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我国通货紧缩状况的判断
关于我国是否已进入通货紧缩状态以及通货紧缩是否有负面影响,目前仍存在较大分歧。我们的判断是:我国已发生轻度的通货紧缩,且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见后文)。
我国处于轻度的通货紧缩状态。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于1%开始于1997年12月,到1998年2月可判定为已发生轻度的通货紧缩。而后的物价降幅逐渐增大,到1998年5月,降幅已超过1%,并在1999年4~6月出现连续3个月物价降幅略微超过2%的现象,但此后的物价降幅逐渐缩小,又回到轻度通货紧缩的区间。到2000年7月,物价涨幅达到略高于1%的水平,可看做初步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然而这种状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2001年9月,物价水平再次转降,一直持续到2002年底,其间,2002年2月虽略有回升,但很快又进入下降通道,在负区间内运行了一年多的时间,尽管如此,经济仍在轻度通货紧缩的区间运行。总的来看,自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基本上是在轻度通货紧缩的区间运行。
从图2-1来看,1998年至2003年初,我国总体上处于通货紧缩时期,但在这一时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有超过1%的情况。如果按上述标准来衡量,2001年4~6月我国已摆脱通货紧缩的困境,但我们不能据此判断通货紧缩已经结束。事实证明,这种趋势是短暂的。由此本书认为,即便在通货紧缩时期,通货紧缩也不是常态,而是间歇式的常态,因为物价有可能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报复式的反弹。
图2-1 1998—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期比指数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3年第一季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