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金融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

农村金融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影响经济,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由此提出了一些“金融约束”论。农村金融市场论是在对农业信贷补贴论的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主要理论前提与农业信贷补贴论完全相反:一是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此外,实行市场利率可以减少发放人情贷款和随意作出决断,并由此有助于改进补贴信贷计划不能落实的特点。

第四节 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

一、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影响经济,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金融与经济的双向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而一直以来,传统经济往往脱离金融而集中于对资本、劳动力与技术要素的分析。直到20世纪5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才逐渐注意到金融发展的滞后,已成为阻碍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到20世纪70年代初,金融与经济才实现真正结合,并形成了一些较有影响的金融发展理论。

在金融发展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戈德史密斯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其代表作是1969年出版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一书。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是从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开始的。1973年,麦金农和肖先后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贸易与资本》《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部著作。两人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这两个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均强调应该消除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后来人们将两人的理论通称为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抑制体现在:金融市场价格扭曲,无论是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都被政府压得过低,不能如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信贷管制,低利率造成的资金过度需求是导致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因而货币当局常常采取对信贷的直接管制,这必然产生大量“寻租”行为,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金融市场的分割,为了保证资金的投向符合政府的意图,发展中国家大多对金融机构的设立和经营范围加以严格限制,各类金融机构又受不同监管当局管理,彼此各行其是,效率低下。此外,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不发达、高准备金率和通货膨胀的隐患,均构成了金融与经济之间的恶性循环,导致其效率不高。

针对上述情况,经济学家提出的金融深化方案包括:放开利率;鼓励银行竞争;扩大对效率高的小经济单位的放款;金融改革与财政改革同步进行;金融改革与外贸改革同步进行。总之,这些政策的中心含义是要减少政府干预,消除“金融抑制”、推进“金融深化”,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

到了20世纪9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如赫尔曼、斯蒂格利茨、罗伯特·金和莱文,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增长和金融的关系,对金融发展理论作出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认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或转型经济来说,金融自由化并不可取,金融约束才是适宜的政策选择。由此提出了一些“金融约束”论。所谓“金融约束”,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创造租金机会指的是超过竞争性市场所产生的收益,而非经济学通常所说的无供给弹性的生产要素的收入。在现实经济发展中,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代理行为以及道德风险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金资源难以被合理有效地配置,因此政府有必要进行适当地干预。金融约束给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了“租金机会”,通过“租金效应”和“激励作用”,可以规避潜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鼓励创新,维护金融稳定,从而对经济发展起到正向效应。由此可见,金融约束论更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性,认为选择性的政府干预有助于金融的稳定发展。

二、农村金融理论

(一)农业信贷补贴论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农村金融理论。该理论认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慢性资金不足问题。而且由于农业的产业弱质性(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等),它也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因此该理论得出结论,为增加农业生产和缓解农村贫困,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根据该理论,为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性收入差距,对农业的融资利率必须较其他产业为低。考虑到地主和商人发放的高利贷及一般以高利为特征的民间金融使得农户更加穷困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促使其消亡,通过银行的农村支行和农业信用合作组织,将大量低息的政策性资金注入农村。

然而实践表明,农业信贷补贴论是失败的,主要表现在:可以持续得到便宜的资金以及利率上限的持续存在,使得专门的农业信贷机构和正规的贷款者无法动员农村储蓄以建立自己的资金来源;低息贷款的主要受益人不是农村穷人,低息贷款的补贴被集中并转移到使用大笔贷款的较富有的农民身上,从而从根本上破坏信贷计划目标的实现;政府支持的不具有多少经营责任的农村信贷机构缺少有效地监督其借款者投资和偿债行为的动力。

(二)农村金融市场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金融市场论或农村金融系统论(Rural Finaneia Systems Padigm)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是在对农业信贷补贴论的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主要理论前提与农业信贷补贴论完全相反:一是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在各类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的研究表明,只要提供存款的机会,即使贫困地区的小农户也可以储蓄相当数量的存款,故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二是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三是运用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四是由于农村资金拥有较多的机会成本,农村民间金融的高利率是理所当然的。

该理论完全仰赖市场机制,极力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特别强调利率的市场化,该理论认为,实行市场利率可以鼓励金融中介机构有效地动员农村储蓄,这将使它们不依赖于外部的资金来源,同时使它们有责任去管理自己的资金。此外,实行市场利率可以减少发放人情贷款和随意作出决断,并由此有助于改进补贴信贷计划不能落实的特点。

值得怀疑的是,通过利率自由化能否使小农户充分地得到正式金融市场的贷款,仍然是一个问题。自由化的利率可能会减少对信贷的总需求,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农户获得资金的状况。但高成本和缺少附属担保品,可能仍会使他们不能借到他们所期望的那么多的资金。所以,仍然需要政府的介入以照顾他们的利益。

三、信贷配给理论

传统理论在解释信贷市场时,认为交易双方均掌握了充分的信息。在这样的假设下,资金的价格—利率机制会自动调节信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使信贷市场最终出清,产生均衡利率,贷款人按均衡利率发放贷款满足借款人的需求。但在现实中,利率并不能完全影响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借款人愿意支付较高的利率,同时正规金融机构也有提供信贷的能力,但正规金融机构仍不愿意向借款人提供信贷。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即使他们愿意支付高于市场平均利率水平的利率,但由于其在获取正规金融机构信贷时难以提供充足、有效的抵押和担保,正规金融机构就会倾向于发放贷款给那些能够提供充足抵押的企业或项目,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很容易就会被拒之门外,理论界用“信贷配给”这一概念来解释正规金融机构的这种行为。信贷配给是指在一般利率条件下对贷款的需求超过了供给。

在现实中,由于正规金融交易双方对彼此的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即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致使很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使得正规金融机构不敢轻易贷款给中小企业,从而限制了其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农村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且没有较完整的财务制度,使得正规机构对其信用难以进行评估,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加大。而且由于农村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大,对正规金融机构而言风险较高,使其发放贷款的监督成本变高,所以正规金融机构更愿意向大型企业贷款,由于信贷配给,农村企业只能谋求其他的贷款途径,民间金融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运而生了。民间金融在信息方面相对于正规金融机构来说具有比较优势,其利用私人信息,使得贷前调查的成本大大减少。可以说,农村企业这样的中小企业摆脱信贷配给困境的经济行为是民间金融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对此,林毅夫等人曾构建一个包括不同质的中小企业借款者和不同质的贷款者(对信息掌握程度不同的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市场模型。根据其模型,由于金融交易的特征,使得民间金融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事先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而产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