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是指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基本稳定,或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一种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包括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一)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
金本位制度下,黄金是货币本位,各国货币都规定有法定含金量,货币之间的比价以含金量为基础。由于在这种制度下,黄金的价格是稳定的,所以,各国货币的汇率也基本稳定。汇率的上涨或下跌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局限于很狭窄的范围内。可以说,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是比较典型的固定汇率制。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1.金本位制度后的汇率状态
金本位制度在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中彻底崩溃,在此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也随之结束,继而各国先后开始了纸币流通的历史。在经济危机的困扰下,西方各国竞相贬值本币,实行外汇倾销,以促进出口,结果导致国际金融领域异常混乱的局面。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2.二战后建立的固定汇率制度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城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上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这一汇率制度的最大特征,就是确立了“双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直接挂钩。在此原则下,各国货币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比价根据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的含金量之比确定,称为黄金平价,或货币平价。
3.基础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关系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各会员国货币的对外汇率发生波动的幅度不超过货币平价的±1%的范围,超过这个界限,有关国家的中央银行有义务进行干涉,以保持外汇市场的稳定。
例如,1946年英镑的含金量为1英镑=3.58134克纯金
美元的含金量为1美元=0.888671克纯金
按含金量对比,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为:
1英镑=3.58134/0.888671=4.03美元
这是基础汇率或官方汇率。根据汇率波动幅度为±1%的原则,英镑对美元的波动幅度为:上限是1英镑=4.0703(4.03+0.0403)美元,下限是1英镑=3.9897(4.03-0.0403)美元。
当英镑对美元的汇率接近上限时,英格兰银行就要抛售英镑,买进美元;当英镑对美元汇率接近下限时,英格兰银行就要买进英镑,卖出美元。通过市场干预,使两种货币的汇率稳定在货币平价规定的波动幅度之内。1971年12月后,汇率上下波动幅度从±1%扩大到±2.25%。由此可见,纸币流通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由于规定了波动的幅度,所以仍是比较稳定的汇率制度。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固定汇率制度的管理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货币平价一经确定,各国均不得随意变更。但不得随意变更并不是绝对不能调整,在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调整平价的要求。
基金组织的规定主要为:
一是,调整幅度在±10%以内的,会员国可自行调整,随后由基金组织追认;
二是,调整幅度在10%-20%之间时,基金组织将在72小时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三是,调整幅度超过20%以上时,基金组织将作长时间考虑再作出决定;
四是,调整幅度超过10%以上并且未经基金组织批准,该会员国可能失去利用基金组织资金的资格,甚至可能被取消会员资格。
由此,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又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但在运行中,由于对根本性不平衡的标准掌握得相当严格,实际上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成了一种比较僵硬的固定汇率制。
资料卡
中国在IMF的投票权升至第三
2010年11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通过成员国所持份额的改革方案。份额改革完成后,中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将从原来的3.72%升至6.39%,与份额密切相关的投票权也从原来的3.65%升至6.07%,超越了德国、法国和英国,位列美国与日本之后,从而获得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更多的资金使用权、更大的话语权。
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前十位之列的经济体是:美国、日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德国、法国、英国与意大利。
5.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纸币流通制度以后,普遍存在着通货膨胀,致使币值长期动荡不定,国际收支危机日益加深。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美元开始贬值。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又发动了越南战争,其国际收支危机进一步恶化。由于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崛起,美元的国际地位越来越弱,当货币危机袭来时,它常是被抛售的对象。要想不让美元汇率下跌,美国就要拿出巨额的黄金储备或举借巨额的外债,进行市场干预。
1971年12月,美国在难以重负和国际收支不能改善的情况下,不得不实行美元法定贬值,贬值幅度为7.89%,黄金每盎司由35美元提高为38美元。西方国家只得重新调整汇率,波动幅度也由原来的±1%扩大为±2.25%。由于汇率波动幅度的扩大,仍不能解决因美元危机造成的原联邦德国、日本与美国日益加深的矛盾,他们只得投放大量本国货币,以收回在市场上抛售出的美元。仅1973年2月1日至3月1日,不到30天的时间里,原联邦德国投放到流通中的货币就增加了250亿德国马克,造成本国通货膨胀加剧,从而增加其出口成本,削弱对外竞争力。这实际上是美国转嫁通货膨胀、削弱竞争对手的一种手段,原联邦德国、日本等国当然要强烈反对,西方各国也均表示不承担保护美元的义务,普遍停止公布本国货币的黄金平价。至此,固定汇率制度走向崩溃。
(三)固定汇率制的利弊
1.固定汇率制的有利方面
第一,固定汇率制带来了相对稳定的汇率。各国货币币值基本保持稳定,保证了各国国际清偿能力的稳定,有利于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清偿。
第二,由于汇率的相对稳定,易于确定国际商品价格,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成本利润核算,减少了汇率风险,对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第三,由于汇率的相对稳定,国际游资和国际金融投机者就难于通过外汇市场大量买卖某种货币进行投机,—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汇投机活动,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市场。
2.固定汇率制的不利方面
第一,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内外同时均衡。固定汇率制度,尤其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内经济目标服从于国际收支目标,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时,就需要采取紧缩或扩张性经济政策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这样虽然一国对外经济平衡了,而国内经济可能带来经济萎缩、失业增加或物价上涨的后果,加重了对内经济的不平衡。
第二,削弱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有维护汇率稳定的义务,一国的国内货币政策要不断适应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政策,这必然削弱各国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利用美元的霸权地位,操纵国际金融,支配各国的货币关系。因此,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对美国最有利。
第三,易于引起一国黄金和大量外汇储备的流失。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若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货币含金量减少,货币对内价值下降,必然促使本币对外币价值降低。但是,由于人为地维持汇率的稳定,汇率不发生相应变化,这就使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发生脱离,结果物价上涨使出口商品成本增加,导致出口减弱,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为了稳定汇率,政府只能动用黄金与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从而导致本国黄金与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