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元悄悄“绑架”世界经济

美元悄悄“绑架”世界经济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局面下,美国政府于1973年2月12日再次宣布美元贬值10%,黄金官价增至每盎司42.22美元。最终导致“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彻底崩溃。与此同时,美国悄悄地与其中东的盟友沙特阿拉伯签订了一系列石油贸易协议,在这些所谓“不可动摇的协议”中,沙特同意将“美元”作为出口石油唯一的定价货币。美元与石油“挂钩”由此成为世界共识,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即你要买石油就必须手持美元。

美元悄悄“绑架”世界经济

1971年,美国出现了自19世纪末以来的第一次外贸逆差,由于美国国际收支赤字的不断上升,不少国家的政府将大量的美元资产兑换成黄金,西方金融市场的投机商们乘机兴风作浪,抛出美元,购进黄金和正在升值的原西德马克。1971年8月,为应付西方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原西德马克所引起的美元危机,防止美国黄金储备的严重枯竭,挽救对外收支的困难局面,以及为对付国内的通货膨胀,1971年8月15日晚,当尼克松总统突然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不再承担“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允诺,即暂停按“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规定的以每盎司黄金换35美元的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并且对工业产品的进口征收10%的附加税,这等于使作为外汇的美元贬值。美国的这一举措,迅速引起了西方各国的震怒。IMF官员甚至也显露出些许委屈:“这事应该先和我们商量一下呀!”因为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各国货币与黄金平价的变动幅度超过10%就应该与IMF协商,现在美国不仅是变动幅度,而是一下子把美元与黄金脱钩了,连个招呼都不打!但事已至此,气也无奈,待西方各国的气略顺了些,1971年12月开始了新一轮谈判,最终通过华盛顿货币协定即达成了一个过渡性的《史密森学会协议》。该协议重新规定了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比价,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均有上升,还重新规定了美元与黄金的比价,1盎司黄金由原35美元涨到38美元。美元正式贬值7.89%,至于美元兑换黄金,美国参会代表一口拒绝,从此美国永远卸除了给持有美元国兑换黄金的责任,原来达成的“黄金共享”原则也正式寿终正寝。

从现象上看,《史密森学会协议》似乎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修复,然而其实质却是安慰西方各国继续接受“美元本位制”的一段幕间曲。随之1972年6月当英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1973年2月日本也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1973年3月开始,欧洲主要国家逐渐过渡到蛇行浮动制(1972年,欧共体部长理事会根据《史密森学会协议》,实行所谓“蛇行于洞”的“可调整的中心汇率制”的联合浮动制,以减轻对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而美国对美元汇率的调节也以它是否对其国内经济发展和稳定有利为主要依据)。至此,短命的《史密森学会协议》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然而,鉴于美国单方面采取美元与黄金脱钩的政策,致使美元失去了黄金的制约,潜在的贬值风险将逐步显现的事实,西方各国纷纷采取新一轮大量抛售美元的行动。至1973年1月终于再一次爆发美元危机。由于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严重,美元信用猛降,国际金融市场又一次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原西德马克和日元,并进而抢购黄金的风潮。仅2月9日一天,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外汇市场就抛售了近20亿美元,国际外汇市场不得不暂时关闭。在此局面下,美国政府于1973年2月12日再次宣布美元贬值10%,黄金官价增至每盎司42.22美元。3月,西欧又出现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原西德马克的风潮。伦敦黄金市场的黄金价格一度涨到96美元一盎司。最终导致“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彻底崩溃。美元地位摇摇欲坠。

美元失去了黄金的制约,为美国央行无限量发行美元创造了最佳条件,这是掌控国际金融走向的势力集团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失去了黄金支持的美元,未来依靠什么维持其信用及保持其需求呢?这样,为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继续维持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政府与国际金融势力联手舞动起了“石油武器”。

为保证美元本位制的稳固,美国想尽方法控制全球资源,尤其是石油。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暴发迅速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迅速意识到石油资源对整个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等的重要性正如同人体中的血液那样不可或缺。美元霸权长期稳定地存在,必须与资源挂钩。为此,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美元在与黄金脱钩之后,开始与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挂钩。

美国先是利用国际金融势力借机调唆埃及和叙利亚进攻以色列,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美国公开袒护与支持以色列,阿拉伯人则被彻底激怒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以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由此造成油价上涨。1973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当时原油价格最高曾达13美元。如此一来,世界石油价格便从1970年的每桶1.9美元暴涨了6倍。

当石油危机降临,中东产油国与消费国争论犹酣之时,1974年初,美国在感受与领教了石油武器的威力后,决定出手反击。1974年2月华盛顿召开了一次以协调石油消费国利益为主旨的国际能源会议,会议通过了《国际能源规划协议》,决定成立“能源协调小组”以指导和协调与会国的能源工作。1974年11月15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国在巴黎通过了建立国际能源机构的决定。1974年11月18日,16国举行首次工作会议,签署了《国际能源机构协议》,并开始临时工作。1976年1月19日该协议正式生效。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国际能源机构”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发达石油消费国之间的合作,协调成员国的能源政策,发展石油供应方面的自给能力,共同采取节约石油需求的措施,加强长期合作以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提供石油市场情报,拟订石油消费计划,石油发生短缺时按计划分享石油,以及促进它与石油生产国和其他石油消费国的关系等。另一个潜在目的则是为了削弱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谈判能力。

与此同时,美国悄悄地与其中东的盟友沙特阿拉伯签订了一系列石油贸易协议,在这些所谓“不可动摇的协议”中,沙特同意将“美元”作为出口石油唯一的定价货币。由于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因此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也接受了这一协议。美元与石油“挂钩”由此成为世界共识,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即你要买石油就必须手持美元。石油美元计价机制的形成,有人称其是“第二个布雷顿森林体系”。它表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国很快通过美元垄断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交易媒介地位——美元计价机制——来维系和巩固美元的霸权地位。石油作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更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因此,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须臾离不开石油,石油价格牵动着全球经济的起落。然而,石油美元计价机制的形成,使得决定石油价格波动的因素有三:需求、供给和美元汇率。在美元计价机制下,国际石油交易几乎100%是以美元计价,因此即使国际石油市场上的需求与供给没有变化,美元的汇率波动也将直接影响每桶石油价格的涨跌。正是当年的一系列举措,美国很快借助美元在国际石油交易计价货币中的垄断地位重新奠定了不可动摇的“美元霸权”基础。

同时,第一次石油危机成为20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三大石油危机之一。其影响力深远而广泛,因油价暴涨而引发了“二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严重的经济衰退,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许多正在实施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都背上了巨额的贸易赤字,国内经济发展不得不依赖世界银行的低息贷款。据统计,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欧洲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在此之后,美国又借着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亲美的巴列维政权倒台,1979年至1980年暴发第二次石油危机的机会,将当时原油价格从197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抬高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此次战争因将石油价格增加了约一倍,又被称作是第三次石油危机。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落入萨达姆的控制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蒙受灾难。海湾石油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当时3个月内原油从每桶14美元,涨到突破40美元。尽管当时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但是结合前两次石油危机,自1970年代开始世界石油市场就一直运行在一个持续攀升的上升通道之中,至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升至每桶147美元。

由于世界石油交易几乎百分之百使用美元结算,这样石油价格的每一次上升都使得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激增,借助对石油价格的控制,保证了美元需求的扩大,从而使美元地位在失去黄金支持后,在石油中获得了新的有力支撑,就此美元的地位被稳定住了。

2001年美国大都会出版公司出版了迈克尔·克莱尔历经三年研究而推出的具有开创性的著作《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该书以全新的视角展望了21世纪国际冲突的资源背景。克莱尔认为,人类社会中的战争大体都来源于两种形式的缺乏。第一种缺乏是资源的缺乏,争夺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稀缺战略资源往往是一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动因。第二种缺乏是信任的缺乏,这种缺乏常常导致国家间在宗教、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持续对抗,并由此引发军事冲突。而在这两种引发战争的潜在因素中,资源的作用是更具根本性的。从本质上讲,国家间在上层建筑方面的对抗,都是争夺稀缺战略资源的直接或间接反应。由此,他提出了基于资源分布的“战略地理学”的国际政治分析框架。克莱尔在书中引用了大量专业的工业和军事资料,精辟地分析了全球的资源分布现状,并且针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指出,冷战后取代美苏政治对抗的并不是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之间的“文明冲突”,而是由各个国家对石油、淡水、矿物和木材等资源的争夺引发的各种利益对抗。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自“9·11事件”后再次不计后果地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多少表明,美国维护石油美元计价机制的决心。因为,美国在已经成功遏制萨达姆的情况下,仍然一意孤行地向伊拉克发动战争,从表象看,其根本动因在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控制企图。首先,美国正越来越依赖石油进口来满足它的能源需求,这对美国来说至关重要。其次,伊拉克拥有继沙特阿拉伯之后世界上最大的未开采的石油蕴藏量,这对美国来讲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伊拉克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尚未在地图上标明并且没有归属的石油宝库,而这个石油宝库可能大大超过阿拉斯加、非洲和里海未开采的油田。谁获得这些油田的所有权,谁就可以对21世纪的全球能源市场发挥巨大影响力。再次,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便是,在萨达姆执政期间,伊拉克在2000年11月将石油销售改为欧元计价。由此可以断定,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伊拉克将石油出口的结算货币由美元改为欧元。这场战争的深层次目的是美国为了打击欧元,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

当今世界已经公开挑战石油美元计价机制的国家有三。第一个国家是伊拉克,第二个国家是伊朗。伊朗早在1999年就开始宣称准备采用石油欧元计价机制。2006年3月,伊朗建立了以欧元作为交易和定价货币的石油交易所。这很可能成为美国发动伊朗战争的真正导火索。第三个国家是委内瑞拉。在查维斯的领导下,委内瑞拉用石油和12个拉美国家(包括古巴)建立了易货贸易机制。

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开始石油价格的不断暴涨造成了发达国家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由此借反通货膨胀以维护美元地位的机会又被发现了。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就任后便迅速举起了打击“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的大旗,把美元拆借利息平均值从1979年的11.2%一步涨至1981年的20%,基本利率更高达21.5%,国债利率也冲上17.3%。英国的撒切尔夫人也把当时英国的基准利率从12%在12个星期之内提高到17%,她也发誓“要把通货膨胀从经济中驱除出去”。

美元利率的提高,虽然稳固了美元的地位,但是却造成了全球债务泡沫。当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迅速扩大,从1973年到1982年短短10年间债务暴涨了5倍,1987年发展中国家所欠债务更冲至13000亿美元,巨大的债务泡沫直接导致了的全球债务危机。在发展中国家背上了沉重债务的同时,美国则有意识地助长欧洲美元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美联储借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的优势,不断海量发行廉价货币并回流石油美元,1979年,已使三分之一以上的美元变成了“欧洲美元”。所谓欧洲美元,是指存放在美国以外银行的不受美国政府法令限制的美元存款或是从这些银行借到的美元贷款。由于这种境外存款、借贷业务开始于欧洲,因此习惯称其“欧洲美元”。它与美国境内流通的美元是同样的货币,并具有同样的价值。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账务上的处理不同。“欧洲美元”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出现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元发行量的日益扩大,“欧洲美元”也迅速增长,西方各国把自己手里的美元换成黄金的奢望再也无法实现了。相反,巨额的“欧洲美元”的存在,又将世界经济变幻为“美元经济”,美国绑架了全球经济,借此使得美元霸权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因此,美元霸权的真正建立,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一方面利用石油危机,原油价格暴涨,以扩大美元需求,从而保证美元地位的不可撼动,当然,美国挥舞石油武器的前提是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结算;另一方面便是利用债务泡沫、贸易逆差等手段,无限量地向美国境外输出美元,在美元扩大的背景下悄悄地绑架世界经济,最初是欧洲被绑架,接着是日本被拖累,今天则是中国被捆绑在美元的“擎天柱”上。世界经济离不开美元,这才是真正的美元霸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