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跨区扩张的方式

企业跨区扩张的方式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纵向一体化扩张是指企业在实现跨区经营的过程中,通过跨区投资、联合、兼并等方式,把前后相继的产业或生产阶段从市场契约的关系转变为企业内部关系的过程。企业实现跨区扩张可以在采取横向一体化的同时,也采用纵向一体化,从而形成混合一体化。由于横向一体化扩张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扩张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

8.2 企业跨区扩张的方式

企业跨区域空间扩张可以分为四种方式,即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与复合多样化(8)

(1)横向一体化的空间扩张。横向一体化也叫水平一体化,即企业在空间上的扩张是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在异地兼并、联合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以扩大企业规模。一般而言,横向一体化扩张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其一,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其二,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和技术方向发展;其三,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发展。企业横向一体化扩张可以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此外,这种扩张方式也有利于企业发挥自身在品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由于该类扩张与原有生产活动有关,比起其它类型扩张也就更容易实现。因此,一般来说,企业早期的跨区扩张多以此类型为主。

(2)纵向一体化的空间扩张。纵向一体化扩张是指企业在实现跨区经营的过程中,通过跨区投资、联合、兼并等方式,把前后相继的产业或生产阶段从市场契约的关系转变为企业内部关系的过程。纵向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两种形式。前向一体化(forward integration)是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经营活动。前向一体化可以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拓展,改善和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可以节省企业在销售渠道上的开支,减少促销、运输、仓储、包装等费用,从而降低成本。后向一体化(backward integration)是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活动的过程。后向一体化能保证企业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供应渠道的稳定,获得供应质量、价格和时问上的优惠;或可以通过统一的技术措施、价格政策和物资分配体系,降低产品成本。总之,纵向一体化可以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降低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稳定供求关系,规避价格波动;提高差异能力,树立经营特色。纵向一体化扩张是企业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Bannock(1971)认为,当企业通过横向一体化打败竞争对手,达到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以占领和控制其供应和市场领域。一旦企业在一生产领域占领重要地位后,向多种部门扩张就成为其唯一的增长战略。

(3)混合一体化的空间扩张。企业实现跨区扩张可以在采取横向一体化的同时,也采用纵向一体化,从而形成混合一体化。混合一体化是为了集中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的共同优势,如降低市场波动的风险、实现规模和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等,但是混合一体化的空间扩张也存在着企业管理成本较高等问题(9)

(4)无关多样化空间扩张。由于横向一体化扩张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扩张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所以,这里的无关多样化扩张是指企业向与原生产经营活动不相关的领域扩张的过程。当然,相关与否的界限并不严格。例如,研究与开发,多数来自于现有生产活动,但也可用于其它无关部门的生产活动之中。一般来说,无关多样化空间扩张是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的防范意识。具有无关多样化经营的企业,可以减少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与此同时,伴随原生产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一些企业也会寻求多样化扩张机会,以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此外,当某种产品出现旺盛市场需求时,也会诱发一些企业介入此类生产活动。然而,Sidney L.Barton C 1988)在研究中发现,无关多样化(复合多元化)会提高企业的系统风险,导致企业资源的分散,并且由于企业对新业务的不熟悉,反而会增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

企业跨区扩张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可以是收购、兼并,也可以是新建,还可以是合资、合作。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不同,企业一般会根据发展战略、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来确立具体的扩张方法。

合资、合作与收购、兼并及新建相比,具有如下长处:其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使组织之间变得更加相互依赖,而新的市场形势也要求企业逐渐打破彼此严格的疆界,通过较宽松而公开的契约安排获得较大的竞争和发展能力,同时又保持相当的灵活性(相对于内部化而言)。这种组织形式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改善不足和提高绩效。一方面,合资合作可以使企业分担风险,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A地企业具有品牌和营销能力或资金上的优势,而B地企业却有渠道和公共关系上的优势,通过良好的合作,可以使A地企业更加适应B地本地化的需求。并且,对于企业而言,合资合作也可以降低企业作为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域新进入者的成本(如信息搜寻成本),并绕过区域贸易壁垒(在我国尤其如此)。另一方面,合资合作可以稳定企业的市场交易关系减少交易费用,纠正市场缺陷,同时,合作还可以抑制交易内部化趋向,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并且避免市场垄断。因此,科斯(Coase)在《企业的性质》中认为企业的层级管理是对市场机制的替代,合作则是企业在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管理成本之间博弈的结果(10)

然而,合资、合作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合作或合资常常可能由于双方目标的差异或者不同地域文化上的差异而导致冲突的产生,例如财务上的冲突。而且,在这种企业中本身会存在一种张力,每个参与者都希望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而限制其他参与者的收益。当参与者在相关领域是竞争者时情况更是如此。

相比较而言,收购、兼并与新建具有如下优点:其一,减少外部的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的侵害。例如,跨区扩张企业常常通过收购、兼并或新建的形式设立自己的销售机构,把销售活动纳入企业体系内部,用组织的直接指令来保证经销部门执行企业的意图,以避免单纯依靠大的批发商可能带来的机会主义和财务风险,提高资金的回笼速度和周转能力。其二,充分发挥资产的专用性。这些资产包括管理与营销的能力,也包括企业对自己产品性能、售后服务、维修等相关知识的把握。其三,有利于了解市场,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例如企业通过在其他地区设立销售分公司、专卖店、销售总代理,实行统一的定价、促销策略及售后服务,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与企业声誉。最后,与合资合作相比,收购、兼并和新建企业更容易享受税收减免,降低整个企业的纳税总额。但是,通过收购、兼并和新建等形式进行跨区扩张也有其明显的不足,因为,随着企业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又形成了层次繁多的等级组织,不仅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而且降低了知识、信息等要素的流动速度及企业的灵活性,并有可能产生市场垄断。

当然,收购、兼并和新建也有较大的差异。在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异地兼并,还要顾虑承受被兼并企业的人员及债务负担,与被兼并企业所在地政府的关系也难以协调,时间损失和财务支出比新建、扩建更多。但新建、扩建的方式不仅初期投入成本较高,而且没有利用其他企业已有的生产能力,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会加重全行业生产能力的过剩。

有关企业空间扩张规律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大多数学者又是从贸易扩张的角度来解释企业空间扩张行为与规律的(11)。科斯(Coase,1937)、巴克莱(BuckleyP J,1976)、梅森(Masson,1976)、拉格曼(Rugman,1980)等学者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论述了贸易扩张与企业空间行为的关系。他们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加,当这种交易成本大于内部化成本时,内部化投资就会产生,企业将不再仅靠对外贸易占领国外市场,而是通过对外投资来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海默(Hymer,1976)、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81)则从垄断优势的角度分析了贸易扩张与企业空间行为。弗农(Vern,1966)从产品周期性的角度论述了国际贸易与企业空间行为。他指出任何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产品在空间上的生产布局将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当产品处于创新阶段时,由研究开发力强的发达国家生产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随着贸易的扩张,生产该种产品的技术逐渐在国际上扩散,原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将逐步由直接出口转变为对外投资。沃茨(Watts,1980)、哈坎逊(Hakanson,1979)、泰勒(Taylor,1975)、迪肯(Dicken,1986)等学者则从贸易扩张与企业空间行为模型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企业开始总是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当国外市场出现需求时,企业便有少量产品输出,起初由于贸易量少,一般由中间商代理出口业务,而且由于企业出口份额仅占企业总营业额的很小一部分,企业的注意力仍在国内市场。随着出口量的扩张,当出口额达到相当数量而且在国外已有了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此时对企业而言,再通过别人代理出口变得不经济,企业开始自营出口,直接在国外设立一些试销窗口,继而在国外成立分销机构。当国外需求量进一步扩张时,一方面仅靠出口最终产品已不能满足需求或出口最终产品在经济上不合算了;另一方面,由于贸易壁垒的存在,当贸易成本超过在国外投资建厂时,企业开始由输出最终产品向对外直接投资办厂转变。随着企业在国外经营活动的扩大,国外公司经营份额在企业总经营额中的比重上升,甚至超过国内,企业将在国外建立完整的法人公司,在空间分布上也就从国内扩展到了国外。

不难看出,以上的研究表明,企业跨区扩张在行为方式上一般是首先设立销售机构,然后才是建立生产机构(具体形式可以是新建、合资合作以及兼并收购等)。

从区域推进的角度看,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跨区扩张应该遵循社会经济现象地理扩散的一般规律;企业空间扩张又是一个组织行为,这种扩张又受制于组织的决策行为、组织内部网络和发展战略。这两种作用力共同作用于企业空间扩张过程中,但前者使这一过程呈现某些规律性,后者又使其偏离这些规律。

在地理现象的空间扩散中,最为常见的是接触扩散(contagious diffusion),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根据这一特点,源于任一点的地理扩散具有距离衰减效应。

另一种扩散规律是等级扩散,即经济或社会想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这种扩散过程并不一定(多数情况下完全不是)按地理邻近性,而是按区域(或城市)的重要等级跳跃式扩散的。

一般而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空间扩张也应该遵循以上两条规律。研究发现,企业的销售区发展、新工厂建立以及兼并活动发生的区位也具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的特点。接触扩散在企业空间扩张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并进而建立起生产机构。这种扩散在服务型的公司中表现更为典型。企业等级扩散常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都市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并依次类推,并不考虑这些市场的距离是否邻近。实际上,等级扩散是企业对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

此外,中国转型时期的特殊环境对企业跨区扩张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某些企业甚至是决定性的)。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在企业新区位选择或兼并、收购其它企业时,熟悉的人际关系易于导致这些在相应区位发生。另一方面,在中国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下,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先后对国有企业实行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方面的改革,到20世纪90年代初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指明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单一的国有产权制度向多种产权制度并存过渡,国有企业新的运营机制正在形成。但是二十多年来,国有企业一直未能成为市场经济条件所要求的独立决策的主体。这样,在其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国有企业的空间扩张决策总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地方政府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的空间扩张。据此,李小建(1999)提出了中国企业通道扩张的假想,即企业空间扩张是沿着通道延伸。密切的人际关系,形成企业空间扩张的人际关系通道;相同的隶属关系或计划体制下长时间的互相作用关系,形成机构(或体制)通道;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关联,形成生产通道;地理区域的邻近性,形成距离通道。上述通道共同作用于企业的空间扩张过程之中(12)

企业顺利跨区扩张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政府、市场和企业都是一种对生产要素在空间进行配置的一种制度。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政府和市场会对企业的空间扩张行为起到重要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换言之,为了促进企业的空间扩张,就必须对政府和市场提出相应地要求。一般而言,企业顺利跨区扩张需要具备如下条件(13)

其一,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企业必然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空间扩张,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生产成本,成为区域内配置资源的重要力量,但企业跨区扩张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企业成为市场机制运行的真正主体。即,企业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管理权和发展权。

其二,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由于企业扩展过程中的许多行为都涉及到产权交易(如,并购),因此,企业跨区扩张除了要具备完善的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外,还要有相对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

其三,完善的区域市场体系。统一的市场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实现跨区扩张的重要条件。一方面,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实现和区域内部市场的统一,不仅仅方便了最终产品在区域内的流通而且也为生产要素和中问产品的流通创造了条件,区域内部壁垒的减少不仅不会削弱企业内地域分工的动机,反而使这种愿望更加强烈。这是因为,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使得企业面临的竞争越发激烈,企业要继续生存就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外界条件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企业跨区扩张可以降低成本、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并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进行企业内地域分工,将不同生产单位和功能机构分布于不同区域,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资源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在具有完善市场体系的环境中,区域政府自身定位也较为清晰,服务意识较强,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减少,企业的退出和进入壁垒降低,因而从客观上会有力推动企业的跨区扩张。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企业内地域分工的影响,即是统一的市场体系促进企业跨区扩张最典型的例证。伴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长三角区域范围内的企业内地域分工的特征也在相应的发生改变。20世纪80年代企业内地域分工还只是一种模糊的单向的企业内地域分工,90年代以后转变为简单的、单向的企业内地域分工,发展到现在企业内地域分工已经趋于复杂、成熟,其特征也演变成为复杂的、双向的、多向的企业内地域分工(14)

(彭荣胜,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