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兴支付方式

新兴支付方式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支付清算牌照的发放将进一步影响市场格局。手机支付包括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中国境内目前开展的手机支付业务以远程支付方式为主。如今,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在手机支付方面竞争十分激烈,将进一步驱使大批资金和资源流向与手机支付相关的行业,从而将引领一股新的消费热流。智能卡手机支付得到市场进一步关注。智能卡手机支付以手机设备中的智能卡作为支付载体,利用其存储支付信息或安全认证信息。

11.2 新兴支付方式

11.2.1 互联网支付

1)互联网支付市场概况

借助信息技术的进步,银行卡支付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线下支付,支付渠道更趋多样化,其中互联网支付的发展尤为迅速。一方面,网上银行成为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主要的支付资金来源和用户来源;另一方面,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利用其丰富的电子商务运营经验,建立了供网上商户和用户达成交易的支付平台,整合网络购物、机票购买、缴费还款等各种产品服务,成为网上银行最重要的用户入口。2009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5 766亿元,在2008年2 743亿元交易规模的基础上,大幅增长110%。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于2005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后,已经连续四年增长幅度超过100%。并且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结构仍然呈现出集中化的特点,市场份额前三名合计占据了78%的市场份额。截至2009年年末,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84亿人,互联网支付用户占总体互联网用户规模的24.5%,约为9 400万人。由此可见,互联网支付用户群体规模的持续扩大是互联网支付规模保持增长的前提条件。除了互联网用户规模之外,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支付的规模。以网购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支付的最大业务来源,2009年网购市场规模达2 630亿元。航空客票、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等业务也先后成为了互联网支付的业务,并逐渐成增长趋势。

2)互联网支付的特点

互联网支付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第三方支付机构大量挖掘潜在客户并提高用户黏性,2009年,信用卡还款、缴费充值、航空客票等业务规模迅速扩张,网上购火车票、汽车票等新业务开始涌现,互联网支付正在逐渐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互联网支付第三方机构发展成为多渠道综合支付服务商。为满足用户对支付便利性的需求,互联网支付第三方机构开辟了线下、手机等多种支付渠道,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多渠道综合支付服务提供商。

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竞争日趋激烈。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结构仍然呈现出集中化的特点。2009年,支付宝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3)互联网支付发展趋势

B2B支付将成为互联网支付新的业务亮点。首先,目前企业间的B2B商务还主要依赖票据、汇款等方式进行支付结算,而这一部分的用户规模很大,如果可以开发为互联网支付,企业间的B2B商务将会成为互联网支付的主要业务来源;其次,企业ERP系统同银行网银、第三方支付工具的集成能解决企业对账户管理和付款的便利性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最后,随着传统的企业B2B商务流程不断地转向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支付针对企业B2B商务流程的改进,将逐渐促进B2B支付应用的迅速增长。

网银互联系统的上线运行将使互联网支付第三方机构聚焦于特定行业和特色业务的竞争。人民银行网银互联系统已于2010年8月上线运行。网银互联系统为各银行网银互联互通提供了接口,也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了连接银行网银系统的服务。目前互联网支付第三方机构还需要分别同各个银行进行业务接入、技术接口维护、服务流程对接等,接入网银互联系统后,它们就可以从复杂的银行接口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创新业务开发、市场开拓、用户服务和商户服务等专业领域。网银互联系统的上线运行使第三方机构在发卡银行接口方面的差异逐步缩小,因此第三方机构也将把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深化优势行业服务、开发特色业务上,第三方机构商业模式差异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除了业务范围大而全的行业巨头外,在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部分细分行业可能出现某一家中小型机构占据优势的格局。

互联网支付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相关调查发现,亚太地区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进行过海外网站购物,中国是跨境购物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互联网电子商务具有无国界性的特点,给境内用户的海外购物活动和境外用户在境内网站的购物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因此对其支付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因此,同境外机构的合作将成为未来几年境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一项重要战略工作。

支付清算牌照的发放将进一步影响市场格局。随着互联网支付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相关的监管政策法规的出台使得市场发展状况逐渐明朗,互联网支付市场将得到进一步规范,因此,行业的竞争点将会产生巨大的改变,由价格竞争转变为服务竞争。因此,在支付清算拍照的陆续发放后,市场中的小机构可能会被逐渐排除或者兼并,使得市场格局出现进一步的变化。

11.2.2 手机支付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产品的丰富与功能的完善,以及移动运营商切实推进3G网络建设,调整手机上网资费,极大地刺激了终端用户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和相关产品的消费意愿。手机支付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之一,对银行卡产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手机支付市场概况

手机支付交易规模持续增长。手机支付包括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中国境内目前开展的手机支付业务以远程支付方式为主。2009年中国境内手机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持续增长,以在市场中居主导地位的中国银联手机支付业务为例,2009年手机支付累计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 173.3万户,比2008年增长34.2%;2009年手机支付交易笔数达1.26亿笔,交易金额达380.4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20%和56.5%。话费缴纳和企业回缴款业务仍然是手机支付的主要业务类型,话费缴纳业务的交易笔数占比达83.8%,交易金额占比达14.2%;企业回缴款业务的交易笔数占比达10.4%,交易金额占比高达83.3%。如今,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在手机支付方面竞争十分激烈,将进一步驱使大批资金和资源流向与手机支付相关的行业,从而将引领一股新的消费热流。随着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手机支付立刻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加上在2010年3G通信的不断发展与扩大,手机支付的规模将逐渐增大。

智能卡手机支付得到市场进一步关注。智能卡手机支付以手机设备中的智能卡作为支付载体,利用其存储支付信息或安全认证信息。智能卡手机支付与手机支付一样,可以同时支持现场支付和远程支付,由于安装了智能银行卡的手机只需在刷卡机前感应一下,在前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一项支付,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此,智能手机支付很有潜力成为未来的主流支付方式之一。尽管目前智能卡手机支付的用户规模和交易规模还不大,但其得到了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智能卡手机支付方式的主要尝试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银联在2009年纷纷加大了试点力度和范围。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介绍,智能卡手机支付业务将具备23种支付功能,在超市、药店、公交、的士、公共事业缴费等小额快速支付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手机支付特点

单笔交易金额低。根据相关单位的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支付平均单笔交易金额为8.28元,手机支付总计消费金额在100元以内的约占75%,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消费金额很小的情况下选择手机支付,可能是对手机支付安全性的一个怀疑,或者是对新兴支付方式的一种陌生。但是,手机支付具有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随着手机支付平台的不断完善,手机支付将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日后人们支付方式的主流。

开通方便、使用简单安全、应用领域广泛。由于顾客开通手机支付不用更换手机号,就和办理手机其他业务一样简单,所以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便捷。而使用起来,也只需用手机在专用的POS机上感应一下就可以进行支付,速度快并且安全。目前,手机支付大部分是小额支付,这样消费者可以避免没有零钱或者带零钱不方便的情况。如今,随着中国移动的合作商越来越多,手机支付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小到坐车、用餐、购物等,大到购买家电、汽车等。

由个人用户向企业用户拓展。2010年,招商银行首次推出面向企业的手机银行产品,这意味着,手机支付业务已经开始由个人用户逐渐转向企业用户。随着企业对实时管理和移动办公的需求日益增长,移动商务运营被认为是助推企业利润增长的全新模式,而移动金融作为实现移动商务运营的关键环节,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银联加大智能卡手机支付试点力度。为了满足广大手机支付消费者的支付便捷性需求,中国银联建立了开放的手机支付服务平台,以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来推动产业资源的整合。其中,现场支付以日常消费以及公交行业为主,远程支付涵盖了网上购物、信用卡还款、缴费充值等不同的业务领域。

移动运营商全面介入手机支付领域。由于手机支付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为了争抢客户群,移动运营商纷纷介入手机领域。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移动运营商在各地采取了不同的业务发展类型以及技术模式试点手机业务。

智能卡手机支付技术模式众多,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智能卡手机支付具有广泛的前景和潜在的大量客户,也是大运营商的关注对象。但是当前的手机技术模式众多,因此,从市场推广的角度来看,产业投入的成本可能过高,所以智能卡手机支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合理有效的商业模式,这样才能更普及,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3)手机支付对银行卡产业的影响

在传统银行卡产业中,卡组织扮演了跨行转接核心地位的关键角色(见图11.2),一端连接发卡银行,并通过发卡银行最终连接持卡人;另一端连接收单银行,并通过收单银行最终连接商户。在这一支付产业链条中,卡组织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img79

图11.2 传统银行卡产业链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扮演支付清算角色的,除了卡组织以外,还有第三方支付机构、移动运营商、移动终端生产厂商(如苹果等)以及商业银行,他们在支付方面取代了卡组织的功能。此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支付方(包括卡组织、第三方支付机构、移动运营商、移动终端生产厂商等)通过整合产业链,可以将触角直接延伸至持卡人和商户,与持卡人和商户进行互动,而不需要像传统模式中那样必须通过发卡银行和收单银行。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谁掌握了产业链两端、足够数量的最终用户(商户和持卡人),谁就能够掌握支付产业的话语权。

4)手机支付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移动互联网设施的不断完善,手机的信息处理功能也不断的提高,为移动互联网应用以及手机远程支付奠定了技术基础。与此同时,移动上网用户数量的大幅上升,给手机远程支付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大力发展手机远程支付功能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支付方式,手机远程支付也必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快速崛起。

img80

图11.3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支付产业链

其次,目前手机现场支付在技术上可以复用非接触式IC卡受理环境。而手机现场支付的受理商户从数量上和范围上都非常有限,非接触式IC卡受理环境的成熟有助于智能卡手机支付的推广。

最后,手机支付的领域十分广泛,因此需要跨行业的合作才能迅速推动手机支付的发展及其快速成长。跨行业应用可以扩大手机支付业务的收益范围,增加对业务成本的分担能力,从而,对手机支付商业模式的突破起到助推的作用。

11.2.3 银行IC卡支付

1)银行IC卡市场概况及特点

由于现有的普通磁条卡在某种程度上欠缺安全性,各大银行为了使自己更有竞争力,不断地开发新的电子支付方式,因此安全性更高、功能更强大的IC卡诞生了,并且正成为全球银行卡产品升级换代的大趋势。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境内银行IC卡受理环境已经初步具备,商业银行的IC卡发卡业务也开始加速。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进金融IC卡应用。商业银行银行卡更新换代的工作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银行IC卡受理环境已经具备。2009年,境内银行IC卡受理环境日益改善。首先,接触式IC卡受理环境已经初步形成。其次,非接触式受理环境加快形成。以宁波地区为例,为配套宁波市民卡建设,截至2009年末,包括商场、超市、便利店、餐饮等众多领域近6 000台POS终端能受理非接触式IC卡。在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部分便利店、快餐店等快速消费领域也已经能受理非接触式IC卡。包括工行、农行在内的7家银行于2011年发行了金融IC卡。其他商业银行发行金融IC卡的时间则被定为2013年1月1日,而至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根据政策以及实施的现况来看,2011年将成为银行IC卡的元年。

银行IC卡产品逐渐丰富。在发卡方面,银行IC卡发卡量日益增长,产品逐渐丰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要在2011年6月前开始发行银行IC卡,而以四大银行为主的发卡活动也提前执行,预计2011年发卡规模可能将超过预期的5 000万张。不但数量不断增加,品种也日趋丰富。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发行了国内首张符合PBOC2.0芯片标准的新版牡丹交通卡,随后,中国工商银行分别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交通管理部门合作发行符合PBOC2.0标准的牡丹交通卡。2008年12月,宁波市民卡作为人民银行批准的第一个金融芯片卡多应用试点项目顺利推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以及鄞州银行已在当地累计发卡超过15万张。2009年9月,中国银行得到了银联的支持,创建了中银通支付有限公司,为打造银行IC卡储存了雄厚的实力。而2009年12月,交通银行也推出了太平洋智能芯片借记卡。

跨行业合作成为银行IC卡业务开展的重要领域。从银行IC卡业务发展状况看,行业应用尤其是公交行业应用成为银行IC卡业务主要的应用领域,除此之外,快速支付也成了其主要发展对象。中国工商银行与各地交通部门合作打造牡丹交通卡,此卡可以为交通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以及广大驾驶员的出行便利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具有帮助交警处理交通事故等功能。由此可见,跨行业合作将成为未来银行IC卡的发展主流,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扩大发卡规模,而且可以给持卡者带来很多便捷,并同时发展安全系统,做到更安全更可靠。

2)银行IC卡业务发展趋势

基于银行IC卡的特点,未来银行卡主要会趋于跨行业合作,在磁条卡向IC卡的迁移过程中,银行主要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近年来,银行IC卡在产品异质化方面的作用已经逐渐为商业银行所认同,因此,跨行业合作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其在同公交、高速公路等行业合作中的应用载体作用也逐渐为商业银行所重视,目前公交行业成为银行IC卡的主要合作行业。同时,各种行业应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向跨区域应用扩展,并逐渐向消费领域渗透,与银行卡的合作成为行业快速发展的途径之一。因此,从发展趋势看,在公交、出租、医疗保险、旅游等领域的跨行业合作,将成为银行IC卡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次,若想实现磁条卡向IC卡的迁移,银行必须投入大量的业务进入IC卡领域。除此之外,与手机支付功能的合作将会使得IC卡变成更为普遍,更能为消费者接受的一种支付方式。

未来的金融IC卡能够满足网络支付、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等各种新型支付领域的安全要求,能取代网银证书、口令卡等个人安全验证工具,成为全面的支付工具,以便实现各种渠道的支付。如今金融IC卡的应用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宁波等多个城市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之后,接下来的任务是进一步加强银行业与国内重要行业的合作,加快关键系统的开发和升级改造,完善IC卡标准和安全体系建设。

11.2.4 其他创新支付方式

1)电话支付

2005年12月6日和12月8日,招商银行与支付企业易宝(YeePay),分别在这两天推出了改变国内现有支付方式的电话支付业务。带来了电子支付的一个创新性改革。电话支付是以固定电话为支付终端,以固网为支付渠道,实现资金从支付方向接收方转移的一种支付方式。由于现在网络市场的局限性,电话市场的普遍性,人们可以在急需付款而没有网络条件的情况下选择电话支付来解决燃眉之急。因此,电话支付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便捷。在上海,从2005年12月开始,市民便可以使用申付卡,只要拨打缴费热线962233就可以支付上海市的所有水、电、煤、通信等公用事业账单的费用。在做这一切之前,用户只要预先购买面值100元、50元不等的申付卡,需要缴费的时候拿出卡号然后拨打上述电话按提示语音操作即可。整个支付过程并不需要涉及银行卡号和密码的输入。而且,此种缴费方式还推出了电话号码和账单的绑定功能,绑定以后就不需要再输入冗长的公用事业账单账号了。不但便捷而且安全。

经过2007年和2008年的业务爆发式增长,中国电话支付已经具有了较大的市场规模。在此基础上,尽管2009年电话支付终端数量的增速有所放缓,但交易规模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以中国银联系统转接的电话支付业务例,截至2009年末,入网电话支付终端数量累计达60万台,同比增速为17.2%,比2007年的294.6%和2008年的730.0%大幅回落;2009年电话支付交易笔数达5 842.2万笔,实现交易金额8 648.7亿元,比2008年分别增长130.9%和211.2%。但是,从业务类型来看,电话支付主要服务于便民支付和小企业支付。而中国银联转接的电话支付业务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信用卡还款、公共事业缴费、话费充值及小业主收款。

2)数字电视机顶盒支付

数字电视支付业务是中国银联与青岛广电等合作伙伴,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面向个人和家庭的数字电视支付产品,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套基于刷卡遥控器实现的数字电视支付产品,将银行卡交换网络与广电网络相结合,使用户在家中通过电视遥控器刷银行卡,就可以轻松实现银行卡的查询,缴纳水、电、通信、电视等费用,电视购物、买卖证券、医院预约挂号、互动游戏及订票等多种金融业务服务,是面向个人和家庭的新型电子支付产品和服务渠道,也是未来面向家庭和个人支付的一种新趋势。

目前,中国银联已率先在青岛和厦门开展了业务探索和尝试。这项业务将改变我们现有的对电视的概念的理解,这个消费终端将比其他电子支付方式更吸引人,但是由于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技术含量较高、资费较高以及服务力度不够等原因,至今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机顶盒外壳功能将逐步完善,尤其是单片PC技术的发展,将促使数字电视机顶盒内置和整个成本下降,让大多数用户在普通模拟电视机上实现既能娱乐又能上网等多种服务。通过面向双向数字电视家庭用户提供视频点播、电视购物、公共事业缴费等服务,有望形成相当规模的家庭用户支付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