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战略

实施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战略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战略,要求绝对的金融安全第一。中国的金融机构应以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职能与更加开放的策略,防范、应对与救治这场大危机。因为金融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走向金融国际化的必由之路。[8]事实上,30年的中国金融开放历程与获取的成果,已经为防范、应对与救治这次大危机,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这都充分证明,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金融与经济的成功。据此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国。

(十六)实施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战略

实施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战略,要求绝对的金融安全第一。为什么呢?就如同有的专家学者所言:“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经济安全,就没有政治安全,也就没有真正的国家安全。”[6]

对于我国的金融开放与否,开放的程度如何,历来有不同的认识。在改革开放中,加强防范与应对金融与经济危机,是我们的金融在开放进程中的一项自始至终的战略任务,在当前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大危机中,乃至以后的发展进程中,加强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开放也必将是长期的战略,并不是权宜之计。并不是金融与经济危机来了,就不改革,不开放。当然,在金融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金融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金融安全出了问题,何谈金融的改革开放呢!加大金融的改革开放,是为了把我国的金融事业做大做强,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大危机中,之所以我国的金融比较安全的原因是,我国的金融业没有全面放开。其实这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金融业经过30年的改革与对外开放,积蓄了金融业的巨大能量。试想,如果没有中国金融业经过30年的改革与对外开放而积蓄的巨大能量,会有今天的这种局面吗?

中国的金融机构应以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职能与更加开放的策略,防范、应对与救治这场大危机。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改革开放中,绝对不能盲目崇拜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否则,将会使我国所有的商业银行,在传统风险的基础,将面临更加严重的风险。

有关研究成果充分表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30年,在经历了起步阶段、市场化与国际化阶段、融入金融全球化阶段等开放历程后,已经由一个封闭的市场走向完全开放的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7]中国金融企业已无法,也不可能回到原来计划经济封闭的状态中,如果是那样,不单是中国金融业的大倒退,而且也会使中国整个改革开放事业大倒退。为什么要这样讲呢?看到这场大危机,不但给世界,而且给中国带来灾难的严重性,有些人似乎盼望计划经济的封闭性的金融体系与整体计划经济体制。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的确就是大逆转、大倒退。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引狼入室,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不能叫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并身不由己地走进别人早已设好的陷阱之中去。

因而说,以深度的改革和更加开放的策略,以中国金融机构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职能,来应对与救治这场大危机是上策。因为金融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走向金融国际化的必由之路。金融国际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与国际金融日益融合的过程,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国际化,金融业务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人才国际化与货币国际化。因而说,我们只有在金融国际化的进程中,来防范、应对、救治金融与经济危机,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才符合金融业改革与开放的主旨。而不是回到计划经济的金融体制下,把自己孤立起来,把自己重新装进套子里去,再去防范、应对与救治这场大危机。其实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防范、应对、救治这场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的进程中,只能采取因势利导的策略。因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中国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人才的国际化,而中国对外金融开放涉及的内容则主要包括人民币的国际化、国际收支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国际资本流动等问题。[8]事实上,30年的中国金融开放历程与获取的成果,已经为防范、应对与救治这次大危机,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因为我国的金融业,在进入金融全球化阶段后,对外开放已经向深层次发展。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金融市场参与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中国的金融业与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正是由于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才使我国由一个外汇短缺大国转变成了全球外汇储备的最大国。这样,我国就从资本短缺大国转变成了全球最大的资本净输出国,从对外债务大国转变成了全球最重要的对外债权国。这都充分证明,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金融与经济的成功。

但是,我国的金融业,既面临着对外开放诸多深层次矛盾与严峻挑战,也面临着这次金融与经济大危机不可预测的侵害。面对巨额双顺差以及巨额的外汇储备,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的一系列无法预测的风险,有增无减。国际收支失衡的风险凸现。具体主要是加剧了我国金融与经济危机的风险;加剧了丧失货币政策主导权的风险;加剧了国际贸易关系恶化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与日俱增;社会福利损失巨大的风险,也已经凸现;超常的外汇储备的风险亦在不断地增加;我国超常的高额外汇储备,需要支付巨额成本,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外汇储备数额巨大,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外汇储备数额巨大,会导致结构的失衡;外汇储备数额巨大,会支付高额的成本;外汇储备数额巨大,会影响金融调控能力;外汇储备数额巨大,会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与逆转风险;外汇储备数额巨大,国际游资与投资行为的冲击波会波波兴起,总之,高额的外汇储备的风险已经呈现出与日俱增的态势。国人十分担心这个问题。

美国财政部2008年11月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9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到5850亿美元。据此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国。2008年10月14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根据美国财政部7月份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共持有房地美誉房利美债券3760亿美元;商业性机构、外汇储备及其中投公司分别持有的规模不祥。2008年以来,发现各媒体对中国持有美国多少债券的数量不一,有说5000亿美元的,有说9000亿美元的,还有说12000亿美元的,实际的数量到底是多少呢?2010年前半年有关报道称: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份,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948亿美元,仍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还有人发出疑问,中国的国民是否持有美国的何种债券?如果持有,究竟持有美国的多少次级债券?另外,有关资料进一步表明:包括美国两房在内的3700亿美元,中国已经投入美国的外汇资产,已经超过了1.2万亿美元。有的专家学者深情激昂地说:这等于把中国1/3的经济调往美国救市,投入到了无底洞。中国已经投入美国的外汇资产,超了当年美国振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的2.5倍。因而说,对于这个问题,不只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睡不着觉,就连那些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有识之士,亦心怀忐忑。

许多国人都知道:号称“制造业大国”的中国,30年改革开放中积累起来来的财富,是制造业最低端的利润,是14亿甚至15亿人口的血汗钱。中国的老百姓比起美国和其他富国的老百姓来说,是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呢?!我国的许多企业一直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经营!可是,我们国家却把绝大部分外汇放在一个篮子里!艾丰说:一个商品有研发、制造、销售三个环节,获得的利润比例是不一样的。中间制造环节最低,一般占总利润的5%,最高不会超过10%,中间低、两头高,就像人微笑时一样。但这条“微笑曲线”对于中国来说就是“苦笑曲线”,因为我们在最低的“制造”位置待着,拿最少的利润。所以,无论是提高企业效益还是国家收益,都需要研发和打造自己的品牌,不能长期仅收加工费。品牌附加值很高,比如一件世界名牌的服装,物质成本只占全部成本的1/42,利润是巨大的。郎咸平教授对于加工与销售等一系列问题讲得更精彩——“6+1”是血淋淋的事实。所以中国经济必须摆脱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状况,不一定做很多东西,但做每件东西都要比过去更值钱。不要靠造得多,而是要提高附加值。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多外汇储备放在国外缩水,在非常时期,还大量购买美国的虚拟债券,令国人痛心!当然,谁也不是神仙,失误与错误总是难免的。作为任何一个中国人,没有任何理由来报怨党和政府,没有任何理由来埋怨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但是,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损失!是最大的痛!

鉴于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面目前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一系列困难,我国应该采纳有关专家学者提出的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战略:采取竞争与合作、互利与共赢的战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目标是,通过金融对外开放增强金融发展活力,提高竞争力,使中国逐步实现由开放性金融大国到开放性金融强国的转变。坚持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即主动性、可控性与渐进性人民币改革的三原则,落实好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中防范风险的策略。在微观层面,主要是加强风险控制,即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有效控制风险度,严防海外并购风险;要提升创新能力,但要杜绝过度创新行为;加大力度推进我国金融业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体把握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一定要抓好外资参股与金融安全,加快速度全面提升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宏观层面而言,主要是要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与管理,具体健全与完善监管机制与体制,并要进一步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对于改革操作,一定要做到准确、科学,改革开放的路径一定要正确,进而提高资本项目的开放,实施与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渐进模式,必须采取慎重的态度,逐步实现可兑换,必须采取健康与科学的操作,诸如适时、灵活调整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排序,逐步实现可兑换的内容,实施相互配套与整体推进的改革方略,确实健全和完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法律。进一步改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办法等。并且要加大力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努力实现人民币作为国际流通货币的一元,有效防范金融与经济危机。

要把加强金融的对外开放与推进金融业的对内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平衡国际收支,有效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有的专家学者提出:要借金融与经济危机,大兴金融改革,在全面、系统地反思和吸取这次大危机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我国金融机构的机制、体制、与制度改革,有效地提升我国一切银行、公司的治理水平,实施科学的金融发展战略,全面强化风险管理,培育起积极健康的金融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有效防范、应对与救治金融与经济危机的能力,确保我国的金融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