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的概念

金融的概念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普遍认同的“金融”这一概念援引于西方,词源为Finance。该辞典指出,“金融”的基本内容有五个方面,即有效率的市场、风险与收益、替代与套利、期权定价、公司金融。②传统金融着力于现状的考察和静态分析,现代金融着力于预期的考察和动态分析;现状考察和静态分析具有较多的确定性,而预期考察和动态分析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会带来风险,所以,现代金融强调的是金融活动越来越市场化,在市场化中要着力避免和转移风险。

第一节 金融的概念

金融学是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研究范式以经济学为基础。所以,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学中金融这一概念的生成和发展变化。

一、金融概念的产生

我国古代没有“金融”这个词。“金融”一词产生于近代,由日本传入我国。中国“银号”、“钱庄”常有“金融融通”之说,其意义与“金融”相近,但正式用“金融”一词来表达事物的是在我国近代银行业。民国元年(1912年)北京政府财政部文件中曾有“自去秋以来,金融机关一切停滞”之语,那时“金融”这个词的含义仍不明确,也没有在社会上广泛使用。1915年编写的《辞源》中收有这个词条,解释为“今谓金钱之融通曰金融,旧称银根。各种银行、票号、钱庄曰金融机关”。那时,“金融”还是个新鲜的词儿。1920年北洋政府发行“整顿金融公债”用以解决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停止兑换的风潮,以后“金融”一词就与银行业务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与“财政”相区别的概念,被广泛地运用。

在中国大学教学用书中较早提出“金融”这一概念的要算南京中央政治大学赵兰坪教授所著大学用书《货币学》。该书论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之金融与经济地位”,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金融恐慌”,指出“金融状态之恶化,约有下列数因:一即放款之被冻结;二即财政状态之不良;三即外国短期资金之回收;四即本国资金之逃避;五即金融组织之不善。有这五大原因,故至1933年春,银行提现之风遍及全国。遂成广泛严重之提现风潮”。这表明:在30年代中国大学教科书中的金融概念相对经济而言,它描述的是资金流动状况,表达的是财政、银行以及企业、家庭居民的货币收支活动。

二、当代普遍认同的“金融”概念

当代普遍认同的“金融”这一概念援引于西方,词源为Finance。Finance的本义是“货币资财及其管理”。由于“货币资财及其管理”通常具有三个不同的主体:政府、企业和家庭,相对应地,我们把政府的货币资财及其管理译为“财政”,把企业的货币资财及其管理译为“公司金融”或“公司理财”,把家庭的货币资财及其管理译为“家庭金融”或“个人理财”。由于不同的主体对货币资财的管理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行为选择、不同的运作方式,受不同的学理指导,因而Finance在不同学理中又被赋予新的含义,如融资理论中被赋予“盈利与风险的平衡”,在投资理论中被赋予“资产最优组合”和“资本资产定价”。可以说,在西方,Finance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和内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是就微观经济活动而言。

在中国,很难找到一个词条与Finance相对应,一般将“金融”解释为“货币资金的融通”。应当说对“金融”含义的权威注释是《中国金融百科全书》“金融”词条,该词条的注释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这样的定义超出了“货币资金的融通”之说,而且把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与金融连在一起。

对于英文的“Finance”和中文的“金融”的含义,中国人民大学的黄达教授进行了相当深入的全面考证。他认为,中文“金融”所涵盖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金融是指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保险系统,以及以国际金融概括的经济活动等。狭义的金融是指有价证券及其衍生物的市场,即资本市场。

三、现代的“金融”概念

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金融”一词被定义为“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该辞典指出,“金融”的基本内容有五个方面,即有效率的市场、风险与收益、替代与套利、期权定价、公司金融。但“金融”概念的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这样给“金融”定义,扬弃了货币和信用,舍掉了金融宏观管理与政策,意味着金融是独立于货币和信用之外的范畴,其涵盖的不是政府行为活动,而是储蓄者与投资者的行为活动。

把金融定义为“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是由融资活动的发展变化推进的:①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和融资方式的发展,使融资活动与投资活动呈统一的趋势,资本市场是实现二者统一的系统。②直接融资在融资活动中的比重增大,间接融资的比重缩小,且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互渗透,为资本市场的运营创造了条件。③发达国家金融经济相关度的提高,意味着人们持有的资产中金融资产的比重增大、品种的多样化、追求的多元化,既要追求回报又要回避风险,还要保持它的流动性,在这种状况下创造资本资产的供给,人们自然选择在市场融资。④融资活动需讲求效率,而效率高低反映信息的掌握程度和收益与成本的比较,这样就需要通过预期、定价,所以资本资产的定价成了金融活动的主要内容。总之,金融的含义取决于金融活动的发展、运作以及人们对它的评价,而金融活动的发展又取决于经济金融化的程度。

资本市场运营及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其核心内容是资产选择和组合。对此,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茨(Markowitz)和夏普(Sharp)提出了资产组合理论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以,一般认为,60年代,该理论和模型的提出和得到社会的认同是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的分界线。

应当说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有不同的视角:①传统金融侧重于从宏观经济活动以及宏观经济活动与微观经济活动相结合的角度去分析货币、信用以及金融机构的运作状况,而现代金融侧重于从微观经济活动,特别是从资本市场上投资主体的角度去分析投资行为和资产选择。②传统金融着力于现状的考察和静态分析,现代金融着力于预期的考察和动态分析;现状考察和静态分析具有较多的确定性,而预期考察和动态分析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会带来风险,所以,现代金融强调的是金融活动越来越市场化,在市场化中要着力避免和转移风险。为了避免和转移风险,要进行资产组合,要合理定价,要有更多的金融商品可供选择,所以,金融活动市场化——资产定价、资产组合——供给更多的金融商品可供选择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套已经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③传统金融着力于制度分析和相关分析,特别是金融与正式制度和经济运行的关系,而现代金融着力于对行为主体的心理分析和目标分析,1960年兴起的“现代金融”是建立在米勒(Miller)和莫迪里安尼(Modigliani)提出的套利原则之上,并以马科维茨(Markowitz)的组合理论,夏普(Sharp)、林特纳(Lintner)和布莱克(Black)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布莱克、斯科尔斯(Scholes)和莫顿(Merton)的期权定价理论以及法玛(Fama)的效率市场假说为主体,它的最主要特征是以投资者的理性假设为研究前提。

我们认为,简单地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即由资金融通的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构成的有机系统,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含义是一种广义的金融含义。根据金融系统中个体与整体的差异,我们可以把金融划分为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两部分。微观金融(Micro-finance)是指金融市场主体(投资者、融资者;政府、机构和个人)个体的投资融资行为及其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等微观层次的金融活动。宏观金融(Macro-finance)则是金融系统各构成部分作为整体的行为及其相互影响以及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作用。金融作为资金融通活动的一个系统,是以各个微观主体个体的投融资行为为基础,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并与经济系统的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