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T生态就这样成为两市惟一未能完全符合恢复上市的条件而恢复股票交易的公司。其实,ST生态的这一“会计差错”一差就错了9.78亿元,公司2001年报也承认是以前年度财务报告中的虚假成份,但因中国证监会的稽查乃至司法审查结论至今尚未揭晓,于是,只好以“会计差错”名之。可问题在于,ST生态追溯调整后的三连亏,是财务造假后的“恢复原形”,与国家有关会计政策调整无关。
【案例1】ST生态的“捉放曹”[25]
ST生态(股票代码:600709)的原名就是声名远场的“蓝田股份”,2001年蓝田公司造假案全面曝光后,蓝田股份更名为“湖北江湖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生态农业”,股票代码不变)。2001年年报中,ST生态对1999年和2000年的虚假业绩进行了大规模的“会计差错”追溯调整[26],且于2002年5月13日退市。
没想到的是,时隔半年多以后,居然又因祸得福。ST生态被暂停上市的19975.04万股可流通股份自2003年1月7日起恢复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人士对此解释道:“……该公司股票暂停上市是因公司主动进行会计差错追溯调整所致,且公司至今仍在接受司法调查,情况非常特殊,与中国证监会《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等现行规章规定的恢复上市和终止上市的情形有所不同。”ST生态就这样成为两市惟一未能完全符合恢复上市的条件而恢复股票交易的公司。其实,ST生态的这一“会计差错”一差就错了9.78亿元,公司2001年报也承认是以前年度财务报告中的虚假成份,但因中国证监会的稽查乃至司法审查结论至今尚未揭晓,于是,只好以“会计差错”名之。
据查,《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第二章第五条确有规定,因国家有关会计政策调整,导致公司追溯调整后出现三年连续亏损的情形,不适用有关暂停上市的规定。可问题在于,ST生态追溯调整后的三连亏,是财务造假后的“恢复原形”,与国家有关会计政策调整无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