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现代外债论
发展经济学理论是以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为出发点,以一国(一个经济体)为研究单元,寻找其发展(增长)的途径和有关的因素和条件的。而其中被认为是支持利用外资、外债的有哈罗德的发展模型和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等。其中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在所有利用外资的理论依据中最具代表性,可以说是现代外债论的核心和基石。
(1)哈罗德模型
这个模型将凯恩斯主义的静态投资理论动态化。它认为,在资本系数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储蓄率与增长率有直接关系。当储蓄率小于增长率时,出现储蓄缺口;为了达到预定的增长率(均衡增长率)就应当利用外资。这个模型用公式表示为:
GW=S/K
其中,GW为有保证的增长率,即当消费和储蓄既定时为使投资等于储蓄,实现稳定增长的增长率;S是储蓄;K是合意资本系数,即投资对国民生产增长的合意比率。
这个理论的特点是,假定技术不变,资本与劳动比例不变,国民生产增长率决定投资需求。而这种投资需求又等于储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决定的GW就是均衡增长率,它不一定是实际的或自然的增长率。
(2)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
钱纳里模型着重结构分析,它以国民生产的构成为基础,分析发展中国家经常遇到的储蓄和外汇不足(缺口)问题,以及外资对经济注入的问题。这个理论认为,一方面,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因是缺乏足够的投资,而投资的不足又是由于国内储蓄不足所构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储蓄缺口”;另一方面,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是一国的进口受出口限制,如果一国的国内投资能力大于国内储蓄,其差额可由进口超过出口的部分来解决,而这个差额就是所谓的“贸易缺口”或称“外汇缺口”。按照宏观经济学关于一国经济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恒等式,一国投资减储蓄的差额(储蓄缺口)应等于与一国投资相适应的进口减出口的差额(外汇缺口),即两个缺口相等。由于这两个缺口是在充分包含了国内全部资源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要弥补它只能借助外部资源——利用外资(外债)了。由于该理论的“缺口分析”正切中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难题,概念上又易于理解,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运用广泛,影响深远,几乎是当今所有外债理论的基石。
(3)本世纪最新的外债思想
随着各发展中国家举借外债活动的增加,在“双缺口理论”框架下,各种应用模型理论随这一过程的延续而发展起来。
一是“负债发展经济论”。在西方学者的著述中将其称为“负债增长”(Growth-cum-debt)或“借债工业化”(Indebted Industrialization)。将这种理论应用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形成所谓负债发展战略。我国学者张保宇等在《拉丁美洲外债简论》一书中将这种战略概括为:“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有意识地以国际间举借为重要的筹资方式,并以此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同时他认为,衡量一国是否属于“负债发展经济”有两个指标:第一是借债的目的主要在于进行本国的经济建设;第二是借贷资本应在国家资本形成总额中占相当的比例。尽管属于“负债发展经济”的国家具有以上两个共性,但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在外债的借、用、还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方面仍出现很大差异。因此,该理论又将其重点放在与国别外债有关的政策和相应参数的研究上,以求寻找一些共同的或特殊的答案。例如,通过对不同负债国家宏观政策的比较,及同期经济发展指标对比,得出带普遍性的结论:在“负债经济”下,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政策显然优于进口替代型的政策。可见,整个“负债发展经济论”有浓烈的应用经济学色彩。
二是“债务经济论”。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与其他经济社会保持信用关系的信用经济。”其实,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今天世界上的任何国家恐怕都符合债务经济体的称号。但是否全球各国都债务经济化了呢?肯定不是!不过,它提出的“债务经济过渡论”却引出了负债的动态理论。发展中国家能否实现负债—发展—还本付息这一过渡,使经济上一个台阶是有争议的问题。张志超认为,一国开始进入债务经济时,储蓄小于投资,利用外债可以弥补储蓄缺口。若干年后,储蓄等于投资,这时仍需借用外债,主要是用于还本付息。再到后来,储蓄大于投资,这时不需新的外债进来,而且还可以还清外债。他认为,这就是全部的过渡过程。事实上,发展中国家能否顺利过渡,理论上有肯定及否定两种观点。傅晓峰认为,过渡理论的实质是要回答负债国家究竟有无可能成功地利用外债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本书的研究也可算做这方面的探讨,这也正是本书研究的价值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