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进入的界定

进入的界定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一切从头开始,潜在进入者通过创建自己的企业全新进入某一产业领域。某一种群的厂商通过混合兼并,多样化地进入另一种群领域。故将之归为另一类主要的进入方式。一个企业全部性地从原有种群转入新的种群就是转移进入。可以说,创始进入是社会上原有闲散资金向某一种群的注入,而转移进入则是某一种群中的固化资本向另一种群的直接转移。它反映了一年内进入的强度。它是对净进入的相对度量。

7.1.1 进入的界定

进入,就是指一个厂商进入新的利基(业务领域),即开始生产或提供某一特定市场上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充分替代品。在该地区某一产业上则主要表现为新的从业厂商的加入。由于关于进入、退出的专门研究最早是从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开始的,出于对市场结构刻画的需要,进入的定义更侧重于对厂商市场力量的直接衡量,如厂商数目增加效果、以及进入的市场份额占领、就业机会创造和福利影响等特性(3)

1.进入的方式

(1)新建进入(greenfield entry)。即一切从头开始,潜在进入者通过创建自己的企业全新进入某一产业领域。这也是通常意义上传统的进入方式,它带来了厂商数目的增加和市场供给的增加。由于新建进入面临着资金需要量、规模经济等多种限制条件和不利因素,通常表现为较小的规模和较高的失败率。

(2)兼并或收购(acquisition entry)。某一种群的厂商通过混合兼并,多样化地进入另一种群领域。对于后一种群而言,厂商数目和市场份额均未发生改变。但被兼并厂商的实际经营权发生了转移(4)。由于多样化企业经营范围跨越多个产业,其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处理方式均与单一化企业有所不同。在未变的厂商数目和市场份额分配背景后,市场力量的对比和分配实际上发生了变化。故将之归为另一类主要的进入方式。

(3)多样化新建进入(diversification entry)。当多样化企业进入另一种群不是通过厂商收买而是自我创立时,就是这里的多样化新建进入。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它是上面新建进入和兼并进入的叠加。在所进入的种群,厂商数目和市场供给的增加还伴随着跨种群经营的实力背景。

(4)转移进入(transfer in entry)。一个企业全部性地从原有种群转入新的种群就是转移进入。与新建进入相比,该企业是从前就存在的,故其实际经验要比新建企业多,相对失败率要低。但转移成本的高低却制约着转移后的存活和成长,如原投资的沉没成本性。可以说,创始进入是社会上原有闲散资金向某一种群的注入,而转移进入则是某一种群中的固化资本向另一种群的直接转移(5)

(5)企业衍生。关于企业衍生的说法很多,罗杰斯和拉尔森在他们合著的《硅谷热》中定义衍生公司为:在母公司内搞出技术发明的基础上,脱离母公司而创建的新兴公司。另外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衍生的一种比较宽泛的定义是:衍生是指先前在另一个高新技术组织内工作的企业家出来创办新公司的过程。衍生是产生新企业的重要方式。企业衍生是产业集聚区,尤其是高技术产业集聚区的活力所在。因为衍生出来的公司是具有创新活力的分子。首先,企业衍生使新老公司在同一类产品市场上展开竞争,会促进产品的不断改良。其次,衍生出来的小企业,往往会寻找被原公司忽略的技术和市场进行研究与开拓,这种改弦易辙的行为有时会导致某个领域的一场革命。高科技的发展常常伴随着企业衍生,硅谷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生动典型的衍生案例。另外,企业集群的规模越大、产业的价值链越长、企业集聚的程度越高,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往往越发达,衍生企业也就越多。

表7-1 进入方式对种群规模的影响

img5

2.进入的度量

经济学中,存在多种进入的度量方式。这些方式从绝对、相对,总量、比率和程度、速度等多个角度刻划了进入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为便于对下文企业种群动态分析过程加以理解,这里作一说明和对比。

(1)总进入量(gross entry)系一年期间种群内进入厂商的总数,这是对进入的绝对度量;

(2)总进入率(gross entry rate)指一年期间种群内进入的厂商数(总进入量)除以前一年年底种群内厂商总数的商数。它反映了一年内进入的强度。

(3)净进入量(net entry)系一年内厂商数目的净增加量,即总进入量减总退出量(6),也可用当年年底厂商总数减去上年年底厂商总数得到,这里将退出视为一种负的进入,将总进入量、总退出量两个随机变量运行的轨迹用其差这样一个随机变量来表示,在实际数据受限时多采用。

(4)净进入率(net entry rate)指当年的净进入量除以上年厂商总数的商数。它是对净进入的相对度量。

此外,根据手头掌握资料的便利性,还可运用渗透率(进入者占全产业的销售份额比重)、雇员比重(以进入厂商所拥有的雇员数占全产业总雇员数的比重),以及存活率(某批进入厂商一定时期后的存活比重)等指标来刻画和分析进入的规模冲击、劳动力冲击和进入冲击的持久性、进入的有效性。

在下一单元的表7-2中给出了各项进入、退出度量指标的一个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