组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存在比较严重的性别、年龄歧视问题,说明商业银行在劳动用工方面存在较弱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念。

9.您的银行在各种业务收费方面存在不透明、不合理现象吗?

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9),3%受访者承认商业银行在各种业务收费方面经常存在不透明、不合理现象,27%承认商业银行在各种业务收费方面偶尔存在不透明、不合理现象,68%承认商业银行在各种业务收费方面不存在不透明、不合理现象。这组数据表明,总体上讲,虽然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在保护客户知情权方面不存在不透明、不合理问题,但仍然有30%受访者承认银行偶尔或经常存在这一问题,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在对客户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也和近来媒体广泛报道的有关收费不透明问题不谋而合。

10.您的银行在业务活动中自觉执行和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或区域发展政策吗?

A.是 B.偶尔是 C.从不是

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10),75%受访者认为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自觉执行和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或区域发展政策,10%认为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偶尔自觉执行和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或区域发展政策,15%认为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从不自觉执行和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或区域发展政策。本组数据表明,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自觉执行和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或区域发展政策,即具有较高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但仍有25%认为商业银行从不或偶尔自觉执行和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或区域发展政策,即部分商业银行对国家的社会责任价值观存在误区。事实上,商业银行应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发挥至关重要的独特作用。

11.您作为银行职员认为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

A.经济责任 B.法律责任 C.道德责任 D.自愿的慈善责任

上述四种选项均为商业银行应该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而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11),82%受访者认为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经济责任,73%认为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法律责任,68%认为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道德责任,51%认为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自愿的慈善责任。这组数据表明,总体上,我国商业银行及工作人员逐步开始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即银行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还应该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同时还应量力而行支持慈善事业。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商业银行职员在企业社会责任认识上仍然把经济责任视为首位,即强调一切以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营思想,这一思想事实上有悖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念。

12.您认为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有:

A.诚实纳税 B.商业伦理 C.股东利润 D.公益事业

上述四种选项均为商业银行应有的社会责任贡献。而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12),78%受访者认为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为诚实纳税,67%认为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为商业伦理,61%认为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为股东利益,70%认为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为公益事业。本组数据各个选项相对比较均衡,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职工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在不断增强。

13.您认为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会给银行带来什么?

A.财务负担 B.成本降低 C.长期利益 D.效益提高

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13),31%受访者认为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会给银行带来财务负担,20%认为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会给银行带来成本降低,53%认为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会给银行带来长期利益,37%认为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会给银行带来效益提高。本组数据反映出大部分银行职工认为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会给银行带来长期利益和效益提高,这为商业银行实施社会责任战略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14.您认为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与银行可持续发展有关吗?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14),68%受访者认为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与银行可持续发展有关,没有人认为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与银行可持续发展没有关系,32%认为说不清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与银行可持续发展有无直接关系。本组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职工认为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与银行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反映出在我国商业银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顺利实施社会责任战略的良好群众基础。

15.您认为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银行形象的树立是否重要?

A.非常重要 B.重要 C.无所谓

调查显示(见附录3:附件图15),62%受访者认为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银行形象的树立非常重要,32%认为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银行形象的树立重要,6%认为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银行形象的树立无所谓。数据表明,在我国商业银行有超过90%的职工认为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银行形象的树立重要或非常重要,这也反映出商业银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表明商业银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商业银行与全国综合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数据对比分析

按照企业社会责任的类别划分,本次调查问卷中的15个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①商业银行对企业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或认同感,即Q11、Q12、Q13、Q14和Q15;②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机制,如Q1、Q2和Q3;③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或表现,如Q4到Q10。另外,按照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划分,本次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也可以分为三大类:①员工利益保护类,如Q6、Q7和Q8;②客户利益保护类,如Q9;③社区和公众利益保护类,如Q4、Q5和Q10。特别提示的是,本次调查问卷中的Q5到Q10为本研究额外添加的相关调查问题,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殷格非等学者(2005)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状况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并不包含这些问题,因而没有相关对照数据(参考表4-8)。

表4-8 中国商业银行与全国综合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数据对比分析表

续表

注:“/”为无相关对照数据选项。

基于表4-8,我们可以直观地得出如下一些结论:①Q1选项中,商业银行为16%,明显小于全国的76%,对比数据可能表明:商业银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了解程度明显低于全国企业的水平;②Q13选项中,商业银行为53%,明显小于全国的90%,对比数据可能表明:在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长期利益的重要性认识上,商业银行也明显低于全国企业的水平。

基于表4-9,从Q1到Q5来看,主要说明以下几点:①本文调查数据与全国调查数据相比,从均值可以看出,选择第一项的比全国的多,而从第三项,则全国的比较多,说明本文研究相比全国其他企业对企业社会责

表4-9 中国商业银行与全国综合企业社会责任问卷调查数据描述性统计表

资料来源:作者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计算整理所得。

任的认同度更大。②从标准差来看,本文研究的标准差显著小于全国的,说明商业银行对企业社会责任认同上,全国的差异比本文研究的要大得多。本对比分析至少进一步说明:在对企业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同感方面,与全国企业相比,商业银行还存在一些差距。

表4-10中国商业银行与全国综合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数据相似性分析

资料来源:作者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计算整理所得。

基于表4-10,可以看出两个问卷调查的相似性程度,主要是检验对同一问题的回答是否一致。可以得到:t- test、Satterthwaite-Welch t- test*、 Anova F- test、Welch F-test*都显示拒绝原假设:两个变量均值相等。这说明本文研究与全国的研究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性进一步说明:①在商业银行问卷调查中有5个问题是全国没有的,属于商业银行的独特社会责任问题;②与全国相比,商业银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了解程度和认同度程度明显低于全国企业水平,而且在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长期利益的重要性认识上,商业银行也明显低于全国企业的水平。

根据表4-11的描述性统计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从第四项选择来看,商业银行的为0.526667,而全国企业的为0.613333,可见相比之下,全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同感主要是基于非经济的考虑,而商业银行的认同感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考虑。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认识上,商业银行偏重于经济责任,对非经济类的社会责任相对认识和关心不足,即在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没有均衡地考虑各种社会责任。

1.在企业社会责任重要性认识方面,中国商业银行有53%被调查者认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维护长期利益至关重要,有68%认为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有90%认为有利于提升外部形象。在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认识方面,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经济责任至上”的认识偏差。本调查结论认为:①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符合长远利益,有利于提升外部形象,并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②商业银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已经有越来越高的认同感。但是,这种认同感还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说明中国商业银行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和重要性的认识。

本研究结论也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理论综述模型中所得出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2.在企业社会管理制度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存在明显的缺陷。本调查数据表明:只有0.1%受访者听说过或被传授过“赤道原则”这一国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项目标准概念,竟然有72%受访者不清楚任何相关概念;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专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只有10%受访者认为银行经常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记录并对外公布社会责任报告。

本调查结论认为:中国商业银行在社会责任管理制度方面缺乏必要的相关政策安排、信息通报机制等。这些缺陷需要通过构建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的机制来逐步解决。

3.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面,中国商业银行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①在员工利益保护方面,虽然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比较好,但是存在一定的性别、年龄等用工歧视。②在客户利益保护方面,存在乱收费、收费不透明等问题。③在社会利益保护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根据调查数据,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承认银行在贷款投放时并没有考虑借款人的环保达标问题;也有25%认为商业银行从不或偶尔自觉执行和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或区域发展政策。

本调查结论认为:中国商业银行在社会责任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实际问题或不够负责任的做法。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机制的建立来加以不断改进和解决。

本章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与问题的实证研究与分析,得出一些基本结论,这些结论主要包括:

第一,基于本章对三大外国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与案例分析,主要结论认为:①通过制定商业道德规范,积极推动企业公民建设,为社会做贡献,已经成为汇丰、花旗、德意志等国外知名商业银行的普遍战略选择,而且这些商业银行也因此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②这些外国商业银行均建立了完善的社会责任制度安排,如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与董事会成员组成配置,它们通过完善董事会组成安排,扩大了外部董事成员的占比和参与决策层的权利,以确保在高层建筑中形成保护各方利益相关者(而不仅仅是股东)的约束机制。③这些外国知名商业银行均建立了公开信息通报制度,如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企业公民报告,对外公布相关社会责任做法与贡献,扩大了经营管理决策的透明度和社会监督的力度。④这些国外知名商业银行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具体做法多种多样,但主要集中在股东投资利益保护(如经营透明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等)、客户利益保护(如绿色信贷政策等)、员工利益保护(如员工培训和教育、社会福利、尊重文化差异等)、供应商与经营伙伴利益保护(如协作共同制定社会责任标准等)、社区利益保护(如支持社区发展、住房、就业项目等)、政府与社会利益保护(如支持国家宏观政策、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等)等几个利益相关者的具体方面。这些同样也为中国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第二,基于对中国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主要结论认为: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在管理机制上没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战略和机制,缺乏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客户利益保护中存在乱收费、信息不透明,在社会责任贡献中支持慈善事业有限等。除政府相关法规不够健全等外部制度环境原因外,内部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银行还缺乏社会责任管理战略和管理制度,相关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相关企业文化价值观不够健全等。

第三,基于本文对中国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主要结论认为:①在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认识方面,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经济责任至上”的认识偏差。②在企业社会责任重要性认识方面,商业银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已经有越来越高的认同感,越来越认识到:商业银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符合长远利益,有利于提升外部形象,并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但是,这种认同感还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说明中国商业银行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和重要性的认识。③在企业社会管理制度方面,中国商业银行缺乏必要的相关政策、制度安排、信息通报机制等,如几乎没有受访者听说过或被传授过“赤道原则”这一国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项目的社会责任基准和概念,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专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没有开展社会责任管理记录,没有公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等。④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面,中国商业银行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对员工的性别、年龄等用工歧视,对客户的乱收费、收费不透明,对社会的绿色信贷政策缺位,对国家和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漠视等。

总之,上述所有这些结论,通过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商业银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信誉,促进长期经济利益,推动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为我们深刻认识中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可能的对策提供了实证依据,更重要的是也为中国商业银行构建社会责任标准和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

[1]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成立于1811年,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也是澳大利亚第一大银行,同时也是世界前100家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总资产达到10.00亿美元。它的主要业务包括金融、保险、资金管理和客户服务等。主要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提供服务。该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例如它积极加入“赤道原则”,支持旨在削减温室气体的国际条约等。2005年因其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表现,被英国《银行家》评为世界十佳区域银行之一。

[2]莱利银行(Nedbank)成立于1831年,是南非最古老的银行,也是南非四大银行集团之一。作为一个银行持股公司,该行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如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外汇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证券交易业务等。该行拥有501个零售业务分行,营业网点遍及南非城乡各地,并在全球设立有9家附属银行和众多的分行或代表处。莱利银行确立有明确的社会责任发展目标、清晰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每年对外公布社会责任成效报告。2005年因其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表现,被英国《银行家》评为世界十佳区域银行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