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世界性石油危机爆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汇率出现了剧烈的波动,任何一个持有货币的经济主体都面临着因汇率和利率变动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国际金融市场随之产生了规避风险的强大需求。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机构原有的产品和服务已失去市场,市场风险难以通过传统的金融业务本身来规避。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飞速发展,大量企业及金融机构纷纷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来规避各种金融风险。
企业或金融机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通常出于两种目的:一是进行套期保值,以防范融资的未来不确定性;二是进行投机,可能会产生极高的利润,也可能会导致巨额亏损。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因操作衍生金融工具导致严重亏损或破产的事件数不胜数(见表1-1)。英国巴林银行是一家具有233年辉煌历史的老牌银行,但在1995年突然宣告破产,起因便是交易员里森越权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会计上根本无法披露这些交易,以至于在没有任何警示的情况下宣布倒闭。巴林银行的破产并不是个别现象,日本住友商社下属有色金属交易部部长滨中泰男,长期从事未经授权的国际铜品交易,也因会计报表上未能及时地反映,以致遭受18亿美元的巨额损失。另外,1996年,加州橙县事件中,该县市政债券的承销商——美国第一波士顿银行也因信息披露不实为名被提起诉讼。在国内,2004年的中航油事件以及2005年的国储铜事件,都遭受了惨痛的损失。
表1-1 近年来因操作衍生产品而遭受损失的重大事件
这些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会计未能给予及时的控制和充分的披露造成的,在巴林银行事件中,会计信息当时竟没有发出任何财务信号,甚至在公司濒临破产的时候,会计信息仍显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所以,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财务报告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传统财务报告体系以受托责任为目标,以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及实现原则为基础,强调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是待执行合约,不符合传统会计资产和负债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波动,将产生大量的未实现损益,突破了传统会计的实现原则,所以,传统财务报告体系固有的缺陷,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很不完善。另外,许多新的会计项目,如知识产权、自创商誉、人力资源、环境等,传统财务报告体系也不能充分加以披露。
2007年国家决定在上海建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市场,现在,我国股指期货将要推出,随之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将会大量出现,随着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深入发展,势必产生大量的金融风险。衍生金融工具的高风险特征,决定了相关会计信息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具有重要的决策作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性质,使传统财务报告的反映、预测及监督等职能在其风险面前还很不完善。所以,为投资者、信息使用者提供充分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将是财务报告的重要内容,加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在财务报告中有效披露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已改组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本书仍称IASC]、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等机构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问题做出了规范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我国,鉴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在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也部分涉及了衍生金融工具。由于传统财务报告体系固有的缺陷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性,传统的财务报告体系在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方面还很不完善,如何更有效地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是当前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书试图对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进行重构,以适应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他新会计项目的表内披露需求;并尝试着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定量计算VaR(风险价值)方法进行改进,一定程度上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能够得到更准确的计量和披露。
1.2.2 研究的意义
本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表内披露格式的改进和表外风险披露的加强。加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2.2.1 有利于完善传统财务报表的披露形式和内容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种尚未履行或正在履行的合同,具有杠杆性、虚拟性、高风险性、高收益性等特征。以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为基础的传统财务报表并不能有效地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中所蕴涵的风险以及带来的收益。传统的资产负债表以流动性作为分类标准,主要为债权人提供偿债能力的信息,体现受托责任的思想,传统利润表以披露已实现损益为主,并不能很好地披露未实现损益。虽然新准则把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金融资产纳入表内披露,但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等更多金融资产的发展和应用,传统财务报表的披露会越来越显得不足。加强衍生金融工具表内披露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完善传统财务报表的披露形式和内容,对知识资本、自创商誉、环境等其他新会计项目的表内披露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2.2.2 有利于提高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计量的可靠性,增强表外披露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效果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定量披露是其表外披露的重要方面,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超过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可以在其财务报表中用风险价值(VaR)披露其衍生交易活动的信息,国际清算银行接受了VaR方法并体现在巴塞尔资本协议中,美国第119号会计准则也鼓励及时计算并披露VaR值等风险的量化信息,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中可知,企业可以采用风险价值法(VaR)或类似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和采用该种方法管理财务风险,可见VaR将是衍生金融工具表外风险定量披露的重要内容。传统的VaR计算模型具有厚尾、非线性、小样本等缺陷。本书将对衍生金融工具VaR计算方法进行重点研究,对提高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计量的可靠性,增强表外定量披露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2.2.3 有助于完善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机制,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国内外发生的多起衍生金融工具重大事件,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不完善有重大关系。加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可使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更有效地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使管理层可以更直接地获取相关信息,重视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投资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在客观上促进了内部控制的完善,减少衍生金融工具重大事故的发生。
1.2.2.4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重要的决策作用
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通过会计报表来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的。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改变,如不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将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构成潜在风险,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失误。加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可使会计的反映、预测,及监督等职能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面前更加完善,及时充分地反映企业衍生业务所引起的风险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未来做出合理的预测,从而在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完善政府的监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2.2.5 有利于促进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金融业务国际化,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将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现在,我国股指期货将会推出,随之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将会纷纷出现。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问题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加以解决,其中,在会计上加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控制和相关信息的充分披露是保证和促进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际上,IASC、FASB以及大量学者,都展开了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相关问题的研究,但具体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较少。本书国外现状主要以IASC和FASB的相关研究为主,结合其他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具有重要影响的相关研究展开论述。
1.3.1.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事件的频频出现,作为IASC顾问组成员之一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需要设立新的国际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来适应金融发展和创新的需要。因此,IASC计划分两步来制定金融工具的相关会计准则,第一步先解决披露和列报问题,第二步解决确认和计量问题。
IASC首先公开发表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ED40)。紧接着又公开发表了第48号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ED48),全面取代了ED40。IASC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颁布,是在杜塞尔多夫召开的理事会上,正式通过了国际会计准则32《金融工具:披露和呈报》(IAS32)。
IAS32的颁布,标志着IASC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披露和列报阶段。IAS32规定了某些资产负债表内金融工具的列报要求,明确了资产负债表内已确认的金融工具及资产负债表外未确认的金融工具所应披露的信息:其中的列报准则规定了金融工具在负债和股东权益之间的分类,相关利息、股利、损失和利得的分类,以及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予抵消的情况;其中的披露准则规定了对于影响企业与金融工具相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等因素的信息披露,同时还对应用于金融工具的会计政策做了规范;此外,IAS32还鼓励披露关于企业所使用的金融工具的性质、范围、商业目的、与之相关的风险以及管理当局控制这些风险所采用的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在发布IAS32后两年,IASC又公布了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标志着IASC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第二阶段——确认和计量阶段,初步完成了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方面的总体规划。IAS39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和计量进行了详尽论述:在确认方面,IAS39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及终止确认标准分别作出了规定;在计量方面,IAS39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分别作出了规定。
迄今为止,IASC发布的相关会计准则及主要文件如表1-2所示:
表1-2 IASC发布的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主要文件
IASC颁布的IAS32和IAS39,只是IASC完成的一个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方面的暂行准则,IASC的目标是制定一个金融工具的综合准则,针对综合准则,IASC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以及北欧注册会计师联合会组建了联合工作组(JointWorking Group,JWG),联合工作组的目标是发布金融工具综合准则,工作组拟在完成工作后,由IASC和参加联合工作组的各国准则制定者分别发布相同或类似的准则,这样就可以促进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IASC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研究已经很多年了,他们原计划制定一项综合性的准则,但在具体制定过程中改变了原计划,将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工作分为两个阶段来完成,这就是为什么关于金融工具披露和呈报准则先行发布的根本原因。虽然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项目并未像当初立项时所期望的那样顺利完成,但仍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现在,IASC已改组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国际会计准则(IAS)概念也将逐步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所替代。现在,IASB对IAS系列中很多项进行了改进,相信IASB在以后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中,一定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1.3.1.2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最早涉及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准则是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52)《外币折算》和第80号《期货合约的会计处理》。由于这两个公告涉及范围有限,且“在对套期保值会计处理的标准上存有差异”,因而也就无法满足会计实务处理衍生工具的需求。
因此,FASB开始着手研究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陆续发布了近十个处理金融工具及表外业务的会计准则和相关文告。FASB衍生金融工具准则的研究制定实际上是整个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项目的一个子项目,其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着重披露阶段;二是计量与确认阶段。
第一阶段的特点是以如何披露作为表外业务的衍生交易为主,其主要成果是三个正式的会计准则公告,即第105号《有表外风险的金融工具与有集中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第107号《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和第119号《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及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FASB在上述准则中未涉及确认与计量问题,但对财务报表的一些项目展开了一些大胆试验。此期间发布的第110、114、115和118号等准则,其内容表面上与衍生工具无关,但实际上是整个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项目的组成部分。如第115号公告中要求按照公允价值在财务报表中确认“交易中的”和“待销售的”证券投资,并将因公允价值变化而形成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计入损益。总之,通过这一阶段发布的相关准则公告,FASB已为日后衍生工具会计处理定下了两个“基调”:一是按管理当局的目的或意图决定会计处理方式;二是公允价值在衍生工具的计量中不可替代。
第二阶段是FASB研究制定衍生工具确认与计量阶段。首先,FASB发表了题为《套期保值会计——对基本问题的探索性研究》的研究报告和题为《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的讨论备忘录。其次,FASB发表了题为《关于套期保值及其他风险调整活动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对某些问题的暂时结论》的报告,详细说明了FASB考虑相关问题及其结论的背景。
FASB提出了两个套期保值会计的具体方案。该方案的要点是提出了两种思路:
(1)将所有衍生工具都按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分为“用以交易的”和“非用以交易的”两类。
(2)所有金融工具(衍生工具和非衍生工具)的计量均以市场为基准,并区别处理用以交易的工具和非用以交易的工具。
可见,FASB此时仍着眼于所有金融工具,也未明确提出如何处理应用于套期保值活动中的衍生工具。
经过努力,FASB公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活动会计》(SFAS133)。SFAS133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于,要求衍生金融工具应在会计报表上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并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此外,公告还对企业的套期活动会计问题作了严格统一的规范。就目前国际上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发展而言,SFAS133可以说是代表了最新水平。但SFAS133只是部分解决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FASB确立的最终目标是要求所有的金融工具均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作为对第133号的修订,FASB发布了第137号和第138号公告。另外2000年9月发布第140号《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消除的会计处理》替代SFAS125号,2003年4月发布SFAS149《对SFAS133的修正》。FASB未来的研究目标是所有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都以公允价值计量。
迄今为止,FASB发布的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准则及主要文件如表1-3所示:
表1-3 FASB发布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主要文件
上面是IASC和FASB关于金融工具准则的主要进展,无论是IASC还是FASB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研究都是从规范信息披露起步的,主要成果体现在SFAS105、107、119和IAS32、39,这些准则基本要求方面相近,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主要异同比较可参照表1-4。
表1-4 FASB和IASC:金融工具信息披露要求的比较
1.3.1.3 国外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
主要包括会计信息披露的新古典理论、规范理论、实证理论,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等。
(1)会计信息披露的新古典理论。新古典理论假定会计信息同其他产品和劳务一样都是经济产品,既存在着需求方,也存在着供给方,当每一个信息的边际效用等于生产它的边际成本时,会计信息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会计信息市场的完全竞争状态基于以下假定:①存在大量的企业和投资者;②信息是充分的,每个企业和投资者都能够以零的代价获取所有的财务信息;③投资者有完全的能力理解信息的意义。在这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仅市场过程就足以调节会计信息的披露,公共干预毫无必要,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新古典理论会计信息市场只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市场,这样假设分析对现实意义并不大。
(2)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理论。规范理论把会计信息看做是公共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从理论上讲,只要存在着会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双方,会计信息市场就能得到发展,但有三个因素导致市场失灵:①由于会计信息的公共产品性质使它具有外部性,信息供给者不能让所有的信息使用者付费;②鉴于投资者不能充分掌握和分析资料,促成那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可能多报不真实的信息,反过来又迫使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为了征服顾客而追加信息成本;③会计信息存在不均等或不对称性。规范会计理论认为市场不能最有效地调节会计信息的供求,必须通过公共力量加以干预,因此,规范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国家干预实现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标准化,以限制资本市场上的垄断投机行为。
(3)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理论。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理论主要吸取了经济学两个流派的理论:一个是公共选择和国家调节理论,另一个是代理理论。
依据公共选择和国家调节理论,会计标准是通过政治程序制定的,有关利益集团会对公共干预施加影响,致使公共干预不能为总体利益服务,会计标准化过程需要付出很高的政治成本。所以,实证会计理论认为应尽量发挥市场机制而避免利用公共干预,尽管他们也承认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但他们仍然强调公共干预的代价往往要高于市场失灵的代价。
实证会计研究以代理理论为依据来解释会计实践,公司经理与企业所有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委托—代理”的关系。委托人不能直接观察和监督代理人的行为,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契约以激励代理人付出最大的努力,运用到会计上就是建立会计报告制度,激励机制以会计报告为基础,会计报告的激励机制在于通过它提供信息使股东能够观察和控制经理的行为。实证会计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检验在会计报告制度下的经理行为,使会计报告成为监督经理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
(4)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主要包括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是指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资源所有者(委托方)将资源交由管理者(受托方)经营管理,而管理者负有使受托财产保值增值及其他社会责任,并且承担如实地向资源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与结果的义务。决策有用观则认为,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现在的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包括历史的、未来的和不确定的信息。
IASC在《财务报表编报框架》(1989)中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为广大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与财务变动的信息,从而有助于他们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表也反映了企业管理当局履行资源受托责任的情况,以便使用者持有或出售对该企业的投资,或延聘、更换管理者等经济决策”。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会计原则公告《财务报表的目的》(1999)提到:“为广泛的使用者提供报告主体的财务业绩和财务状况,以便他们评价该主体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并做出经济决策。”
FASB则侧重于决策有用观,它指出:“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
财务报告目标的重心正逐步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移。传统财务报告着重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反映管理人员受托责任的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以反映受托责任为主要目标的财务报告越来越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财务报告目标的重心逐步转向决策有用观。
1.3.1.4 历史成本的批判和公允价值的重要性
在历史成本批判方面,Paul Munter(2000)指出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报的银行财务报告不利于银行问题的提前预警,历史成本计量的季度银行财务报告不能反映银行的真实情况,并妨碍了现场和非现场监管的有效进行。Cates(1999)以银行咨询专家的身份指出,银行实际以盯市作为业务管理的基础,而其财务报表却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这一事实违反了以简洁明了的财务报表披露实际财务业绩的会计目标。Paul Barnes(2000)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历史成本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并不显著。Sweeney,Warga and Winters(1997)通过建立1978~1991年间15个行业的股权证券组合,检验其资本结构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计量,结论是账面价值计量造成债务权益比率以及资本成本计算失实。Payne,Jeff L.,Robb,Sean W.G.(2000)研究表明,资产的外在账面价值与其内含市值的差额,与金融机构股价相关,而现行历史成本计量系统不能提供这一差额信息。银行内含市值与账面价值的显著差异,表明资产负债表历史成本数据被显著高估。Tim Baldenius(2005)研究发现内含市值的计算模型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Elizabeth A.Gordon (2001)指出历史成本模式由于其固有的后顾式缺陷,应尽快改革,而银行及储蓄机构应采用前瞻式的现值会计。
在公允价值重要性方面,Junji Ishikawa(2005)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具有决策相关性,减少历史成本会计对管理层操纵利润的负面激励,并可保证所有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得到确认。Rahul Bhargava等(2001)认为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信息更有利于金融监管。另外,Benzion Barlev(2003)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可控制管理层操纵利润的行为,且可满足综合衡量利率风险的基本要求。Yiannis Anagnostopoulos等(2005)指出披露公允价值信息有助于投资者识别绩优的金融机构,有助于金融分析师洞察金融机构的战略、经营和实际价值,并会影响股价,从而改变企业管理者行为模式。Clarke等人(1992)指出,很多投资者在对银行估价时,均考虑银行资产负债的市场价值,因此投资者对银行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估计精确度,决定了对银行股价估价的精确度;公允价值会计有助于管理层掌握银行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从而使管理更有效。若管理层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市场价值一无所知,必将极大地动摇投资者的信心。
1.3.1.5 全面收益进展现状
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概念,1980年由FASB最早提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世界各国财务信息用户、会计学术界以及实务界的推动下,传统收益表已开始向全面收益报告发展。
ASB于1992年10月发布了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报告财务业绩》,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业绩报表“全部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表”,“全部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表”和收益表一起报告企业的全部财务业绩。
新西兰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FRSB) 1994年颁布了FRS2《财务报告的表述》,要求报告主体在提供财务业绩表的同时,提供权益变动表,其中新西兰的财务业绩表类似于其他国家的收益表或利润表。
FASB在1997年6月发布了SFAS130《报告全面收益》,将全面收益概念付诸实施。SFAS130允许企业采用单一报表、双报表、权益变动表三种形式来报告全面收益。其中的全面收益表类似于英国FRS2所要求的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而权益变动表则类似于新西兰的权益变动表。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联邦能源准则委员会在2002年10月出台了一项关于核算和报告金融工具、全面收益、衍生工具及期权工具的法案,对于全面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IASC在1997年8月发布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IAS1《财务报表的表述》中,要求财务报表必须有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来突出显示企业的全部利得和损失,其中包括那些直接在权益中确认的项目。2003年9月9日IASC修订了《报告全面收益》的研究项目,该项目认为,财务业绩的提供和收益表格式的变化导致了损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发生变化。
与FASB相一致,加拿大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3年3月发表了一份征求意见稿《全面收益》以适应计量、确认和报告衍生金融工具的需要,同时也提出了相应修改其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
近年来IASC、FASB和ASB在全面收益报告的研究方面加强了合作。2003年10月三个组织就“报告全面收益问题”进行了会谈,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明确各方在全面收益报告目标方面的异同,建议拿出一个减少三者之间差异的实施方案,并且尽快对外出具相应的征求意见稿或讨论稿。
1.3.1.6 相关文献对现行财务报告的批评
国外很多机构和个人对现行财务报告提出了较严厉的批评。
(1) AICPA《改进企业报告——以用户为重心》(1994)。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会计职业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批评的焦点集中于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正在降低。为此,AICPA于1991年4月成立了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于1994年发布了研究成果:《改进企业报告——以用户为重心》。该报告在对用户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现行财务报告提出了大量的改进建议,并建立了企业报告的综合模型。该研究报告认为现行财务报告中存在着以下不足:①现行的报告模型局限于财务报表,而不是用户的广泛信息需求;②现行的财务报告不能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企业报告中没有披露企业运用衍生工具的目的、如何实现这些目的、如何核算这些衍生工具、核算方法对财务报表有何影响、企业为此转移和承担了什么责任等;③目前的会计准则使许多交易和业务无法在现行财务报表中得到确认和计量;④企业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然而现行的财务报表对此没有充分的反映,现行的有关计量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息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信息的需求,而且及时性也不够。
(2)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1991年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ICAS)、英格兰与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合作发布了一份讨论稿《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指出了现行财务报告的五个缺陷:①历史成本占支配地位,与未来业绩的预测和充分计量相关性差;②过于重视每股盈利的单一计量;③对现金流量以及资产的变现能力不够重视;④过于强调过去而不是将来;⑤过于重视交易的法律形式而非经济实质。
(3)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委员Wallman对现行财务报告的批评。1995年SEC委员Wallman在AICPA的一次会议上发表演讲,后分成四部分在Accounting Horizon刊出。他认为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在五至六个方面都存在着局限性,用英文表示为Who,What,When,How,Where。
Who指会计主体问题,传统会计模式很明确,提供长期持续经营企业的有关信息。随着科技发展,情况会迅速发生变化,不同的公司或个人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形成虚拟公司,而虚拟公司的主要资产是人力或资源,它的外延可能每天都在扩大,现有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以及SEC的报告对此无能为力。
What指在会计主体外延扩大的情况下,会计主要反映、处理、确认、计量和报告什么?按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报告的主要是硬资产,而许多重要的软资产却根本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得到反映,如商标权、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等,这些软资产将成为未来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处理的重要对象,而如何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和智力成本恰是财务会计所面临的难题。
When指何时报告。现行财务报告都是定期的,一般以年、季、月为单位。现代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在现代企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价值随市场起伏,因而对定期报告达不到及时性,无法满足决策者的需要。
Where指信息传递渠道,How指如何解决。现行财务报告基于会计数据的分类、汇总、再分类、再汇总,最后产生财务报告,Wallman认为这种处理方式浪费人力、物力及时间,今后使用者所需的可能不是加工后的会计信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散的数据。
(4) FASB的特别报告:新经济对企业财务报告的挑战。这份特别报告发表于2001年4月,为FASB的“企业报告计划”(BRRP项目)中的一个步骤。报告认为新经济下的财务报告应包含更多的非财务信息、前瞻性信息及关于无形资产的信息,同时介绍了美国、欧洲等组织提出的几种新的报告模型,并着重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份报告旨在征求各方意见,为FASB未来的议事日程提供参考。
报告提出了目前会计的三大局限性:①传统财务报表只关注基于已确认资产和负债的企业价值实现能力;②影响企业价值的重要非财务信息难以进入财务报告,应研究出一系列的方法让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进行估价,并具可比性;③新经济的最大特征在于无形资产的地位日显重要,但目前的财务报表只确认从外部购入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提供一个为确认和计量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的基础。
可见,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局限性一方面是由它本身内在属性所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环境的变化使原来发挥效用所依赖的条件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它所提供的信息质量,使报告使用者对信息的期望值与现实产生差距。
1.3.2 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金融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理论传播,以及实务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国内相关学科也开始对衍生金融工具予以充分重视,并逐步投入到相关问题的研究中。
1.3.2.1 国内学者主要观点
衍生金融工具可以使运用者获利,也可以使其一败涂地,我国会计界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对其纳入会计管理体系的可能性展开了讨论。目前,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从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理论的冲击出发,在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对会计理论及实务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使其适用于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的新形势;二是将国外相关会计准则系统地翻译过来,细致地加以阐述和说明,并落实到具体的会计核算中,为会计实务提供依据。
在国内研究方面,20世纪90年代,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主要侧重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以及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等,内容多为介绍国际准则研究进展和成果。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广的研究成果是国内会计界一些著名学者在《会计研究》等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
例如,葛家澍、陈箭深的《略论金融工具创新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1995),论述了金融工具创新对“资产”等财务报表要素以及财务会计基本概念的影响、对会计确认标准的影响、对会计计量基础的影响和对财务报告的影响。陆德民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会计问题》(1996),论述了衍生金融工具对财务会计带来的冲击,并提出了会计改革的对策:改变资产、负债等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重新研究会计确认标准、重新确立会计计量基础和改革现有的财务报告。
葛家澍在《当前财务会计的几个问题——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和不确定性》(1996)与《关于财务会计几个基本概念的思考——兼论商誉与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2000)中,通过对资产、负债等基础概念的深刻剖析,讨论了衍生金融工具是否应该作为资产或负债进行确认,以及在计量中应采用何种计量属性等问题;提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实现原则是必要的,但应有所放宽;同时提出了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应优先考虑相关性,应运用公允价值来反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增减变化。并在讨论过程中对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相关条款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刘峰的《金融创新与财务会计理论的重构》,论述了金融工具及所引起的财务资产和财务负债,与传统的交易及传统的资产负债有着根本的不同;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要求改变现有财务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和只确认交易活动的模式,代之以现金流动制、确认非交易情况以及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结构模式;同时,现行财务报表的结构也将随之改变。
唐建平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与适度会计控制》(1998)一文中指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不在其本身,而在于具体操作时,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控制不够,会计作为监管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就十分重视对风险的控制,所以从现行财务会计理论中寻找方法,力图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进行适度控制,将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控制在尽可能小的限度之内。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套期会计研究》(2001),该文对有关国际会计准则、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实务进行研究和在我国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的相关问题,归纳了在研究和调研中得到的启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谢德仁的《财务报表的逻辑:瓦解与重构》,该文分析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本原逻辑关系瓦解的原因,即现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自身内在逻辑不一致,不能与会计环境与目标变化相调适,及该框架未有效贯彻到现行财务会计规范与实务框架中。认为要真正重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本原逻辑关系,将面临着需要全面实行公允价值计量,放弃实现原则等诸多困难,为本书的报表重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郑明川、徐翠萍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的VaR披露模式》(2002),该文提出适当而有效地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是准则制定者、金融监管者和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该文提出将VaR(Value at Risk)披露纳入我国衍生金融工具披露模式的设想。
国内关于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不足的文章非常多。葛家澍教授认为,财务会计有可能逐渐失去它的传统特征,人们对财务会计及其报告的要求已经使财务会计力不从心。财务会计正处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是保持财务会计的传统特色,忠实地用货币金额提供企业以过去交易和事项为基础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历史图像,还是要扭曲财务会计以记录和报告过去为主的本质,把它改变为另一门学科——企业财务预测?并认为改革传统的财务报告迫在眉睫。
国内关于财务报告体系改进的研究,主要从财务报告披露信息内容的扩展和披露信息形式的改变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不论是披露信息内容的扩展还是信息披露形式的改变,都对应着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例如,针对重历史成本信息提出应当鼓励企业披露预测类信息,鼓励在适当的范围内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等等。
可以说,这些文章的发表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会计学界正是通过这些文章才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兴趣,并投入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中。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衍生金融工具被会计学界更多更广地关注,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问题的研究前进了一大步,较为系统的论著相继面世,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著名学者的著作:
徐经长所著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管理研究》(1998)详细地论述了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产生的重大影响,从会计管理的角度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规范和发展。
朱海林的《金融工具会计论》(2000)对我国开展金融工具会计发展的现状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并对我国开展金融工具会计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提出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理论应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加强对我国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深入细致地研究国外金融工具会计成功的经验和失败原因以及影响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建立的各种因素,重新审视金融企业的会计制度,规范企业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从而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理论。
陈引、许永斌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与会计对策》(2003),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作者在文中强调:加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必然对企业经济业务所表现的资金及其运动进行反应,与监督的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紧密的联系。作者在讨论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问题时引入了风险管理的观点,提出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管理的理念,并提出将VaR应用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
耿建新编著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新论》(2002)对股票衍生金融工具、利率衍生金融工具、外汇衍生金融工具等的会计处理作了充分的论述。
陈小悦的《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2002),提出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两种模式:一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并在报表内予以确认;二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但不在报表内予以确认,并对这两种模式的应用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李荣林的《金融工具会计研究》(2004),主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属性以公允价值最为相关,并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作了深入的分析。
这些论著深入系统地探讨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实务体系,涉及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的内容,并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核算进行了阐述。可以说,这些论著充实和发展了我国会计界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为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表1-5)。
表1-5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在国际翻译和借鉴方面,整个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方兴未艾,国内会计学界对国际会计研究的翻译和引进工作也在继续。IASC和FASB在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披露、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问题不断探讨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规范,例如,IAS第32号、第39号,SFAS第105号、第107号、第119号、第133号等。对于这些会计准则,我国会计界人士及时地进行了翻译,并加以具体的分析和探讨。这些引进工作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1.3.2.2 国内相关法规现状
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试点,但没有取得成功。经过10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条件。2004年银监会实施《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了衍生产品的定义、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分类、市场准入条件和风险管理监管等。随后,2005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2005年8月发布《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我国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法规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还显得十分落后。2006年年初,为了与国际接轨,财政部发布了一系列新的会计准则,其中第22号、24号、37号准则涉及衍生金融工具,这些准则的颁布在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规范方面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我国台湾省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法规,比大陆要早得多。1997年6月我国台湾省相关部门发布了会计准则《金融商品之披露》,对金融工具的披露问题作出了规范。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和非衍生金融工具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披露要求,而对衍生金融工具,又区分为因交易目的而持有和因非交易目的持有两种,分别规定了不同的披露要求。总的来说,披露主要包括持有或发行金融工具的目的、政策和策略、公允价值、合约内容和性质、相关的价格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及信用集中风险等。目前我国与衍生金融工具表外披露相关的主要规范如表1-6所示。
表1-6 目前我国与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相关的主要规范
续表
应当说,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衍生金融交易还没有达到像发达国家那样的水平和规模。为了尽快满足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探讨国外的会计准则和研究成果以及制定的依据和条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建立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的理论体系和实务规范。
1.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中亟须研究的问题
现有国内外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在国内外颁布的相关准则中,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金融资产或负债可以在表内列报。但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性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承认,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基于文献分析,现行的传统财务报告在内容、格式等方面存在不足,并受到大量的批评和指责,从而在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等新会计项目方面很不完善。如何改进传统财务披露方式,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等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研究还很不足。本节根据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归纳出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几个亟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1)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之所以能够纳入表内披露,是基于在会计上对它的确认和计量。从目前国内外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研究来看,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还有许多需要深入探讨的方面。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都把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确认,这对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披露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国内外学者认为,衍生金融工具虽然作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确认,但并不符合传统资产和负债定义的内涵,如何改进传统资产负债的定义内涵,使衍生金融工具从根本上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国内外大量学者在衍生金融工具计量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成本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不足,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学者公认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但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迅速,相关市场并不完善,公允价值的取得并不简单,所以关于衍生金融工具计量模式的选择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传统财务报表在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等会计信息方面并不完善。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环境资产等新会计项目的出现,现行的传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在披露方面显得很不完善。根据文献分析,传统财务报表存在以下不足:①财务报表要素确认建立在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基础上,信息反映滞后;②财务报告主要提供历史成本为主的信息,与投资者决策相关性低;③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披露不充分,其中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是重要的方面之一;④现有财务报告体系是适应工业经济时代的需要而建立的,在新经济条件下有很多不适应性,如及时性差、不能满足一些特殊的信息需求等;⑤财务报告仅提供量化的货币信息,无法反映许多影响企业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⑥对于自创无形资产、人力资本、环境资产等软性资产难以恰当地确认、计量及披露。谢德仁研究发现,新经济下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的本原逻辑关系正在逐步瓦解。
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充分发展及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完善,金融性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大、价格波动剧烈,并产生大量的未实现损益,传统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分类主要体现受托责任的会计目标,不利于衍生金融工具等新会计项目的列示,传统利润表主要披露已确认已实现的损益,对衍生金融工具等未实现损益不能充分披露。另外,许多新的会计项目,如知识产权、自创商誉、人力资源、环境等,传统财务报告体系也不能充分地加以披露。传统财务报告体系的反映、预测及监督等职能在衍生金融工具等新会计项目面前显得很不完善。
(3)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表外披露需要加强。表外披露也叫财务报表附注,在会计披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表内列报不足的补充,表外披露所提供的信息应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各种财务风险和企业使用其他金融工具控制这些财务风险的程度。表外披露的信息既包括定性信息也包括定量信息。目前有关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规定很多,既包括各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准则,也包括政府和证券监管当局的有关规定。
IAS32和IAS39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外披露,从财务风险所要求披露的内容来看并不完善。IAS32分析了金融工具的多种财务风险,但IAS32和IAS39主要要求披露有关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的信息,IAS39要求企业披露与套期活动有关的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但对于与套期活动无关的财务风险未作披露要求。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方面主要披露公允价值信息与各类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与敏感性分析有关的信息等,从现有风险计量技术的发展程度来看,显然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定量披露方面还很不足。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重大的潜在风险,其相关信息对报表使用者具有重要的决策作用,必须加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的表外定量披露。郑明川等学者提出将VaR披露纳入衍生金融工具披露模式,陈引等人提出将VaR应用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超过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披露其衍生交易的VaR值,国际清算银行把VaR披露体现在巴塞尔资本协议中,SFAS119鼓励披露VaR值等风险的量化信息,我国第37号会计准则也鼓励企业可以采用风险价值法(VaR)管理财务风险,可见VaR将会是衍生金融工具表外风险定量披露的重要内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充分披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风险计量技术的发展,传统的VaR计算模型具有厚尾、非线性、小样本等缺陷,所以,加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计量方法的研究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表外定量披露具有重要作用。
1.5 本书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5.1 主要研究内容
本书根据国内外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及紧密相关领域有关理论的研究状况,以其列报、披露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目前衍生金融工具的实际情况,参考和借鉴有关的理论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在衍生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上,从表内和表外两方面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进行了有选择、有重点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1章为本书的绪论部分。通过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特别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综述与评价,阐述了本书的研究思路,确定了本书的研究内容、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这一章纵览全书,作为全书的引导和总体构架。
第2章探讨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基础。首先,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衍生金融工具的范围、风险特征,以及披露的原则;其次,阐述了与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相关的几个理论,包括不确定性会计理论、履行中合约会计理论、全面收益理论、VaR理论以及支持向量机理论;最后,探讨了传统会计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不足,提出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表内披露方式的改进和表外风险披露的加强。本章为后文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3章研究了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首先基于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冲击,阐述了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是其披露的基础。确认方面,考虑到传统会计要素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不足,从增加要素项目、扩充要素外延、扩充要素内涵三个方面,对传统会计要素的重新定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原则、确认程序以及确认损益进行了分析。计量方面,基于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分析,探讨了衍生金融工具混合计量模式的选择。
第4章研究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表内披露。结合衍生金融工具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会计项目对财务报表本原逻辑关系的影响,对传统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改进和重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资产负债表重构方面,分析了流动性、货币性、核心性和金融性四种分类标准的优缺,指出了选择金融性标准作为资产负债表分类的依据,并对传统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了重构。利润表重构方面,以全面收益理论为基础,参考国外全面收益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全面收益表的选择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利润表进行了重构。
第5章主要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表外定量披露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表外定量披露的不足,揭示了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价值(VaR)是未来表外定量披露的重要方面,指出了加强衍生金融工具VaR计算方法的研究对衍生金融工具表外定量披露的重要性。在传统VaR计算方法不足的基础上,引入支持向量机方法,对传统的VaR风险计量模型进行了改进,并以国电转债为例,运用Libsvm2.83软件进行了计算验证。最后提出了衍生金融工具VaR风险表外披露的建议,以及应披露的其他内容。
在结论部分,对本书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指出了本书研究的创新点,并对研究未涉及的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1.5.2 研究方法
本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采用多学科综合运用的方法。由于会计学科的特殊性,本书以理论研究为主,强调多学科交叉与综合运用,主要涉及管理学、金融学,数学等科学理论知识。
(2)运用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本书正是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开始,相继研究了其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内列报和表外风险的定量披露,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3)应用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方法。在继承国内外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及其紧密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前人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包括确认、计量和披露,已经有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重点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问题,尝试着从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两方面进行相关研究。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本书涉及的不确定性会计理论、履行中合约会计理论、全面收益理论等,是其披露研究的基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书从定量方面研究了衍生金融工具VaR风险的计算及表外披露,体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想。
1.5.3 本书的框架结构
本书的主要内容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的结构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