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表现方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表现方式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国家为达到预定目标,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不同,适时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手段,政府的职能决定财政的职能,政府职能的圆满实现就是财政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理论界开始了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财政政策的目标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构成要素被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三元目标说”、“四元目标说”、“多元目标说”。

尾 篇 财政与货币政策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及分类

什么是财政政策,我国学术界对此论述很多,却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人认为,“一国财政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指导财政分配活动的准则和规范”。[1]也有人认为,“财政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总和”。[2]上面诸定义的共同点是把财政政策理解为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财政制度,没有阐明财政政策自身的内涵。

现代西方经济学者把财政政策定义为:“财政政策就是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率和支出率),来调节国家需求水平进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3]或者定义为:“利用政府的开支和产生收入的活动以达到一定的目的”。[4]此类财政政策的定义虽阐明了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但作为财政政策的定义,仍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比较正确的定义应为:财政政策是国家以某种财政理论为依据,为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各种财政工具的总称。简言之,财政政策是国家运用财政工具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由国家、财政工具和政策目标三要素组成。至于财政理论则是财政学研究的根本任务,自从奴隶社会以来,无论是哪个社会形态,都由其财政理论指导制定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种类繁多,为了更好地研究、运用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必须对财政政策进行科学的分类:

(一)根据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把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均衡性财政政策

所谓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收入、扩大支出来增加总需求,采取的财政措施是:减少税收,减少上缴利润、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赤字预算。

所谓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来压缩总需求。采取的措施是:提高税率、提高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比例、降低固定资产折旧率、缩小投资规模、减少财政补贴,实行盈余预算。

所谓均衡性财政政策,是指采取收支平衡的办法,既不扩大总需求,也不缩小总需求。

(二)根据财政政策对总供给的影响,把财政政策分为刺激性财政政策和限制性财政政策

所谓刺激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倾斜性投资和财政利益诱导,如减免税等手段,重点扶持某些部门的发展,以增加社会供给的财政政策。

所谓限制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各种财政工具,如提高税率等手段,限制某些部门的发展,压缩局部过剩的财政政策。

(三)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的调节是自动的还是自觉的,把财政政策分为自动调节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所谓自动调节的财政政策又称“内在稳定器”,是指利用财政工具与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来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这种内在联系是指财政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中,能够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波动,具有这种自动调节作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累进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

所谓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国家为达到预定目标,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不同,适时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的财政政策。

(四)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是收支总量还是收支结构,把财政政策划分为宏观财政政策和微观财政政策

所谓宏观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改变收支总量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财政政策。

所谓微观财政政策,是指在国家收支总量既定的前提下,通过税收和支出结构的改变,来影响某一部分、某一市场甚至某一企业的经济活动,以达到一定的财政政策目标的财政政策。

二、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

(一)财政政策的目标

财政政策目标,是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实施财政政策所要努力达到的预期目的,或要实现的期望值。由于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其职能的重要手段,因此财政政策的目标并不是人们主观随意选择的产物,而要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1)政府的职能。财政政策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手段,政府的职能决定财政的职能,政府职能的圆满实现就是财政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所以,政府的职能决定着财政政策的目标。

(2)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不同,所需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财政政策目标的侧重点当然就有所不同。

(3)受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民众偏好与政府行为的制约。

财政政策目标的选择,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选择,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选择。从资本主义国家情况看,自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财政政策目标由单元向多元变化。20世纪40年代,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把谋求充分就业作为财政政策的目标,但对这种目标的追求,却造成了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局面。于是,资本主义国家被迫改弦更张,以多目标代替单目标。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将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财政政策的四大目标,并纷纷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效仿。

从我国情况看,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关于财政政策的理论,财政政策几乎等同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等同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目标。由于我国长期以来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故财政政策目标表现为单一的经济增长目标。从实际效果看,这种单一的目标往往造成经济波动,影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理论界开始了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财政政策的目标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构成要素被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三元目标说”、“四元目标说”、“多元目标说”。

“三元目标说”把财政政策目标限定为稳定物价、公平分配、经济增长三大目标。[5]“四元目标说”把财政政策的目标限定为经济稳定增长、资源有效配置、收入公平分配、保持政治统一和社会安定。[6]“多元目标说”认为,财政政策的目标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目标,减少经济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恶果,是其消极目标,积极的目标可分为促成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准、促进经济成长、平衡国际收支、其他经济目标。[7]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及中国的实际,我们认为我国现阶段财政政策的目标如下:

(1)经济增长目标。所谓经济增长,是指财政政策的实施要促使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一国的经济要从落后或比较落后状态向现代化或比较现代化进军,促使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提高,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是不可能的。

经济增长要用一定的指标来衡量。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所谓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年内用于销售的一切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所谓国民收入,是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报酬(即利润、工资、租金和利息)的总和。我国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增长率反映经济增长情况,并以此作为调整财政政策的依据。

(2)物价稳定目标。这是世界各国财政政策追求的重要目标。物价稳定,并非冻结物价,而是把物价总水平的波动约束在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可接受的幅度内。可接受的幅度究竟是多少?它受到政治、经济、社会、伦理、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国际惯例看,一般用物价指数来衡量。若物价指数波动的幅度在4%~5%之间,说明物价相对稳定;若超过这个范围,说明物价不稳定。

(3)公平分配的目标。所谓公平分配,是指通过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和财富分配的调整,使国民收入和财富分配达到社会认为的“公平”和“正义”的分配状态。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公平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目标,而是经济、政治、社会、伦理、历史等多种因素的统一,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公平的理解不同。因此,公平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人们一般把公平分为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所谓纵向公平,是指不同能力的人承担不同的义务。所谓横向公平,是指具有相同能力的人承担相同的义务。

收入的合理分配是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办法抑制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因此,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财政政策的主体

财政政策主体,是指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政策主体的行为是否规范,对于政策功能的发挥和效应的大小都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统收统支体制,这种体制使中央政府处于政策主体地位,地方政府处于财政政策执行者的地位。改革开放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放权让利的改革,地方政府已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它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也是政策的制定者。这样,造成了政策主体多元化,多元化产生了以下问题:一是地方政府的政策抵触行为,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政策攀比行为,各地竞相攀比优惠政策。

(三)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分配手段。构成财政政策工具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需要的,二是国家能够直接控制的。根据这两个条件,我国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五种:

1.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税收具有权威性,成为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其作用形式是税种、税率和税收优惠或税收惩罚。

2.公债

公债是国家举借的内外债的总称。公债产生的最初原因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但随着信用的发展,公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手段,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公债调节的手段主要是公债的种类(可出售公债或不可出售公债、短期公债或长期公债)、发行对象(向居民公开发行或向银行发行)、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征税偿还或发行货币偿还)等。以上这些手段都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国家可根据宏观经济的需要加以运用。

3.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是指政府直接参与物质生产领域的投资,它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的项目主要是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备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私人不愿投资于这些产业,但这些产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必须由政府进行投资。政府投资作用的形式包括投资总量和结构。通过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合理化,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4.公共支出

公共支出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为经常性支出,它包括购买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类。国家可以通过增减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发挥公共支出的杠杆作用,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保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

5.预算

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一种计划性很强的政策工具,其作用形式包括收支总量(如顺差、逆差、均衡)和收支结构,国家可根据宏观经济的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总量和结构政策,以达到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目的,实现财政政策的目标。

三、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在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政策要素通过某种媒介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过程,简单地说,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就是指财政政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

财政政策工具→收入分配货币供应→政策目标

首先,我们分析财政政策工具是如何调节收入分配的:

(1)财政政策如何调节个人收入。这主要体现在:改变货币收入者实得货币收入或使货币收入者的实际购买力发生变化。对于前者,主要是通过对居民个人收入征税,使其税后收入减少或通过某种形式的补贴使居民个人的实得收入增加;对于后者,主要是通过货币的升值或贬值进行调节。

(2)财政政策如何调节企业收入。这主要体现在所得税率和税后利润分配上,所得税率的调整和国家在税后利润中分配比例的大小,影响企业可支配的收入。

个人收入的变化影响其消费和储蓄行为,企业收入的变化影响企业的生产行为和投资行为,这些都会对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

其次,我们分析政策工具是怎样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财政政策能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的存量结构,影响流通中实际起作用的货币量。

第二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及分类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而实现某种目标的制度规定之总和。由此定义可知,货币政策由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指货币政策作用的经济变量)、货币政策目标三要素组成,三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货币政策目标

这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由货币政策的目标所决定,货币政策工具又由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所决定,因此三者存在逆向制约关系。

根据货币供应量和货币需要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把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均衡性货币政策。所谓扩张性货币政策,指货币供应量较大地超过货币需求量,此种政策能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使社会总需求较大地超过总供给。所谓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指货币供应量小于货币需要量,这种政策必然抑制总需求的增长,使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落后于总供给的增长。所谓均衡性货币政策,就是指货币供应量大体上等于货币需要量,两者形成一种对等关系,这种政策能促使或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类型

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货币政策目标怎样选择,各国有所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类型:

(1)单一目标型,如德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保卫马克”,即稳定币值。

(2)双重目标型,如我国,至20世纪80年代末所选择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发展经济、稳定币值”。

(3)三重目标型,如日本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国内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货币需要量与供应量相适应。

(4)四重目标型,如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就业水平的提高、美元购买力的稳定、对外贸易的均衡。

目标选择的难点不在于选择的目标数量或类型,而在于所选择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一般认为三重或四重目标很难实现,因为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矛盾:

(1)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矛盾。要使经济增长必须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又会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造成货币不稳定。

(2)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矛盾。按照凯恩斯的理论,有效需求不足引起失业,要增加就业就必须增加有效需求。增加有效需求的办法之一是增加货币供应量,这又会引起信用膨胀、物价上涨。要物价稳定,就要收缩信用,这又会引起较高的失业率。

(3)国际收支平衡与物价稳定的矛盾。要保证物价稳定,就必须采取减少出口、增加进口的措施,以增加商品供给量、减少需求,这又会引起国际收支逆差。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长期以来,对我国究竟采取何种货币政策目标,有不同的看法。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中,把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明确为: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中可知,稳定币值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并通过稳定币值来促进经济增长。我国为何要把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呢?其理由如下:

(1)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日益严重地受到通货膨胀的威胁,均开始把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到稳定物价上来。

(2)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证明:只要物价稳定,经济就能健康、快速、协调地发展;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换取的高速度会扭曲经济结构、降低产品质量、危及社会稳定,最后被迫进行调整,使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反而降低速度。

(3)维护币值是发展生产的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持社会安定、顺利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必要条件。

(4)由于我国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行为扭曲,总是倾向于片面追求高速度,扩大投资规模,使经济过热。因此,中央银行尤其须把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一)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含义

所谓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一国货币管理当局即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需控制的经济变量,是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桥梁或中介。

(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必须具备的条件

(1)可控性。这是指所选定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能够被货币管理当局控制住,并在控制过程中不会遇到太多的麻烦和障碍。

(2)相关性。这是指所选定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越大越好。

(3)可测性。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货币管理当局能获得所选择的中介指标的有关资料,并能获得到迅速、准确的信息;其二是中介指标能够被人们理解、分析、判断和掌握。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迄今为止,中央银行实际操作的和理论界所主张的中介指标主要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等指标,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为货币供应量。

四、货币政策工具

(一)什么是货币政策工具

所谓货币政策工具,是指组织、调节货币流通的手段。能否控制住货币供应量以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从资本主义国家情况看,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两种。

(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针对整个宏观经济的,主要是调控货币供应量,它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

1.法定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资产,以应付客户的提取和联行清算等,这种现金资产主要以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和库存现金的形式存在,这就是存款准备金。本来这种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保留在自己手中的,但中央银行为了保证商业银行的安全,更主要是为了控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要按其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将存款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不得动用。商业银行上交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吸收存款的比例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使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现金资产(超额存款准备金)减少,因而具有货币紧缩效应;反之,则具有货币扩张效应。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又是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之一,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变动通过影响货币乘数,再影响货币供给量。

2.公开市场业务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国债),借以改变商业银行准备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措施。它是货币政策最有力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工具。但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需要一系列严格的条件,诸如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央银行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证券、微观经济主体法人化和利率市场化。

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点是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产生影响,若中央银行买进证券,使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导致贷款规模扩大,货币供应量随之增加,市场利率下降,对经济起扩张作用;反之,则相反。

3.再贴现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买入未到期合格票据的行为,这种票据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社会公众贴现获得的。再贴现的作用机理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扩大或收缩商业银行的贷款量,促使信用扩张或收缩。

(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的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工具,它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各国中央银行使用过或正在使用的选择性工具如下:

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所谓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就是中央银行对于凭信用购进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证券的比重。对保证金的控制,实际上是控制证券经纪人对客户垫款的规模,从而控制了经纪人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2.消费信用控制

所谓消费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贷款管理措施,目的在于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国家可根据不同经济情况,提高或降低信用条件,以扩大或减少需求,以保持经济稳定。

3.不动产信用控制

所谓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办理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主要是规定贷款的最高限额、贷款最长期限以及第一次付现的最低金额等。不动产信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对不动产的有效需求,确保经济平稳发展。

4.优惠利率

所谓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经济部门、行业或产品制定较低利率,目的在于刺激这些部门的生产,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优惠利率有两种形式:一是中央银行对那些需要重点发展的部门、行业和产品制定较低的贷款利率,由商业银行具体执行;二是中央银行对它们的票据制定较低的再贴现率,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和投量,使这些行业获得较多的信贷支持。

除上述两类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动用直接信用控制(如信用配额、存贷款利率的控制)、道义劝告等,以加强对信用的管理。

(四)我国货币政策工具

1.人民币发行和流通管理

其主要内容是组织发行和回笼人民币,使人民币的流通基本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从而有利于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

2.存款准备金率

这主要指中国人民银行不断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多少,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放能力,达到增加或减少社会货币供给量的中介目标,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或控制通货膨胀。

3.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若中央银行调高基准利率,一是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中央银行的资金成本,从而迫使商业银行提高放款利率;二是向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出收紧银根的信号,引导资金市场的价格,抑制社会资金流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这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减少货币投放,抑制信用总量,预防和控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调低基准利率则起到增加货币投放、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4.再贷款和再贴现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再贴现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再贷款的增减必引起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增减,进而引起商业银行系统信用总量的增减,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减。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会引起再贴现规模的减少或增加,进而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总之,无论是增加或是减少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或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均会对社会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从而有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5.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期调控货币供应量。从目前来看,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国人民银行比较生疏的一项业务,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必将成为一项重要的业务。

6.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中央银行卖出外汇和黄金储备,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而中央银行收购外汇或黄金,则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起到放松银根的作用。因此,中央银行卖出或买进外汇和黄金储备,都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在我国,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除了采用上述经济手段外,还可采用行政手段,如贷款规模控制、贷款流向控制、冻结存款等办法,控制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可分经济、行政手段两大类,但以经济手段为主。

五、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所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政策手段现实地进行操作开始,到实现其预期目的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因果关系的总和。各个经济学流派对传导机制的认识各不相同,我们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如下: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一、协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国民经济的运行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这种配合既有可能,又有必要。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可能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在联系使两者的协调配合成为可能,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

1.政策实施主体的一致性

从表面上看,财政政策的实施主体是财政部,货币政策的实施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而实际上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同属政府行政机关。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主体是一致的,都是国家;既然实施主体是一致的,两者的协调配合就是可能的,国家完全有能力使两者协调配合。

2.两者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是一致的

首先,两者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为了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国家财政收支规模的安排,对社会总供需的平衡具有直接的调节作用,这是因为财政收支是否平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供需的平衡;银行信贷规模的大小,货币发行量的多少,也同样对社会总供需的平衡产生影响。其次,两者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有正确的比例关系。财政主要通过其财政收支结构发挥宏观调节和控制的作用,保证合理的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合理;货币政策也能担负同样的任务,信贷资金的投向和数量,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有重大影响。比如,对农业、能源、交通、基础工业等部门多发放贷款,就会促进这些部门较快地发展,改变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3.两者的作用机制都是通过调节企业、居民的投资活动和消费活动而达到政策的目标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一般是通过商业银行传导到企业和居民,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进而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用图形表示为: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其政策工具直接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进而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用图形表示为:

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看,两者都是通过调节企业、居民的投资、消费行为达到政策目标,即调节的对象是一致的。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协调不仅有可能,而且有必要。这是因为这两者有许多不同点,为了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就有必要相互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以下几点不同:

1.两者作用的领域不同

财政政策主要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调节主要在分配领域;而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给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调节主要在交换领域。根据社会再生产理论,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故两者必须协调配合,否则,就是“负负得负”、“正负得负”。

2.两者调节的重点不同

财政政策调节的重点在结构,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在总量。以紧缩性财政政策为例,要执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就需采取增税、发公债、减少支出等措施。在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没有成为主体税的情况下,增税只能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只能对某些部门、地区、行业、个人征税,所起的作用只能是结构性的。我国目前发行的公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支出,所起的作用仅是把某些部门、地区、行业、个人的资金用于另外一些部门、地区、行业、个人,所起的作用也是结构性的。

货币政策调节重点在于总量,这可以从两方面理解:①从世界各国所追求的货币政策的目标来看,都是总量概念。②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如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利率等都比较适合于总量调节。在国民经济运行当中,既可能单独出现总量或结构问题,但更多的是总量、结构双失调;另外,总量问题会引起结构问题,结构问题也会引起总量问题。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

3.两者的透明度不同

从财政政策来看,政府可以及时地从预算收支表中了解预算收支情况,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状况采取紧缩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从货币政策来看,银行信贷作为重要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只能从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而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永远是平衡的,因此信贷收支透明度低,很难把握。当信贷失衡时,往往误认为“存贷两旺”,掩盖了经济领域中的矛盾。正是由于两者的透明度不同,我们就需要从财政和货币运行的两方面去判断经济形势,以及透过“财政看银行”,及时发现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矛盾,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要求两者的协调配合。

4.两者的“时滞”不同

时滞又称为政策时差,是指从政策制定到政策终结对经济运行及其他活动发生影响、实现调节目的的时间。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又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外部时滞又分为执行时滞和作用时滞。认识时滞是指从政治、经济形势提出需采取政策措施的要求始,到决策主体认识到采取措施必要性的时间;决策时滞是指从政策主体认识到需采取调节措施到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调节目标、选定调节工具到政策出台的时间;执行时滞是指从政策开始实施到微观经济主体发生反应的时间;作用时滞是从微观经济主体发生反应至实现政策目标的时间。

从货币政策的时滞来看,其内部时滞较短,外部时滞较长,因为货币政策一般由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自行决策,故内部时滞较短;中央银行掌握的货币政策工具要经过金融市场或商业银行这些中介环节,再影响到经济单位和个人,故发生作用所需的时间较长即外部时滞较长。

从财政政策的时滞来看,其内部时滞较长,外部时滞较短。财政政策诸工具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节手段。在我国现行制度下,要改变税收、投资、公债、公共支出等,需由财政部门提出建议草案,报国务院审批,再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方可执行,故内部时滞较长;但财政政策实施后,由于财政直接影响到各单位、个人的购买力及投资、消费行为,它没有货币政策发生作用需要的中介环节,故外部时滞较短。为了充分发挥这两者的效力,两者必须协调配合,使两者发生作用的时间一致,共同发挥调节作用,避免“单枪匹马”。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形式及具体运用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形式及效应

如上所述,我们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分为紧、松和均衡的政策,由于均衡的政策对总需求没有影响,故不予考虑。紧松的搭配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以下四种搭配方式: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的搭配,即“双松”政策搭配

松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等手段来增加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则是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扩大再贷款等松动银根的措施,促使利率下降,进而增加货币供给量、刺激投资、增加总需求。“双松”政策搭配,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刺激效应,但易引发通货膨胀。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的搭配,即“双紧”政策搭配

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增税、削弱政府支出等手段,限制消费和投资,从而抑制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收回再贷款等措施,使利率上升,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抑制总需求的过速增长。“双紧”政策可以抑制通货膨胀,遏止经济过热。但由于“双紧”政策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是一种“急刹车”式的调节,从而容易带来较大的经济振荡,容易引起经济较大幅度的衰退,产生所谓的“后仰”现象,经济体系和组织结构也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的搭配

松的财政政策在投资乘数和政府支出乘数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扩张总需求,从而起到防止经济衰退和萧条的作用;紧的货币政策通过控制信用规模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防止通货膨胀。这种政策搭配效应是:在防止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但如果长期运用这种政策搭配,则会使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4.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的搭配

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总需求膨胀和经济过热;松的货币政策则可以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因此,这种政策搭配的经济效应是: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率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总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但由于执行的是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总闸门处在相对松动的状态,所以难以防止通货膨胀。

应当指出,宏观经济政策中的松与紧,是相对于进入现实的经济运行的货币量或资金量的多少而言的。凡是使现实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量或资金量增加的措施,都属于“松”的政策措施;反之,则属于“紧”的政策措施。至于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应当采取哪一种政策搭配,则应就当时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以及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而定。

(二)不同经济运行状况和政策目标下政策搭配方式的选择

1.当经济处于过热状态,通货膨胀严重并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时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取向是:控制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加剧,降低经济增长率,对过热的经济进行干预使之降温。在这种形势和政策目标下,理所当然地应实现偏紧的或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而又不至于引起经济的大幅度衰退,在“双紧”搭配中,应以紧货币政策为主,而把紧财政政策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准确地说,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应大于财政政策的紧缩力度。这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具有强有力的收缩功能,并且货币政策工具较多,实施起来比财政政策灵活,富有弹性,容易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正因为如此,一般认为,在“双紧”政策搭配中,应特别重视货币政策的运用。

2.当经济处在严重衰退或萧条状态中,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公开失业或隐蔽失业急剧增加,大量生产资源处在闲置状态

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政府往往选择“双松”的政策搭配,以扩大总需求。在扩张总需求方面,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的作用更大、更直接、更明显。例如,在财政政策中,降低税率可直接鼓励投资;扩大政府支出,可直接扩大投资与消费需求,因为投资乘数和政府支出乘数的作用可迅速成倍扩张有效需求。但就货币政策而言,要在萧条的环境下通过调低利率来刺激投资,从而实现扩张总需求的目标,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投资的积极性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往往是并非降低利率就能调动起来的。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这种“双松”政策搭配中,应以“松财政”为主,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在实现经济扩张时的重要作用。

3.经济出现滞胀现象,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和价格的持续上涨,另一方面又是企业大量开工不足,存在大量闲置资源,经济处在很不景气的状态中

在这双重的经济环境中,政府的财政目标经常是双重的:既要治理通货膨胀,防止价格继续上涨,又要想办法启动闲置资源,使经济逐步进入景气状态。这种双重的政策目标,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际操作看,都存在矛盾的一面:要抑制通货膨胀,就必须控制总需求;而要启动闲置资源,使经济真正进入景气状态,又必须增加总需求。这种双重政策目标的不可兼顾性,通常需要政府在它们之间做出主次之分:要么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目标,要么以启动闲置资源、促使经济增长为主目标。在滞胀条件下,如果政府选择的是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政策目标,那么,选择“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搭配,更有利于实现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前提下促进经济适度增长的政策目标。如果政府选择的是以启动闲置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为主目标,那么,则应选择“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搭配,它有利于实现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尤其须指出的是,无论是“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组合,还是“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搭配,在经济出现滞胀的情况下,都应重视收入政策在政策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形式及运用来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的功能在于保持总供给、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注释】

[1]参见《城市财政理论研究》1988年第2期,第31页。

[2]参见李松森著:《两种属性分配理论与财政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4页。

[3]参见W.西奈尔著:《基本经济理论》中译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4年版,第239页。

[4]参见《现代经济词典》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79页。

[5]参见黄菊波:《试论财政政策的内涵及其政策目标》,载《财政研究》1988年第12期。

[6]参见许毅主编:《中国财政税收财务会计实用全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7]参见周弘道著:《新经济学》,五南图书出版发行公司,第603~60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