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经济学界关于通货紧缩的争论

国内经济学界关于通货紧缩的争论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并未出现通货紧缩。仅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压力,或苗头、迹象。“三要素定义”,将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普遍和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连续下降以及经济增长率连续下降。但是持“三要素”定义的学者,对货币供应量的下降与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却有两种不同的标准:第一种标准,必须是绝对量的下降,即货币供应量的负增长和经济的负增长。

二、国内经济学界关于通货紧缩的争论

我国当前是否存在通缩?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有着较大分歧。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并未出现通货紧缩。代表者是王煜与高材林(1998)、李明超和万东华(1998)、于祖尧(1999)。

(2)仅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压力,或苗头、迹象。代表者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99)、易纲(1999)、汪同三(2002)。

(3)出现了通货紧缩,但程度不同:认为出现了通货紧缩,但未表示其严重程度,代表者是余永定(1999)、李扬(1999)、李晓西(1999);认为是轻度通货紧缩,代表者是刘国光、刘树成(1998)、魏加宁(2001)、袁钢明(2002);认为出现了严重通货紧缩,代表者是谢平和沈炳熙(1999)、胡鞍钢(1999)。

(4)鉴于对“通货紧缩”一词尚没有规范提法,改用“经济紧缩”或其他提法来概括,代表者是黄达(1999)、张立群(2002)。

对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之所以有这些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因为大家对通缩的定义不统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说各自使用了不同的定义或标准,不同的人谈到的通缩有不同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单要素定义

“单要素定义”将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普遍和持续下跌。然而持“单要素”定义的学者又有不同的具体标准:

第一种标准,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半年以上即为通货紧缩。

第二种标准,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两年以上为通货紧缩。

第三种标准,通货膨胀率由正变负为轻度通货紧缩,由正变负超过一年为中度通货紧缩,由正变负达到两年为严重通货紧缩。

第四种标准,通货膨胀率低于1%,即为通货紧缩。

2.三要素定义

“三要素定义”,将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普遍和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连续下降以及经济增长率连续下降。但是持“三要素”定义的学者,对货币供应量的下降与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却有两种不同的标准:

第一种标准,必须是绝对量的下降,即货币供应量的负增长和经济的负增长(经济连续两个季度以上出现负增长,即严格意义上的经济衰退)。

第二种标准,不必是绝对量的下降,可以是相对量的下降,即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3.双要素定义

介于以上两种定义之间的“双要素定义”,用价格和货币供应量指标考察通货紧缩,而不重视经济增长率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