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企业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出现了许多发展模式。其中,苏南模式(以上海辐射带动的集体经济)、温州模式(以内部个人奋斗的个私经济)、珠江模式(以香港辐射带动的外向经济)影响最大、争论最多、流传最广。将这三种模式进行比较,对于我们探寻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大有裨益。从发展历程来看,它们发展的起点、动因和阶段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色。
1.发展的起点不同
中小企业发展的“苏南模式”起点最早,基础最好。苏南中小企业是从当时的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其前身是社队企业)起步,并且依靠乡镇集体工业的发展才使江苏中小企业繁荣和发达。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萌芽于农业合作化时期,兴起于人民公社时期,那时所谓的“五小”、“三就地”形式发展起来的“社队企业”,是后来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的前身或基础。到2000年底,全省社队工业企业55496个,职工近250万人,占农村经济总量的1/3。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基层政府的强力推动得以迅猛发展,形成了著名的“苏南模式”,即由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率先实践的,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乡、村一级),以乡村工业为主导,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县乡政府直接领导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中小企业发展的“温州模式”起步最为艰难。温州地处东南一隅,在历史上就是一个贫瘠、偏僻、经济基础差的地方,客观条件与苏南根本没法比。温州后来的家庭手工业就是包产到户的复辟和延伸,它们都是利用家庭这个中国人天然的经济细胞来搞农业或务工经商。温州也一向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尾巴的重灾区。以温州为代表的个体私营企业,从最原始的手工作坊和家庭工厂开始起步,但因为“非公”性质,受到打压,起步艰难,颇多曲折。
以“珠江模式”为代表的广东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央政府给予的对外开放政策、著名的侨乡、临近港澳的区位优势。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开办经济特区,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使珠江三角洲的对外开放度大大深化。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等地的中小企业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大力引进外资,组建“三资企业”,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成为我国引资最多的区域,是世界性的出口加工基地。
从中小企业三种模式的起点看,乡镇集体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兴起的主要起点。从起点的基础看,苏南最好,珠三角次之,温州最差。从发展初期的政策机遇看,珠三角最好,最先进行改革开放,苏南次之,可以以集体企业的名义发展,而温州最差,顶着“资本主义尾巴”的巨大压力。从起点的优势看,“苏南模式”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基础好和临近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温州模式”主要得益于悠久的经商传统和温州人的勤劳与创业精神,“珠江模式”则主要受益于率先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和著名的华侨之乡的优势。
2.发展的动因不同
中小企业的“苏南模式”发展动因最为复杂,内因与外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理论界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1)苏南位于太湖之滨,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历史上就是富足的“鱼米之乡”和著名的“副业大省”,草根工业、市场网络、能工巧匠、务工经商都有良好的基础。苏南是洋务运动的重镇,也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商品经济较为发达。(2)苏南地区濒海靠江,交通便利,靠近上海和苏(州)、(无)锡、常(州)国有工业基地,易于接受城市经济、技术的辐射,“星期天工程师”、“下放工人”、回城知青、同乡、战友、同学等地缘、亲缘因素起到了一定作用。(3)集体经济的基础比较好。比如,1979年苏州地区的农村工业总产值就达到了29亿元,集体资产6亿元(吴祥钧,2001)。(4)张炳申(2003)认为,苏南模式最关键的是拥有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政治家眼光的乡镇能人,是典型的能人经济,如华西村的吴仁保。(5)乡村政府对乡镇企业的直接推动作用。经济学家万解秋对苏南模式发展动因有一个经典的概括:政府推动。应当说这一概括是比较准确的。
中小企业的“温州模式”发展动因最具传奇性,内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位于浙江南部山区温州,远离大中城市和全国性的商品市场,人多地少,资源缺乏,交通不便,农业发展条件恶劣。因此,温州人被迫外出谋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徐光明和丁延秋(1999)则把“苏南模式”的成功归结为六个方面:人多地少的压力,农民致富的动力,大中城市的辐射力,国家优惠政策的协助力,地方政府的推动力和企业自身的活力。即以“家庭工业十专业市场”的方式来发展非农产业。温州人天然的功利主义倾向诱发的利益冲动使后来的家庭工业就是包产到户得到了复辟和延伸,并利用家庭这个经济细胞来搞农业或务工经商。20世纪80年代,大批温州人背井离乡,从事小商品的生产和贩运,家庭工业、联户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在此基础上,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大型专业市场迅速崛起。温州既没有政策支持,也缺少集体经济的基础,还没有大中城市的辐射,更没有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主要靠的是文化素质并不高的农民。
中小企业的“珠江模式”发展动因最为特殊,外因起了主要作用。(1)中央率先在广东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区,给予其“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为其进行体制创新、市场化改革和相对自主的对外经济活动提供了最好的条件。特别是1984年和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两次南巡极大地消除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疑虑,给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珠江三角洲特有的区位条件。珠三角紧邻大海,靠近港澳台,而且侨胞众多,海外联系广泛,对外贸易和交往的历史悠久,使得该地区的经济活动较少受计划经济观念的约束,而改革开放的观念、市场经济的观念和经济发展的意识比较先进。(3)抓住了国际产业大转移的契机。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出口工业急需就近转移加工制造业,以降低成本来增强国际竞争力,珠三角就成了香港加工业的外迁地,通过“三来一补”的形式和“前店后厂”的模式,加快了经济发展。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结构面临大调整,东莞抓住了国际IT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外向型IT硬件制造业的配套加工,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使珠江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3.发展的阶段不同
苏南模式的演化有明显的阶段性。(1)1953—1978年属于萌芽、起步阶段,农村工业星星点点、断断续续、时隐时现,所谓“五小”、“三就地”形式发展起来的“社队企业”,成为后来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的前身或基础。(2)1978—1984年为全面发展阶段,由于国家出现严重的短缺经济,政府允许甚至鼓励社队企业发展。在基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遍地开花,经济规模呈现出粗放式的快速增长,为后来的发展积累了资本。(3)1984—1988年为快速扩张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乡镇企业受到政策鼓励,抓住了大发展的机遇,乡镇企业出现长达5年的高速增长时期。1988年,全省乡镇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和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7.6%和45.6%,分别比1984年上升了16.1%和14.6%。但转轨期间流通秩序紊乱,经营管理机制灵活却难以规范。(4)1989—1991年底的困顿时期,国家采取紧缩政策以压抑长期的经济过热,用“关停并转”方式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治理整顿,乡镇企业普遍进入徘徊和受压抑的困难阶段,苏南的乡镇企业发展也受到影响。1989年,全省乡镇工业企业103841家,1991年下降为93903家。这时能够生存并得到发展的企业一般都是在内部管理和技术改造方面过了关的企业。(5)1992—1995年底的调整和恢复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加快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乡镇企业受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带动,又跃上新台阶,“三外”总量大大增加,大企业呈现出集团化趋势,社区公共建设和农村面貌极大改观。(6)1996年至今的转型创新时期,这一阶段也可以称为整合阶段或再生阶段,经济“软着陆”及“亚洲经济危机”使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慢,1998年之后的产权改革,乡镇企业剧烈分化,泡沫消失,一批“官营企业”破产倒闭,一批民营性的名牌企业脱颖而出,改制也为多数乡镇企业发展重新注入活力。最突出的是江阴市,作为一个县级市,竟有10家上市公司和150多家企业集团,在证券市场上形成独特的“江阴板块”,而华西村、双良集团、阳光集团等也是闻名遐迩。目前,国际大企业在苏南经济舞台上占据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苏南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外贸外资依存度不断提高。以苏州为例,世界500强企业已有81家落户这座古城。外资对苏州GDP的拉动已达60%,对财政的贡献则在50%以上。
温州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初始阶段。1978年,温州国有工业总产值只占35.7%,社队企业基础更为薄弱,家庭工业是这一阶段温州民营企业最普遍的组织形式。到1985年,全市个体工商户130437户,家庭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在80年代前期占到全市农村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温州企业走的是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即以家庭企业为基础,以专业市场和小城镇为依托,形成了一种“小商品、大市场”的格局,这就是温州模式初期发展的基本特征。(2)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改制阶段。在这一阶段,出于企业规模扩张的需要,他们开始尝试企业制度的改革,出现了多个业主共同投资经营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成为温州模式最典型的组织形式。但温州的股份合作制起源于家庭企业,股权基本上集中于自然人手中,国家股、法人股、集体股很少。(3)从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以来的第三阶段,也是温州模式全面进入创新的阶段。1994年温州人摆脱了姓资姓社的羁绊,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进一步理顺了企业的产权关系,企业的质量和规模有了进一步提高,以德力西集团为代表的温州民营企业创造着“新温州模式”。2000年,股份合作制企业下降到24373家,有限责任公司达到20812家,股份有限公司52家,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马津龙,2001)。2001年,民营经济在温州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85%左右,在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均占98%左右。现在,温州商品已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商品之一。
珠江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从1979年7月党中央确定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到1984年5月邓小平的第一次南方视察。198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使珠江三角洲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沿。这一阶段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发展以乡镇集体企业为主,加上“三来一补”的企业,启动了珠三角的农村工业化。(2)第二阶段从1984—1992年的发展阶段。这期间邓小平的两次南方视察,中央把珠三角列为对外开放区,以东莞、宝安等地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成了香港加工业的外迁地,“三来一补”成为农村工业的主要发展形式。同时,顺德、中山等地的家电工业初具规模。1992年,广东经济总量超越了江苏、山东等省,成为全国翘楚。(3)第三阶段从1992年3月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到1999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一阶段珠三角企业民营化、外向化更加明显,外资经济成为珠三角经济的主体。以1993年顺德率先进行的乡镇企业产权改革为标志,珠三角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革开始向纵深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展现出新的活力。(4)第四阶段从1997年7月到现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对与珠江比邻的香港经济冲击不轻,受此影响,珠三角地区的引资、出口、内销遭遇了巨大挑战,顺德、中山等的家电业进入微利时代,珠三角企业也进入了竞争性发展和面临转型的艰难时期。幸运的是,世界经济结构也面临着大调整,东莞抓住了国际IT产业转移的契机,大力吸引台湾IT企业投资建厂,发展外向型的IT硬件制造业的配套加工,加入了新经济的外围层。2005年,“珠三角”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3255亿元,列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283亿元,占全国比重高达40%,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产品出口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吕勇斌,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