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惊梦
那么,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究竟是怎样因“次贷”而起的呢?由上已知,“次级抵押贷款”本身就是个风险系数极高的银行放贷产品,其起因于低利率政策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以及巨大的流动性吹起的房地产泡沫。显然,要长期维持这一局面,必须做到:一维持低利率始终不变;二保持房价只升不跌。众所周知,这种状况在经济生活中充其量只是天方夜谭式的神话而几无现实的可能性。
在2006年次贷危机暴发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2001年至2006年美国房价指数上涨了130%,是历次上升周期中涨幅最大的一次,再加上美国长期的低利率水平,使得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果然,美国在维持了约2年的低利率后,终于步入新一轮升息周期。2004年6月23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6年来的最低水平1%提高到1.25%。此后年内又4次提高利率,至2004年12月4日已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了2.25%,增幅达125%。为抑制通货膨胀,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联储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伴随着利率上升的过程中,“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也迅速上升。
“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跟随利率上升而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次贷产品设计时就埋下的高风险隐患,“次贷”一般是这样设计的,贷款人因本来就无正常与合理的收入,信用级别又低,所以“次级抵押贷款”就有针对性地设计成买房不用付首付,并且贷款的头三年,每年仅需以优惠利率还贷款的3%,从第三、四年开始,每年也仅需还贷款的6%到8%。但是,当联邦基金利率开始上升,市场流动性逐渐减少,房地产价格的升势随之受阻,当房地产泡沫最终破裂,房价由升转跌,而贷款人又时逢贷款放出的第三、四年(多集中在2007—2008年),大量收入并未提高的次级贷款人,面对提高了的还贷比率和逐日下降的房价,只能选择违约终止还款了。并且通过以“次贷”为标的的金融衍生产品放大和进一步传导给美国的金融机构,造成对金融机构的严重打击,金融危机由此爆发,最终传导到了美国的实体经济。
所以,次贷危机简单说,就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而引起美国这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回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然而,次贷危机远非那么简单,如果“次级抵押贷款”仅仅发生在银行与房贷者之间,那么次贷不仅可查也是可控的,因其贷款量不可能出现无限量的天文数字。如上所述,“格林斯潘的游戏”是将原本简单的“借贷关系”变得复杂化、技术化。
这里必须对金融“杠杆”的作用有所理解与认识。当市场行情处于火爆时,许多投资银行为赚取更大的暴利,便放胆采用20—30倍“金融杠杆”操作。即假设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正因为“杠杆”操作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所以在正常情况与制度安排下,银行均规定不准进行类似的风险投资与冒险操作。不过国际金融界尤其是投资银行领域有的是精英人才与创新专家。
为打破这一金融壁垒,就有人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即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叫作“信贷违约掉期”(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便找到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000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就可赚45亿,现在仅拿出5亿来做保险,虽少赚5亿,但还能净赚40亿。可如果有违约,却能由保险公司来赔。所以这对A而言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同样也是一个精明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要求,而是回去作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此项目的违约率在通常情况下仅约1%。如果做100家这样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按违约率计算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有两家违约,还能尽赚400亿。何乐而不为呢?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合算,于是拍板成交。但事情并未就此完结,B做成了这笔保险生意,C又眼红了。C便对B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我按每个合同2亿支付,共计200亿。B想,我的400亿原本须10年才能到期,现在一转手就能获200亿,而且毫无风险。因此B和C立刻成交。这样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变幻为可交易和可买卖的“金融衍生品”。实际上C获得这批CDS后,也并非想等10年后再收取200亿,而是想把它再次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经计算,400亿减去220亿,还可尽赚180亿,相当于“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就赚了20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被反复地炒,至2007年次贷危机暴发前,CDS的市场总值已被炒到了62万亿美元。
所以CDS是一种合同,意思是“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合约在美国是一种相当普遍的金融衍生工具,1995年由JP摩根首创。CDS相当于对债权人所拥有债权的一种保险。从理论上讲,CDS卖家售出CDS,对相应的一份债权将来是否得以履约作出担保;而这样一来,作为买家的债权人就把债权违约的风险让渡给了CDS卖家。具体说,CDS所担保债权,一般是各种各样信誉度各异的债券,如地方政府债券,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以住房按揭为抵押的债券(包括次贷),以及小范围的或企业双方的债券和债权。按金融产品的惯常分类,这些债券因都承诺了债权人的定期、定量收益,都叫做固定收益产品。
似乎在CDS市场参与交易的人都在赚钱,这钱是哪来的?这类游戏能永无止境地玩下去吗?游戏终有结束的那一天!
由前所述已知,美国的次贷或CDS市场游戏,必须建立在房价持续上涨与流动性充裕这两个前提上。当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无法继续上涨了,后续接盘者开始减少甚至没了,此时高房价就难以维持了。原先的房产投机人只得把房子甩给了银行。由此违约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哪里,反正有B作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哪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即使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但是,事情并不会仅仅终结在G的倒闭上,如前所述,如果G倒闭,那么最初投保者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汤了,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当时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也同样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
终于,2007年2月13日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的逼债,2007年2月13日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了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紧随其后,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2007年3月13日美股大跌,当天道指跌2%、标普跌2.04%、纳指跌2.15%。金融市场震荡已不可避免。
至2007年4月2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由此揭开了次贷危机的序幕。
2007年4月24日美国3月份成屋销量下降8.4%;2007年6月22日美股高位回调,道指跌1.37%、标普跌1.29%、纳指跌1.07%;2007年7月10日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2007年8月3日贝尔斯登称,美国信贷市场呈现20年来最差状态,欧美股市全线暴跌;2007年8月5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总裁沃伦·斯佩克特辞职。进入2008年形势更为严峻,在短短半年时间内美国五大投行中的贝尔斯登宣布破产,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贷融资巨头被政府接管,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由于涉及次贷亏损严重也宣布破产,有着94年历史的美林被收购。转眼华尔街排名前五名的投资银行竟然垮掉了三家。欧美日各国股市债市纷纷暴跌,各国央行开始救市。全球金融业一片萧条败落景象。
“次贷游戏”因此转变为了“次贷危机”,而且是难以估量的“危机”:美国房产价格仍在下跌,何时走出低迷谁也不知,因此,摆脱危机的时点也就难以把握;CDS市场的“击鼓传花游戏”究竟套进去多少机构与投资人也是一个谜,唯有待潮水完全退去才可能真正知道谁在“裸泳”;约62万亿美元的CDS市场究竟吹起了多少泡沫,也许将永远是个难解的谜,即使“危机”过去了,可能也无人知晓其中的奥妙!
“次贷游戏”由“格林斯潘游戏”开锣,仅走过了短短5至6年的疯狂期,便随着泡沫的爆裂而转换为百年一遇的“次贷危机”。最终乃是惊梦一场!2008年10月23号,风光了20多年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先生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听证会作证时承认,他的自由市场理论失灵了,他的低利率政策产生的流动性过剩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部分原因,但同时辩称是过度金融创新和市场参与者的道德失范导致了金融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