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金融与经济危机周期内惯性恶化走势分析
从世界历史上每次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每次危机都是从金融危机传导给经济,尔后出现了经济危机的。这种状况在以前的危机中并不明显,特别是在1929—1933年的大危机后,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而金融与经济危机都有一个周期。以前人们认为只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才有周期率。其实,搞市场经济,不论是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会发生金融与经济危机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最大化效用。“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政府失误、失策”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由于在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少受甚至不受政府大的干预。1929—1933年经济危机前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整体运行情况就是明证。如果没有此前经济上的自由化,就不可能出现那样严重的大萧条。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革命”就打破了老古典主义鼓吹的市场完全自由化的神话。即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经济周期率。只不过—如果科学调控及时、到位,这种周期率会缩到最短的程度,其所造成的损失也会降到最低的程度。当然,决定经济周期率的长短,主要除了其本身的惯性规律外,还有其他诸多条件。宏观调控的力量也是有限的。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的受着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顾一切地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就是周期性地必会爆发表现为商品生产过剩的普遍经济衰退。有人认为,自从1825年由于英国纺织品生产过剩触发第一次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爆发至今(15年后英国发动以开拓中国市场为目标的鸦片战争与此次危机有内在联系),近200年以来,以7~10年的小周期,10~25年的中周期,50~80年的长周期形式,生产过剩危机在世界经济中频繁发作。我国在近30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就有好多次调整,假如不调整的话,肯定会形成大的周期率。“软着陆”就是明证。即使是经过几次大小调整,也还是出现了4个周期。齐建国撰文认为,这4个周期,是从1978年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算起的。前4个周期,从1978年算起至2007年结束,在30年中,平均每个周期约7.5年。2008年开始进入到5个周期。其中,前3个周期发生在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共14年,平均每个周期4.7年。第4个周期从1993年至2007年,持续了15年。第一个周期从1978年起到1985年结束;第二次经济增长周期始于1984年;第三次经济增长周期始于1987年;第四次经济增长周期始于1992年。
一张一弛,不但是治国之道,亦是经济发展之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证明: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一定会控制、减轻金融与经济危机的程度。也可以推迟金融与经济危机。由于历史与现实等诸多特殊原因,由于我国处在大转型时期,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其起步与发展进程中,所受的政府干预多一些。其实干预的多少关键取决于是否需要,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科学而已。市场经济的竞争,就必然会形成规律性,就必然会出现经济周期率,但是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就必然有其各种规则与法制化手段,也就必然包括和受到政府的科学调控。但是,在市场自由化的进程中,一旦金融与经济危机形成,就有一个金融与经济危机及其周期内惯性恶化的走势。从历史上看,这一周期内惯性恶化走势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从历史到现今,中、小程度的金融与经济危机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但是每次危机的周期越来越短。为什么呢?主要是当金融与经济危机发生后,人类社会采取各种调控因素与手段,进行调控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全人类的经济基础比过去坚实了,调控的能力增强了,水平提高了。对于每次金融与经济危机,如果各国政府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就必然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由此看来,政府科学调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每次金融与经济危机有一个孕育期、潜伏期、导火索——引发或诱发等因素与条件,有一个发生期、发展期、渐趋高潮期、高潮期、渐趋低潮起、低潮期、缓解期、末尾期,即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全过程。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预测中国经济走势时,提出了V型、U型、L型、W型等4种观点。本书借用来分析目前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及其周期内惯性恶化走势,是适用的。其实,这四种模型,在金融与经济危机其间,既可以分析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与经济危机态势,也可以分析世界的金融与经济危机走势。综上所述,一旦金融与经济危机形成之后,就有一个惯性恶化走势。例如,目前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走势,许多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分析:有的认为是V型;有的认为是L型;有的认为是U型;有的认为是W型。就这4种类型的走势而言,V型,其周期内惯性恶化走势是V字型从开始向下的一端至底端部分,都属于周期内惯性恶化的走势,只不过V型是金融与经济危机最短周期而已。L型,也就是金融与经济危机发生后从开始的顶端滑落到底后,还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触底,从顶端向下乃至经历的这一段触底的过程,都是惯性恶化走势,什么时候翻转后,也就是经济探底回升开始了,但是,L型有多长的时间筑底回升很难判定,不可预知的风险有多大,时间有多长等,都难以确定。的确由于L型的惯性恶化走势难以预知的未知数、风险很多。U型,呈现U型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型,可以说,从开始到探底回升,到健康发展,其走势与时间等基本上是对称的,当然也不能完全用对称性机械地理解和解释U型走势。当然W型走势,自然反映的是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双重性和两次的长波反复。本书认为,不论是哪一种走势,一旦形成之后,都有一个周期内周期性的惯性恶化走势。只是这种惯性恶化走势,因其本身危机的程度以及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及时性、科学性、力度以及诸多使经济复苏条件的优劣,而使其周期内惯性恶化走势发生变数或变化。对当前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周期内惯性恶化走势,本书基本上赞同“大U型”周期。中国在这次金融与经济危机中将呈现出一个“小V型”周期。为什么呢?2009年中国的GDP达到了8.7%,已经回答了小V型的问题。当然,中国在2010年以后的年月中,经济上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依然存在。这次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其本身的危机程度是相当严重的;连锁反应与传导是非常强烈的;在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并且没有及时控制住,负面影响更大;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中,聚集了资源、环境、思想、理论、政策、战略、体制等全方位的诸多矛盾。因为这次发生在发达国家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并迅速蔓延到全世界,其实这正是这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总爆发。所以不可能是V型的。同时,虽然这场危机十分严重,但当这次危机真正蔓延和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时,世界各国政府、各个相关国际组织机构,各阶层,专家学者等权威,都认识到这场危机的严重性,于是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各种综合性措施,进行大救治行动。加之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其他发达国家都有比较充分的经济实力,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与良好的发展走势没有变,并且调整及时,调整的力度大,4万亿将会拉动经济走上复苏与发展的轨道。再加上其他一系列积极的应对与救治因素,所以,中国在这次金融与经济危机中将呈现出一个“小V型”周期。这样,本书的另一种判断是,当前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周期内惯性恶化走势,不可能有较长期的8年探底蔓延进程,所以,这场大危机很有可能是3~5年的L型的走势。再进一步讲,由于基于前面的一系列因素与条件及其分析、推理,也就更不可能是W型,反复动荡之势。中国的金融与经济危机会呈现出小V型走势,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是最先走出这次大危机的国家。这一点已经被事实证明了。当然,上述4种类型的成因与发展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金融与经济危机的惯性恶化走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