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弈论视角下基层央行事后监督生态链失衡症结及修正对策

博弈论视角下基层央行事后监督生态链失衡症结及修正对策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伴随着人民银行打造现代化内部业务监督体制的轨迹进程,事后监督部门在央行风险控制中的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博弈生态链是指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体系与其他相关体系之间相互博弈作用,以互相制约制衡维持基层央行事后监督机制运行的生态系统。

博弈论视角下基层央行事后监督生态链失衡症结及修正对策——基于人民银行县支行现实状况的科学抉择

中国人民银行黄冈市中心支行 董传和 康志刚

伴随着人民银行打造现代化内部业务监督体制的轨迹进程,事后监督部门在央行风险控制中的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然而,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体制改革的滞后,使具体工作质效受到较大制约,特别是最基层的县支行在事后监督上存在严重“瓶颈”,有效梳理思路流程已经是当务之急。本文以与事后监督工作有着天然亲和属性的博弈论为视角,以当前人民银行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博弈现象为切入点,建立博弈作用路径的矩阵数理模型,深入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并以建设性的改革思维,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当前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博弈生态链的失衡症结分析——以县支行为例

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博弈生态链是指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体系与其他相关体系之间相互博弈作用,以互相制约制衡维持基层央行事后监督机制运行的生态系统。从博弈论的视角看,基层央行事后监督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后监督博弈生态链的博弈运行状况。

事后监督是央行防范业务资金风险的重要屏障,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在基层央行体系中的岗位责任定位于对业务部门的操作风险识别,体现业务监督的专业性;监督责任体现在对业务部门核心业务、业务关键风险点的审核上,并加强对业务部门业务操作流程的监督。同时,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与基层央行其他风险控制体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各有侧重,又密不可分的,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关系基层央行整个内控体系的健康运转,同时基层央行内控体系的良性发展又促进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体系在整个央行体系中的地位见图1。

img17

图1 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体系地位示意图

(一)县支行事后监督体系中的宏观博弈分析

按照总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和《关于改进和加强事后监督工作的意见》规定,事后监督中心不实行垂直管理,上下级对口部门之间仅存在业务指导关系,实际上是实行同级管理,这就使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体系产生强烈的宏观博弈冲动。

以县支行为例,分析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体系中的宏观博弈路径和作用机制。

首先,管理者缺位导致博弈管理方地位形同虚设。虽然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归口中支事后监督部门管理,但由于县支行没有专门的事后监督部门,甚至没有独立的事后监督工作人员,中支对县支行的事后监督管理和指导很难到位,造成了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中管理者的缺位,而博弈管理方的弱势地位从博弈源头上带来博弈关系的不对称,形成博弈链失衡。

其次,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博弈链失衡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和监督效能的低下。由于未实行垂直管理,没有专门的事后监督部门和独立的事后监督人员,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在范围和内容上大多定位于凭证要素与账务处理的完整性等核算上,对资金风险方面的监督重点不突出,以致当前在县支行事后监督体系和业务体系的博弈中,监督方的力量太弱,在博弈后形成被监督方的压倒性优势,出现由被监督对象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事后监督形同虚设,从而产生道德风险的现象。中支事后监督部门在职责上是防范资金风险,而实践中却忙于对核算资料进行整理装订,既不能突出事后监督的全民性和重点性原则,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严重影响了对县支行事后监督效能的发挥。

最后,县支行监督效能的低下导致监督博弈中强弱更加失衡的恶性循环。由于县支行监督效能的低下,造成在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中,监督方的力量越来越弱。一是中支事后监督部门只能实时看到县支行业务票据凭证的影像,而对县支行业务原始凭证只能进行滞后审核。二是由于在县支行缺乏有效的驻在监督力量,只能采取发监督通知书、监督提示、提意见建议等软性措施,无法保证被监督方及时整改、听取建议。三是由于中支事后监督部门对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和管理,导致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的监督标准缺乏统一规范,缺乏统一的管理指导,纵向、横向沟通交流不畅,协调难度大,工作开展困难。

(二)县支行事后监督体系中的微观博弈分析

现在为当前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中的监督方和被监督方设计一个矩阵模型,进行博弈分析。假设事后监督方为B,被监督业务部门为A,双方作为理性方的目标是寻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可以预测A、B的策略和博弈的结局(见图2)。

img18

图2 遵规和违规矩阵

博弈论的假设条件是,各博弈方是理性和追求最大利益的,这一矩阵,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的具体运用,先分析A的选择,假设B的策略为由于监督力量太弱而不得不依靠A自律,那么A遵规得10,不遵规得12,12大于10,A将不遵规;再假设B的策略为虽然监督力量太弱但仍然竭尽全力坚持监督,由于,A遵规得0,不遵规得4,4大于0,A将不遵规。同样从理性角度决策,B也会采取不作为的放任策略,使A、B两方各得4,该模型(4,4)是唯一的纳什均衡点,然而相对于上级行对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的要求目标(10,10),这显然是帕累托的低效均衡点,不是最优的。

如果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中的监督方B拥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相对完善的监督权力,那么博弈的结局又是如何呢?为避免繁琐的数学推理及引用不同的博弈定理,仅以文字叙述的方式加以进一步说明:

由于监督方B拥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相对完善的监督权力,特别是在得到中支事后监督部门有效授权的情况下,博弈双方将会建立有效制衡机制。被监督业务部门A如果选择遵规,则得到的环境将是良性且长远的;如果选择违规,则违规的事实将会被及时发现,并被迅速上报中支事后监督部门,被严厉惩处。所以A的最优选择是遵规,由此实现了事后监督工作的效能和作用。

从以上宏观博弈和微观博弈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要使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畅通高效,就要改变现行的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管理模式,使县支行事后监督方拥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相对完善的监督权力,特别是要得到中支事后监督部门的及时管理和有效授权。

二、政策建议

(一)根本之计

彻底改革县支行现行事后监督工作管理模式。对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实行垂直管理,接受中支事后监督部门的直接领导和管理。这样便于中支事后监督部门制定统一的事后监督操作规程,便于组织事后监督人员有针对性地学习政策法规、业务制度及相关业务知识,便于在中支范围内充分发挥事后监督力量,开展异地监督和业务交流,提高事后监督工作水平。

(二)权宜之计

部分改变县支行现行事后监督工作和事后监督人员管理体制。在县支行按“换人换部门”原则设置会计事后监督员岗,且不能由会计核算业务操作人员担任。支行事后监督员原则上由国库业务事后监督员兼任,并与支行内审员实行AB角管理,确保事后监督业务的连续性。支行事后监督员实行中支事后监督部门和支行双重管理,享受业务主管级别待遇。支行填制《会计集中核算凭证影像管理系统》用户申请表提交中支事后监督部门,由中支事后监督部门在《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子系统》(简称IMS)中开设监督员用户。

1.支行事后监督员的具体工作程序

(1)会计资料交接。支行网点在IMS系统中完成本网点的业务截止后,应将上一工作日原始会计资料在次日上午九点前移交支行事后监督员。支行网点事后监督员收到会计资料后,应与交接清单内容进行核对签收。支行网点在每月10日前将上月金融机构月末日计表和开户单位每月对账回单提交支行事后监督员。

(2)影像信息核对。支行事后监督员依据原始凭证资料,在次日上午10点前在IMS中完成影像资料与原始凭证资料的核对。原始凭证资料与影像核对一致的,应在IMS系统中逐一点击“核对相符”进行确认。在影像核对中发现关联错误,影像不清晰、不完整等情况时,应将正确的原始资料进行扫描,附上具体情况说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中支事后监督部门。发现影像信息存在伪造、变造、修改等导致与原始凭证不符的情况,应及时上报中支事后监督部门和支行领导。

(3)会计凭证整理。支行事后监督员对会计原始凭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相关规定分别进行整理装订。

(4)会计凭证传递与保管。支行事后监督员于次月10日后将当月会计核算资料移交中支事后监督部门统一保管。

2.支行事后监督员的责任划分与追究

(1)支行网点原始资料与影像核对列入会计基础工作和内控安全检查范畴。中支事后监督部门根据检查通知在IMS中开立检查用户,检查结束后停用该用户。

(2)如有影像资料与原始凭证不符没有发现的,装订成册的原始凭证不完整或整理装订不符合要求的,向中支事后监督部门提交资料不及时的,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未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报送中支事后监督部门的,作为支行事后监督员差错,按《业务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进行处理。

(3)中支事后监督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支行网点原始资料与凭证影像核对情况进行抽查,并将抽查情况进行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