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价格涨跌使金币流通量增减,纸币流通量增减使价格涨跌
第三个颠倒是:流通中的金币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涨跌而增减,与此相反,商品价格似乎随着流通中的纸币量而涨跌。[7]这个命题在我看来,全部是与货币数量论对立的。因为金币既然是有价值的,在商品价值已定时,金币流通量要取决于金本身的价值,那么,在金的价值不变、商品价值增减时,金币流通量就要随之增减;纸币既然要在流通中才有价值,其价值要取决于它的流通量,那么,在商品价值不变、纸币流通量增减时,每单位纸币代表的金量即价格标准就要随着减增,由于这样,商品价格就要相反地上涨或下跌。但货币数量论者却认为,这命题前半不对,应改为商品价格随金币流通量增减而涨跌;后半应去掉“似乎”,即纸币数量增减无需经过中介,无需经过价格标准的变化,就直接与价格构成正比例关系。
货币数量论产生的背景是:美洲发现后,其丰饶银矿开采的白银流入欧洲,16世纪和17世纪欧洲物价高涨,史称“价格革命”,与此同时,货币流通量增加(关于“价格革命”,斯密整理了详尽的经济资料并有所说明,这一点连同19世纪初英国以“黄金高价”为象征的物价上涨,以及李嘉图对它的说明,这两者一起我们留在下面再加以评述),于是,就发生了物价上涨和货币流通量增加孰为因、孰为果的问题。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流通量增加是因,物价上涨是果,即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量成正比。后来,这种理论就发展为:金属货币和纸币一样,其流通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
每个时期货币数量论的形式都略有不同,都有其代表者,马克思对他所接触到的具体人物的评论,以及我们运用马克思的理论对其他货币数量论者的评论,留在下面谈。这里先谈马克思对这理论从方法论上进行的批判。
这种货币数量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认为进入流通前,商品和货币都是没有价值的;它们只是两堆东西,价格是它们的商数。例如,如果商品为40单位,货币为120单位,则单位商品价格为120/40=3单位货币;如果货币增为160单位,单位商品价格为160/40=4单位货币;依次类推。这种理论,在金币流通条件下,当然是错误的。因为它忽视金币和商品都是耗费了劳动生产出来的,它们进入流通前已有价值和待实现的价值,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以40个小时劳动生产的商品和80个小时劳动生产的货币相交换。当然这里有一个交换的两方,从全体看是否供需相均衡的问题。如不均衡,就不可能按等量劳动或价值交换。但这只适用于商品的一方,而不适用于货币(贵金属货币)的一方。这是因为货币不同于商品,就在于它直接是社会劳动,是贮藏手段,并能和美的贮藏合起来调节其流通量,使其适合需要。斯密和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一方面主张劳动价值论,正确地认为货币和商品都是由劳动决定的价值的,另一方面又陷入货币数量论,其原因就是不认识货币和商品的不同在于:货币直接是社会劳动。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数量论同样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商品和货币不是两堆东西,价格不是它们的商数;商品和纸币是有价值的,单位纸币代表的金量就是价格标准,它和纸币流通量成反比,同价格也成反比,也就是说,不是纸币的数量和商品的数量结成的关系本身构成价格,而是纸币流通量决定价格标准,价格标准决定价格。
货币数量论从某一点看,还有一个问题难以解决:由于商品是各种各样的,将货币摊分给商品时,怎能区分商品的不同,有的分得多,有的分得少?如果不能,岂不是每件商品都摊到相等的份额?这样,不同种类的商品何以有不同的价格就无法解释。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商品世界是由无数不同的使用价值组成的,它们的相对价值无论如何不是由它们的相对数量来决定。
16世纪和17世纪欧洲物价上涨与银币流通量之间的关系是:前者为因,后者为果。马克思指出:由于美洲便宜的白银流入欧洲,欧洲劣矿退出生产,银的价值下降,物价就上涨;物价上涨了,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所需的银币流量就增加。这和纸币流通量过多,从而价格标准缩小,导致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物价上涨的表现,在前者是:用来表现价格的金银重量增加;在后者是:将上涨了的价格折算为金银,其重量并没有增加。这好比尺缩短了,用它来衡量的布变得长了,即用公尺量是1尺,用市尺量是3尺,但布本身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