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货币层次的划分与计量
一、货币层次的划分
(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指将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各国中央银行在对货币划分层次时,都以流动性作为划分的依据和标准。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而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例如现金就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具有直接的现实购买力;定期存款则需要经过提现或者转成活期支票存款才有现实购买力,故流动性较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形成的购买力强弱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因此,按流动性的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计量货币数量、客观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由于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浪潮风起云涌,许多新的金融工具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货币性”,有的能够直接作为货币发挥作用,有的略加转化就能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要想十分清晰地划分货币层次越来越困难,货币层次及其计量也只能是相对精确。
(二)货币层次划分的特点
从我国及其他国家的货币层次划分状况来看,货币层次划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随着流动性强弱的变化,货币的范围也在变化。流动性越强,所包括的货币的范围越小,如大部分国家流动性最强的货币只有现金。随着流动性的减弱,货币包括的范围在扩大。二是金融制度越发达,金融产品越丰富,货币层次也就越多。经济发达国家的货币层次就多于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三是每个国家各个货币层次里所包含的货币的内容不同,这是由于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金融产品,无论是产品的名称还是产品的功能都有差异,因此,即使是两个国家流动性相同的货币层次,实际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别。四是货币层次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金融产品的创新和经济环境的改变,原有的货币层次可能就无法准确地反映货币的构成状况,需要对货币层次进行重新划分。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快,金融体制的变化越大,对货币层次进行修订的必要性也就越大,例如,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货币层次划分的变动就很频繁。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货币层次作如下划分:
1.现金
现金(M0)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而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即居民手中的现金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由于这部分货币可随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而具有最强的购买力。
2.狭义货币
狭义货币(M1)由现金(M0)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由于活期存款随时可以签发支票而成为直接的支付手段,所以它同现金一样是最具有流动性的货币。各种统计口径中的“货币”,通常是指狭义货币。狭义货币作为现实的购买力,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最广泛而直接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措施放在这一层,使之成为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3.广义货币
广义货币(M2)由狭义货币(M1)加准货币构成。所谓准货币,一般是指由银行存款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故又称之为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显而易见,广义货币相对于狭义货币来说,范围扩大了,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广义货币层次的确立,对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金融制度发达国家货币供应的计量及对货币流通未来趋势的预测均有独特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经济和金融发达国家,就出现了把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重点从狭义货币向广义货币转移的趋势。
4.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我国从1994年开始划分货币层次,并按照货币层次进行货币量统计,目前我国货币划分为四个层次,具体内容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单位支票存款+基本建设存款
M2=M1+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财政金库存款
M3=M2+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
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考虑到金融不断创新的现状而增设的,其中商业票据和短期融资债券属于准货币。
我国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但由于各国信用制度的发展、经济运行及管理体制有差异,在货币层次的划分上必然是有差异的。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与西方国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差别:其一是我国单独设置了流通中的现金(M0)指标,而西方国家是没有这个指标的,英国曾编制过M0,但表示的是基础货币。我国之所以设置M0,是由于我国金融业还处在发展阶段,信用制度还相对落后,现金在狭义货币供应量中所占的比例超过30%,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因此,现金发行的多少对我国消费品市场和零售物价的影响很大。超过经济增长的现金发行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物价上涨。其二,从总体上看,西方的金融制度和信用制度比较发达,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比我国划分得细。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若干不同层次,是为了给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流通选择重点。
二、货币的计量
在进行货币量统计和分析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碰到这几个概念,即狭义货币量、广义货币量、货币存量、货币流量、货币总量与货币增量等。这几个概念分别有不同的经济含义,对它们进行统计分析的经济意义也不同,下面对此进行介绍。
(一)狭义货币量与广义货币量
狭义货币量通常是指货币层次中的现金与银行活期存款。狭义货币量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服务的最直接的购买能力,它的增减变化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会形成直接的影响,因此,狭义货币量是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监测和调控的主要指标。在我国,狭义货币量是指M1层次的货币量。
广义货币量是指狭义货币量加上准货币。准货币是指可以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准货币的流动性小于狭义货币,它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潜在的购买能力。在我国,准货币是指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广义货币量所统计的货币的范围大于狭义货币量,它不仅包括了社会直接购买力,而且还包括了社会的潜在购买力。广义货币量指标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货币流通状况。
(二)货币存量与流量
货币流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存款货币的总量,它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如一年)的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存款货币的乘积。
货币总量是指货币数量的总额。货币总量可以是某一时点上的存量,也可以是某一时期内的流量。我国目前在金融统计中的实际做法是:货币供应量的统计范围是除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具体可以将货币划分为四个层次。
货币增量是指不同时点上的货币存量的差额,通常是指今年与上年相比的增加额。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量统计指标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货币存量即货币总量指标,另一部分是货币增长率指标。货币增长率指标反映了货币供应的增长状况。通过对货币增量的统计分析,可以为中央银行掌握货币流动状况提供另一个新的角度。
货币存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存款货币的总量。我国中央银行公布的年度货币供应量就是货币存量。对货币存量或货币总量的统计分析还可以根据货币层次分为狭义货币存量和广义货币存量。
(三)货币总量与增量
狭义货币量、广义货币量、货币存量、货币流量、货币增量与货币总量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货币状况进行统计和观察的指标。其中,狭义货币量与广义货币量侧重于从货币结构的角度分析货币流通状况;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量关注不同时间中的货币流通状况;货币总量与货币增量则是从数量变化的角度对货币状况进行分析。把这几个指标综合起来分析,能够相对全面地反映一国的货币流通状况。
我国1990~2004年3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增加。M0、M1和M2分别从1990年的2644.4亿元、6950.7亿元和15293.4亿元增加到2004年年底的21468.3亿元、95970.8亿元和253207.7亿元,对推动经济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图2-1显示了我国1990~2004年3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变动增长情况。
图2-1 我国1990~2004年的货币供应量
【注释】
[1]萨缪尔森:《经济学》,中文版,第378页,商务印书馆,19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