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货币需求理论流派
一、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内容
货币供求理论是货币金融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而货币需求理论历来为西方经济学家所重视。所谓货币需求理论,是研究货币需求的动机、构成和数量的理论。货币需求理论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一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量,货币需要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以及一个经济单位(企业、个人或家庭)在现实的收入水平、利率和商品供求等经济背景下保持多少货币的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等问题。
就货币理论本身而言,人们最先研究并取得突出成果的是货币需求理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学者们在研究货币理论时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与货币需求有关的问题上,形成不同的理论观点,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各方面:
(1)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所使用的是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直到近代才普遍使用纸币。在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流通的时代,流通中货币量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要由不同的经济单位提供,也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或个人所收受,一般不会发生流通中货币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即使这种情况偶有发生,也会通过客观存在与经济中的贮藏货币的“蓄水池”作用,进行自发调节。因此,就无须人们花费过多的精力去研究货币怎样供应和如何控制的问题。
(2)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者通常把货币供应量只当做中央银行可以绝对控制的外生变量。如凯恩斯就认为,货币供应是一个有货币当局控制的外生变量,取决于政府的货币政策,因而被看做是一个既定的量。由此,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情况下,至多也是把存款准备金数量和存款准备率作为货币供应量的限制因素,形成单纯的货币乘数理论。所以,长期以来偏重于研究货币需求有其必然性。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20世纪以前的西方经济学家主要研究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需求,侧重于分析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20世纪的资方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又对货币的贮藏手段需求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把货币看成流通支付手段的同时,还把货币看成一种资产,尤其重视从微观角度研究经济个体如何影响货币需求量。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威廉·配第较早提到了货币需要量的问题。到18世纪,斯图亚特提出,一国流通只能吸收一定量的货币,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决定于商品价格而不是相反,流通中的货币量同富有者的消费和贫穷者的劳动成比例。他揭示了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马克思称他是第一个提出货币流通规律的人。
货币金属论者亚当·斯密认为,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作为流通工具,为商品流通服务。他认为,一国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取决于该国每年所流通的商品的价值。同时,亚当·斯密还发现了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可以使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减少或增加的问题。
货币数量论的杰出代表大卫·李嘉图依据他的劳动决定价值论,也提出了关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正确主张,认为一国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货币的价值。铸币需要量或纸币所代替的金银数量决定于金属的价值、支付数额以及支付时对支付手段的节约程度。
(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等著作中深刻地研究了货币需求理论问题。他的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表现在其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中,即:
M=PQ/V
式中,M代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P代表商品价格水平,Q代表流通中的商品数量,PQ代表商品价格总额,V代表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这一公式表明,货币需要量的决定因素是流通的商品量、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货币需要量与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进而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但这一公式的前提是金币(或金属货币)流通。
之所以公式右方决定左方,是因为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黄金价值,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有多少金币来实现它,商品价格总额是一个既定的值,必要的货币量是根据这一既定值确定的。公式中货币流通量总是等于货币必要量,因为马克思认为,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可以调节货币的流通。
马克思在分析纸币流通时指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流通时才能作为金的代表。由于流通所能吸收的金量是客观决定的,所以无论向流通中投入多少纸币,所能代表的也只是客观所能吸收的金量。由此得出纸币流通规律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所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纸币投入越多,则纸币贬值,物价就上涨。因此,与金属货币制度相比,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决定关系颠倒过来。
马克思货币需要量公式揭示了决定货币需要量的本质,但在信用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对货币需要量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不能简单地套用这一公式来确定货币需要量。
(三)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
前面已经提到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即MV=PT以及庇古等剑桥学派提出的剑桥方程式Md= KPY。
交易方程式虽然主要说明M决定P,但当把P视为给定的价格水平时,这个交易方程式也就成为货币需求的函数:M= PT/V。
剑桥方程式是交易方程式的变形与发展,但它们之间存在区别:①交易说重视货币作为媒介的功能,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便于交换;而剑桥说强调货币的价值贮藏手段功能,认为货币是资产的一种形态。②交易说侧重从整个经济的角度考虑货币数量问题;而剑桥说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从个人货币需求出发,剑桥说以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以个人持有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比K代替了货币流通速度。③交易说重视影响交易的金融及经济制度等因素;而剑桥说则重视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持有货币的满足程度的比较,重视预期和收益等不确定性因素。④交易说没有明确地区分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而剑桥说的货币需求是实际的货币需求,它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物价变动只能影响名义货币需求。
(四)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是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他早期是剑桥学派的一员,1936年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标志着独树一帜的学说的形成,也由此逐步形成了他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是他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剖析,并在这个基础上把利率因素引入了货币需求函数。
影响货币需求有三大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面已经论述)。其中影响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而影响投机动机的因素主要是利率(包括当前市场利率、投机者正常利率水平的目标值以及投机者对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最重要的是当前的市场利率)。
综上,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
M=M1+M2=L1(Y)+ L2(r)
式中,M1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它是Y的函数;M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r的函数;L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货币最具有流动性。所以流动性偏好函数也就相当于货币需求函数。
这个函数式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将利率引入货币需求函数。
对于任何既定的价格水平,根据L1= f(Y),我们可以求出每一收入水平Y上的货币需求。同理,我们根据L2= f(r),可以求出在每一个利率水平上的货币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求出在每一个可能的收入Y和利率r上对货币的总需求。如图10-1(a)所示,曲线L1与利率无关,是一条与货币需求横轴垂直或与利率纵轴平行的直线。但L2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即利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少;反之,利率越低,货币需求越多。如果将L1与L2相加,则货币总需求曲线为L,如图10-1(b)所示。
图10-1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L曲线并非一条单独的在(L,r)平面上的曲线,而是在该平面上的一系列随收入而变化的曲线。
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新颖之处在于强调了货币作为资产或价值贮藏的重要性。另一个特色是,当利率降低到某一低点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这时,没有人会愿意持有债券或其他资产,每个人只愿意持有货币。这就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如图10-2所示,当利率降至r0时,货币需求曲线变成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在该直线部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变得无限大。
图10-2 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
(五)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鲍莫尔、惠伦、托宾等是凯恩斯的后继者,他们从不同方面推进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1.鲍莫尔的平方根定律
鲍莫尔运用最适度的存货的确定方法推导出平方根公式,对凯恩斯的交易性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修正,认为利率是交易性货币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式为:
式中,M表示适度的货币需要量,b表示交易费用即变现手续费,Y表示交易量。这个公式表明:适量的交易性货币需求的确定原则是使现金存量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变化与交易量Y、变现手续费b和利率r呈平方根关系;最适度的现金存量对交易量的弹性为0.5,对利率的弹性为-0.5。这表明交易性货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并且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
平方根定律从人们的交易出发,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它还可以用于分析国际储备。但它忽视了影响货币交易需求的时间价值、通货膨胀等因素,将弹性值固定为一个常数也是欠妥的。
2.惠伦的立方根定律
惠伦研究了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变动的关系,同样发现预防性货币需求也受利率的影响,并提出立方根定律,论证了二者呈反方向变动。其公式为:
公式表明:人们的预防性货币需求也有一个最佳的量,其确定的依据是收入和支出的状况以及持币的成本。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净支出分布的方差S、转换现金的手续费C和以利率r表示的持币机会成本呈立方根变化关系。最佳的预防性货币需求对收入和支出的弹性为1/3,对利率的弹性为-1/3。因此,预防性货币需求同样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同样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
立方根定律证明了预防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但把预防性货币需求看做是固定的,只做了静态的定量分析是不够的。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收入和支出弹性、利率弹性不应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应在一个弹性区间内变动。
3.托宾模型
托宾用资产选择理论说明了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利率越高,预期收益越高,则货币持有量比例越小,即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托宾模型从投机者资产选择行为出发进行分析比较切合现实,但模型忽略了物价波动的因素,分析的资产只包括货币和债券不够全面。
(六)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对货币需求的分析也同样以微观主体行为作为始点,并吸收了包括凯恩斯在内的经济学家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成果,对货币需求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货币需求函数:
M/P= f(Y;W;rm,rb,re;1/p×dp/dt;U)
式中,M为个人财富持有者保有的货币量,即名义货币需求量;P为一般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需要量;Y为永恒收入;W为物质财富(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rm为预期的货币名义收益率;rb为固定收益的债券收益率,re为非固定收益的债券(股票)收益率;1/p×dp/dt为预期的物价变动率,即实物资产的名义报酬率;U为货币的效用以及影响此效用的因素。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式中的自变量明显多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式,W和U都是弗里德曼列出的独特变量。下面具体分析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各个变量,以及它们对货币需求的意义。
(1)Y代表收入,但不是指当期收入,而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收入,是预期的平均长期收入,也称恒久性收入。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波动幅度较小,所以货币存量与恒久性收入的比值(也可称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货币需求也是稳定的。
(2)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它与货币需求负相关,前面已有所分析。
(3)rm表示货币名义收益率,可看做存款货币的利息率。这反映了所考察货币的口径已大于过去各学派对货币考察的口径。
(4)rb和re分别为固定收益的债券收益率和非固定收益的证券(股票)收益率。人们持有的货币机会成本就由相对于货币的各种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及债券和股票的预期报酬率来表示。当它们增大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大,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减少。
(5)1/p×dp/dt是预期的物价变动率,它属于机会成本变量,与货币需求负相关,将它明确列入函数式,表明货币需求与通货膨胀相关。
(6)U为收入以外的可以影响货币效用的其他因素。
三、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合评析
从货币需求理论发展过程来看,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考察对象不断拓宽。马克思以及前人基本上重视贵金属;费雪方程式开始注意存款通货;凯恩斯较为明确地指出货币就是现钞和支票存款;弗里德曼所说的货币已是较大口径的M2。总之,他们的考察对象是从金到纸币再到一切可称为货币的金融资产,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2)考察范围不断扩大。费雪及其前人从宏观总量上考察货币需求,而开始于剑桥学派的思路则是转折于微观主体行为的持币动机,从而扩大了对货币需求考察的范围。
(3)对影响货币需求变量分析的深化。费雪方程式阐明总支出仅仅决定于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对利率波动不具有敏感性。剑桥学派认为对实际余额的需求是与实际收入成比例的,且不排除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凯恩斯提出了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他将其归结成流动性偏好理论,并认为货币需求的交易成分和预防成分同收入成比例,而货币需求的投机成分对利率及利率预期极为敏感。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将货币视做一种资产,运用资产需求理论得出了货币的需求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恒久性收入的函数。可以看出,对影响货币需求变量的深化过程,就是从f(Y)发展为f(Y,r)并不断纳入更多自变量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