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浙江省家电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一、引 言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其影响已经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全球经济大幅减速,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都已陷入衰退。据海关统计,2008年1—2月,全国家电出口同比下降2.6%,第一季度对于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增速同比分别回落了15个和10.3个百分点。世界经济衰退,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已达4.4%,再加上铜、钢等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促使家电出口的单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15%~20%。不同家电行业出口均受影响,在出口量跌的同时,利润也受到挑战。从宏观环境来看,目前正值中国家电行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局势下认识局势掌控方向,对家电行业所受到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态势予以翔实的剖析,并提出应对措施,无论是对于中国家电行业的长远发展,还是对家电行业在具体工作中的突破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家电行业影响的研究综述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已开始蔓延全球,缩减开支开始成为全球消费者的普遍选择,家电行业出口明显受困同时内销开始下滑,家电行业发展环境愈发艰难。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空调和微波炉产量占世界70%~80%,小家电占国际贸易的80%,这使2008年家电行业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虽然2008前几个月家电企业出口增速仍有20%的增长,但第三季度开始,订单持续减少。在2008年的广交会和香港电子展上,本来活跃的海外进口商发出的订单很少,甚至选择不参会。
经济萎缩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低迷已经开始波及彩电、白电以及厨卫家电的销售势头。首次发布的2008中国家电行业景气监测报告认为,在严峻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下,我国家电业也从高速增长转向低速增长,未来2~3年,我国家电业将遭受巨大的冲击。对于中国的家电制造企业来说,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依靠出口获取利润的企业造成的冲击确实不小,出口量下降,原来的大宗海外订单大幅减少,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隆国强(2009)认为,2009年我国出口前景堪忧。2008年以来,我国出口处于内外交困的复杂局势下,多重因素交互作用,推动出口持续下滑。针对这一严峻的内外部环境,王莉(2009)对于金融危机对我国家电行业的影响也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首先金融危机发生在中国主要的出口国美国,无疑使美国的消费萎缩,使中国家电的出口受阻;其次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无疑制造业也会出现问题,而制造业的萎缩反过来就是劳动力机会的减少;再次由于出口不畅,很多家电出口的中小企业为了能够生存,尽快收回投资成本,往往以很低的价格出口,甚至亏本出口,这种做法从短期看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口量,但从长期看,这种做法实质上破坏了家电行业出口的正常秩序,造成了恶性竞争;最后消费方面出现了问题,会导致家电行业的产能过剩,从而造成企业负担过大。此外,国内家电业资深观察家沈闻涧(2009)也提到,由于消费者恐慌心理蔓延,直接导致了对家电产品消费需求的直线下滑。同时,由于欧美国家历来为中国家电产品的出口大国,进一步给原来繁荣的家电海外市场造成了不小的负担。由于海外市场业绩下滑,导致众多跨国家电企业纷纷转向中国市场投入重力,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家电业的激烈竞争与两极分化。
另一方面,也有专家以乐观的态度提出了家电行业的新出路: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2009)表示,未来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将依靠内需的增长.内需增长是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从目前来看,在外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国内市场存在很多有利条件,包括城市化进程中内需空间不断扩大,给家电行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产业专家刘步尘(2009)也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家电行业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认为,在经济好的时候,行业很多问题是很难显露出来的,这次危机将使得家电企业修炼好内功,用更好的产品吸引消费者。有竞争力的企业将抓住机遇,脱颖而出。
三、金融危机后浙江省家电出口面临的形势
金融危机后浙江省家电出口面临的形势家电行业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成功的行业之一,我国家电行业仅用了发达国家家电产业化进程的一半时间,就实现了家电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浙江省的家电行业发展迅速,目前,浙江省共有家电企业5546家,主要分布在浙江省的宁波、温州等地,而宁波的家电企业主要分布在慈溪市、余姚市和宁海市,温州的家电企业主要集中在乐清市、北白象和乐成镇。2009年,中国最大的小家电生产基地也在浙江绍兴建成投产,为浙江省的家电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宁波慈溪市更是成为了国内继广东顺德、山东青岛之后的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但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全球市场的萎缩,给浙江省家电的出口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人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家电企业全行出现了亏损,许多中小企业倒闭。对于那些幸存的企业,由于欧美贸易壁垒的挤压使得家电出口风险加大,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而面临着“洗牌”的压力。
(一)出口市场萎缩
浙江省的家电企业多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一般贸易出口停滞。2008年1~10月,浙江省已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家电同期增长了12.2%,占同期浙江省家电出口总额的83.2%,以一般贸易方式只微增1.1%。
美国和欧洲是浙江省家电出口的主要市场,2007年,浙江省家电对美国和欧市场的出口额分别占整个家电出口额的24.4%和28.3%,因此欧、美市场的兴衰直接影响着浙江省家电产品出口的走势。2008年以来,由于欧美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省家电产品对欧美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上半年以来,浙江省家电对美国的出口出现了下滑趋势,家电产品出口的数量和金额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虽然对欧洲的出口虽然仍有所增长,但是小家电的出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部分小家电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同时出现了负增长,如电风扇、电饭锅等。但可喜的是对拉美和东盟的出口仍稳步增长,只是规模和利润远不能与欧美市场相比。
(二)欧美贸易壁垒加重
近年来,欧美等国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如《关于制定用能产品环保设计要求框架的指令》(简称EUP指令)、RoHS法令和WEEE法令等,使浙江省家电出口到欧美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时,屡次遭遇“标准门”的阻隔。例如,欧盟从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RoHS法令和WEEE法令,对温州小家电企业带来了很大冲击,让原本已经处于困境的温州小家电企业雪上加霜。2009年,宁波地区被欧盟通报的出口27起,产品主要是插座、适配器、电熨斗、取暖器等小家电产品以及儿童望远镜、儿童自行车等。
(三)企业面临“洗牌”危机
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处于下降周期,家电需求疲软,厂家为争夺有限需求的竞争更加激烈,家电行业的利润被进一步压缩。出口受阻危及中小企业的生存,但对行业领先企业或存机遇。中小企业面临外销接不到订单,内销打不开局面的窘境,以低技术、低成本、低利润生存的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一些实力偏弱的家电企业将从此淡出市场。
受企业规模、资金实力、技术积累等方面的限制,浙江省的大多数家电企业还没有核心技术,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多而不强。因此,“优胜劣汰”必然会在这些企业中做出选择,家电行业面临“洗牌”危机,许多企业将被边缘化,家电品牌的集中度则会不断提高。
四、金融危机对浙江省家电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调查方法及说明
考虑到浙江省企业的现状和家电企业的特色,为了使本次调查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本人走访和联系了几家家电企业,在初步了解企业和行业的相关信息之后,设计了本次的调查问卷。
由于浙江省的家电企业多,同时存在生产的产品各异,企业的规模不一的因素,所以,如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样本成为本次调查的一大难点。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89份,其中有效问卷73份,有效回收率达到73%。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主要在制造业发达和家电业集中的宁波、温州、绍兴等地。
(二)调查企业基本情况[1]
本次调查主要从企业所在地、企业的员工人数、生产类型及企业产品的出口情况这几个方面对被调查企业作基本的了解。
通过对73份有效调查问卷的分析,从企业所在地来看,宁波26家,占被调查企业的35.62%,温州和绍兴分别19家和16家,占被调查企业的26.03%和21.92%,其他地区12家,占被调查企业的16.44%。从企业成立年限来看,成立5年以下的企业24.66%,成立5~10年的企业27.40%,成立10~15年的企业21.92%,成立15年以上的企业26.03%。从企业的员工人数来看,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的企业占8.22%,100~300人的企业31.51%,300~500人的企业23.29%,500人以上的企业36.99%。从企业总资产来看,总资产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28.77%,500万~1500万元的企业占19.18%,1500万~5000万元的企业占23.29%,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15.07%。从企业的生产方式来看,贴牌加工企业数量较多,占总数的78.08%,自营品牌企业9.59%,自营品牌和贴牌加工生产方式都有的占12.32%。从企业产品的出口情况来看,产品几乎全部出口(91%以上)的占76.71%,大部分出口(51%~90%)占16.44%,小部分出口(11%~60%)占5.48%,几乎没有出口(10%以下)占被调查企业的1.37%。
图4.1 企业生产方式比较
图4.2 企业产品出口情况
(三)金融危机对浙江省家电行业的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对浙江省家电出口的影响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为了从整体上较全面地把握其影响,本次调查主要从对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接受订单情况、企业生产能力和资源运用情况、企业家信心和员工影响情况以及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原因等方面来考察和分析。
1.企业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企业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企业所有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企业的年利润额来看,2009年相比2008年增加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52.05%,2009年相比2008年减少的企业占39.73%,2009年相比2008年持平的企业占8.22%。从企业的年利润率来看,2009年相比2008年增加的企业占50.68%,2009年相比2008年减少的企业占36.99%,2009年相比2008年持平的企业占12.33%。
图4.3 2009年与2008年年利润额比较
图4.4 2009年与2008年利润率比较
在对企业进一步调查中了解到,虽然有些企业2009年的年利润额和年利润率相比2008年都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却很小。同时,在利润额和利润率持平的企业中,不少都存在着利润下降的趋势。
2.企业接受订单情况
在金融危机的刺激下,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的萎缩,企业接受到的订单数量大大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外商和企业效益的压力,订单的价格也有所下降。根据调查统计数据,2009年企业接受的出口订单数量与2008年相比,增加的占16.44%,持平的占23.29%,减少的占60.27%。从价格来看,订单的价格提高的比例为12.33%,持平的比例为20.55%,下降的比例占67.12%。订单数量的减少和订单价格的下降给企业带来了双重压力。
图4.5 2009年接受订单的数量与2008年比较
图4.6 2009年接受订单的价格与2008年比较
3.企业生产能力和资源运用情况
由于订单的较少,有些企业已经出现了“半停工”状态,原先24小时运作的机器工作时间已大大缩短,有些企业甚至停掉了一部分生产线。工人们由天天加夜班变成按时上下班,有了固定的双休。同时,产品的库存增加,有些企业已经造成了产品较长时间的积压。根据调查结果,自金融危机以来,企业生产能力运用率在90%以上的占30.14%,50%~90%的占38.36%,30%~50%的占24.66%,30%以下的占6.85%。在企业产品的库存方面,超出正常水平30%以上的占9.59%,超出正常水平10%~30%的占27.40%,超出正常水平10%以内的占24.66%,处于正常水平的占19.18%,低于正常水平的占1.37%。
图4.7 企业生产能力的运用情况
图4.8 企业产品的库存情况
4.企业家信心和员工影响情况
金融危机造成企业利润下降,效益减少的同时,企业的员工们担心自己工资会减少,企业会裁员等,给企业的人力、人才方面带来了隐忧。但同时,有些企业家们为了留住这些人力、人才,反而提高了工资,在各个方面保障了员工的权利。通过调查分析,2009年企业员工工资增加的占50.68%,持平的占36.97%,减少的占12.33%。从员工的稳定性来看,与往年相比,2009年员工稳定性增强的占67.12%,稳定性相当的占20.55%,稳定性下降的占12.33%。
图4.9 2009年企业员工工资与2008年比较
在此次调查中,企业家们对这次企业未来的发展预期有很大的差别,有些企业家持乐观态度,认为金融危机虽然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从中发现企业经营当中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这些企业家们相信通过对企业重新优化配置,完善各个方面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有些企业家认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为结束,未来发展情况任何,还要观察一段时间,也有一些企业家,因为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影响,认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堪忧。
图4.10 2009年度企业员工稳定性与往年比较情况
(四)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在影响原因的调查中,认为是客户延迟付款、客户要求降价、客户破产、客户推迟出货期、企业订单减少的分别占32.87%、47.95%、9.59%、13.70%、71.23%。
图4.11 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原因
图4.12 企业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
在企业应对措施的调查中,绝大多数的企业都采取了应对措施,在被调查的73家企业中,只有9家企业表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这些企业采取的措施中,减少投资、降薪、限产减产、开拓海外新市场、开拓国内市场、加强研发,产品更新换代分别占了69.86%、9.59%、75.34%、43.84%、36.99%、20.55%。而在采取措施的企业中,认为效果显著的占21.92%,效果一般的占61.64%,没有效果的占5.48%。
图4.13 企业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
五、浙江省家电出口突破金融危机的困难和障碍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金融危机确实给浙江省的家电企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数据分析看,认为金融危机后,企业经营很困难、困难较大的企业分别占19.18%和39.73%。而经营困难的原因主要有:缺乏自主品牌、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国际市场萎缩、企业融资困难、企业订单减少等方面。
(一)缺乏自主品牌,产品的技术含量低
浙江省家电企业的生产方式以贴牌加工为主,在被调查的73家企业中,贴牌生产占总数的78.08%,自营品牌企业9.59%,自营品牌和贴牌加工生产方式都有的占12.32%。贴牌生产发展模式,只负责生产加工产品,将生产出来的商品贴上国际知名品牌,更有许多企业直接复制委托品牌的产品设计,小企业则直接抄袭大品牌,因此导致众多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功能都大同小异。在被调查有自营品牌的16家企业中,13家企业表示虽然企业有自己的品牌,但是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并不大,有些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出现被淘汰的趋势。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一直使用技术性壁垒对我出口企业进行限制,加上家电能耗偏高,家电企业出口受制于他人。
(二)融资困难成为家电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门槛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90.41%的企业认为需要融资,他们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但是,2008年以来,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不断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企业的融资出现了困难。有些企业表示已经面临着极其严重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有些甚至已经不敢接单。由于外贸出口的下滑和资金普遍短缺,家电行业的处境相当艰难,产业链正在断裂,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企业的生存余地愈加狭小。数据显示,这66家需要融资的企业中,54家企业表示资金根本不能或者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些项目或者生产也只能因此停止。
(三)对采购商的过度依赖引致市场交易的风险增加
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79.45%的企业为接单生产,由国外采购商(批发商或经销商)将样品拿到国内下单,赢得订单的代工企业只负责按照委托协议如期交货,不直接参与产品设计和客户开发,只有10.96%的企业按照市场需要自己研发产品。这种接单生产的做法使得信息来源与销售渠道被牢牢地控制在国外采购商手中,人为地形成了出口企业与目标市场的隔绝,代工企业不仅无法及时洞察和识别外部市场的消费特征与需求结构,而且严重妨碍产品组合的不断革新与自主品牌的国际推广。一方面,由于世界市场变化无常,供需双方事前在价格、品质、检验、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上常常订立的不够完备,掌握外部信息和业务控制权上的不对称地位引致重新谈判、履约过程中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由于国外采购商奉行“永远寻找最低价格、最好质量产品”的商业理念,一般会在几家合作伙伴之间选择以保持外包决策的弹性,其结果是双边关系经常不甚稳固。没被选中的企业只能接受提出市场竞争的无奈结局,被选中的企业则因为一定时期内全部资源和生产能力被圈定,关系专用性投资难以重新配置而承担对方毁约撤单的莫大风险。
(四)区域网络集群发展模式还不完善
浙江省的产业集群具有原生性[2]的特点,虽然具有根植性强,共生性好,不易移植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和问题。第一,企业的规模小,创新能力差,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产业链的每一环节都形成大量企业的集聚,而这些企业一般都规模较小。虽然有经营灵活,风险小等优点,但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一方面受资金不足的制约,另一方面也缺乏企业的创新意识,往往难以产生产品的创新。第二,产业集群内市场环境不规范,竞争环境不理想。小作坊式的企业,缺乏管理,又缺乏营销手段会造成同质产品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压缩企业利润的同时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第三,很多集群属于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严重制约。
六、对策建议
我们可以看到,浙江省出口企业确实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相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受影响较小,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受影响的程度不同。家电类产品是日常消费品,经济衰退对家电消费也受到影响,家电企业既面对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从全球范围内是实现战略发展、扩大市场份额的好时机;从国内企业界来说,也是去掉浮躁,还原实体经济价值,进行行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为此,本人提出几点建议作为参考:
(一)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快产品的技术创新步伐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角。浙江家电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拥有一批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很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企业。目前,浙江家电企业都在纷纷增强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此次调查中,企业也纷纷表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其中20.55%的企业已经对产品进行了研发,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外,有56家企业明确表示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环节之一。家电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的技术创新步伐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进一步加大家电企业的研发投入。浙江家电企业一直以来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从而缺乏高端技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目前,我国家电业已获准一批专利,掌握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但我国和浙江家电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国际著名的大公司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跨国公司对其在华设立企业的技术投入越来越大。为此浙江家电企业应尽快将竞争的重点从低端转向高端,从依靠规模优势转向依靠技术优势,以保证企业的利润和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第二,建立支持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体系。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浙江家电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有一支强大的研究开发队伍。然而目前国际跨国公司已将中国作为全球的研发中心,对家电业高端人才的掠夺和竞争显得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中国本土人才达九成以上。为此,浙江家电业要尽快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人力资源体系,建立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家电研发队伍和资源体系。
第三,通过鼓励性政策促进技术创新。浙江的家电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要想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并使之成为业界普遍接受的行业标准。政府应通过鼓励性政策,促进企业新投入,鼓励企业间、企业与高校、专业研究机构间联合研发,通过国家委托项目直接支持企业的研发。目前,浙江省从高等院校、社会中介机构、知名企业家队伍中聘请了100名导师,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面对面服务。一年多来,这支指导师队伍组成创业辅导“大篷车”,先后深入30多个市县,共举行各类讲座70多场(次),免费为6000多家中小民营企业开设现场诊断,解难释疑,攻克了一批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难题。这些经过辅导的企业,转变了经营理念,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增幅达到了15以上。
第四,加快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浙江家电企业要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必须从组织上加强管理,以保证技术创新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此,要制定与本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技术创新战略,明确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并配置相应的资源;建立高效的技术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和流程,创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环境条件。
(二)政府着力服务支撑,强化产业功能平台
第一,强化融资功能平台建设,积极引进境外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并借助国际金融机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投融资体制。同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创办区域性的民营银行、民营投资管理公司、民营担保公司等金融组织。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启动民间投资,实现结构优化,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建立富有活力的多层次、特色化金融服务体系。
第二,强化物流功能平台建设,多渠道的筹措发展资金,鼓励民营资本、外资与国有资本共同参与物流中心建设。建设面向不同区域的多层次物流节点。积极鼓励专业市场和各类企业导入现代物流,优化供应链管理,推广应用第三方物流。
第三,强化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在金融业、制造业、商业等各个领域的应用,拓展电子政务、电子金融、远程教育、网络广告、网上公共服务等信息服务的新领域,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完善以企业、专业市场、中介机构为核心的电子平台。
(三)突破块状经济发展瓶颈,加倍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一方面,政府应该维护好市场的经营秩序,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要积极执法,行使好管理和监督的权力,确保市场健康有序的竞争,防止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鼓励企业间的分工和合作,引导和扶持一批规模和实力企业,作为带动和提升整个集群品质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促使产业集群的模式由零星式向网络式转变,进而发展成为多核式或者轮轴式,形成企业间的良性竞争,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促进技术的创新和更为合理的分工。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规范和整合,引导本土的民营企业由家族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强立法和制度完善的工作,为民营企业做出这一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制度的基础。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制度和优惠措施等,促使集群内部的优胜劣汰,调整集群内的企业网络,实现企业间的并购来减少企业数量,整合企业产能规模,增强单个企业的实力,进而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集群龙头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俊,王立.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路[J],国际贸易,2008:8.
[2]李向阳.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展望[J],求是,2009(2):59-61.
[3]华弼天孙立锋,赵斌,胡宇杰.宁波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思路[J].经济丛刊,2009(1):20-24.
[4]陈亚雯.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和出口企业的影响与政策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5]陈林.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及其战略选择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8(3):59-61.
【注释】
[1]本节图表数据来源:根据调研问卷,自行整理
[2]原生性产业集群是指依靠地方内生力量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较好地结合了本地的要素禀赋优势和历史文化因素,其发生发展经历了一个自然选择与演化的历史过程,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