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及其生成机理
叶妙艳等人撰文,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与其生成机理进行了概括:
1.国际金融危机的三种类型
(1)关于债务危机
主要是指在经济增长良好和预期前景光明时,大量借入外债特别是短期外债,过度依赖间接资本弥补本国资金和外汇缺口,同时长期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导致经常收支逆差。一旦经济信心动摇、外资流入下降、不能还本付息时,就会发生外汇储备告罄、支付能力不足,出现债务危机,如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危机,都属此例。
(2)关于货币危机
主要是由于汇率制度僵化及本币高估、贸易及经常项目出现逆差、依靠外资流入弥补经常项目逆差,特别是短期内大量外资涌入,进一步推动本币升值,既加剧经常项目失衡也加重外资依赖,汇率制度成为攻击目标。一旦市场信心发生动摇,将被迫让汇率浮动,出现本币剧烈贬值,东南亚、阿根廷、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主要是货币危机。事实上,不少国家货币、债务危机交织,无法进行严格区分。
(3)关于银行危机
是指银行过度涉及高风险行业,从而导致资产负债严重失衡,呆账负担过重而使资本运营呆滞而破产倒闭的危机。引发银行危机的往往是商业银行的支付困难,即资产流动性缺乏,而不是资不抵债。银行危机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因为资产配置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要经营业务,各金融机构之间因资产配置而形成复杂的债权债务联系,使得资产配置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2.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
(1)汇率制度崩溃引发金融危机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家的金融机构及大型企业集团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接或间接地享受着国家或多或少的政府担保。面对众多的被担保的机构,政府财力毕竟有限,最多处于稳定市场的目的政府会帮助这些负债机构偿还一次债务,一旦挽救成本过高昂,政府就不得不宣告其破产。债权得不到保证,必然会使债权人信心丧失,巨额资本就会发生恐慌性外流,国家货币此时不得不贬值,国家的汇率制度必定土崩瓦解,金融危机也就引爆了。
(2)资本项目自由化孕育金融危机
资本项目自由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大势所趋,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资本项目自由化也就意味着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全面开放,不但可以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提高金融服务效率,而且还可以加速金融创新、降低运作风险;对国家经济增长及经济福利增加都有重大意义。但是资本项目自由化又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即有益处也有风险;一旦没有相应的经济结构及经济政策与之相配合,中央银行将无法同时控制汇率与利率两个敏感变量。可以说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所要求的资本项目自由化为金融危机温床。
3.缺乏合作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导致金融危机
就国际收支调节而言,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继承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原则,即完全由逆差国自我调节,制度上无任何约束或设计来促使逆差国采取合适方式恢复国际收支平衡,或敦促相应顺差国与逆差国通过货币合作方式缓解这种矛盾,如联合调整国内政策、适当调节汇率幅度等等。
对于经常项目出现长期逆差的新兴市场国家,由于采用钉住汇率制且缺乏与相应顺差国的货币合作方式,无法采用汇率调整方式,而强烈的发展动机和旺盛的国内消费及投资需求使其根本不愿单独或通过合作方式实行国内紧缩政策。于是,通过短期资本的引进来平衡逆差成为主要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