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10年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政策主张
2010年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危机,力保金融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
2010年世界各国仍然面临着极为复杂的金融与经济及其政治形势。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各国基本上都面临着内部因素和国际因素的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增多。从国际看,世界金融与经济已经实现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从总体上讲,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仍然孕育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金融与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例如,金融领域里的风险没有完全释放与消除完毕;各国政府退出刺激政策的抉择艰难;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格与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很有可能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并且有加速之势;另外,全球性的气候变化问题突出;世界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其他全球性的问题同样错综复杂;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麻烦。从国内看,我国仍然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市场信心有了大幅度地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亦在得到不断的提高。但是,经济社与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仍然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里潜在的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仍然有积重难返的态势,亟待解决。好在党和国家能够审时度势,能够全面、正确判断形势,具有忧患意识,能够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能够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具备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与驾驭全局的能力,具备周密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
2010年,党和国家继续提升宏观调控的水平与能力,力保我国金融与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根据国内外新形势、新情况、新事物及其发展与变化的态势,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与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掌握好火候与度,正确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既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5日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党和国家在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决定,具体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全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今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从财政收入看,上年一次性特殊增收措施没有或减少了,还要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从财政支出看,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完成在建项目、加强薄弱环节、推进改革、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都需要增加投入。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同时,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严厉打击偷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
党和国家在2010年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2010年年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这两个指标虽然都低于去年实际执行结果,但仍然是适度宽松的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缓解农户和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强化贷后管理,确保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与此同时,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探索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有效监控,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党和国家在2010年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按7.5%征收。并且一定要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把好事办好,真正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各级政府投资都要集中力量保重点,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资金安排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切实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扎实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完善和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严格执行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和产业政策,切实防止重复建设。对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加强全程监督,坚决避免以扩大内需为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公共投资真正用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