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失业和就业状况的基本判断

关于失业和就业状况的基本判断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我国的失业和就业状况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当前总的就业状况比较稳定;二是失业问题严重,就业形势严峻,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万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153%;困难群体再就业10.1万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202%。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3%。但与此同时,由于劳动力总量大,新增劳动力持续增长,失业人口在不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在逐年上升。

3.1 关于失业和就业状况的基本判断

3.1.1 关于失业和就业状况的基本判断

关于我国的失业和就业状况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当前总的就业状况比较稳定;二是失业问题严重,就业形势严峻,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是世界上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26%左右,而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占世界比重均不足10%。加之,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2003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2.92亿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全国16岁以上人口为99889万人,其中城镇42375万人,农村57514万人;经济活动人口76075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为76.2%。16岁以上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6.6%;技术工人中,初级占61.5%,中级占35%,高级占3.5%。[1]温总理在谈到他最忧心、牵挂和关注的数据时,首先说道:“我国的劳动力有7.4亿人,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3亿人。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人,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2亿人。我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寥寥数语,五个数据,把当今我国失业问题的严峻性和扩大就业的紧迫性清晰地揭示出来了。[2]有的学者断言,“国内形势中最大最险恶的问题就是大规模失业的发生了”(何新),“未来我国最大的风险在就业”(汤敏)。我国目前失业和就业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1.1 就业和失业人数均呈上升态势,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攀升

自1978年以来,我国共创造了3.3亿个就业岗位,其中创造非农就业岗位24678万个,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创造就业岗位最多的国家。1980~1999年期间世界总劳动力人数增加了8.59亿人,其中我国增加了2.12亿人,占世界新增劳动力总数的24.7%。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就业再就业政策的全面落实,我国就业再就业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得到了不断改善,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1990~2003年,我国从业人员规模从6.5亿人扩大到7.4亿人,增加近1亿人;2004年全国就业人员7.5亿人,较上年增加了768万人,增长了1.03%,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6亿人,增加837万人,增长了3.26%;2005年全国就业人员7.6亿人,比上年增加62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7亿人,比上年增加855万人。从山东来看,2005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1.9万人,扣除自然减员25.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06.5万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106%。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万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153%;困难群体再就业10.1万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202%。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9.2万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169%。就业规模的扩大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速度上都是相当可观的。但与此同时,由于劳动力总量大,新增劳动力持续增长,失业人口在不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在逐年上升。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993年为540万人,1995年为746万人,2004年为827万人;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93年为2.6%,1996年为3.0%,1998年为3.1%,2001年为3.6%,2003年为4.3%,2004年为4.2%,详见表3.1。另据统计,2002年,我国富余农业劳动力为1.17亿人,2003年为1.25亿人,2005年达到1.5亿人。这说明我国就业总量和失业人数都在增加,并且幅度很大,但要求就业的人数增加已经超过了就业岗位的增加。

表3.1 1990~2005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

img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

3.1.1.2 就业弹性逐步下降,弱化了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弹性系数,是一个时期内经济增长率对就业增长率的比值,它反映了单位经济增长吸纳从业人员数量的增长状况。一般来说,在劳动生产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越高,吸纳的从业人员数量越多,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弹性系数也就越大。我国就业的增加一度主要依靠经济的外延性扩张,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份变动很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就业弹性系数相对较高,而随着改革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就业增长弹性呈不断下降趋势,1996年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详见表3.2。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弹性的迅速下降,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明显下降,进一步强化了就业的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使我国面临的就业再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也势必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表3.2 1980~2005年就业增长走势分析

img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

3.1.1.3 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隐性失业大量存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国从业人员75825万人,比上年增加62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7331万人,新增加970万人,净增加855万人。200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与2004年末基本持平。但在2006年,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供给总量还会加大,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几年的水平,需求总量不会增加,加之,从2006年起,我国将按照国际惯例,采用调查方式收集失业数据,取代现行的城镇登记失业指数。有专家估计,采用新的统计方式后,失业人数可能大幅增加。所以,失业率数字可能还会上升。另外,我国还存在大量隐性失业,主要包括企业富余人员(仍有1400多万人)和滞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仍多达1.2亿人)。因为我国统计部门统计计算的失业率不包括农村失业人员,实际上我国的统计失业率远低于实际失业率,我国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比较突出,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未计算在失业之内,如未能及时安置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等。失业率的统计只限于公开失业,企业内的不公开失业,如通常所说的企业下岗和富余人员没有统计在内,如果把这些失业人员计算在内,失业率还会更高。

3.1.2 我国失业和就业特征

从表3.3和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当前,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3]由于新成长劳动力数量的增多,劳动力供给量增大;经济结构调整,隐性失业显性化,城镇下岗人员凸显,失业人员增多,加之就业观念滞后,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技术进步就业弹性系数降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降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失地农民的增多,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等,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表3.3 我国2000~2005年失业与就业形势概况表

img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

以胡鞍钢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对我国失业问题的特点和产生原因作了综合性分析,指出“我国城镇失业人口激增属于以结构性失业为主的综合性失业类型,它既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失业,也包括所有制结构调整引起的失业;既包括劳动力供给总量大于需求总量所引起的失业,也包括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平衡引起的失业”。“我国城镇下岗职工激增、失业率上升的各种经济社会背景包括:我国国情背景、高就业模式背景、产业结构变动背景、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背景、技术进步变动背景、市场经济转轨背景、‘资本深化’背景”(胡鞍钢,19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