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本通货紧缩的成因
关于日本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几种代表性的解释,分别为:
1.政策反应不足论
认为政策反应不足,特别是财政政策不够积极。尽管日本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刺激对策,但是大多数只对经济产生了有限的影响,而唯一的一次例外,即1995年秋的刺激方案使经济迅速复苏,但却在1997年初的财政紧缩中夭折了。
2.流动性陷阱论
认为日本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使储蓄和投资达到均衡的真实利率水平为负,但是由于名义利率几近于零,以及日本央行一贯反通货膨胀的名声使预期通货膨胀率很低,因此,日本货币当局无法使真实利率水平下降到实现充分就业的水平。
3.过低的投资收益论
认为日本以前的过度投资导致资本收益率下降,致使投资减少、储蓄增加。股票市场上的财富效应因公司部门的低效率被放大,加上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和通货紧缩。
4.有问题的金融中介论
与英美等“Anglo Saxon”国家以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不同,日本的银行系统在金融中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它们是中小企业(SMEs)贷款的主要提供者。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银行系统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极大地限制了银行继续向企业提供贷款的能力。
5.结构失衡与制度缺陷论
长期以来,日本形成的官民协调体制导致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而过多的“父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竞争,又导致整个经济成本很高,竞争能力削弱,经济结构矛盾突出。1996年上台的桥本内阁提出六大改革,即经济结构改革、财政结构改革、行政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改革和教育改革。这说明日本政府具有制度创新的愿望,也采取了一些改革的实际措施。但从当时效果看,这些改革措施多为纸上谈兵,很难深入下去。
前四种解释分别针对日本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股票市场和银行贷款。有关实证研究表明,这四种解释都与日本通货紧缩的产生有关,而其中关键性的是金融中介放大了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因此,银行系统问题是解释日本通货紧缩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五种解释则从供给角度出发,强调制度因素是结构性矛盾的主要障碍。结构性改革难以深入,不仅在于旧体制的运行具有惯性,更重要的原因是制度创新必然涉及对现有权力和财产关系结构的重新调整,必然使一部分人的权益受损,从而遇到社会阻力。为了克服阻力,要求有强大的创新主体和动力,有锐意革新的政权机构。然而日本“政官财”一体化的大资产阶级集团掌握着政治经济大权,它们是依靠现存体制而发迹的既得利益者,它们可以喊出改革图新的口号,但难以将口号付诸实现。同时,日本公众安于现状,尚不具备大化革新、明治维新及“二战”后民主改革时期曾有的强烈的促进社会经济变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因此,日本的制度创新动力不足,阻力很大。制度创新进步不大,是日本难以走出困境的根本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