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经济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经济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球经济失衡不仅对世界经济、美国经济和亚洲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国经济也有着深刻的影响。首先,全球经济失衡的不可持续性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美国经济疲软将导致全球需求萎缩,并最终引起世界经济的衰退。其次,我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焦点。最后,全球经济失衡将使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际协调迫在眉睫。

四、全球经济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经济失衡不仅对世界经济、美国经济和亚洲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国经济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失衡问题。中国经常项目的大量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急剧扩大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表现。下面将从经济增长环境、国内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几个方面对全球经济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展开分析。

(一)全球经济失衡恶化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

首先,全球经济失衡的不可持续性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20世纪80年代,由于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持续扩大而诱发全球经济失衡[29],最终是通过“广场协议”的签署、美元的贬值得以解决。对于目前这轮因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引起的全球经济失衡,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难以持续的,因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资本流动活跃的背景下,目前的这种全球经济失衡格局有可能在某一时刻被打破。如果目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格局被打破,那么原因可能是两方面的:一种原因是由于美国居民储蓄率过低,高消费增长率难以为继。一旦美国对国内外产品的需求突然下降,将对我国出口造成沉重打击,而对美贸易顺差恰恰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美国经济疲软将导致全球需求萎缩,并最终引起世界经济的衰退。另一种原因可能来自金融市场。一旦美元资产提供的回报率不足以吸引国际资本持续流入,则美国经常项目的赤字将很可能以美元急剧贬值的形式进行调整,而贸易保护主义也将可能进一步肆虐横行,从而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境地。

其次,我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焦点。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一样,我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全球经济失衡漩涡的中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5年9月发布的秋季《世界经济展望》中专门对美国纠正经常项目失衡的可能性进行了情景分析,并提出了防止全球经济失衡的政策选择,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提高汇率弹性,允许这一地区货币在中期内整体升值,并采取措施扩大国内需求。当前美国的种种行为表明,美国并不准备放弃眼前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为其巨额经常账户逆差融资的利益,而是不断强调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必须作出相应调整,推卸本应由其承担的经济失衡调整责任。20世纪70年代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是当时全球经济失衡的牺牲品,80年代中期《广场协议》下的日本也为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此次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代价很可能由亚洲发展中国家承担,而中国则首当其冲。

再次,我国将面临汇率调整与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两难困境。由于国际收支连年顺差,我国外汇储备数量出现了急剧增长。截至2007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2 020亿美元,其中约70%投资于美元资产。在过去的5年中,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中的美国国债增长尤为迅速。据统计,2007年3月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4 005亿美元,是2000年持有量的6.4倍。一般而言,官方储备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而不是获得资产收益。从目前我国的经济规模和汇率形成机制来看,10 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足够的。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所带来的外汇占款不仅给我国带来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而且还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也受到影响。为了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我们有必要降低储备资产的增长速度,减少对美国的资本输出。然而,如果美国选择美元贬值或者人民币出现大幅升值,作为美元资产的主要持有者,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和美元资产必将大幅贬值,汇兑损失难以避免,这使我国陷入汇率调整与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两难困境。

最后,全球经济失衡将使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际协调迫在眉睫。我国对外贸易严重依赖欧美等国家市场。目前,我国与前十位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81.4%。在出口方面,排在前三位的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所占比重分别为21.5%、19.0%和15.9%;在进口方面,排在前三位的却是日本、韩国和东盟,所占比重分别为15.2%、11.7%和11.3%。进出口来源地的不匹配导致我国与主要国家的贸易差额不断扩大。2006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达到1 442.6亿美元,占当年全国贸易顺差总额(1 774.7亿美元)的81%[30]。贸易差额的扩大使美国等发达国家频频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措施等手段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根据有关统计,2005年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51起,涉案金额17.9亿美元,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遭遇国外发起的特别保障措施案件7起,涉案金额2.2亿美元;遭遇保障措施案件5起,涉案金额0.9亿美元。为了避免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发生贸易战,我国一直十分关注与相关国家之间的国际协调。

(二)全球经济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实质影响

首先,全球经济失衡使粗放型贸易扩张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日渐凸显,通货膨胀压力日渐增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贸易长期实行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产出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重要资源及能源的国内供给严重不足,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11.5%,人均矿产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占有量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0、1/20和3/5。在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能源和重要资源依赖进口的情况日趋严重。截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经成为初级产品净进口国,初级产品进口增幅高达47.7%。2005年我国初级产品贸易逆差达到986.7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全年实现的对外贸易顺差。资源约束使我国难以继续承载依靠高投入、资源与能源的高消耗拉动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虽然国外重要资源和原材料的大量进口,弥补了国内的需求缺口,支持了经济增长,但是对国外市场的高依存度也容易导致价格风险,推动了原料价格上涨;而资源价格的上涨又使通货膨胀压力的警报一直未能解除。

其次,全球经济失衡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口的拉动,但国外需求的高速增长同样意味着国内需求的不足和中国对外部依赖程度的上升。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8.9%,到2004年已经达到70%,2006年甚至超过了80%。有关统计显示,1980—2004年,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等经济大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远远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国的经济发展应主要依赖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应保持在60%以上。事实上,各个经济大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基本上也超过了这一数字。例如,美国国内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78%,日本国内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85%。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政府决定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将经济增长主要由外需拉动转变为主要由内需拉动,而全球经济的持续失衡则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要求中国等亚洲国家采取措施缩小贸易顺差,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方面是面临全球经济失衡所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同时也是确保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证。

再次,全球经济失衡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善。中国经济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不平衡,或者说贸易品[31]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的发展不平衡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均资本存量仍然很低,多年来的政策偏向使有限的资源流向制造业,从而导致制造业产能的严重过剩和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在我国,所谓的投资过热问题和产能过剩问题其实都是结构性的,即都是针对制造业甚至针对制造业的某些产业而言的。目前中国产能已经过剩或潜在过剩的十大行业依次为:钢铁、水泥、电解铝、电石、焦炭、水电、煤炭、纺织、汽车以及铁合金行业,它们大都集中在制造业部门;而另一方面,中国存在的看病难、乘车难,以及居民对教育服务、金融服务等的不满和抱怨,无不反映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包括生产效率低下和产能不足。

过去我们一直视服务业为制造业的附庸,认为制造业和出口部门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至关重要。然而,国家统计局2005年公布的经济普查结果表明,2004年我国GDP数据在原有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了16.8%[32],其中93%的增长是由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贡献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41%,与第二产业(即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的46%不相上下,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就业在就业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已基本持平。事实上,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扩大我国就业的主力产业。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维持目前这种以制造业为重心的产业结构,不仅会加重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且还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全球经济的持续失衡促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内消费需求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从理论上讲,消费需求的扩大与服务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我国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换为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我国的服务产业。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过程中,美国的消费支出将会有所减少,而减少的这部分外需又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外部压力;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扩大和人民币币值的小幅升值则提高了非贸易品相对于贸易品的价格,从而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激励。这些调整都将有助于资源更多地向非贸易品部门(主要是服务业)转移,加剧我国服务业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提高服务业的效率,进而达到调整、改善我国产业结构的目的。

全球经济失衡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出现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一方面主要表现为美国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和累积债务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主要表现为亚洲国家经常项目的大量顺差;而引起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它不仅涉及汇率等货币性因素,而且还涉及储蓄等实体性因素,因此其调整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解决将有赖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全球经济失衡相关国家[33]的共同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是一种动态的均衡,世界经济将在失衡中继续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

【注释】

[1]2005年2月23日,拉托在对外政策协会(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主办的一次会议上作了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并在这次演讲中正式提出“全球经济失衡”的概念。

[2]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产出增长率扣除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之后的余值,一般将之解释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近年来,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使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赚取了大量的石油美元。

[4]在国际贸易中,经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一般为顺差,我国对外贸易的这种商品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经济结构的相对落后。

[5]2007年,美国财政赤字再次出现增长;2008年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推出了3 00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并接管了美国最大的房贷企业房地美和房利美,这些都将进一步推高美国财政赤字。数据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2001—2007)。

[6]数据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2003—2006),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

[7]虽然此后美联储为了应对次贷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2.0%,但美国经济已经开始陷入衰退。

[8]数据来源:2005年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直接投资统计表,通过计算得到。

[9]这一比例是基于“美国的对外投资能够获得4.2%的平均收益,而其他国家在美国的投资却只有2.9%的平均收益”的假设计算得出的。如果美国的对外债务超过了对外债权的45%,即美国的对外债务是对外债权的145%,则美国的对外资本收益将为负值。

[10]在对储蓄投资缺口进行分析时,我们首先假设投资外生给定,重点讨论储蓄的作用;在适当的时候再对投资进行分析。

[11]数据来源:2007年2月1日美国商务部发表的报告。

[12]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y Outlook,IMF),2006年4月。

[13]所谓投资系数是指一定时期的总投资与新增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即一定时期每新增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需要多少投资。

[14]由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1960年提出,它是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无论美国国际收支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会给这一体系的运行带来困难。如果要保持美元的信心,美国必须持有足够的黄金,必须保持国际收支顺差,但世界各国将面临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如果美国要满足其他国家的清偿能力,则需要美国国际收支为逆差,而这将导致美元的信心危机,进而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发生动摇。

[15]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开始向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回归。

[16]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实施宽松的信贷政策的结果,而这一结果的责任却由世界各国共同承担。

[17]根据我国商务部统计,2004年我国对美出口1 249.48亿美元,从美进口446.79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802.69亿美元。然而,2004年美国在华子公司向美国出口553.01亿美元。如果扣除美国在华子公司对美反向出口,那么2004年我国对美国的货物输出就不是1 249.48亿美元,而是696.47亿美元。

[18]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外资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19]数据来源: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 Year Book,1994—2006年,通过计算得到。

[20]数据来源: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 Year Book,1994—2006年,通过计算得到。

[21]Obstfeld和Rogoff(2004)的研究表明,美国对进口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高于其他国家对美国出口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因此在当前的汇率水平上,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将会持续扩大。

[22]在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发达国家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然会被迫承担更多的责任。

[23]由于近年来石油价格迅速上涨,石油输出国家的贸易顺差也呈几何级数增加:2005年石油输出国家的贸易顺差为3 473亿美元,超过了亚洲国家的3 193亿美元,大约占全球贸易顺差的30%。

[24]2006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2 480亿美元,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也接近30%。

[25]数据来源:《美元汇率持续下跌》,载《金融时报》,2007年4月19日。

[26]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陷入低速增长甚至衰退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欧元区、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十分暗淡,美元汇率从2008年7月开始走强。美元走强不是因为美国经济前景明朗,而是因为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前景更为暗淡。

[27]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2007.

[28]2007年9月,美联储为了应对信贷危机及可能产生的经济衰退,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降低0.50个百分点至4.75%。自此,美国进入了新一轮的降息周期。

[29]这一时期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了3.0%,这一比例在当时被认为是很高的。目前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已远远超过了这一比例。

[30]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通过计算得到。

[31]贸易品主要指制造品、农产品和矿产品,非贸易品主要包括服务和房地产。

[32]2005年,国家统计局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础上对2004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调整。根据这次调整,我国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159 878亿元,比年报核算数据增加2.3万亿元,增幅达到16.8%。

[33]事实上,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与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有关。在这里,全球经济失衡相关国家具体指美国、中国、日本和部分其他亚洲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