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帝国主义的汇率大战与操控世界市场的行为
“垄断是今天国际经济的常态,金融寡头统治着今天的全球经济,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在瓜分全球的市场。而列宁百年的警句,正以《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书中所描述的方式进行着。”[19]
真正懂得帝国主义秉性的世界高人,面对新帝国主义的所作所为,真可谓痛心疾首,但又手无缚鸡的权力,他们只有一腔热血,用思想,用人格,用笔战斗!郎咸平富有讽刺地警告国人说,一方面由于我们和世界上好多国家和民族不懂帝国主义,不理解金融寡头所建立起来的国际游戏规则,一方面在我们内部那些形形色色的首席谈判代表们在不断地帮忙,从而使国家和民族蒙受巨大的损失!
1.汇率是帝国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双料“洲际导弹”
郎咸平认为汇率从来就带着政治的标签,是实现政治目的一种手段。并且美国又是汇率的最大操纵国。汇率这颗经济与政治的双料“洲际导弹”,首先抨击的是亚洲各国。在这里我们必须得又一次重申历史:1985年9月,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这5个国家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酒店签订了《广场条约》,强烈要求日元升值。这其实就是采用的汇率升值的政治阴谋技术战略,在3个月内日元兑美元升值了20%,从250日元升值到了200日元;又过了几个月之后,升值到149日元;到了1987年,升值到了120日元。其结果升值了1倍多。这样做的结果是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的出口制造业。在日本的制造业无利可图的情形下,美国人逼迫日本人投资房地产与股市,制造大量的泡沫。在1987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崩盘的情况下,美国向日本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日本降低利率,降低到了历史的最低点:2.5%。由于在日本的低利率政策和出口制造业的无利可图的促使下,于是在日本商社的积极带动下,日本的企业与国民炒楼、炒股。例如1985年东京、大阪的土地价格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价格相比,猛涨了1万倍。从1987年到1989年,股票价格涨到了94%,相比1984年,1989年股票价格更是涨到了368%,同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冲到到38915点。另外,大都市的土地价格涨了103%。在1991年日本的经济泡沫未破灭之前,日本银行的总款额达到了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0%(当时美国只有37%)。日本的上千家财务公司和投资公司纷纷跻身于房地产与金融行业,总金额高达40万亿日元。当随着日本经济的泡沫破灭之后,许多公司和千万富翁土崩瓦解。从1990年日经指数下跌开始,暴跌了70%。日本陷入了20来年的衰退,至今还没有走出萧条的周期。由此可见,日本经济的泡沫极度膨胀。后来至今,形成日本的经济破灭,大衰退,几乎低迷不振,形成日本的政坛风云变幻,一片狼藉,动荡不安。
日本人野口悠纪雄的《日本的反省:依赖美国的罪与罚》中指出:震撼世界的经济危机的主犯是美国,这是毫无疑义的。日本等贸易顺差国家和欧佩克将通过国际贸易赚得的美元投给美国。即这些贸易顺差经由资本交易回流到美国。同时,由于日本长期实施低利率政策和政策干预汇率,导致了借日元投资美元的“日元套利交易”行为泛滥。这种套利交易使日元进一步贬值和出口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催生了美国的住宅价格泡沫和金融泡沫。为此日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日本持有的外国资产发生巨额损失,其规模接近因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世界金融机构总损失额的一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昨天的做法,与中国今天的行为几乎如出一辙。
2.从1985年到1997年:12年间汇率大战从来没有离开过亚洲
这12年期间,没有接连爆发的原因是,是有一个缓冲期、蕴藏期、孕育期而已。从1985年美国等国家采用的汇率升值的政治阴谋技术战略,将日本击倒后,时隔12年,有卷土重来,亚洲风云变幻:人们至今记忆犹新,1997年一场始发泰国、波及韩国等临近国家和地区的金融风暴,横扫了东南亚各个货币体系,导致了股市的大崩溃。由此引发了国际汇率市场的剧烈动荡,就连俄罗斯也被卷入到了这场金融危机之中。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未爆发之前,人们认为亚洲金融风暴,是继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的又一次最重大的金融与经济事件。
从1986年到1994年,泰国泰国制造业的出口增长率每年达到了30%左右。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由原来的36%上升到了81%。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22%上升到29%。固定资产从1989年低于25%到1996年上升到了占GDP的42.5%。泰国在20世纪90年代鼓励外资进入国内,大量国外资本流向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从而引发股票和房价飞涨。终于形成了资产价格泡沫。与此同时,在泰国的经济仍然处于上升阶段,银行信贷急速扩张,没有流向其他实体经济而流向高风险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1996年6月由于泰国各个银行的不良资产已经达到了35.8%,1997年5月国际评级机构认为泰国的贷款当中有25%没有办法支付利息了,因此外资纷纷撤离,于是泰国的股票从1996年5月到1997年5月,下挫了60%,同时楼市也狂跌。恰巧这个时候,即在1995年左右美元开始升值,于是泰国的出口业出现了问题,1996年泰国的出口增长率从24%下跌到了3%;于是贸易赤字高达162亿美元;其利率高达13.25%;1997年8月,泰国央行的外债达到了900亿美元;泰国的股市从1996年4月的545点狂跌到了1998年8月的44.029点。
郎咸平痛定思痛:由于泰国放松了外汇管制,大量的热钱流入国内,拉高楼价,抬高股价,在最高点的时候,卖给泰国人,然后集体撤走,于是泰国垮台了。这绝对不是索罗斯个人的行为,他只是美国政府的马前卒而已。那么大的资金量,证明一定是国家行为。并且狙击的不仅仅是泰国,而且还有亚洲其他国家。
越南同样深受其害。有关资料表明,从1994年到2005年,越南的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平均增长率30%;1986年到2006年越南政府建立了24个高科技园区;同时在近10年内,越南经济增长每年平均达到了7.4%左右;2005年越南的经济增长达到了8.4%;越南在2006年11月7日正式成为WTO的第150个成员国;外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从2005年的40亿美元上升到了2006年的76亿美元;到了2006年外国对越南的投资高达203亿美元;到了2007年3月,越南的股指拉高到了1170点;国内有的地方楼价在两年内大涨了40%;2006年胡志明市海滨城市的商铺每平方米的售价高达17万美元,而当时日本东京银座商铺一平方米售价才13万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让美元贬值,造成国际能源与粮食价格大涨,于是像越南这样高度依赖能源进口的新新市场化的国家,就随之产生了通货膨胀,通胀率高达25%。由于外汇大量流出,贸易发生赤字,于是越南的房地产跌去了一半;股票指数从2007年10月3日到2008年的6月4日的8个月时间内,从1106点跌到了396点。面对危机,越南政府同样采取提高利率的办法,在2008年的1月30日到同年的6月10日,分三次,将利率从8.75%,提高到了14%。这样做的结果是进一步打击了国内的股市,加速了外资的撤离。最终酿成了越南的金融危机。
号称国际金融重要市场、亚洲最大金融中心的香港,同样没有幸免于难。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香港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在这20年间,香港人的存款增加了81倍。与此同时,从1991年到1997年,香港的房价升高了4倍;与1985年的房价相比,1997年的房价高达9~10倍;1995年到1997年香港的地产市场升值了80%,恒生指数升值了1.4倍;1997年8月7日达到了16673点的高峰。从1990年到1997年,楼市和股市给香港带来了7万亿港元的额外财富,相当于这7年间香港本地的生产总值。面对这块肥肉,索罗斯之流自然要铤而走险了!为了应对国外金融大鳄们的贪婪狙击行为,香港当局采取用大量美元从市场上收购回来港币的对策仍然失灵了。这样做的结果,迫使港元利率疯狂地上涨。有关资料表明香港同业拆借的利率一天就上涨了280%。那些国际金融大炒家用声东击西的方法,掠走了大量的财富。例如,在1997年10月23日的利率升到280%时,香港的股价一路狂跌。1997年之后,恒生指数从16673点跌倒了6660点,到了2003年,跌去了近60%。香港人的财富蒸发了2.2万亿港币。有人估计索罗斯之流至少从香港食指损失的400亿美金中,掠走了上百亿美金。后来港股有上升到了两万多点,是中国内地的资金干预的结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香港见到了索罗斯,他毫不客气、强烈谴责索罗斯对亚洲经济的所作所为。可是面对尴尬的局面,索罗斯回应说:如果不是我们,照样会有人做,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市场留有投机的空间,那是政府的过错。的确,政府的调控必须科学,市场秩序必须完善。但是制度并不是万能的。政府的失误,市场的失灵,是客观存在的。那些金融大鳄们的贪婪、疯狂、野蛮是经常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